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B超诊断肝内胆管结石在肝部份切除术前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经B超诊断肝内胆管结石分布、肝萎缩、纤维化、胆管扩张与手术结果、病理对照进行分析。结果:结石位于左肝外叶(Ⅱ-Ⅲ)26例,局限Ⅲ段5例,左右肝管均有结石9例,右肝管前叶支1例,右肝管后叶支合并肝脓肿、胆管癌1例。同时合并胆总管结石34例。左肝萎缩、纤维化24例。超声对结石区域性分布与手术对照符合率100%;左肝萎缩、纤维化漏诊16.7%(4/24);胆管癌漏诊1例,结石大小、胆总管扩张程度与手术相差0.2~0.3 cm。对肝内外门静脉系统内径、走行超声改变与手术对照回顾性分析。结论:B超在肝内胆管区域性结石分布及合并肝叶(段)纤维化、萎缩的诊断对临床术前拟定肝部份切除方案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和超声造影在多发性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术中超声探头,在4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肝胆管结石手术中进行超声检查,并行经胆总管插管超声造影/或经肝内胆管穿刺超声造影,且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48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术中超声诊断35例为肝内胆管结石,其中5例术前超声未查出,13例为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10例合并胆管炎症、胆管壁纤维化。13例肝内外胆管均有结石的患者中,4例合并胆总管下段癌变,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论术中超声检查可对术前超声检查的漏误诊予以纠正。术中肝胆管超声造影,可提高对胆道疾病的检出,同时伴有冲洗胆道结石的作用,可以减少胆道结石的残留。术中超声定位结合术中胆道超声造影,可作为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肝外胆管梗阻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3例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超声沿胆总管走向从肝门部扫查至胆总管下段,依据管道扩张情况判断梗阻或狭窄部位,观察病变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总结不同病因导致肝外胆管梗阻的声像图特点。结果 203例患者,胆总管中、下段清晰显示165例,显示率为81.3%,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173例,符合率为85.2%,漏误诊30例。结论超声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变部位、性质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可作为肝外胆管梗阻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进的肝外胆管超声检查方法,对胆管梗阻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术前对90例肝外梗阻性黄疸病人进行了超声显像检查,并与手术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90例肝外梗阻性黄疸中,胆总管结石41例,胰头癌18例,壶腹癌13例,胆总管癌9例,十二指肠乳头癌9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3、3%(75/90)。结论:经改进的超声显像方法,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前B型超声已成为诊断胆囊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的首选方法,但对肝外胆管结石诊断率仍不高。我院探索提高B超对肝外胆管的诊断取得较高的符合率,现将B超诊断的肝外胆管结石经手术验证的59例小结于下。 资料及探查方法 本组59例为1985年1月~1986年12月本院手术病人,术前均作B超检查。男性21例,女性38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对胆道蛔虫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54例胆道蛔虫病患者的胆道声像图特点。结果胆道蛔虫成活或虫体完整20例,术前超声检出17例,声像图示肝外胆管呈不同程度扩张,其内有一条或多条2~5mm宽的双线状强回声;超声漏诊2例胆总管内蛔虫,1例胆囊内蛔虫因合并多发结石。胆道蛔虫残骸者34例,超声检出27例,声像图示蛔虫体逐渐变得模糊,层次消失,仅可见节段性的等号状强回声;漏诊2例因合并胆管癌,5例因合并胆总管结石或胆囊结石,蛔虫残骸与癌肿、结石回声重叠。结论超声检查对胆道蛔虫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在胆道系统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6例经手术证实的胆管结石患者,应用Medison-8000及Medison-99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0~7.0 MHz,肥胖者用2~2.5 MHz,瘦人和儿童用5.0MHz的探头.结果 显示肝内胆管结石15例,合并胆管结石8例,胆管癌2例,10例显示超声强回声等直接征象,5例显示肝内胆管间接征象,肝外胆管结石21例,均位于胆总管下端,胆管癌胰头癌各2例,10例肝内胆管扩张,胆总管扩张等间接征象,11例合并胆结石.结论 超声在诊断胆道结石时,依据直接征象,参考间接征象可提高诊断准确性,证明超声在胆道系统结石诊断中有肯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超声和CT诊断梗阻性黄疸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超声和CT诊断梗阻黄疸的价值。方法 接受了手术治疗的梗阻性黄疸患者76例,超声检查76例,CT检查57例,梗阻部分为三段;上段为肝门处胆囊水平以上的肝内外胆管,中段为胰腺以上的胆总管,下段为胰周围的胆管。将超声、CT对梗阻部位及病罟的诊断分别与手术病理对照,所有数据的均经统计学处理。结果 超声、CT对梗阻部位诊断蜷伏铉分别为90.8%、91.2%,对结石及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7  相似文献   

9.
郭梦安  汤旭涛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2):2348-2349
[目的]探讨胆总管下段结石腹部超声检查的技巧.[方法]对161例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术前行腹部超声检查,采用二次谐波成像技术和改变体位的超声检查手法,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各种超声检查技巧在诊断胆总管下段结石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61例患者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其中151例超声诊断为胆总管下段结石,经手术诊断143确诊,误诊8例;10例超声诊断无胆总管下段结石者,经超声造影诊断结石6例,经手术诊断1例为Vater壶腹小结石.超声诊断胆总管下段结石灵敏度为99.3%.[结论]应用腹部探头扫查方便、实用、无创、安全,只要熟练掌握胆道解剖、操作技巧,腹部探头同样能达到与腔内探头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超声显像诊断对肝外胆管疾病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和作用,本文分析了经过手术病理(或ERCP)对照的82例肝外胆管疾病超声显像特点。B超诊断肝外胆管疾病总符合率为86.8%,其中,肝外胆管结石49/55(89.1%),肝外胆管癌11/14(78.6%),胆总管蛔虫9/9(100%),胆总管囊肿5/5(100%),壶腹癌5/8(62.5%)。 本文重点总结和分析了肝外胆管结石和肿瘤的超声显像特点以及两者的区别,前者胆管内结石强回声光团具有声影和可移动性。光团与胆管壁界限清楚,而肿瘤状态不规则,无声影,不移动,与胆管壁界限不清,扩张的胆管末端可突然截  相似文献   

11.
B超诊断胆道疾病漏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B超检查对胆道疾病的漏误诊原因。方法 对我院293例胆道疾患进行术前B超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总符合率为92.8%(272/293),漏误诊率为7.2%(21/293),漏误诊21例中肝外胆管结石占80.9%(17/21)。结论 明确B超检查的漏误诊原因,提高肝外胆管显示率对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CT、MRI及MRCP诊断胆总管结石临床价值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胆道结石是国人常见病、多发病,超声检查可以诊断肝内胆管结石,而肝外胆管结石由于受肠道气体干扰,超声诊断价值有限。CT可以明确诊断高密度结石,对各种等密度或低密度结石CT诊断也有困难,往往需要MRI或MRCP进一步检查,为评价CT、MRI或MRCP诊断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分析3种检查方法的优势与限度,笔者对50例临床、超声疑诊胆总管结石同时经CT、MRI和MRCP检查的患者行回顾性评价,根据手术所见对比分析CT、MRI和MRCP的诊断能力和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临床、超声疑诊胆总管结石患者共50例,其中男21例,女29例,平均49.5…  相似文献   

13.
超声诊断先天性胆管囊肿及其癌变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先天性胆管囊肿及其癌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先天性胆管囊肿22例,男10例,女12例。超声检查观察囊肿的部位、大小、形态、合并炎症、结石与癌变等情况,并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超声检查诊断为先天性胆管囊肿22例,其中肝外型胆管囊肿54.5%(12/22)、混合型胆管囊肿45.5%(10/22)。其中单纯囊肿22.7%(5/22),囊肿合并炎症77.3%(17/22),合并结石54.5%(12/22),癌变22.7%(5/22)。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除1例超声诊断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而手术证实为肝总管囊肿,其部位略有差异外,其余全部符合。结论 超声检查不仅是诊断先天性胆管囊肿的可靠方法,而且对明确囊肿有无合并炎症、结石,特别是癌变,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癌术前误漏诊的原因。方法我院1986年9月~2008年6月共诊治肝外胆管癌72例,术前误漏诊12例,本文对术前误漏诊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例术前误诊为胆总管结石,其中2例因无CT等设备,仅凭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而误诊;6例虽行B超、CT检查,但未发现肿块而误诊;2例胆总管下端癌CT示有肿块迹象,影像学医师未阅出、未报告而误诊。2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癌而漏诊后者,术后经T管造影、CT检查确诊。结论肝外胆管癌临床表现与胆总管结石极易混淆,需借助B超、CT、MRI等检查协助诊断,影像学医师要进一步提高操作和诊断水平,以避免或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B超在胆系不同部位结石症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并探讨提高胆管结石诊断率的方法。材料与方法:对92例B超检查的胆石症病人,按结石部位的不同将术前B超检查结果与术后结果进行对照。结果:B超对胆囊结石诊断准确率较高,对胆管结石,尤其是胆总管下段结石及多部位结石检出率较低。结论:B超对胆囊结石的诊断率明显高于胆管结石,通过改变操作方法可进一步提高胆管结石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B超对输尿管结石38例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B超在输尿管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2006-06/2008-06 B超检查并经证实的输尿管结石38例进行分析。结果:38例输尿管结石经手术取石、中药排石及体外震波碎石,证实B超诊断35例,诊断符合率92.11%。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14例,漏诊1例,中段结石9例,漏诊2例,下段结石15例,诊断均符合。漏诊3例,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结论:B超可清晰显示结石。B超对泌尿系结石的检查具有经济、方便等优点,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B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B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作用,利用腹腔镜B超,对肝胆系统进行探查,代替术中胆道造影,以降低手术难度及风险,减少漏诊及胆道损伤。方法收集并分析2002年6月-2003年6月间69例LC中应用腹腔镜B超进行检查的病例。结果手术过程均顺利,轻易找到胆总管位置及其病变,其中1例发现胆总管变异,1例胆总管癌变,2例胆总管结石,无中转开腹及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B超对肝外主胆管能作出准确的术中定位,避免术中胆道损伤,也可判断胆总管内有无结石,对指导LC手术和提高诊断准确率有实用价值,可代替术中胆道造影。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我院近三年来超声检查的74例胆总管下段病变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进行对比分,旨在进一步提高肝外胆管疾病的超声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影响因素,寻求超声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121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漏诊和误诊的经验教训。结果:121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超声显示97例,显示率80.2%;漏诊率19.8%。结论:超声诊断肝外胆管结石,受结石大小、部位、是否存在胆道梗阻等因素影响,提高扫查技巧,可为临床提供正确诊断、明确梗阻部位、程度,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超声与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联合应用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该院自2006年1月~2008年12月PCS 69例,所有病例均经超声和(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证实.结果 69例病例中,超声检查为首选,超声检出胆总管结石15例,肝内胆管结石8例,胆囊管遗留过长并结石10例,胆管炎2例,胆管积气6例,胆道蛔虫9例.ERCP检出十二指肠乳头炎3例,括约肌功能异常3例,胆总管上段狭窄5例,超声诊断胆总管结石15例再次行ERCP检出12例并治疗,超声漏诊胆总管结石4例,经ERCP检出并治疗.结论 超声和ERCP联合应用两种检查方法能直观地反映PCS的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很好的医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