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急诊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适用于基层医院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l99l~2001年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行急诊胃大部切除术的84例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4例急诊胃大部切除术的病人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通过l~5年的随访,患者一般在术后3~4个月生活,体质恢复到正常水平,能胜任日常工作。l例(1.2%)在2年后出现吻合口溃疡。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去除了溃疡病灶和泌酸环境,达到了根治的目的,且手术安全性高。因此,在基层医院,在患者条件许可时,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应尽可能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正> 胃大部切除术是外科治疗胃十二指溃疡穿孔出血主要方法之一,1980年~1999年我院共作胃大部切除术10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者7例。现将该7例典型病例,结合文献分析讨论。 1 典型病例 例1,女、30岁,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症状不缓解,行溃疡旷置式胃大部切除术。术后72h左季肋部突然剧痛,继之出现  相似文献   

3.
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穿孔,是胃大部切除术后远期严重的并发症。我院自1985年11月至1990年4月,收治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穿孔4例,生存2例,死亡2例。报告如下。例1.男,26岁。1985年11月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泛发性腹膜炎,在外院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9个月,又因突然腹痛、腹膜炎,再次急诊来我院。急诊手术见残胃不大,胃肠吻合处、残胃前壁有一直径5mm的溃疡穿孔,行溃疡修补及腹腔引流术。术后查空腹排酸量(BAO)为正常值5倍,最大排酸量(MAO)为正常值2倍,术后顺利出院。第二次  相似文献   

4.
胃大部切除术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但是,如不严格按照手术的原则进行手术,思想上麻痹大意,操作技术不正确,均可发生并发症,严重者甚至造成死亡。我院自1975年至1995年20年间共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456例,发生严重并发症6例(包括外院1例),分析如下。1.门静脉、肝动脉、胆总管完全离断1例例1,男,62岁。因胃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术中见溃疡位于胃窦部,与周围无粘连。在游离十二指肠时将肝十二指肠韧带结扎切断,待胃大部切除完毕后发现肝脏缺血变色,肝门部动脉搏动消失。检查肝十二指肠韧…  相似文献   

5.
胃大部切除术后炎性大网膜团块粘连压迫致吻合口梗阻一例报告殷军患者,男,63岁。1991年4月27日行胃大部切除术,胃空肠结肠后吻合术。术后4天肛门排气排便,第5天技胃管,第6天进流汁饮食,第9天出现呃逆,频繁呕吐胃内容物,伴轻度腹胀,无腹痛。即禁食、...  相似文献   

6.
胃大部切除目前仍是胃十二指肠溃疡根治的主要治疗手段,临床上较为多见,胃大部切除能够彻底地减少胃酸的分泌,从而促进溃疡的愈合。但术后远近期并发症又很多,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痛苦,我院近2年来行胃大部切除术采用BillrothⅡ式术式患者21例,术后随访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方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外科手术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外科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5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时机行急诊手术或择期手术治疗。结果本组58例患者中行急诊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者37例,行择期胃大部切除术者21例。术后57例患者痊愈出院,痊愈率达98.28%;死亡1例,占1.72%。有3出例患者术后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5.26%。结论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在手术治疗时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并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能迅速止血,提高其痊愈率。  相似文献   

8.
胃大部切除术后的胆道结石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胆结石的发生情况。回顾分析36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胆道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所行手术的方法,术后出现的症状及时间。术后胆道结石发生率占同期胃大部切除的10.8%。胃手术方式主要是Billroth-Ⅱ式(34/36)。术后3-12年出现症状。手术治疗效果良好。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可能出现胆石症。笔者认为选择Billroth-I式可能有助于预防胆石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霍夫曼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内疝1例报告孙权,史海安患者男,39岁涸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在外院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第二天出现腹痛,阵发性加剧,呕吐草绿色胃液,每日约2000~3000ml,按吻合口水肿治疗9天,症状无改善,吞稀钡互线片提示输出样梗阻,而转入我科...  相似文献   

10.
胃大部切除—胃回肠错误吻合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兴旺  石益龄 《腹部外科》1997,10(5):230-231
胃大部切除、胃回肠错误吻合是一严重的医源性并发症。我院自1969年至1996年间共发生胃大部切除、胃回肠错误吻合3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例1:男性,62岁。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于1969年6月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目大部切除术。术后第七天进食普食后大便频次,并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行钡餐检查,发现胃回肠吻合。作短暂术前准备后,再次手术发现胃与末端回肠(距回盲瓣20cm)吻合。切除吻合口,作回肠-回肠对端吻合与胃空肠吻合,痊愈。例2:男,47岁。因胃小弯溃疡于1972年3月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九天出院。出院后腹…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1例主诉“胃大部切除术后反复黑便6个月”的病例进行讨论。该病患者6个月前因呕血人当地医院,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急诊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6个月来反复出现黑便,入院后诊断为腹腔肿物。剖腹探查术中发现肿物来源于十二指肠降段.根据肿瘤大小及所在位置,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符合十二指肠间质瘤,中等恶性潜能。术后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的诊治方法.方法 1985年3月至2008年6月期间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患者29例,均经胃镜证实,其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30~51(40±3.0)岁;19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术后,10例为胃溃疡术后.初次手术到溃疡再发症状的时间,最短1例为1个月,其余28例为3~4年.2例吻合口溃疡穿孔及4例吻合口溃疡出血者行包括吻合口在内的残胃部分切除、胃空肠Roux-Y吻合术;其余均给予非手术治疗.结果 行再手术治疗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行保守治疗;所有患者均治愈,随访1~5年,未出现溃疡复发.结论 吻合口溃疡首选保守治疗,多数可治愈.再次手术方式可采用残胃部分切除加胃空肠Roux-Y吻合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国产吻合器在急诊胃大部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应用国产吻合器行胃大部切除术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28例,胃窦部溃疡穿孔6例,胃小弯溃疡穿孔2例。采用Billroth Ⅰ式26例,Billroth Ⅱ式8例,Roux—en—y胃肠吻合2例。结果全组无吻合口瘘,无吻合口狭窄及出血。结论急诊情况下行胃大部切除术应用国产吻合器除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可反复使用、价廉安全等优点外,还有使手术简单化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穿孔王永乾,尉婉贞,牛文玲本院曾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穿孔7例。男4例,女3例,年龄27岁至40岁5例,40岁至65岁2例。术中发现5例为B-Ⅱ式,2例为B-Ⅰ式。吻合口溃疡穿孔距切除术后最长时间6年,最短时间45天。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胆囊十二指肠内瘘合并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6月手术治疗16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合并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8例患者术前明确诊断,8例患者于术中明确诊断;术前诊断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7例,合并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的5例。1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行小肠切开取石+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Ⅱ式)+空肠Braun吻合术7例,行小肠切开取石+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Ⅱ式)3例,行胃窦部切开取石+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Ⅱ式)+空肠Braun吻合术2例,行小肠切开取石+胆囊切除+十二指肠瘘修补+十二指肠造瘘+空肠造瘘术4例。平均手术时间115min,平均住院时间8d,平均术后9d开始进食流质。术后肺部感染4例,十二指肠漏2例,术后吻合口出血1例,切口感染3例。1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术前CT及B超等辅助检查对于该病的诊断十分重要,对于胆囊严重炎症粘连者,特别是合并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者行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Ⅱ式)+空肠Braun吻合术效果良好,对于胆囊炎症较轻者,可考虑行胆囊切除+十二指肠瘘修补+空肠造瘘术,十二指肠球部结石梗阻患者可经胃窦切开取石。  相似文献   

16.
为预防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迫流性胃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我们曾在1982~1992年对28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胃空肠Roux、en-Y术式吻合,术后发生吻合口溃疡8例,其中3例为大出血。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8例术后并发吻合D溃疡中,男6例,女2例,其中3例为大出血。术前原发病为胃小弯溃疡4例,胃大弯溃疡l例,十H指肠溃疡3例。8例术后吻合口溃疡者均行纤维胃镇检查确诊。吻合口道癌发生时间为本后5~13个月。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烧灼痛、返酸、暖气,其中5例伴有相抽样便,3例呕吐咖啡色胃液成凝血块。本组手术均行常规胃大部切除…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1例肠旋转不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幽门梗阻出血、行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肠袢坏死再次手术。病人:男性,30岁,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幽门梗阻出血。术中见肝脏、胆囊、胃、脾下垂,十二指肠球部3×3cm溃疡疤痕,十二指肠降部垂直进入空肠(十二指肠横行部升部缺如),小肠位于腹腔右侧,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都位于腹腔左侧,末端回肠进入盲肠右壁,大网膜缺如。行B—Ⅱ式胃大部切除术,输入肠袢10cm对胃大弯侧。术后8天弥漫性腹膜炎。再次剖腹探查,腹腔吸出胆汁样液体3000ml,输出肠袢与输入肠袢粘连形成束带,压迫输入肠袢,使紧靠胃空肠吻合口的输入肠袢6cm坏死穿孔。切除胃空肠吻合口及坏死穿孔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不同外科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对120例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病人分别行开腹单纯穿孔修补术加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Parietal Cell Vagotomy,以下简称PCV)、腹腔镜下穿孔修补加用PCV、开腹胃大部切除术。对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溃疡复发率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修补术+PCV明显节省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减少了手术并发症,但与开腹胃大部切除术相比,溃疡复发率较高。结论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修补加用PCV是较合理的选择,术后辅以制酸及抗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药物是必要的。开腹胃大部切除术已不再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80年至2002年期间,我院外科收治的1226例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结果122例保守治疗成功。1104例行手术治疗,其中行单纯穿孔修补术393例,围手术死亡率6.9%。行胃大部切除术和溃疡病局部切除术711例,围手术死亡率0.72%。结论胃大部切除术是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主要治疗方法。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应该掌握外科的手术适应证,以便提高治愈率,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扭转致3次手术教训山东省文登市第一人民医院(264400)潘见峰山东省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264400)曲志敏1病历简介患者男,46岁。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穿孔,行胃大部切除、结肠后胃空肠吻合(空肠近端对胃小弯)术。术后第3天进食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