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患者男性,77岁,因发现右上腹肿块半年伴右上腹痛半个月入院.半年前患者自己扪及右上腹肿块约6 cm×6 cm×3cm大小,无腹胀、腹痛、黄染,无发热,未予重视.半年来肿块逐渐增大,未予特殊处理.半个月前进食后出现右上腹持续性刺痛,无放射痛,食欲下降.查体:皮肤、巩膜未见明显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相似文献   

2.
陈源  耿江辉  张少丹  张会丰 《河北医药》2012,34(24):3835-3836
患儿,男,2岁3个月。主因腹部膨隆,皮肤黄染2个月,发现肝脾肿大1个月入院。患儿于2个月前发现腹部膨隆,皮肤黄染,未予诊治,于1个月前就诊于当地医院,发现肝脾增大,遂行腹部B超,提示肝肋下4cm,脾肋下1.3cm;腹部CT示腹膜后广泛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病理活检,报告淋巴窦扩张,滤泡增大,生发中心扩张,间质可见浆细胞,多核巨细胞,考虑病毒  相似文献   

3.
<正> 患者,女,50岁,干部。于1984年7月16日因全身乏力加重10余天,巩膜黄染5~6天入院。患者于同年2月经市传染病医院诊为病毒性肝炎,住院三个月,好转出院。入院检查:体温正常,神志清楚,慢性病容。巩膜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无异常。肋缘下可触及肝边缘,质软、无压痛。脾未触及。化验:血红蛋白7.5克,红细胞223万,血小板16万。出凝血时间均为0.5分。白细胞8000,中性76%,淋巴24%。黄疸指数28单位,胆红质定量2.40mg%。麝香草酚浊度试验22单位。谷丙转氨酶25单位。血浆蛋白6.4克%。其中白蛋白2.1克%,球蛋白3.3克%。尿色深黄。尿胆元(+),尿胆素(+)。A型超声波提示:肝肋下0.5cm,剑突下4.0cm,星较密微小波。住院经过:护肝治疗。7月19日输血浆150毫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 ,6 1岁。主因间歇性右上腹痛伴皮肤巩膜黄染 1个月入院。入院查体 :皮肤巩膜黄染 ,右上腹轻压痛 ,肝脏肋下3指 ,质中 ,脾脏肋下未及 ,移动性浊音阴性。入院超声检查 :肝脏体积增大 ,形态饱满 ,肝右叶最大斜径 1 4 .2 cm,肝实质回声增粗 ,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 ,肝静脉显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30岁,住院号247293。因间歇发热5个月、恶心1月、皮肤黄染1周于94年11月3日入院。 查体:一般情况可,体温38C,全身皮肤明显黄染,双下肢有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的红色丘疹,压之褪色;巩膜明显黄染,口腔粘膜可见多处溃疡;腹平软,肝右肋下2cm,剑下3cm,质韧,无压痛,余未见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Hb100g/L、P135×10~9/L、WBC3.4×10~9/L;LDH366u/L、SGOT162u/L、  相似文献   

6.
患儿,男,10岁4个月。于入院前1周右手指破损化脓,入院前4天发生高热(T40℃),伴畏冷。患儿面色日渐苍白,疲乏无力,尿短赤。拟为溶血性贫血收入院。检查:精神萎靡,重度贫血外观,皮肤无黄染及皮疹,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肝于右肋下1cm触及,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3g/dl,白细胞4300/mm~3,杆状2%,分叶44%,淋巴52%,嗜酸2%,血小板20万/mm~3,网织红细胞0%。  相似文献   

7.
笔者应用温肾利水法治疗1例门脉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患者女,50岁。因腹胀、腹痛、腹部逐渐膨隆伴下肢浮肿约半年,近2个月病情加剧而求治我院。体检:慢性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肝掌,胸腹壁有蜘蛛痣,双下肢见散在出血点及紫癜。心肺(-)。腹壁静脉轻度曲张,腹部膨隆,腹围92cm。肝上界于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下界未触及,脾左肋下7cm,质硬,腹水征阳性。双下肢凹陷性浮肿。实验室检查:Hb8g%,WBC3800/mm~3,N64%,E10%,L24%,  相似文献   

8.
郭稳捷  李贵宾 《河北医药》1992,14(6):364-365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在小儿时期较少见,近来我科收治3例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报道如下。例1,男,10岁。主因面色苍黄1年,加重1个月于1991年5月入院。患儿于入院前1年开始反复腹泻、发热、面色渐苍黄、茶色尿、疲乏无力,经用抗生素控制腹泻后,病情稍好转。一个月前再次发热腹泻、面色苍黄加重,伴呕吐、腹痛、腰痛及酱油色尿。查体:皮肤巩膜黄染,两肺呼吸音清,心率90次,心尖部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肋下1cm,剑下2cm,脾肋下5cm。血象:Hb52g/L,WBC3.2×10~9/L,N60%L40%,Ptc100×10~9/L,Ret35%,血片及  相似文献   

9.
刘某女性56岁,因黄染乏力,食欲不振数月于1991年10月入院治疗。查体,一般状况尚可,皮肤,巩膜黄染,肝脏肋下3.0cm,脾大3.0cm。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0.775mmol/L,RBC1.8×10~(12)/L,WBC5.1×10~9/L,PLT0.05×10~(12)/L,S0.80,st0.05,L0.12,中幼粒0.02,中幼红0.01,晚幼红45/100w,网织红细胞0.34,尿常规,尿胆++,尿胆红质+,黄疸指数40单位,总胆红质5.0mg%,直接胆红质1.5mg,间接胆红质3.5mg%:Coomb′s试验:抗IgG阳性,抗C_3阳性,冷凝集试验1:4骨髓检查:提示溶血性贫血。用强  相似文献   

10.
【病例】女,36岁。因间断右上腹疼痛3年,加重伴呕吐半月入院。查体:体温、脉搏、血压正常,皮肤、巩膜无黄染。B超示:胆总管下段呈囊性扩张6.0cm ×4.0cm。钡餐检查十二指肠后及降部各见一憩室,圆形,直径分别为 2.0 cm和 3.5cm。经手  相似文献   

11.
患儿男性,8个月,出生后右上腹有一条状肿物,常啼哭少眠,食欲不佳。检查所见: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右手中指发育畸形。腹部隆起,肝在肋下4cm,剑突下8cm,表面不平,呈结节状,有轻度压痛,质硬,随呼吸而上下活动。入院后行剖腹探查,见肝左叶被肿瘤组织占据而切除。病理资料:肝及肿物有25×25×19cm大小,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结节。镜检:  相似文献   

12.
病例:女,6岁,因腹胀、纳差、尿少7个月,在当地卫生院按“肝硬化”治疗一个月无效,转入我院。查体:肝病面容,巩膜轻度黄染,颜面部可见血管痣,心肺正常。腹部膨隆,腹水征(?),肝肋下未扪及,剑突下达2cm,质较硬有触压痛,表面光滑,脾未触及。下  相似文献   

13.
1 病案摘要 患者男,52岁,主诉胸闷,乏力1年,气急、腹胀、双下肢浮肿6个月。查体:血压12.5/9.5kPa,巩膜黄染,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粗,心尖搏动在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外侧2cm处,心脏向左右扩大,心音低钝遥远,蛙状腹,肝肋下3cm。ECG提示:窦性心律,左室肥大伴劳损。腹部B超提示:下腔静脉及肝静脉明显  相似文献   

14.
患儿男性,3个半月.因皮肤黄染、尿黄、稀便5天、神萎、纳差,呕吐1天入院。患儿出生后患过新生儿肺炎、肠炎。70天前患肺炎时输过血浆两次。家族中无肝炎史,其母之HBsAg阴性。体检:皮肤黄染,巩膜黄染,心肺无异常,肝肋下1.5cm,剑突下2.5cm,质软,表面光滑,边钝,无压痛。肝功能:黄疸指数59~110u,SGPT335~70u,TTT10u,ZnTT18u,总胆红素5.1mg%,一分钟胆红素2.7mg%,A/G=2.4 179,γ球蛋白18.7%,AKP84~54u,γ-GT<50u,HBsAg阴性,抗-HBs1:8。尿胆红素阳性。血氨98~100μg%。入院后虽经积极  相似文献   

15.
颜卫红  孙淑贞  李世芳 《河北医药》2003,25(10):791-791
例 1 男 ,2个月。因皮肤黄染 2个月而入院。生后 3d全身皮肤出现黄染 ,以后持续不退 ,在家日光照射无效 ,并且黄疸逐渐增深 ,大便初为黄色稀便 ,后转为灰白色 ,尿色黄 ,经强的松、苯巴比妥及保肝治疗黄染仍无法减轻。父母体健。体检示皮肤巩膜明显黄染 ,心肺正常 ,肝脏肋下 3cm ,质中等偏硬。实验室检查 :总胆红素 168μmol L ,直接胆红素 60 .7μmol L ,ALT15 5U L ,AST 2 5 6U L ,γ 谷酰转肽酶 3 61U L ,抗HBs阳性 ,HB sAg、HBeAg、抗HBe与抗HBc均为阴性。B超示 :肝脾肿大 ,胆囊显示不清。ECT检测观察 2 4h胆及肠道未见显影 …  相似文献   

16.
男,25岁。因乏力、发热3个月伴全身皮肤、粘膜黄染半个月就诊。体检:T39.3℃,P116,R24,BP13.3/10kPa。神清,急性重病容,全身皮肤、粘膜中度黄染,头、脸、颈、躯干及四肢皮肤均可见大量斑疹、丘疹,部分形成溃疡,以大腿内侧为甚。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未见异常,肝肋缘下3cm,剑突下未及,脾肿大Ⅰ°,双下肢水肿Ⅰ°。Hb69g/L。WBC2.3×10~9/L,N0.78,L0.18,M0.03,组织细胞0.01。尿常规:尿胆红素( ),尿蛋白质( )。肝功能:ALT>150  相似文献   

17.
病例介绍:患者,女,53岁,1999年以皮肤黄染、尿黄1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1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黄伴皮肤黄染,尿黄如浓茶色,无明显乏力,无恶心及呕吐,无发热、腹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28岁。以不规则发热1个月伴胸腹部皮肤疹于1988年6月5日入院。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无黄染。颈部、腹股沟两侧分别触及成串蚕豆大、鸽蛋大的淋巴结,均无触压痛。甲状腺轻度肿大。心肺(一)。腹平软,肝右肋下2cm,脾左肋下3cm。胸腹部皮肤可见暗红色皮疹部分呈斑状并高出皮肤表面,压  相似文献   

19.
<正> 恶性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比较少见,术前常常误诊,术后病检也不易确诊。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50岁,主因上腹部不适伴恶心4个月,上腹部肿物渐大2个月入院。查体:消瘦,皮肤粘摸无黄染,腹呈舟状,剑突下可触及一6×8cm的肿物,质硬,表面欠光滑,肝脏肿大,脾脏未及。化验:血糖75mg%,尿糖(-),血淀粉酶16单位,尿淀粉酶32单位。上消化道造影:胃小弯受压,疑为胰尾部肿物。B超提示胰尾部肿物。经皮肿物穿刺涂片,只见腺细胞,未见恶性瘤细胞。术前诊断胰腺癌。  相似文献   

20.
<正>患者,男,78岁。因上腹部胀满不适、消化不良、消瘦3个月,浓茶色尿、皮肤黄染半月余于2011-09-16第1次入院。查体:体温正常,一般情况可,皮肤巩膜黄染,心肺肝脾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甲胎蛋白8.36 ng/ml、癌胚抗原4.12 ng/ml、糖蛋白19-9 349.7 U/ml、肿瘤相关物质91.51 U/ml,MRCP及增强影像所见:肝左右管增宽,胆总管增宽约1.3 cm,至胰头水平突然中断,胰头钩突见结节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大小约2.1 cm×1.5 cm×1.4 cm,边界不清,增强扫描不均匀明显强化,其外侧见不规则形囊状长T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