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超声指数在慢性心房颤动心功能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慢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90例(观察组)及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心衰超声指数评分,并将该评分与心功能分级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心衰超声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心功能的升高,心衰超声指数逐渐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心衰超声指数与心功能分级及血浆BNP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心力衰竭超声指数可判断慢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可作为一个新指标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2.
血浆脑利钠肽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诊治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脑利钠肽浓度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时的变化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组,NYHA心功能Ⅱ~Ⅳ级)及11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于入院即刻、治疗2周后,分别进行脑利钠肽水平检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脑钠肽水平.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并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组的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组血浆脑钠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组血浆脑钠肽水平随NYHA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1),其与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呈负相关(P〈0.05),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呈正相关。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组患者经正规治疗后,随着心功能改善,血浆脑钠肽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浆脑钠肽水平能较好地反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功能状态,其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治、病情评估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监测的意义。方法将10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设为观察组,60例健康人群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脑钠肽和肌钙蛋白Ⅰ水平,并观察观察组不同NYHA分级患者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脑钠肽水平、肌钙蛋白Ⅰ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NYHAⅣ级患者脑钠肽水平、肌钙蛋白Ⅰ水平显著高于其它NYHA分级(均P <0.05);随着NYHA分级的上升,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随着上升(均P <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脑钠肽和肌钙蛋白Ⅰ水平显著升高,且患者的心功能越差其上升越明显,这对临床病情的评估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志贵  范艺花 《河北医学》2014,(10):1601-1604
目的:探究分析血清IL-23联合血浆脑钠肽检测对判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指标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1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51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血清IL-23、血浆脑钠肽含量,并比较它们的阳性检测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IL-23、血浆脑钠肽阳性检出率(96.08%、94.12%)高于对照组(7.84%、9.80%),P<0.05;试验组患者51例中心功能改善及心衰在住院患者即存活患者共48例,BNP 水平与YNHA分级之间呈正相关且差异明显( P<0.05),BNP 水平升高患者的死亡率也随之增加。结论:血清IL-23联合血浆脑钠肽检测对判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有一定优势,其变化能能反映出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功能分级情况及病情进展,更准确地判断预后,对患者病情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 取2017-11~ 2018-11 期间我院 CHF 病人 8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 = 40)、对照组(n = 40)。常规治 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磷酸肌酸钠治疗,试验组予以丹红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均治疗 1mo。治疗 1mo 后 统计对比两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与治疗前、治疗 1mo 后心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反应指标水平。结果:治疗 1mo 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72.5%(P<0.05);治疗 1mo 后两组 LVEF 水平较治疗前提高,且试验组高于 对照组,LVESD 与 LVEDD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mo 后两组血清 TNF-α、IL- 1β、IL-6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合应用丹红注射液与磷酸肌酸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能增强疗效,提升病人心功能,减轻机 体炎症反应,且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心力衰竭患者BNP的检测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BNP(脑钠肽)的检测意义。方法:荧光免疫法测定BNP的浓度,选择心衰患者36例,正常对照40例,评价其心功能情况。结果:心衰患者血BN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BNP与LVEF成负相关,与LVEDD成正相关。结论:BNP可以作为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抽签法选择 2017-06 ~ 2018-12 期 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病人 120 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 用硝普钠,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胺,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 CVP、CO、HR 水平 均明显改善,优于治疗前,与治疗前比较,P<0.05;CVP、CO、HR 水平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均 P>0.05;治 疗后观察组 LVEF 水平高于对照组,CRP 水平低于对照组,BNP 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差异显著,均 P< 0.05;治疗后,对照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分别为93.1±10.9mmHg、162.8±9.5mmHg,观察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分别 为79.6±5.6mmHg、132.9±6.8mmHg,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可 有效控制血压,增加心排血量,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钠肽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利用相关仪器进行检测,并对其心脏进行B超检查来评价心功能以及对心功能分级,设80例患者为心力衰竭组和非心衰组,对心力衰竭组与对照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分析。结果:心力衰竭患者的脑钠肽水平显著的高于非心力衰竭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因此,BNP水平与NYHA的分级呈正相关。结论:脑钠肽(BNP)对于心力衰竭的诊断、鉴别及预后治疗中均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张莉 《吉林医学》2012,33(3):473
目的:探讨脑钠肽联合肌红蛋白检测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5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人员血清的脑钠肽及肌红蛋白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脑钠肽、肌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这些血清因子的水平随着NA分级而逐级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钠肽及肌红蛋白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联合检测BNP和肌红蛋白的浓度,可以更好的诊断慢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血浆脑钠肽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为Ⅱ级14例,Ⅲ级11例,Ⅳ级15例)、30名健康体检者,检测各组患者血尿酸、血浆脑钠肽水平。结果CHF组BNP、UA水平分别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CHF组心功能Ⅲ级及心功能Ⅳ级的BNP、UA水平明显高于CHF组心功能Ⅱ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心功能Ⅳ级组的BNP、UA水平明显高于CHF组心功能Ⅲ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血浆脑钠肽水平可以用于判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疾病程度,从而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钠肽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40例(NYHAⅡ级12例,Ⅲ级14例,Ⅳ级14例)为实验组,肺炎未合并心力衰竭患儿40例为对照组1,以健康患儿40例为对照组2。实验组在急性期(心力衰竭发作后6~12小时)和恢复期(心力衰竭完全缓解5天左右)检测脑钠肽,同时床边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对照组1在入院时和肺炎好转5天左右检测脑钠肽,并同时床边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对照组2测定脑钠肽及同时床边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三组脑钠肽量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实验组急性期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及对照组2,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I及对照组2;心衰患儿越严重,脑钠肽值越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越低;实验组恢复期脑钠肽较急性期明显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急性期明显增高;对照组1入院前及肺炎好转5天的脑钠肽及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1与对照组2的脑钠肽及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脑钠肽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2)脑钠肽越高、LVEF越低,心力衰竭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12.
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53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EDF)浓度,结果显示:风心病伴心衰组EDF浓度你于正常对照组(P<).05)。高心病、冠心病和先心病伴心衰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肺心病伴心且EDF浓度明显升高,并且与心力衰竭匠加重明显正相关(γ=0.7504,P<0.001)。故认为肺心病伴心衰患者用洋地黄药物治疗容易发生中毒。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和心衰超声指数水平。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血浆脑钠肽水平和心衰超声指数进行分析,并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和心衰超声指数和正常人群的差异关系。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和心衰超声指数要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舒张性心衰和收缩性心衰患者相比较,后者心衰超声指数水平要更高。饮酒和吸烟是造成患者出现心衰的主要危险因素,冠心病和高血压则是心衰疾病患者发病的基础疾病。结论血浆脑肽水平是对慢性心衰患者进行评价的主要指标;心衰超声指数和血浆脑钠肽水平具有显著的关系,也可以将其当成对慢性心衰患者进行评价的主要指标,还可以将其用来对舒张性和收缩性心衰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4.
BNP与心力衰竭诊断的临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妍 《中外医疗》2009,28(5):154-154
有效的治疗大大降低了慢性心衰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并减慢了无症状性左室功能障碍向明显心力衰竭进展。脑钠肽(BNP)成为诊断心力衰竭的实用方法。血浆脑钠肽水平可作为心室功能异常或症状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测定心力衰竭婴儿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进一步确定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选择心力衰竭婴儿、肺炎婴儿和正常健康婴儿各25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脑钠肽水平、测定心衰婴儿心功能参数变化,并与BNP水平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心衰组婴儿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肺炎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1)。心衰婴儿BNP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结论血浆BNP水平是有助于婴儿心衰诊断和评价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肌红蛋白、尿酸、脑钠肽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0年8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2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128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后将两组人员的血清肌红蛋白、尿酸、脑钠肽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经过研究比较发现,观察组的血清肌红蛋白、尿酸、脑钠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患者随NYHA分级增高,心功能越来越差,这些血清因子水平也越来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或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血清肌红蛋白、尿酸、脑钠肽与慢性心力衰竭有极大的相关性.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N端脑钠肽定量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颍县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5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5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治疗结果分为死亡组(n=6)及存活组(n=147),均行N端脑钠肽定量检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N端脑钠肽水平,死亡组与存活组N端脑钠肽水平,并分析N端脑钠肽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N端脑钠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死亡前N端脑钠肽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147例出院患者,出院时N端脑钠肽水平仍然升高的患者再次住院率为31.58%(18/57),高于出院时N端脑钠肽水平正常者3.33%(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端脑钠肽水平高于健康者,慢性心力衰竭死亡患者N端脑钠肽水平高于存活者,且出院时N端脑钠肽水平正常者再次住院率小于仍然升高者。N端脑钠肽定量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及预后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钠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153例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有无右心衰体征分为2组:左心衰组102例,全心衰组51例。受检者取仰卧位,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取肘静脉血测量患者BNP的水平。结果左心衰组LVEF无明显异常,全心衰组LVEF显著降低,左心衰组与全心衰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衰组与全心衰组血浆BNP浓度明显增高,左心衰组与全心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钠肽的变化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鉴别诊断、分级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脑钠肽联合Tei指数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联合Tei指数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ronic heart failure,CHF)46例,同时选择4l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 ELISA法测得血浆 BNP,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 Tei指数.分析二者单独或者联合诊断CHF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CHF患者的BNP、Tei指数含量均高于健康者组,其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6.9%、84.7%,特异度分别为85.3%、82.9%.当BNP检测联合Tei指数时,其灵敏度高达97.8%,特异度90.2%,与BNP、Tei指数单项检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Tei 指数单项检测存在局限性,易受到假阴性或假阳性的影响,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而BNP检测联合Tei指数可以有效地弥补其局限性,可提高阳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联合脑钠肽及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诊断早期慢性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 选择14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75例心功能正常的健康人。根据NYHA分级,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Ⅰ、Ⅱ、Ⅲ、Ⅳ级,其中Ⅰ级26例,Ⅱ级43例,Ⅲ级48例,Ⅳ级29例。结果 对比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心功能正常的健康人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ALT、AST、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和CRP,发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的BNP进行比较,发现Ⅱ(181.19±48.06)、Ⅲ(279.26±49.45)和Ⅳ级(882.34±388.7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NP显著高于健康人(54.12±25.87),而且随着患者心力衰竭程度加重,BNP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级患者(77.14±24.32)与健康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HFEI,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FEI显著高于健康人(0.78±0.42),而且对比Ⅰ(1.58±0.89)、Ⅱ(2.64±1.07)、Ⅲ(4.47±1.39)和Ⅳ级(6.33±1.61)患者HFEI,发现随着患者心力衰竭程度加重,HFEI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BNP和HFEI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NP和HFEI呈显著正相关(r=0.935,P=0.000);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浆BNP联合HFEI诊断早期慢性心力衰竭ROC曲线下面积为0.970,结果表明血浆BNP联合HFEI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准确率高。结论 血浆脑钠肽及心力衰竭超声指数对慢性心力衰竭早期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