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麝香为哺乳纲鹿科动物麝 Moschus berezorskiiFlerov、马麝 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 或原麝 Moschus moschiferus Linnaeus 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以香仁粉末入药,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络、散结止痛之功。用途广泛,是国家一类珍贵药材。近年来麝香的供需日见紧张,一些假劣掺杂之品时有所见,流入市场,危害匪浅。从各种伪劣掺假之品来看,完全的伪品极少,多以掺假形式为多。常见掺假之物如肉桂、锁阳、桂枝、猪肝、铁屑、磁石、朽木、羊粪等等,为了防微杜渐,保证药物疗效,执行《药品管理法》,故将一些传统的经验鉴别方法汇总阐述如下:一、外形鉴别:整麝香又称毛壳麝香,呈囊球状,椭园或扁圆形,直径约3~7厘米,厚约2~4厘米,开口面皮革质,棕褐色,略平,残存密生白色或灰棕色短毛,从两侧围绕中心排列,中央有一小  相似文献   

2.
王彦  江磊 《吉林中医药》2008,28(7):533-533
麝香为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Moschus moschiferys L.)成熟雄体腹部香囊中积聚的分泌物经干燥而成[1-2],主产于四川、西藏、云南等地.野生者,多在冬季至春季猎取雄麝,割取香囊,阴干,习称"整麝香""毛壳麝香",用时剖开香囊,除去囊壳,称麝香仁.人工驯养多用手术取香法,直接从香囊中取出麝香仁,阴干或用干燥器密闭干燥[3].  相似文献   

3.
麝香为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Flerov,马麝M.sifanicus Przewalski 或原麝M.moschiferus L.成熟雄兽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商品上对阴干的整个香囊,习称“毛壳麝香”(又称毛麝香、个麝香);香囊囊壳内的干燥分泌物,称为“麝香仁”(或称净麝香)。由于麝香有一种特殊强烈香气,毛壳形状特殊,不易伪造,因此,不法分子,多在麝香毛壳内掺入形色类似的异物来冒充。若为“麝香仁”颗粒或粉末,则更便于掺假,掺假者,常先将“毛麝香”囊内之真麝香仁取出后,自囊孔注入掺假物,因此,外观形状无异,亦有一定香气;尤有甚者,最后于囊孔塞入少许真麝  相似文献   

4.
怎样鉴别麝香真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麝香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鹿科动物林麝 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w马麝 M. Flerow sif anicus Przewalski 或原麝 M.moschif erus Linnaeus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主产西藏、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等省区。野麝多在冬季至次春猎取 ,猎获后 ,割取香囊 ,阴干 ,习称“毛壳麝香”;开香囊 ,除取囊壳 ,习称“麝香仁”。家麝直接从其香囊中取出麝香仁 ,阴干或干燥器中密闭干燥。商品麝香常有掺伪现象 ,已知的有熟蛋黄粉、动物皮毛、肌肉、肝脏、血块、粪球、锁阳粉、桂皮粉、儿茶粉、淀粉、铅粉、铁末及…  相似文献   

5.
朱丽  贺玫 《陕西中医》2009,30(7):889-890
麝香是鹿科(Cervidae)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oschus sifo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 Linnaeus)的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是一种珍贵的药材。主产于西藏、四川云南及等地,分为野麝和饲麝。野麝多在冬季至次春猎取捕获后,立即割取香囊,直接阴干,习称“毛壳麝香”;如除去外面的囊壳,只取囊中分泌物,习称“麝香仁”。现将其鉴别要点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麝香是名贵的中药,来源于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 Linnaeus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主产于我国的四川、西藏、云南、青海、新疆、甘肃、陕西、内蒙古及东北等地。由于其品种较多,再加上一些不法商贩唯利是图,掺杂伪造现象屡见不鲜,故对麝香的品种及其真伪的鉴别,意义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麝香的鉴别     
麝香系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Feror,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Mosohus moschiferus L.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麝香为通关利窍之上药,用途广泛。仅1977年药典载中成药配方中有麝香成分的达30余种。麝香的真伪一直存在一些问题,解放前伪造者颇多,解放后,加强了药政管理工作,作伪者迅速减少,但由于生产分散,仍存在掺假现象。近几年来由于  相似文献   

8.
<正> 麝香长期以来为紧缺贵重药材,由于各地不顾质量的抢购和标准不妥的放宽,致使掺假麝香越来越多,掺假程度日趋严重,甚者掺假达80%以上,掺杂物也变换莫测,花样层出不穷。为引起人们的重视防止受骗,特将麝香鉴别的浮浅认识简介如下。 1 麝香的规格及性状 1.1 毛壳麝香:呈球形,扁圆形或类椭圆形,大小不一,开口面的皮革质,棕褐色,略平,密生白色或灰棕色短毛,从两侧围绕中心排列中间有一  相似文献   

9.
麝香简易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麝香为鹿科动物林麝 Moschus berezovskii Elerov.马麝 M.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 M.moschiferus sibiricus Pallas成熟雄性香囊中分泌物的干燥品 ,属贵重类中药。由于此药较为稀少 ,价格昂贵 ,故掺伪现象较为普遍。在收购和经营或使用中如不能正确鉴别真伪及纯度 ,将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也将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商品麝香分为 :毛壳麝香 (整麝香 )、麝香仁。以下笔者介绍几点简易实用的麝香鉴别方法。1 毛壳麝香鉴别法1.1 性状鉴别法 :毛壳麝香为球形 ,椭圆形或扁圆形的囊状体 ,直径约 3~ 7cm ,厚 2~ 4cm,开口面革质皮棕褐色…  相似文献   

10.
麝香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为我国特产名贵药材之一,品质之高闻名全球,其用途广泛,在国际贸易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本品历来靠天然猎取,因长年累月捕杀,致使资源日益枯竭,近年来虽在人工驯养活麝取香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需要量大,来源稀少、价昂,自古以来伪品就严重存在。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如《证类本草》云:“一子真香揉作三、四子,刮取血膜,杂以余物”。陈嘉谟说:“商家得脐囊每研荔枝掺卖,当门之粒,亦系造成”。近年来,由于走私猖獗,价格暴涨,麝香商品作伪掺假现象有所泛滥,鉴于此,浅谈麝香…  相似文献   

11.
麝香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属珍稀药材,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的功效.来源于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 linnaeus)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相似文献   

12.
对342批次麝香检验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麝香为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oschus sifanicusPnewalski)或原麝(Moschus moschiferuL.)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它是名贵重要的中药材之一,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络、散结止痛的功能,许多传统的著名中成药如苏合香丸、安宫牛黄丸、六神丸、伤湿宝珍膏以及近年来批准生产的麝香保心丸等均有配  相似文献   

13.
麝香来源于哺乳纲动物鹿科林麝 Moschus berezovskiiFlerov.马麝 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ki或原麝 MoschusMochiferus L .成熟雄体腹脐部生长的香囊中积聚而成的香腺分泌物干燥而成。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等功效。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李时珍曰 :“麝之香气远射 ,故谓之麝 ,其形似獐 ,故俗呼香獐”。由于药源紧缺、价格昂贵 ,市场上掺伪现象时有发生 (很少发现纯伪品 ) ,而掺杂品中 ,动、植、矿三类均有。为便于收购 ,使用者易于辨明纯度 ,现将其鉴别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1 性状鉴别[1 ]1.1 …  相似文献   

14.
麝香是贵重药材,常有掺假。近期,笔者在五十余批麝香检验中发现有油菜子、大豆、豌豆、蛋黄、淀粉、泥沙等掺假。本文对五十余批检品麝香中掺伪物的微观特征作一介绍,供参考。实验方法1.取检品少许分别用蒸溜水和水合氯醛制片观察;2.并取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L.)、大豆(Glycine max(L.)Merr.)、豌豆(Pisum sativum L.)的种子(粉末)、鸡、鸭蛋黄和泥沙与掺伪物作对照鉴别。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麝香仁为常见名贵中药,由于其价格贵来源少,故常见有掺假的伪品出现。在这些伪品中,有动、植、矿物等掺入。本文就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伪品作探讨,为今后杜绝这些伪品进入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麝香仁为常见名贵中药,由于其价格贵来源少,故常见有掺假的伪品出现。在这些伪品中,有动,植,矿物等掺入。本文就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伪品作探讨,为今后杜绝这些伪品进入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一些中药材尤其名贵药材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价格上涨很快。有的人为了牟取暴利在中药中掺假 ,药检工作者应严格把关。现介绍 4种名贵动物药 :麝香、牛黄、熊胆、蟾酥的简易鉴别方法。1 麝香1.1 毛壳麝香1.1.1 目测法毛壳麝香为球形、椭圆形或扁圆形的囊状物 ,直径约 3~ 7cm,厚 2~ 4 cm。开口面革质皮棕褐色 ,略平 ,残存密生或稀疏的白色或灰白棕色短毛 ,从两侧围绕中心呈漩涡状排列 ,中央有一小孔 (即囊孔 ) ,直径约 2~ 3 mm。另一面为黑棕色 ,略带紫色的皮膜 ,微皱缩 ,偶显肌纤维纹理 ,略带弹性。用剪刀剪开可见中层皮膜呈银灰…  相似文献   

18.
麝香为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Fleror、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 L.的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因其来源稀少,价格昂贵,故在商品麝香中常掺有异物,但伪造香囊香仁的现象并不多见。我地发现造麝香一例,现述如下: 一伪麝香的形状  相似文献   

19.
薛志革  易建文 《中药材》1994,17(8):20-21
麝香为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M.moschiferus Linnaeus成熟雄性香囊中分泌物的干燥品。由于麝香价格昂贵,掺伪已成为普遍现象。在收购和经营中如果不能正确鉴别真伪及较准确的判断纯度,都将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也将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为此,笔者把在实践中对麝香经验鉴别的体会介绍如下,希望对初学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麝香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属珍稀药材 ,具有开窍醒神 ,活血通经 ,消肿止痛的功效。来源于鹿科动物林麝或原麝成熟的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一般野生较少 ,现多人工饲养 ,无论野生或人工饲养麝都需 3年以上的壮年雄麝才能取香。因此 ,麝香的来源极其有限 ,而市场上销售价格昂贵 ,故出现了许多掺假劣质麝香 ,冒充真品麝香的现象 ,使很多人上当受骗。现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麝香与掺假麝香的鉴别方法。1 性状麝香有“毛壳麝香”,剖开香囊 ,除去囊壳 ,习称“麝香仁”,其特征 :野生者质软、油润、疏松 ;饲养者呈颗粒状 ,短条形或不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