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词语解释与词语结构朱键南目前流行的汉语教材,谈词语(包括词和短语)的构成,则详尽地谈它们的结构类型;谈词语解释,则详尽地谈解释的原则和方法,很少把两者联系起来加以阐述。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解释词语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一般也只是指出词语的意义,很少顾...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第11条原文为:“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对于本条的解释,中医院校各版教材均尊程郊倩《伤寒论后条辨》之注,认为是为辨寒热真假而设。然细绎仲景原意,实为论发病类型之文,试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似词语辨微近来翻阅了一些语文杂志,注意到一系列关于近似词语误用订正类的文章。诸如:学力/学历、启事/启示、制订/制定、渲泄/宣泄、倍受/备受、志哀/致哀、法律/法令、收集/搜集、通讯/通信、起用/启用等等①。从汉语规范化的角度来看,这些误用例的揭示...  相似文献   

4.
论咳嗽辨法及应用第二医院药剂科刘森海为解决药剂科由销售型向咨询型转化,切实做好临床药学工作,指导临床咳嗽药正确使用,避免乱用或用之不当引起种种弊端,提出咳嗽辨法要点,治则,指明该用的药品。一、咳嗽辨法与治则咳嗽之名,古人曾作解释:"有声无痰谓之咳,有...  相似文献   

5.
有些词语原先在大陆和港台都通用,但是词语意义和感情色彩却迥然相异,甚至截然不同。例如“死党”这个词,《汉语大词典》解释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西医学的发展及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医人士将中医学辨证论治与西医学辨病论治相结合,并将其纳入西医学辨病论治的前提下,不同程度地混淆了中医辨病与西医辨病的区别,忽视了体质差异对辨证论治的影响。为此,本文拟对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特点与存在的误区及体质与辨证论治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以冀引起对中医学体质学说的重视,进一步提高临床辨治水平。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生学了近十年的英语,可见了外籍教师仍是掉头就走,羞于打招呼,解释的原因乃是认为自己英语太差,有时一个简单的词语如“How are you?”也不知如何应答。他们的英语果真太差吗?不见得。多数学生阅读一般的阅读材料没有太大的困难,但为何他们的听、说能力差,与外国人打交道竟如此之困  相似文献   

8.
张保伟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6):759-760
《伤寒论》第11条原文为:"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对于本条的解释,中医院校各版教材均尊程郊倩《伤寒论后条辨》之注,认为是为辨寒热真假而设。然细绎仲景原意,实为论发病类型之文,试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麻黄之治表里辨谈及麻黄,自然属表药,且列《中药学》“解表药”之首,但由此给麻黄药用之解带来问题:即使病证非表,也要以药测证,硬释为“表”,仿佛不这样解释,麻黄就没有着落。连全国统编教材《伤寒论讲义》及《方剂学》都存在这个问题,值得辨  相似文献   

10.
我们所说的古今用语,就是古代和当今都在文献中出现,词素构成完全相同、语义相关联而有变化发展的词语。在中国,“以人为本”就是一个古今用语。这个用语,古代和当今使用同样的四音节词语,古今意义贯通,但有很大区别。与西方的“人本主义”完全没有联系,语义解释相去甚远,文化内涵迥然各异,范畴所指根本不同。近两年,经常有人把“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混为一谈。为了澄清认识,分辨问题,现在用语言排比归纳方法进行研究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阅读英语时,当我们遇到生词或不能确切解释的词语时,只要这些词不影响理解,则可忽略过去。但如果它们对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及文章主题很重要,也不要忙于查字典,可借助猜测词意来解决。  相似文献   

12.
《包头医学院学报》2005,21(3):240-240
作者应具备下列条件:(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和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辨,并最终同意该主发表者。仅参与获得奖金钷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可列入致谢部分。  相似文献   

13.
认为《时病论》对泄泻的辨治主要体现了辩证求因、审固定性、据性论治的特点,治疗上也强调了补脾虚利水湿的原则。并结合临床体会,指出了该辨治特,点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陷而卒”,特别是“陷”字的意义作出分析,以澄清错误解释。认为景侯之死并非死于“陷厕”,而是拉稀暴脱而死。文中之“陷”绝非普通的文言词语,而是中医学专业术语,此“陷”乃“中气下陷”之“陷”,而非“陷落”之“陷”。历来以讹传讹.究其原因,是因为把“陷”字当成一个普通的文言词语来理解了。因此,要正确领会医古文的意思,除了厘定文理,还得稍通医理。  相似文献   

15.
中医不仅能够治疗慢性病,也能非常快速而有效地辨治危急重症。经几千年来的临床验证,不论外感病证或是急慢性内伤杂病,中医辨治皆可达到效如桴鼓且起效迅速之目的。现录笔者近期活用经方辨治的验案2则,以说明经方速效之特色。  相似文献   

16.
金凤丽教授诊治月经后期疾病时,既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指导,重视月经周期的气血阴阳变化规律,又参考现代医学诊断方法和标准,坚持辨病辨证+辨月经阶段+辨年龄段综合分析的诊断思路;治疗既考虑病证特点,又兼顾周期特征和伴随症状,做到因病、因证、因人、因时制宜,遣方用药灵活变通,既发挥中医整体调治的优势,也常借用现代医学手段作为辅助,做到衷中参西、取长补短,临床总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建立审因、辨病、辨证与对症四维论治的诊疗思路与研究方向,应对艾滋病的复杂性,构成艾滋病完整的诊疗体系。具体包括:以病机为靶点开展辨病论治;以病因为靶点开展审因论治;以主症、相关病症为靶点开展对症治疗;以证候为靶点开展辨证论治。四维论治不是将四者混为一谈,而是从病因、病机、证候、并发症等不同角度进行的全面认知,追求理论和临床上的系统化、一体化,也就是追求综合性诊疗。四维论治并不是否定四者的独立性,而是从病因、病机、证候、并发症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具体认知,追求理论与临床的规范化、具体化,也就是要进行精准诊疗。走出"证候""辨证论治"作为艾滋病唯一研究方向的误区,是学术进步之必须。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而修辞则是有效地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艺术。作为一种言语交际行为,修辞又是一个信息加工和处理的动态心理过程。仿拟(parody)的运用范围相当广泛,16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例子,在相关的论著中也早有阐述。经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查询“仿拟”,可检索到216篇相关论文,而其中164篇是在近十年发表的,研究内容涉及了仿拟的定义、特点、修辞功能等,说明这一辞格已越来越受到语言研究者们的注意。随着对仿拟的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开始从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等角度进行研究,其中徐国珍的专著《仿拟研究》全面而系统地研究了这一辞格。  相似文献   

19.
依据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按照国医大师王琦教授倡导的"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提出慢性病"3+4+3"防治路向:面向三类人群(一般、高危、患病人群),朝向四种状态(无病、病前、病中、病后状态),指向三辨模式(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进而探讨其应用策略:对于一般人群无病状态——辨体养生,固本防病;对于高危人群病前状态——辨体干预,治本救萌;针对患病人群病中状态——"三辨"施治,标本兼顾;针对患病人群病后状态——辨体调理,固本防复。文中结合案例加以佐证,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指出,《伤寒论》把辨型与辨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了六经辨证,以分型的方法,把外感热病发展过程分为六大证型,并结合辨势进行分析、研究,并确定治疗方案,该文还就势的规律,势的缓急,辨型与辨势的发展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