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院外急救是急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危急重症患者的院外急救,开放气道是必要的选择,也是急诊抢救的基础和保障,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重要环节[1],笔者对山东省荣成市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58例需行气管插管的急危重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院外气管插管在该类患者抢救中的作用和效果,为临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濒死性支气管哮喘是指发生呼吸骤停、昏迷、被迫进行紧急气管插管和复苏的急性重度哮喘,是常见的危重急症。江苏省南通市红十字救护中心运用院外气管插管术抢救濒死性哮喘,现对临床特征和救治对策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3.
喉罩是介于气管插管和面罩之间的通气工具,为人工气道的建立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且简便的补充手段,亦可用于协助气管内插管和心肺复苏中作为紧急通气道使用。随着喉罩产品的推陈出新,喉罩的优越性渐趋明显,喉罩使用率逐步提高。合肥急救中心于2011年引进插管型喉罩,作为气管插管的补充,应用于院外急救中需要建立紧急通气道,但又难以在短时间内成功进行气管插管或不能行气管插管的患者,本文就喉罩在院外急救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急诊抢救室中气管插管术应用1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气管插管术是急诊抢救危重症患者的关键性措施之一,及时建立有效人工呼吸通道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急救中心的每一位医生和护士都应该熟练地掌握气管插管术, 以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下一步的救治打下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11月~2010年5月期间收治急诊气管插管抢救危重患者152例,男90例,女62例;年龄12~79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院外急救中使用视频喉镜进行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使用视频喉镜在院外急救中进行气管插管的23例患者,统计其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从而综合分析其可行性。结果23例患者中,插管成功21例,成功率91.30%,插管用时(36.4±14.8)s;成功插管的21例患者中,18例有效,有效率85.71%;2例发生组织损伤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52%,无一例发生误入食道、呕吐误吸、气道梗阻等危重并发症。结论在院外急救中使用视频喉镜进行气管插管,耗时短暂、成功率高、有效率高、并发症少,具有易于操作、安全有效的特点,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机械通气过程中必须建立人工气道,其中气管插管是早期最常用的人工气道方法[1].而气管插管后由于气管黏膜对导管刺激敏感,病人对气管插管常难以忍受,出于本能反应,很容易发生自行拔管[2].为了避免意外拔管现象发生,临床上对于插管早期的患者主要靠药物镇静与肢体约束,而对于插管中后期患者停用镇静药物后,则主要实行保护性身体约束.然而身体约束在对患者产生保护作用的同时,亦对患者造成生理、心理及社会层面的不良影响[3].从2010年1月~2012年1月,笔者通过对入住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ICU的120例气管插管患者,在意识清醒时受到身体约束的心理反应进行回顾性调查,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通过骨髓腔输液与常规静脉输液对于院外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北京急救中心中区分中心院外救治的创伤失血性性休克患者100例随机分骨髓腔穿刺组(IO,n=50)和常规静脉穿刺组(IV,n=50)。分别应用骨髄腔穿刺或常规静脉穿刺进行快速补液治疗。比较建立补液通道所用的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现场救后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骨髓腔穿刺组建立有效补液通道时间明显比常规辞脉穿刺组短(P<0.05),骨髓腔穿刺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静脉穿刺组(P<0.05),骨疏腔穿刺组现场救后生存率明显高于常规静脉穿刺组(P<0.05),骨髓腔穿刺组发生液体渗漏的患者明显少于常规静脉穿刺组(P<0.05)。结论常规静脉穿刺对救治环境和患者自身条件有一定的要求,院外现场急救因其特殊性有时难以保证常规静脉穿刺的顺利进行。采用骨髓腔穿刺建立补液通路具有操作简单、快捷,输液通路穩定性高,方便及时给予抢救药物,可为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争取宝贵的时间。骨髓腔穿刺具有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在院外现场抢救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院外途中死亡患者的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2004年7月至2006年5月63例院外急救途中死亡患者,33例男性和30例女性,平均年龄71.3岁(12~92岁)的情况及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71.4%的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81.0%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伴心脏病、肺部疾病伴心脏病、肝病、糖尿病、心律失常和肿瘤。92%有神志障碍,74%有低血压,42.9%有心律失常,73.2%有瞳孔反射迟钝,79.4%呼吸困难,89%有血氧饱和度异常。现场抢救时间18例少于5min,41例为5~30min,4例超过30min。77.8%于救护车到达并救治后15min内死亡。影响院外死亡的因素包括年龄、基础疾病、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抢救措施是否足够。结论年龄,疾病严重程度,基础疾病,以及抢救措施均影响院前外救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严重颈部复合伤患者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至2007年2月收治的43例严重颈部复合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病变程度和范围,结扎颈总动脉1例,颈内动脉3例;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修复颈内动脉3例。气管内插管22例次,紧急气管切开21例次。喉气管功能的一期重建19例(喉气管单纯整复术12例,气管袖状切除加气管端端吻合4例,胸锁乳突肌锁骨骨膜瓣修补气管3例),喉全切除术1例。胸锁乳突肌修补气管食管瘘3例。43例患者存活40例,死亡3例,其中2例因颈内动脉破裂术后多脏器衰竭死亡,因呼吸道梗阻窒息死亡1例。气管食管瘘修补3例均痊愈。后遗症:7例颈动脉修复或结扎的患者中3例术后出现偏瘫失语。19例喉气管功能的一期重建后遗留喉狭窄及声嘶5例,其中2例严重喉气管狭窄患者长期带气管套管1例,1例经记忆金属支架植入治疗好转。舌下神经和迷走神经损伤各2例,颈交感神经损伤1例,副神经麻痹5例,舌下神经和副神经均损伤2例。结论紧急处理大出血,呼吸困难及失血性休克是颈部外伤抢救成功的关键。早期正确处理颈部重要器官可避免喉气管狭窄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随着社会的进步,急救医学也不断的发展和成熟,现代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包含了院外急救和院内急救两部分.院外急救是指当院外出现患者时,院外急救人员在"120"指挥调度下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予以紧急处置后,将患者送至院内.院内急救是当患者进入院内后,通过急诊、手术室或危重症等相关科室进行进一步救治.急救医疗服务体系要求院外与院内急救两者紧密链接,互为一体,不可分割,通过加强对院外医师急救技能的培训和设备的投入,优化急诊流程,加强院外及院内沟通交接等一系列措施,达到资源共享[1].从而实现快速、连续、高效的一体化救治模式,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1.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是针对心跳骤停(CardiacArrest,CA)所采取的紧急急救措施。近年来,由于CPR程序的改进,急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院外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大大提高。日前,有资料记载,院内的心跳骤停抢救成功率为31.2%,而我国现场心跳骤停患者急救时成功率极低,仅在1%以下。CA的复苏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普及救护知识与技能的程度及院外急救水平。同时,将患者迅速转运到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是抢救生命和减轻后遗症的最有效的途径。现将2个病例逐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在院外急救医学中,抢救患者的关键是第一时间段的抢救。短则以分秒计算(如心跳呼吸骤停,窒息等),长则以小时计算(如创伤救治中强调的“黄金一小时,心梗患者的急诊”)。在院外发病的急危重患者,病情危重,急需医疗救治,对于这些危重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因此,院外急救医疗、院内急诊抢救往往是救治成功的关键,也是院内后续治疗的基础,争取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为院内的进一步急救赢得时间,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并减少致残率。有文献报道,急危重患者死于原发病不足10%,多由于抢救时机延误并发症加重而死亡,实现院外急救与院内治疗协作,建立院外、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院外急救车上心肺复苏(CPR)建立人工气道通气的最佳方法和对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对院外急救车上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患者318例,根据当时CPR时对患者随机建立人工气道的3种不同方法,将其分为3组,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68例,常规行气管导管插管;B组140例,盲插喉罩通气;C组110例,食管气管联合导管通气.结果 B组建立人工通气需(26±11.3)s,显著短于A组和C组[分别为(146±14.7)s和(81±16.5),均P<0.05].A组建立人工通气所需时间显著长于C组(P<0.05).盲插喉罩通气时间最短,其次是食管气管联合导管插管术,气管插管术最慢.B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100%,显著高于A组(60.3%,P<0.05),与C组的差异无显著性(98.2%,P>0.05).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三组复苏成功率分别为26.5%,25.7%和27.3%,相互间的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院外急救车上最好早期应用盲插喉罩或食管气管联合导管.  相似文献   

14.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临床上最紧急的危重症,是急诊医学中的难题,抢救不及时或抢救技术不准确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死亡率极高.据报道发生在院内的心脏骤停的患者心肺复苏(CPR)成功率可达46.95%[1].而发生在院外的患者复苏成功率<2%,美国部分地区的相关报道可达7%以上[2].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应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严重肺挫伤所致顽固性低氧血症的疗效。方法在不影响正常临床治疗前提下,首先采用常频呼吸机无创通气,当出现顽固性低氧血症时,给予充分镇静、肌松,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使用HFOV行有创通气。并对18例肺挫伤患者使用HFOV前后的PCO2、PO2、MAP、EVLW、平均气道压、SpO2、呼吸道血性分泌物;床边胸片以及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住ICU时间、抢救成功率等重要临床参数进行监测统计,并与常频通气进行对照。结果严重肺挫伤使用HFOV前后的PCO2、PO2、MAP、EVLW、平均气道压、SpO2以及呼吸道血性分泌物、床边胸片、气管插管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住ICU时间等重要临床参数均有改善,但远期抢救成功率与常频通气(CMV)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FOV对严重肺挫伤所致顽固性低氧血症有显著治疗作用。不仅可以降低气道压力,改善肺氧合而且还可以减少呼吸运动幅度使肺泡处于相对稳定的扩张状态,减少肺出血、渗出,有利于肺挫伤的愈合,对提高治疗顽固性低氧血症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抢救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附9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中毒致急性呼吸衰竭是急诊科常见急危重症之一,早期气管插管并有效机械通气是救治急性呼吸衰竭的关键措施,也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我院急诊科2002年1月-2007年12月间采用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MV)治疗此类患者(ARF)9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气管切开术是救治危重病人常用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患者尤其重要。但也有一些严重并发症,如呼吸心跳骤停、气管内出血、感染等,极少见气切套管滑脱至气管外,因重新建立人工气道失败,致使患者死亡。2005年开滦医院ICU发生一例,报告如下:患者,女性,34岁。主因热炉灰烧伤并呼吸困难45分钟入院。患者工作中不慎被热炉灰(温度800℃以上)埋压约1分钟,由救护车送至我院ICU。查体:体温38.5℃,心率150次/min,血压85/40mmHg,呼吸40次/min,脉搏血氧饱和度80%(吸氧10L/min),神志恍惚,头面、颈部及前胸深II°烧伤,腹部、四肢深…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综合困难气道训练考核系统在急诊规范化培训(规培)住院医师气管插管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2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轮转的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57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9人和对照组28人。观察组气管插管技能培训应用综合困难气道训练考核系统进行,对照组应用简单气管插管模型进行,培训结束后对两组住院医师进行气管插管技能考核,分别比较两组住院医师在正常气道和困难气道气管插管成功率、气管插管时间、喉镜对门齿的压力、气管插管位置正确率的区别。分别对两组住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住院医师对2种教学方法满意度、培养自信心等方面的区别。结果 观察组住院医师在普通气道气管插管的成功率、气管插管时间和气管插管位置正确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困难气道气管插管中,观察组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38),气管插管时间、喉镜对门齿的压力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气管插管位置正确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1)。调查问卷自评结果显示,观察组对培训方法的满意程度、气管插管自信心和学习兴趣高于对照组(P<0.0...  相似文献   

19.
喉头水肿是气管插管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容易发生于多次气管插管拔管后,或者粗暴插管、困难插管的病例,因其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患者常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生喉鸣、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如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常可危及生命,严重者可猝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救护车单元院外心脏停搏抢救流程,提高院外心脏停搏患者院外救治效率.方法 组织中心专家团队,根据中心救护车团队单元现况与资源等制定市急救中心"院外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抢救流程",并通过反复演练,完善流程和技术规范,应用于临床.分别于规范实施前、后选择院外心脏停搏患者67例、89例,采集和比较规范实施前后的救治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