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生物芯片、免疫渗滤(IFA)及免疫层析(IcA)等化学发光信号检测的多用途成像仪器。方法: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cAD/cAE)技术,针对设计的多用途成像仪关键部件进行建模和仿真,对整体调焦定位架构进行分析,得到其承载静强度分布情况;以电荷耦合器件(CCD)摄像头作为热源,对其散热结构进行热~固耦合分析,得到热应力情况,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结构。结果:通过对整体调焦定位架构和热一固耦合的仿真分析,为改进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可减少开发费用及缩短开发周期。结论:CAD/cAE技术是进行产品结构优化设计的有效方法,是设计工作由经验类比方法向科学分析方法转变的重要保证,对于设计工作中提升产品性能、提高设计效率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制一种生物评测的多功能试验操作箱。方法:利用CAD技术,建立支撑台桌的三维模型及操作箱内的流体CFD模型,借助ANSYS静力学分析模块对台桌进行强度分析并优化结构;采用ANSYSFLUENT对操作箱进行换气流动模拟仿真。结果:通过对台桌结构的优化.为设计工作中解决主体框架的均布承栽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仿真得到了内部的气流压力、速度分布图,可用来分析操作箱内气流分布的变化情况。为操作箱上的气体流路设计提供依据。结论:CAD/CAE技术是进行产品结构优化设计的有效方法,有助于对所设计的项目进行分析和评价:通过CFD技术,可利用计算机模拟并显示流场中的现象,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内了解流体力学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因芯片是在承载基片上,通过微加工技术构建不同的基因片段阵列.基因芯片可用于杂交测序、基因突变检测、RNA表达分析及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的设计.综述基因芯片的种类、作用原理、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基因芯片是在承载基片上,通过微加工技术构建不同的基因片段阵列。基因芯片可用于杂交测序、基因突变检测、RNA表达分析及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的设计。综述基因芯片的种类、作用原理、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基因芯片是在承载基片上,通过微加工技术构建不同的基因片段阵列。基因芯片可用于杂交测序、基因突变检测、RNA表达分析及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的设计。综述基因芯片的种类、作用原理、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陈玮  芦宏斌 《医疗卫生装备》2011,32(11):46-47,49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非人灵长类动物清洗消毒的专用设备。方法:利用CAD/CAE技术,针对主体框架进行CAD建模并简化主要承力部件载荷和约束的施加,进行CAE强度分析计算,以结构布局合理为优化目标。结果:减轻了整体质量,合理设计布控了支撑结构承力点。结论:该浸洗台车设计新颖、操作方便、易于清洗消毒,提高了实验动物管理和职业卫生防护水平,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基因芯片技术是同时将大量的探针分子固定到固相支持物上,借助核酸分子杂交配对的特性对DNA样品的序列信息进行高效的解读和分析.美国1998年启动"生物芯片计划"以来,英、德、加、俄、意、日、港台也相继开始加大投入,以生物芯片为主的相关产业正在全球兴起.基因芯片技术在人类疾病检测治疗和预防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基因芯片技术是同时将大量的探针分子(DNA探针)有序地固定到固相支持物上,借助核酸分子杂交配对的特性对DNA样品的序列信息进行解读和分析.它具有多样品并行处理能力,分析速度快,所需样品少,极少污染等优点,可用于基因表达谱的分析、基因突变检测、多态性分析、基因测序和基因组文库作图等研究工作.近年来在临床诊断、药物筛查、疾病的预防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阐述了其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9.
基因芯片技术是同时将大量的探针分子(DNA探针)有序地固定到固相支持物上,借助核酸分子杂交配对的特性对DNA样品的序列信息进行解读和分析。它具有多样品并行处理能力,分析速度快,所需样品少,极少污染等优点,可用于基因表达谱的分析、基因突变检测、多态性分析、基因测序和基因组文库作图等研究工作。近年来在临床诊断、药物筛查、疾病的预防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阐述了其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10.
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梅  刘雪峰 《职业与健康》2004,20(11):132-133
基因芯片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前沿生物技术,基因芯片又称DNA微阵列,是指按照预定位置固定在固相载体上很小面积内的千万个核酸分子所组成的微阵列.基因芯片技术是将待测样品DNA/RNA通过PCR/RT-PCR扩增,体外转录等技术渗入探针分子后,与位于芯片上的探针分子杂交,再通过扫描系统检测探针分子杂交信号强度,并且以计算机对探针信号进行综合分析后,即可获得样品大量基因序列既表达信息.其基本原理是基于核酸的碱基配对.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study, we elaborated criteria to evaluate difficulties in cleaning single-use articles (SVA), which will be used for decision making about investments in the validation of reuse protocols. This methodological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at a University Hospital and aimed to: identify SVA used and reused at the institution; propose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risk levels of SVA for cleaning; classify SVA using 9 criteria established in the proposed instrument and evaluate its applicability. We identified 32 SVA, whose risks were classified using the colors used in traffic lights, with a view to supporting decision making about reuse. The proposed criteria make it possible to diagnose the risk of cleaning the SVA under analysis, as well as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he safety of the steriliz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一种智能便携心电采集分析仪的设计及关键技术。该仪器具有体积小、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和超低功耗等特点;其主要由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分析处理模块、数据显示和保存模块等组成。处理芯片采用MSP430F149单片机。该分析仪在现代应急医疗处置场所(灾难现场、车站、码头、机场)中,能为快速诊断提供更为有效可靠的临床数据,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和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无线Internet的嵌入式多生理参数监护仪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制具有无线远程传输能力、功耗低、体积小、价格低的多生理参数监护仪。方法:把嵌入式和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采用基于ARM9核的S3C2410为主芯片,ARM—Linux为嵌入式操作系统,SIM300为GPRS通信模块接入Internet,来实现多生理参数无线远程传输。结果:实现了基于GPRS的嵌入式多生理参数远程监护系统。结论:该仪器体积小巧,易扩展,且数据传输稳定、可靠,便于远程监护和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器械清洗效果,控制医院感染的危险环节。方法 采用(ATP)生物荧光法对医疗器械清洗效果进行检测,对不同清洗方法及器械类型的清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供应室的器械清洗合格率为78.37%,比手术室的合格率66.90%高(P<0.05);经线性趋势检验得:供应室与手术室的器械清洗合格率均逐年上升;机器清洗合格率为75.27%,比手工清洗的合格率51.48%高(P<0.05);手工+机器清洗合格率为87.50%,比手工清洗和机器清洗高(P<0.05)。有齿类和无齿类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分别为85.31%、84.82%,2者之间无差异;管腔类器械的清洗合格率为49.55%,比有齿类和无齿类器械低,清洗效果较差(P<0.05)。结论 ATP生物荧光法可以快速评价医疗器械清洗效果,发现医院感染的危险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器械的规范化清洗、消毒灭菌及最佳保养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医院手术室腹腔镜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及保养经验。结果通过规范化的流程对腹腔镜进行清洗、灭菌与保养,使腹腔镜器械的清洗消毒质量得到提高,保证了器械的安全使用。结论正确掌握腹腔镜器械的清洁、消毒灭菌及保养方法,使可重复使用的腹腔镜器械因而更能长年保持良好功能和使用价值,使用寿命得到延长,损坏减少、返修率降低,从而降低医疗综合成本。  相似文献   

16.
手术器械清洁效果分析   总被引:37,自引:10,他引:37  
目的检测和分析手术器械在清洗和保养后的清洁效果。方法从日常的手术器械清洗和保养工作中,以清洗时效和清洗方法为重点关注对象,各抽取1周内所处理的大部分器械,用目测的方法对比其清洁质量。结果术后的器械及时采用机械与手工相结合的清洗、保养方法的清洁效果较可靠,而在术后污染物变干和含氯消毒剂浸泡后再做相同处理的器械,则清洁效果较差。结论正确的清洗和保养方法,是保证手术器械的清洁质量和灭菌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医院预防感染过程中器械的清洗消毒与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本院使用常规器械清洗消毒管理的200件非一次性医疗器械为本研究对照组,同时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本院采取程序化器械清洗消毒管理的200件非一次性医疗器械为本研究观察组,比较两组医疗器械的各项合格率。记录医院实施不同器械清洗消毒管理期间的感染发生率。调查医院应用不同器械清洗消毒管理期间的工作人员满意度以及工作倦怠感评分。结果:观察组各项医疗器械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施程序化器械清洗消毒管理期间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工作人员个人成就感低落评分较常规器械清洗消毒管理明显更低,工作人员满意度以及情感衰竭评分、去人格化评分较常规器械清洗消毒管理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医院内实施程序化器械清洗消毒管理可有效提升器械的清洗、消毒质量,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器械清洗程序运用在眼科手术器械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7月期间本院眼科的640件手术器械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清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多酶超声清洗,而观察组则运用改良器械清洗程序,对两组的清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镜检法合格率较高(P<0.05),但是两组的目测法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器械损耗率低,且灵活率高(P<0.05);同时,两组的隐血试验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通过将改良器械清洗程序运用在眼科手术器械护理管理工作中,不仅可以提高清洗合格率,还能减少器械损耗,有助于延长器械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运用品管圈对提高外来骨科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的效果观察。方法于2018年1-6月采用品管圈对外来骨科手术器械清洗质量进行改进,通过头脑风暴,确定主题,列出活动计划表,并逐步实施,对活动前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影响因素,绘制柏拉图表,并设定目标,进行要因分析、因果分析,并拟定对策,通过PDCA实施具体对策,之后进行改善后数据的采集并分析,同样绘制改善后柏拉图,并分析目标是否达到。结果外来骨科手术器械清洗不合格原因中,主要为清洗时器械没有拆卸到最小单位、多沟槽、多纹路、多孔洞器械刷洗不彻底、未设专岗等。活动实施前,骨科外来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为86.04%;在活动实施后,清洗合格率为97.41%。结果显示,实施前后外来骨科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可以显著提升外来骨科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明显降低器械返洗率,保证器械清洗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标准操作流程(SOP)在眼科精密手术器械机械清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600件眼科精密手术器械机械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5月~2021年5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00件(行常规清洗方法)和观察组300件(行标准操作流程清洗),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清洗态度、清洗质量和器械性能评分相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