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运动平板试验对诊断有心血管紊乱症状更年期女性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价值,比较其优劣。方法选择400例45-55岁临床有胸闷、胸痛、心悸症状临床拟诊更年期综合征的女性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平板运动试验检查,动态心电图阳性且心肌缺血总负荷≥60mm.min及运动平板试验阳性患者再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其阳性率。结果 400例拟诊更年期综合征的女性患者中,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共51例,其中冠脉造影阳性者13例,阴性者38例,阳性率25.4%。动态心电图阳性且心肌缺血总负荷≥60mm.min112例,其中冠脉造影阳性28例,阴性84例,阳性率25.0%,与平板运动试验比较,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板运动试验阳性与动态心电图阳性且心肌缺血总负荷≥60mm.min43例,其中冠脉造影阳性者29例,阴性者14例,阳性率67.4%,与单项阳性率比较,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平板试验阳性与动态心电图阳性联合心肌缺血总负荷≥60mm.min筛选更年期女性合并冠心病者,其阳性率较单项检查高,可作为无创检查诊断更年期女性冠心病的重要方法 。  相似文献   

2.
老年心律失常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  邓斌  黄仕洲  冯新武 《广东医学》1999,20(6):442-443
目的 探讨不同原因的心律失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对42例拟诊冠心病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24例有典型心绞痛和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的心律改变的心律失常(A组),18例为无典型心绞痛和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的心律失常(B组)结果A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87.5%,B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16.6%,两组比较,P〈0.001,而绝经期前后12例中8例冠状动脉有病史,结论 绝经期心律失常患者有  相似文献   

3.
76例中老年女性胸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比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中老年女性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对76例因发作性胸痛、胸闷结合心电图检查临床拟诊冠心病的中老年女性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中年女性临床拟诊冠心病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大多正常,有异常者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单支病变;老年女性临床拟诊冠心病者冠状动脉造影多异常,且多为2~3支病变.(2)老年女性较中年女性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者为多.(3)常规心电图及运动试验对中年女性冠心病诊断的特异性及准确性均低. 结论中年女性有胸痛、胸闷症状者,诊断冠心病应慎重,必要时须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确诊.  相似文献   

4.
曾波 《广西医学》1998,20(6):1058-1061
为了解冠状动脉病变部位、范围及程度,以指导临床对冠心病的诊断及治疗。对30例临床诊断冠心病 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与临床对比分析。结果:阳性率40%,其中心肌梗死组100%阳性;典型心绞痛组为83.3%;而不典型心绞痛组仅5%阳性。认为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最可靠的方法,不典型心绞痛诊断冠心病阳性率极低,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与其它疾病鉴别,表明此类患者诊断冠心病十分谨慎,否则易造成误诊。  相似文献   

5.
90例冠状动脉造影与冠心病临床诊断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及适应证。方法:对临床诊断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90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与临床对比分析,结果:阳性率56.7%,其中心肌梗死组87%,典型心绞痛组72.2%,不典型心绞痛组16.1%,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最可靠的方法。以不典型心绞痛诊断为冠心病极易造成误诊。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和几种检查手段诊断效果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和几种检测手段诊断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国内近10年来发表的临床诊断或拟诊冠心病。且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心电图和/或动态心电图、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超声心动图的病例,对其归纳分析。结果 在临床诊断或拟诊冠心病19180例病例中,有66.6%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以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作为对照,核素心肌显像的诊断灵敏度为88.7%,静息超声心动图为65.7%,负荷超声心动图为74.2%,负荷心电图69.2%,运动心电图74.3%,动态心电图为63.0%。结论 建议对有胸痛、胸闷主诉且静息心电图有ST—T阳性改变的患者,临床进行冠心病诊断时应当谨慎,选择适当的辅助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临床疑诊冠心病的围绝经期女性冠状动脉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疑诊冠心病的围绝经期女性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以及与冠脉造影相比心电图检查的局限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我院临床疑诊为冠心病的围绝经期女性患者的冠脉造影特点以及它与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比较。结果:绝经前及绝经期患者冠脉造影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绝经后患者;绝经前及绝经期冠脉病变往往以单支病变为主;而绝经后以2-3支冠脉病变为主,钙化病变、弥漫性病变及复杂斑块增多。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方面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结论:心电图诊断女性冠心病假阳性率较高,尤其是对于绝经前及绝经期女性。对临床疑诊为冠心病的围绝经期女性患者,应尽早行冠脉造影术明确诊断,必要时行血运重建治疗。  相似文献   

8.
刘娟  任洁  夏军 《现代医学》2008,36(1):6-7
目的 探讨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心电图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及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临床拟诊为冠心病患者105例按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阳性与阴性两组,与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05例中冠脉造影检查阳性86例,阳性率为81.9%;造影前心电图异常63例中有56例诊断为冠心病,心电图正常42例中有30例诊断冠心病;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敏感度为65.1%,特异度为63.2%.结论 仅凭心电图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有限,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危险因素等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拟诊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与静息心电图改变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的关系。方法从发作性胸部闷痛为主诉和(或)伴静息心电图改变的患者中,筛选出符合或者疑似心绞痛,经心脏超声、胸片等辅助检查排除了其他心脏病患者300例。将入选患者分为3组,即1组为临床症状表现为非典型性心绞痛患者,心电图表现有非特异性ST—T改变;2组为临床症状表现为典型性心绞痛患者,静息心电图表现为正常:3组为临床症状表现为典型性心绞痛患者,静息心电图表现为缺血性ST—T改变。分别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300例患者造影阳性204例,1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28例(28%),2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76例(76%),3组冠状动脉造影全部为阳性(100%),1组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与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中2支或3支血管病变共16例(16%),2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中2支或3支血管病变共51例(51%),3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中2支或3支血管病变共92例(92%),1组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与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典型心绞痛症状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相关性高,而非典型性胸痛或者心电图仅有非特异性ST—T改变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阳性率低,而且具有典型心绞痛症状的患者2支或3支病变的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结果,探讨心律失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对213例有心律失常且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按照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A、B两组,并对心律失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冠脉造影结果阳性共122例,占总数的57.28%,A组110例患者中,冠脉造影结果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105例,阳性率为95.45%;B组103例患者中,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者17例阳性率为16.50%,与A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医生在诊断心律失常患者病因时要慎重,以免误诊给患者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 3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的患者比较心电图 (ECG)和二维超声心动图 (2 -DE)的结果 ,评价ECG、2 -DE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36例患者在同期内 (间隔 <1月 )行ECG、2 -DE和CAG检查 ,以CAG为标准 ,对比分析ECG和 2 -DE的结果。结果 :ECG和 2 -DE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分别为5 9%、6 8.2 % (P >0 .0 5 ) ,特异度分别为 71.4 %和 92 .8% (P <0 .0 5 ) ,准确性分别为 6 3.9%、77.8% (P >0 .0 5 )。上述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与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高度正相关 (P <0 .0 1) ,随着病变支数增加 ,阳性率递增。经统计学分析 ,证明两种方法诊断冠心病效果相同。作为冠心病诊断的基本方法 ,其价值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成玲 《中外医疗》2016,(16):191-193
目的:对比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1月收治患冠心病患者166例,随机分为心电图组和造影组,每组83例。心电图组给予行心电图检查,造影组给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心电图组阳性率为90.36%﹑阴性率为40.96%与造影组对比(83.13%﹑44.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检查对冠心病诊断无差别,但心电图乃对冠心病检查诊断具有一定作用,对冠心病病变诊断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S0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996年1月-2000年12月在我院行CS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05例老年(共156支冠脉血管)和90例非老年(共120支冠脉血管)冠心病患者接受CS的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老年患者的冠脉特点和发病血管支数与非老年患者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在CS成功率,并发症和远期生存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主要分支狭窄≥75 %的 42例冠心病患者 ,依据冠状动脉造影影像将研究对象分为冠心病伴或不伴侧支循环两组。统计分析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室壁瘤的发生率 ;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测左室射血分数 ,1 2导同步心电图测定QTc离散度。结果 :伴与不伴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差异不显著 (P >0 .0 5) ;但无侧支循环患者乳头肌功能失调、室壁瘤的发生率较高 (P <0 .0 1 ) ,左室射血分数低 ,QTc离散度增加。结论 :侧支循环的建立可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讨64层螺旋CT不同成像方法对评价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血管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DSA证实的61例冠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冠脉血管造影资料,应用64层螺旋CT二种不同成像方法即标准算法及高分辨锐利算法对冠脉血管进行造影及血管后处理,分别分析二种不同成像方法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血管及血管钙化的显示情况。结果61例患者共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80支,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标准算法成像显示血管通畅55支,血管内钙化22支,再狭窄25支,敏感度为95.1%,特异性为96.2%;高分辨锐利算法成像显示血管通畅59支,血管内钙化18支,再狭窄21支,敏感度为97.1%,特异度为98.2%,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64层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对冠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血管的评价具有较好的可信性和可行性,其中高分辨锐利算法成像对钙化的显示敏感性、特异性更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17例心肌梗塞及3例心绞痛患者在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A)组,10例)和应用经皮穿刺血管方法((B)组,10例),采用Nd:YAG激光进行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激光治疗血管共22支,其中左前降支12支,左旋支1支,对角支3支,钝园支1支,右冠状动脉5支。即刻效果,(A)组冠状动脉再通全部成功,1例患者冠状动脉激光部位有轻度血肿,(B)组病变部位狭窄程度由术前的90.1%降至术后的48.9%,仅有1例患者在术后加用气囊冠状动脉成形术时发生血管急性闭塞。本文对激光血管成形术的适应症、方法、远期疗效及并发症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心肌桥冠脉造影结果,研究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682例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的282例心肌桥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分为2组:不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桥组(单纯心肌桥组)132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桥组150例。对比2组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结果3682例冠状动脉造影检出心肌桥282例,男性189例,女性93例。心肌桥检出率7.65%。男性心肌桥检出率为7.74%,女性心肌桥检出率为7.50%,男女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0例为前降支肌桥。单纯心肌桥组与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桥组患者性别、肥胖、高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桥组,高龄、吸烟史、家族史、高血脂、高血糖是其危险因素;与单纯心肌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好发于前降支。高龄、吸烟、家族史、高血脂、高血糖与冠脉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而性别、肥胖、高血压与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行PCI治疗的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介入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45例患者成功41例,总成功率91.1%,植入支架50只,并发症发生率为11.1%,术后随访6~12个月,3例再次出现胸痛发作,其中1例为原有支架闭塞;1例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结论 PCI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成功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电图编辑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心律失常及心电图异常患者26例,使用心电图编辑功能,对原始心电图进行编辑,比较编辑前后重建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结果心电编辑前,由于心律失常,造成重建的冠脉图像模糊、缺失、显著的阶梯状伪影,可评估的冠脉节段为51.1%;心电编辑后图像质量改善,可评估的冠脉节段达到98.2%。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中,使用心电图编辑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研究H型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中冠状动脉CT技术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均行冠状动脉CT、冠脉造影,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检测。依据Hcy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H型高血压组和单纯高血压组,对比CT和冠脉造影关于冠状动脉病变检查结果,并分析CT技术在H型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CT检测技术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中,冠状动脉狭窄阳性率和钙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冠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CT检测技术在冠状动脉狭窄和钙化中阳性预测值均为100.00%,且灵敏度、准确率和阴性预测值均比较高;H型高血压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阳性率(72.06%)较单纯高血压组(50.00%)显著升高(P0.05),且前者钙化率(51.47%)较后者(28.85%)显著升高(P0.05)。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采用CT检测技术对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诊断和冠脉造影结果相近,且灵敏度、准确率、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均比较高,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