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背景:介绍医用高分子载体材料的种类及生物学特性,评价其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方法: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2009)和Pubmed数据库(1990/2009),以“高分子材料, 抗肿瘤药物, 载体”或“polymer, anticancer drug, carrier”为检索词进行检索。纳入主题内容与医用高分子载体材料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联系紧密的文章;排除Meta分析及重复性研究。 结果:对文献进行筛选质量评价,共纳入24篇文章。从医用高分子载体材料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医用高分子载体材料是随着药物学研究、生物材料科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而新兴的给药技术。高分子材料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降解速率的可调节性以及良好的可加工性能,都为药物制剂的创新提供了便利和可能。药物载体材料的结构,提高载药效率,以及它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和生物降解性能、降解产物对机体的影响等问题都需要深入研究。抗肿瘤药物高分子载体的研究重点目前在于寻找选择性更强、疗效更好的载药材料。 结论:医用高分子载体材料可以通过剂型改变,控制药物释放速度,从而使释放到体内的药物浓度比较稳定,还可以通过释放体系使药物送达体内特定部位,而对身体其他部位不起作用。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载体;药物控制系统及其载体材料;药物剂型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08.030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药物缓释材料的研究正成为医药学者研究的焦点, 药物缓释基材的选择对药物缓释控制能力以及生物相容性等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丝素蛋白是一种源于蚕丝的天然高分子材料,稳定无毒、廉价易得,具有良好的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是一种优良的载体材料。文章针对丝素蛋白的结构和特点,综述了基于丝素蛋白作为药物缓释基材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抗肿瘤纳米药物载体材料在延长肿瘤内药物存留时间,减慢肿瘤生长,降低毒副作用中的优势,探讨抗肿瘤纳米药物载体材料的安全性。 方法:以 “肿瘤,药物载体,载体材料,纳米技术,靶向” 为中文关键词,“cancer,drug carrier,carrier material,nanotechnology,targeting”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1990-01/2009-12相关文章。 结果:用于运载抗肿瘤药物的纳米材料有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天然生物大分子材料等,用其作为药物的载体可以有效降低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提高其疗效。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纯度高,性能容易控制,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开发热点。研究较多的有聚氰基丙烯酸烷基酯、聚乳酸、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聚酰胺-胺型树枝状高聚物等。天然生物大分子壳聚糖、白蛋白、明胶、淀粉等可作为纳米粒载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以及低毒性的特点。 结论:纳米材料是抗肿瘤药物的理想载体,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为临床抗肿瘤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药物载体;肿瘤;载体材料;纳米技术;靶向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47.030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前对脑胶质瘤治疗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新的治疗手段正逐步应用于胶质瘤的治疗中。高分子载体材料是随着材料学、药物学研究和临床医学的发展而新兴的治疗技术。高分子材料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降解速率的可调节性以及良好的可加工性能都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载体。高分子材料和所载药物分子的结构关系,提高载药效率,以及药物载体材料的结构、性能方面,不仅要考虑高分子材料的生物适应性,而且考虑它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和生物降解性能、降解产物对机体的影响等问题。抗胶质瘤药物高分子载体的研究重点目前在于寻找选择性更强、疗效更好的载药材料。  相似文献   

5.
背景:药物缓释就是将小分子药物与高分子载体以物理或化学方法结合,在体内通过扩散、渗透等控制方式,将小分子药物以适当的浓度持续地释放出来,从而达到充分发挥药物功效的目的。 目的:总结药物缓释载体材料特征及其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方法:以“药物缓释、载体材料、生物降解、壳聚糖、聚乳酸、海藻酸钠”为中文关键词,以“Drug delivery,carrier material,biodegradable,chitosan,polylactic acid, sodium alginate”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数据库(1993-01/2010-11)相关文章。纳入高分子生物材料-药物缓释载体等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共入选31篇文章进入结果分析。 结果与结论:壳聚糖和聚乳酸是当前在药物缓释体系中应用较多的材料,它是将小分子药物与高分子载体以物理或化学方法结合, 以适当的浓度持续地释放出来,从而达到充分发挥药物功效的目的,较单一生物材料具有显著优越性,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目前很多研究仍处于实验阶段,还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解决,如制剂质量方法不成熟,剂量较难控制,成本较高等。  相似文献   

6.
背景:各种制备缓释制剂的缓释材料很多,目前可用于生产的缓释材料有40多种,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 目的:对目前国内外几种重要的缓释药物载体材料及临床上常用的缓释药物进行总结。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2000-01/2010-12关于缓释药物研究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缓释,药物,生物材料”或“sustained release,drug,biomaterials”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缓释药物密切相关的文章。排除Meta分析及重复性研究,最终纳入23篇文献进入结果分析。 结果与结论:可生物降解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受到普遍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壳聚糖以其良好的性能备受青睐,成为药物缓释的一种重要载体,生物降解高分子聚乳酸在药物缓释方面的应用,起到重要的治疗作用;纤维蛋白胶生物相容性高,能有效延缓药物释放,在临床很多领域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文章对目前国内外几种重要载体材料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 方法:作者以“药物载体,缓释材料,生物降解”为检索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通据库(CNKI:1989/2010),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对所有相关文献进行了详细检索。排除Meta分析及重复性研究,最终入选20篇文献进入结果分析。 结果:生物降解性合成高分子材料安全、可靠,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成为药物缓释载体的首选材料;壳聚糖作为药物缓释载体在减少给药次数,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疗效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纳米纤维载体可明显增强药物缓释效果;纤维蛋白生物相容性好, 是良好的药物缓释载体。 结论:药物控制释放体系在机体内可以显示出被动靶向以及缓释等多种优点,它是药物缓释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药效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药物载体;缓释材料;生物降解;壳聚糖;纳米纤维;纤维蛋白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47.031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在药物剂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壳聚糖来源丰富,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无毒性、成膜性和极强的可塑性,已经作为高分子材料,广泛用于药物剂型中。利用壳聚糖制备的缓释制剂可以提高药物安全性、有效性及可靠性,可以调整药物释放速率,减少给药次数。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是很好的靶向制剂载体,已被广泛应用于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药物在靶点的作用,减少给药量,避免药物在到达靶点前被降解,使药物在其他部位的毒副作用降低。壳聚糖作为药物载体虽然由其独特的优势,但在生产和应用上还有不少问题,目前常用戊二醛作为化学交联剂而制备壳聚糖微球,但是戊二醛对蛋白质等生物活性药物的伤害极大,并且对人体也有害,而用离子交联方法制备的微球极不稳定。因此,目前人们研究的重点在于对壳聚糖进行改性,进一步提高其载药能力。  相似文献   

9.
摘要 背景:聚乳酸及其共聚物是一种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材料,由于具有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热成型性且它的最终降解产物是H2O和CO2。因此在组织工程、药物载体缓释制剂等领域中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目的:尽管聚乳酸及其共聚物,已分别在组织工程支架、药物载体缓释制剂领域中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希望通过复习相关文献,研究其同时既为支架材料,又为药物载体材料在骨结核疾病造成骨缺损临床中的应用。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3-01/2010-06),及中国知网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Tissue engineering、 drug delivery、 sustained release degradation、 lactic acid、 glycolic acid、 bone tuberculosis”,中文检索词为“组织工程、药物载体、缓释降解、聚乳酸、聚羟基乙酸、骨结核等。 结果与结论:初检得到157篇文献,排除重复性研究,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保留31篇进行归纳总结。聚乳酸及其共聚物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有利于骨细胞生长,优于传统的骨修复材料。作为药物载体,在体内的缓释降解发挥最佳药效,能够减少药物对全身特别是肝、肾的毒副作用。但是其既作为支架材料又同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文献不多。 关键词:聚乳酸;组织工程;药物载体;缓释降解;聚羟基乙酸;骨结核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1.03.030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对药物缓释系统抗胶质瘤中载体材料的类型、材料生物学特点及其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 方法: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CNKI数据库(www.cnki.net/index.htm),在标题和摘要中以“聚乳酸,载体,间质内化疗”或“Polylactic acid, vector, interstitial chemotherapy”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与药物缓释体,聚乳酸,载体及其应用效果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共纳入13篇文献。 结果:作为药物缓释体的载体应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分子聚合物和降解产物均无毒,适当的物理机械性能及可成型性,具有可以调节的降解速度。目前间质内化疗治疗胶质瘤复发,即缓释控释给药系统,不需频繁给药,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体内有效的药物浓度,从而可以显著提高药效和降低毒副作用。与静脉化疗药物治疗相比,毒副作用少且疗效好。 结论:选择具有良好生物学特性的可降解高分子为载体的化疗缓释体,进行间质内化疗较静脉化疗有明显优势,极具开发潜能。 关键词:药物缓释体;聚乳酸;载体;胶质瘤;间质内化疗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34.0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