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儿隐睾的术前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对住院的79例隐睾患儿行超声检查,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79例隐睾患儿超声检查共检出腹股沟区隐睾62例(78.5%),腹腔内隐睾9例(11.4%),阴囊根部隐睾4例(5.0%),未探及睾丸4例(5.0%,后经手术证实,其中1例未找到睾丸,3例为腹腔型隐睾).结论 隐睾患儿术前进行超声检查,可以避免盲目探查,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郭蕾 《淮海医药》2008,26(6):530-531
隐睾病人约20%体表不能扪及睾丸,其睾丸可位于腹股沟管内、腹腔内或睾丸缺如。传统方法是依靠B超或CT检查经手术探查而明确诊断,近年腹腔镜在临床中的应用,对此类病人的诊治有一定优势。我院2000~2006年对12例17侧术前体表触及不到的隐睾患者行腹腔镜检查及相应的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儿童睾丸肿瘤发病率不高。在全部睾丸肿瘤中.小儿仅占2%~5%。隐睾发生恶性肿瘤机会较正常睾丸多20~40倍.这可能与睾丸本身发育不良有关.但幼儿隐睾发生肿瘤的报告极罕见。  相似文献   

4.
张佐良  丁强  杨鲲  李强  张鹏  李映川 《淮海医药》2007,25(5):389-392
目的 通过建立内分泌型隐睾动物模型,改进传统隐睾动物模型的不足,创建一种与临床表现相近可以研究隐睾与不育的关系的动物模型.方法 本实验中使用Sprague-Dawky大鼠,大鼠分为4组:A组(n=28只)内分泌型隐睾组:孕大鼠于孕龄15~17 d注射氟他胺(剂量100 mg/kg)产下的隐睾仔鼠,未出现隐睾的做为药物对照组B组(n=30只)机械法隐睾组:新生期仔鼠切断睾丸引带,将睾丸放入腹腔内结扎鞘膜腔,使睾丸保留在腹腔内.C组(n=15只)药物对照组:经氟他胺处理未出现隐睾的雄鼠.D组(n=30只)正常对照组.上述各组又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30 d、60 d和90 d处死,检查外生殖器和睾丸、附睾的发育情况,称睾丸重量.组织学检查曲细精管直径、Johnson评分和生精上皮计数(CMSE).结果 内分泌型隐睾组32只,其中双侧隐睾4只,单侧隐睾28只.交配实验结果显示:A组受孕实验为阴性,受孕率为60%.B组和D组均为阳性,受孕率为100%.C组有9只受孕实验为阳性,受孕率为90%(P<0.05).组织学上,隐睾侧睾丸在性成熟后表现为曲细精管直径减小、Johnsen评分下降和生精上皮细胞计数减少、缺少精子.结论 通过对氟他胺诱导的(内分泌型)和传统的手术导致(机械法)2种隐睾动物模型的比较,可以看出内分泌型隐睾动物模型比机械法隐睾动物模型更接近于临床上所出现的隐睾,该模型是一种与临床表现相近可以研究隐睾与不育的关系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第八节泌尿外科疾病一、隐睾症隐睾症又称睾丸下降不全,是指睾丸未降入阴囊而停留在下降途中的任何部位。以腹股沟管居多,其次是阴囊入口处,腹膜后较少。右侧多见。隐睾可使精子发育障碍,导致不育症。隐睾易发生恶变。【诊断要点】 1.阴囊内空虚无睾丸,仔细触诊可在腹股沟区等处发现较小活动的睾丸。 2.B超检查可发现隐睾所在部位,亦可行腹腔镜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治疗小儿高位隐睾(检查未触及睾丸,位于腹腔内)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3月-2012年3月采用腹腔镜治疗47例高位隐睾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47例患儿均一次性将睾丸放入阴囊,术后住院3d。术后B超随访6个月-1年,睾丸生长良好,未发生睾丸萎缩。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高位隐睾(检查未触及睾丸,位于腹腔内)具有睾丸游离彻底,术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可作为小儿腹腔型高位隐睾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小儿隐睾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4例隐睾患儿,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分析不同位置隐睾分别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14例患儿中7例为腹腔型隐睾(窥视睾丸), 1例为腹股沟型隐睾,行腹腔镜下睾丸探查+睾丸下降固定术;2例合并疝气,行腹腔镜下睾丸探查+睾丸下降固定+疝囊高位结扎术;2例睾丸萎缩,行腹腔镜下睾丸探查术;1例为无输精管和血管发育不良睾丸,行Shehata分期牵引睾丸固定术;1例合并脐疝,行腹腔镜下睾丸探查+睾丸下降固定+脐环结扎术。手术时间为35~140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65 min。术后1~2 d出院;术后随访4~12个月,未见睾丸回缩、萎缩、坏死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较传统开放手术更早、更容易地诊断出无法触及或较难触及的隐睾等疾病,诊断正确率较高,也有利于患儿早期治疗。腹腔镜由于其放大视野、便于精细操作等特点,不仅可以为小儿隐睾临床手术提供精准诊断,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可以做到最大程度的组织分离松解,保护组织血管,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发生,易于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彩色超声影像诊断隐睾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2例隐睾患者术前用彩色超声检查,以确定隐睾部位、内部结构,测量其大小及观察血流。结果 术后组42例患者,术前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相符合者37例,符合率88%,不符合者5例占12%,并对漏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结论 彩色超声对隐睾观测较为准确、可靠,对临床手术方式有重要参考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隐睾症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徐高楠  谢杰 《淮海医药》1998,16(1):28-29
自1995年9月~1996年10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CDFL)对26例39个隐睾进行了检查,有20例隐睾患的29个睾丸经手术探查证实与术前影超检查结果作对比,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就彩超在隐睾症诊断中的价值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隐睾症又称睾丸下降不全,由于异位的睾丸位置不固定,诊断较为困难,高频超声在诊断隐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58例隐睾症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超声检查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睾丸固定术前使用盐酸川芎嗪(Ligustrazine Hydrochloride)是否对大鼠隐睾所致的生精细胞凋亡有协同保护作用。方法:22日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A组)、隐睾组(B组)、睾丸固定术组(C组)、固定术+川芎嗪组(D组),制作大鼠隐睾模型,D组注射盐酸川芎嗪。14d后,C组和D组行睾丸下降固定术。28d后测定睾丸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TUNEL法测定生精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固定术+川芎嗪组隐睾睾丸内SOD活性增强,MDA含量明显下降,生精细胞凋亡指数进一步减低。结论:睾丸下降固定术能够减轻大鼠睾丸生精细胞的凋亡,而固定术前使用川芎嗪对隐睾所致的睾丸生精细胞凋亡有协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隐睾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在隐睾病人中,腹腔内睾丸的发生率为14%左右,双侧下降不全者占隐睾的19%。隐睾发生肿瘤机会为正常男性高出12~43倍。为  相似文献   

13.
隐睾的手术年龄及保留睾丸引带睾丸固定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隐睾病儿的最佳手术年龄及保留睾丸引带睾丸固定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46例 1岁 9个月~ 14岁 48枚未降睾丸行活体组织检查 ,42例 44枚隐睾行不切断引带的睾丸固定术。结果  2岁以后未降睾丸 ,组织学所见曲细精管减少 ,部分变性萎缩 ,精原细胞减少 ,间质纤维组织增生 ,甚有砂瘤样变。行不切断睾丸引带的 44枚睾丸均无张力固定至阴囊底。结论 隐睾患儿应在 2岁前完成睾丸固定术 ,保留引带的睾丸固定术 ,对精索广泛游离及精索发育不良的病例 ,减少术后睾丸萎缩及发育延迟可能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HCG治疗38例隐睾患儿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临  蒋云仙 《安徽医药》2003,7(6):437-437
目的 探讨隐睾患儿HCG治疗的疗效。方法HCG1000~1500IU,肌注,每周3次,总量13500IU为一疗程,必要时可追加第2个疗程。结果 经HCG治疗隐睾患儿睾丸降入阴囊底部17例(17/32),治愈率53%。结论 隐睾患儿经HCG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隐睾症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占男性婴儿的3%左右,可为单侧或双侧。隐睾约70%位于腹股沟管,但还有一小部分患者睾丸位于腹腔内。CT检查可作为手术切口定位。一、一般资料本文13例男性患者,其中双侧隐睾5例,单侧8例1年龄4个月~10岁11例,成人2例。本组有7例经外科手术,有8例10个隐睾在腹股沟管区而未被扪及。本组病例均采用日本岛津SCT-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在隐睾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隐睾症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9例患者共28例隐睾,1例未探及睾丸。隐睾位于腹股沟管部者17例,腹腔内者8例,阴囊上部者3例,全部经手术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隐睾的诊断准确、安全、无损伤,有较高临床价值,可作为隐睾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隐睾是常见的睾丸位置的先天性异常,包括睾丸下降不全和异位睾丸。由于隐睾能引起不育和睾丸恶变,因此1周岁后,经内分泌治疗仍不能下降的隐睾需要手术治疗。我们将2004-2008年收治的17例隐睾症患者并行经腹股沟睾丸复位固定术的资料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隐睾是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 ,1岁时发病率为 0 .66%,成人时为 0 .3 %[1 ] 。单侧睾丸缺如在临床上并非少见 ,据国外Levitt统计 ,单侧睾丸缺如占隐睾患儿的 4%,国内报道占隐睾人数的 3 .3 %[2 ] 。我院自 1989年至 2 0 0 1年手术治疗隐睾患儿 1172例 ,发现单侧睾丸缺如 3 7例 ,发病率占隐睾患儿的 3 .16%。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 3 7例 ,发生于右侧 2 2例 ,左侧 15例。手术年龄 2~ 13岁。术前均经过两位以上医师仔细查体。检查部位 :下腹部、会阴部、大腿内侧。 3 7例患儿健侧睾丸较同龄儿童均有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睾丸血流灌注显像及彩超在临床未能触及型腹股沟隐睾伴合并症的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疑似临床未能触及型腹股沟隐睾伴合并症患者47例作为对象,均行睾丸血流灌注显像与彩超检查,并将其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金标准)比较,分析睾丸血流灌注显像与彩超检查诊断价值及效能,分析患者合并症检出率。结果 47例患者经手术或病理检查确诊32例,确诊率为68.09%。彩超检查确诊24例,诊断符合率为70.21%(P<0.05);诊断灵敏度为65.63%(21/32)、特异度为80.00%(12/15);睾丸血流灌注显像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2.98%(26+13)/47)(P<0.05);诊断灵敏度为81.25%(26/32)、特异度为86.67%(13/15);睾丸血流灌注显像联合彩超检查确诊31例,诊断符合率为89.36%(29+13)/47)(P>0.05);诊断灵敏度为90.63%(29/32)、特异度为86.67%(13/15);睾丸血流灌注显像联合彩超在斜疝、精索鞘膜积液、肠管气体、炎性包块及腹股沟淋巴结并发症中的检出率高于单一睾丸血流灌注显像...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科学》2017,(24):197-199
目的探讨高位与低位隐睾不同的手术方式。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诊的35例隐睾患儿纳入本研究,高位隐睾在腹腔镜腹腔分离精索后将睾丸拉至阴囊固定,低位隐睾在腹腔镜探查关闭内环口后,将睾丸拉至阴囊并于阴囊开口固定睾丸,记录不同隐睾位置患儿手术情况以及随访期间不良情况。结果所有患儿手术均成功,无1例术中转开放式手术,不同隐睾位置患儿手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阴囊褶皱能够基本掩盖手术瘢痕,外观形态满意,随访10~17个月睾丸发育良好。不同隐睾位置患儿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隐睾位置可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腹腔镜手术治疗隐睾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睾丸发育良好,可根据不同隐睾位置选择合适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