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同年龄段聋儿与正常儿童的语音发音特征及差异。方法选用《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评估题库》,采用三级人员评估方法,分别对4.5~5.5岁的听障组(20例聋儿)和健听组(20名正常儿童)进行声母和韵母清晰度测试。结果与结论声母清晰度测试显示,聋儿发音清晰度最高的声母为/b.m.d.l.j/,其次为/h.f.r.p.t.n.g.x/,最后为/zh.z.k.c.sh.q.s.ch/;正常儿童发音清晰度最高的声母为/b.p.f.g.m.d.h/,其次为/k.j.x.t.r.l/,最后为/q.zh.ch.sh.n.z.s.c/。韵母清晰度测试显示,两组发音清晰度最高的韵母为单韵母,其次为复韵母,最后为鼻韵母,听障组儿童的三类韵母平均清晰度均明显小于健听组儿童(P<0.01)。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比较三间隙引流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肛周脓肿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n=47)行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组患者(n=48)行三间隙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采用Wexner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 d、7 d、30 d的肛门功能,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 d、7d、30 d的患处疼痛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创面感染、肛瘘形成、肛门缺损或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 93±7. 63 min vs. 25. 49±6. 31 min)(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4. 69±4. 63 ml vs. 16. 93±3. 27 ml)、创面愈合时间(27. 59±4. 27 d vs. 22. 61±6. 59 d)、住院时间(16. 27±6. 41 d vs. 12. 95±5. 63 d)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的Wexner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9. 26±1. 58分vs. 7. 88±1. 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7 d(4. 69±1. 63分vs. 4. 28±1. 37分)、30 d时(2. 73±0. 67分vs. 2. 51±0. 58分)两组Wexner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1 d时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6. 75±1. 22分vs. 6. 05±1. 6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7 d、30d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3. 05±0. 41分vs. 2. 33±0. 34分、2. 25±0. 25分vs. 1. 17±0. 2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创面感染(4. 26%vs. 2. 08%)、肛门缺损或畸形发生率(2. 13%vs. 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的肛瘘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 38%vs. 2. 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相较于传统切开挂线术,三间隙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确切,术后疼痛缓解快,恢复迅速,肛瘘形成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Bobath概念引导下的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海南省儋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0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联合应用Bobath概念引导下的核心肌群训练。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对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的Berg平衡量表(BBS)(16. 26±6. 31分vs. 16. 19±3. 35分)、Fugl-Meyer运动量表(FMA-LE)(14. 42±3. 54分vs. 14. 52±3. 59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25. 52±1. 87 vs. 25. 60±2. 30分)以及10 m步行测试(10-meters walk test,10-MWT)(25. 24±7. 42 s vs. 25. 17±7. 43 s)、6 min步行试验(238. 53±32. 54 m vs. 238. 93±32. 59 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训练后,两组患者的BBS(31. 53±6. 07分vs. 42. 16±5. 46分)、FMA-LE(19. 56±5. 37分vs. 23. 36±5. 10分)、MBI评分(51. 45±5. 52分vs. 66. 54±7. 87分)以及10-MWT(21. 48±6. 25 s vs. 17. 18±6. 24 s)、6 min步行试验(259. 55±25. 16 m vs. 293. 72±27. 22 m)均较训练前明显改善(P 0. 05),观察组患者BBS、FMA-LE、MBI评分以及10-MWT、6 min步行试验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临床应用Bobath概念引导下的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平衡、生活及步行功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选择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的临床预后以及新生儿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85例,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阻断组(n=41)患者选择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栓塞组(n=44)患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指标以及新生儿预后与并发症。结果阻断组患者的术中输血量(462. 84±104. 41 ml vs. 734. 29±229. 45 ml)、术中出血量(857. 62±207. 38 ml vs. 1 069. 38±349. 57 ml)均比栓塞组明显减少,手术时间(84. 19±16. 37 min vs. 98. 84±17. 18 min)与住院时间(5. 58±1. 86 d vs. 9. 73±2. 14 d)均比栓塞组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阻断组患者的子宫切除率相比栓塞组明显降低(12. 20%vs. 35. 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分娩后新生儿的Apgar 1 min(8. 39±0. 87分vs. 8. 71±0. 92分)与5 min评分(9. 51±0. 57分vs. 9. 62±0. 54分)分以及出生体重(2. 64±0. 18 kg vs. 2. 72±0. 23 kg)、并发症发生率(2. 44%vs. 4. 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与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安全性以及新生儿预后均较好,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的患者预后较好,能够减少子宫切除以及手术出血情况,在临床实践中的优势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空军第九八六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1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4例,使用瑞舒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照组84例,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FIB)、血细胞比容、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等指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HDL-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6. 92±1. 01 mmol/L vs. 4. 31±0. 78 mmol/L,3. 30±0. 82 mmol/L vs. 1. 24±0. 28 mmol/L,4. 60±0. 86 mmol/L vs. 2. 43±0. 48 mmol/L;对照组:6. 84±1. 10 mmol/L vs. 5. 10±0. 88 mmol/L,3. 24±0. 76 mmol/L vs. 1. 56±0. 36 mmol/L,4. 68±0. 94 mmol/L vs. 3. 11±0. 56 mmol/L),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0. 76±0. 15 mmol/L vs. 1. 84±0. 38 mmol/L; 0. 72±0. 11 mmol/L vs. 1. 38±0. 30mmol/L),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HDL-C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LDLC水平升高更明显(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FIB、血细胞比容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21. 38±4. 26 mPa·s vs. 15. 72±3. 15 mPa·s,5. 40±0. 95 mPa·s vs. 4. 16±0. 81 mPa·s,4. 05±0. 72 g/L vs. 3. 26±0. 52 g/L,0. 46±0. 05%vs. 0. 43±0. 03%;对照组:21. 63±4. 33 mPa·s vs. 18. 83±3. 81 mPa·s,5. 35±0. 91 mPa·s vs. 4. 79±0. 86 mPa·s,3. 98±0. 79 g/L vs. 3. 62±0. 60 g/L,0. 49±0. 06%vs. 0. 47±0. 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指标较治疗前下降更明显(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21. 14±4. 46分vs. 14. 47±2. 95分; 20. 67±4. 30分vs. 17. 25±3. 71分),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25. 03±4. 96分vs. 39. 26±8. 18,25. 38±5. 17分vs. 33. 75±6. 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 0. 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 1%,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5.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骨桥蛋白(OPN)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与患者神经损伤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全科医疗科收治的发病时间在48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50例受检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OP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以及治疗7 d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治疗90 d的改良mRS量表(mRS)评分。分别以NIHSS≥7分与mRS 2分为预后标准进行分组,对比血清指标并探讨各项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OPN(8. 31±2. 65 ng/ml vs. 5. 04±2. 17 ng/ml)、MDA水平(14. 62±4. 31 nmol/ml vs. 2.22±0. 48 nmol/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SOD(167. 25±17. 33 U/ml vs. 376. 67±21. 58 U/ml)与GSH-Px(43. 29±5. 85 U/L vs. 124. 18±13. 17 U/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NIHSS≥7分以上患者的血清OPN(10. 31±3. 41 ng/ml vs. 5. 32±2. 08 ng/ml)、MDA(17. 84±4. 39 vs. 10. 08±3. 79 nmol/ml)水平均明显高于NIHSS评分7分的患者(P 0. 05),SOD(154. 69±14. 26 nmol/ml vs. 186. 23±20. 36 U/ml)与GSH-Px(38. 78±5. 89 vs. 52. 34±6. 27 U/L)水平明显低于NIHSS评分7分的患者(P 0. 05)。mRS评分≥2分患者的血清OPN(10. 33±3. 11 ng/ml vs. 7. 20±2. 27 ng/ml)、MDA(20. 31±5. 27 nmol/ml vs. 12. 12±4. 22 nmol/ml)水平均明显高于mRS评分2分的患者(P 0. 05),SOD(147. 63±17. 22 U/ml vs. 179. 12±21. 23 U/ml)与GSH-Px(34. 96±5. 18U/L vs. 48. 31±6. 35 U/L)水平明显低于mRS评分2分的患者(P 0. 05)。OPN、MDA水平与NHISS、mRS评分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 706、0. 734、0. 561、0. 604,P 0. 05),SOD、GSH-Px水平与NHISS、mRS评分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r=-0. 742、-0. 822、-0. 597、-0. 631,P 0. 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血清OPN以及氧化应激指标都会明显改变,上述指标对神经功能以及预后预测有较高的作用,可以作为神经功能与预后判定的关键性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26周至产后42天Kegel运动对产妇分娩结局和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漳浦教学医院门诊检查的180例初产妇,根据是否进行Kegel运动分为观察组(n=89)和对照组(n=91),观察组产妇从妊娠26周开始至产后42 d进行Kegel运动,对照组产妇正常产检,不进行Kegel运动。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和产后盆底功能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孕晚期的非尿失禁率(46. 07%)、阴道分娩率(97. 75%)、会阴完整率(28. 74%)、产后42 d盆底肌张力评分(深I类3. 3±1. 5分;浅I类2. 7±1. 3分;深II类3. 6±1. 4分,浅II类3. 4±1. 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3. 08%; 86. 81%; 15. 19%;深I类2. 4±1. 7分,浅I类1. 6±1. 2分,深II类2. 3±1. 5分,浅II类2. 2±1. 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产妇各阶段的产程时间(第一产程430. 9±41. 7 min;第二产程45. 9±1. 4 min;第三产程5. 8±1. 5 min;总产程482. 6±44. 6 min)、会阴侧切率(13. 79%)、会阴撕裂严重程度(会阴撕裂I度94. 00%;会阴撕裂II度4. 00%)、产后盆底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25. 8±1. 7 d)明显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547. 6±52. 5 min,第二产程54. 6±1. 2 min,第三产程7. 9±1. 7 min,总产程610. 1±55. 4 min; 26. 58%;会阴撕裂I度71. 74%,会阴撕裂II度19. 56%; 36. 5±1. 9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产妇的助产率(9. 20%vs. 12. 66%)、新生儿窒息率(1. 12%vs. 5. 49%)、产后出血率(1. 12%vs. 4. 40%)、尿潴留率(1. 12%vs. 6. 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妊娠26周开始至产后42 d进行Kegel运动可显著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提高产后的盆底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联合多巴胺对顽固性心力衰竭(RHF)患者心功能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的RHF患者100例,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左多组和单多组,每组各50例。单多组给予多巴胺治疗,左多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排血量(SV)、心脏指数(CI)]、心肌指标[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心肌钙蛋白T(c Tn 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左多组和单多组患者治疗后LVEF[(50. 58±5. 61、43. 41±4. 42)%]、SV[(72. 52±7. 61、66. 21±6. 46) ml]、CI [(5. 13±0. 48、3. 63±0. 46) L/(min·m2)]明显高于治疗前的[(35. 39±3. 46、35. 69±3. 70)%、(55. 01±5. 63、55. 35±5. 65) ml、(2. 11±0. 48、2. 14±0. 45) L/(min·m2)],左多组治疗后LVEF、SV、CI明显高于单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左多组和单多组患者治疗后NT-proBNP[(5 312. 25±532. 45、6 515. 64±650. 58) ng/L]、c Tn T[(18. 18±2. 45、26. 23±3. 64) ng/L]、CK-MB[(10. 33±2. 12、16. 87±2. 56) U/L]明显低于治疗前[(26 442. 22±2 853. 52、26 216. 68±2 854. 56) ng/L、(68. 76±7. 52、67. 98±7. 43)ng/L、(36. 74±4. 36、37. 11±4. 41) U/L],左多组患者治疗后NT-proBNP、cTnT、CK-MB明显低于单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左多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 00%明显高于单多组的80. 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左西孟旦联合多巴胺可有效改善RHF患者心功能及心肌损伤,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贝母 贝母有川贝母、浙贝母之分,二者均为百合科植物的鳞茎.明代以前的本草统称贝母,明代以后分别记述.川贝母味苦、甘,性微寒.归肺、心经.功能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浙贝母又称大贝母,味苦,性寒.归肺、心经.功能清热散结,化痰止咳.临床应掌握二者的主要功能,并正确区别其药性.  相似文献   

10.
厚朴及6种混乱品种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f Wils.Var.biloba Rehd.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功效.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相似文献   

11.
《检验医学》2012,(12):1079
一、填空题1.67/86;2.ERM-DA470;3.四唾液酸亚型;4.电泳法、色谱法、免疫法;5.免疫散射比浊、免疫透射比浊;6.核心岩藻糖基化甲胎蛋白(AFP-L3);7.20二、选择题1.C;2.A;3.B;4.C;5.A;6.D;7.B;8.C;9.D;10.B;11.A;12.D;13.D;14.B;15.C;16.A;17.C;18.A;19.D;20.B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鼻黏膜出现的超微结构病理变化.方法:用橄榄油将甲苯-2,4-二异氰酸酯配成浓度为10%溶液作为致敏剂,滴鼻,建立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8例.另8例正常豚鼠作对照.致敏结束、模型成功后,取两组鼻黏膜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透射电镜见①对照组:鼻黏膜上皮细胞结构完整.表面有纤毛,排列整齐,纤毛内微管排列规则、清晰.胞质内细胞器丰富,偶见嗜酸性粒细胞.偶见表面活性物质板层体.②模型组:黏膜上皮破损.杯状细胞破损.纤毛微管结构紊乱,出现复合、短纤毛.微绒毛消失.细胞体积缩小.电子密度增加.核变形、固缩.细胞器退变、空泡化.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并见其胞膜破裂,伪足形成,脱颗粒及空泡形成.肥大细胞较多,可见巨噬细胞及浆细胞.血管扩张.浆液腺体旺盛增生.这种形态学的改变与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表现大致吻合.结论:变应性鼻炎鼻黏膜出现形态学的改变,基本病理是上皮损害,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扩大,组织水肿,浆液腺体增生.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浸润、脱颗粒.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6SrRNA基因检测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烧伤后脓毒症诊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锦州市妇婴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烧伤患者,均为疑似脓毒症,对患者血清标本的细菌培养检测结果与16SrRNA的PCR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同时观察PCR检测阳性与阴性、血培养阳性与阴性标本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值(FPG)、餐后2小时血糖值(2 h PG)。结果 16SrRNA的PCR检测阳性率为41. 25%(33/80),明显高于血培养检测的23. 75%(19/80)(P 0. 05)。PCR检测时间平均为(4. 08±1. 14) h,明显少于血培养检测的(26. 72±11. 58) h(P0. 05)。PCR与血培养阳性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分别为(14. 85±2. 51)×109/L与(13. 84±2. 06)×109/L,明显低于阴性患者的(16. 17±2. 36)×10~9/L与(15. 81±2. 62)×10~9/L(P 0. 05),PCR与血培养阳性患者的IL-6、TNF-α、CRP、FPG、2h PG分别为(23. 48±5. 87) ng/L和(22. 94±5. 63) ng/L、(50. 67±6. 39) ng/L和(51. 47±6. 29) ng/L、(5. 02±1. 33) mg/L和(5. 14±1. 47) mg/L、(9. 14±1. 26) mmol/L和(9. 21±1. 02) mmol/L、(19. 77±2. 21) mmol/L和(19. 37±2. 46) mmol/L,明显高于阴性患者的(6. 84±2. 24) ng/L和(6. 27±2. 37) ng/L、(9. 11±3. 54) ng/L和(9. 37±2. 84) ng/L、(0. 92±0. 34) mg/L和(0. 85±0. 35) mg/L、(8. 44±1. 52) mmol/L和(8. 57±1. 13) mmol/L、(13. 15±2. 62) mmol/L和(12. 74±2. 16) mmol/L(P 0. 05),PCR与血培养阳性患者的Hb A1c分别为(8. 54±2. 16)%和(8. 53±2. 36)%,与阴性患者的(7. 59±2. 28)%和(7. 16±2. 7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烧伤后检测血常规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指标能够为细菌感染提供预警信息,同时监测血糖水平变化也有一定的作用,对存在脓毒症危险性的患者,可以及时进行16SrRNA基因检测,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确定是否发生感染,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小儿哮喘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采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辅助雾化吸入治疗疗效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承德市中心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105例哮喘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相关资料,依据患儿用药方案分为对照组以及联合组,分别51例和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加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疗效、相关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流速峰值(PEFR)以及用力肺活量(FVC)]、免疫功能情况和预后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98. 1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84. 31%,(P 0. 05);联合组患儿哮鸣音消失、气促、喘憋、发热、咳嗽[(4. 46±0. 79)、(3. 04±1. 06)、(3. 42±0. 65)、(2. 84±0. 59)、(3. 41±0. 75) d]等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9. 13±1. 08)、(6. 22±1. 30)、(5. 29±0. 88)、(3. 46±0. 72)、(7. 52±0. 84) d](P 0. 05);两组患儿治疗后肺功能如FEV1、PEFR、FVC等指标显著改善(P 0. 05),治疗后联合组患儿FEV1、PEFR、FVC等肺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2. 26±0. 64) L vs.(3. 54±0. 79) L、(2. 34±0. 75) L/min vs.(3. 59±1. 07) L/min、(2. 25±0. 64) L vs.(3. 37±0. 65) L](P0. 05);两组患儿治疗后免疫蛋白如Ig A、Ig G以及Ig M,T淋巴细胞如CD4+、CD8+、CD4+/CD8+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联合组患儿上述免疫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1. 64±0. 48) g/L vs.(1. 08±0. 42) g/L、(1. 73±0. 65) g/L vs.(1. 32±0. 33) g/L、(13. 65±2. 17) g/L vs.(10. 57±2. 23) g/L、(46. 78±5. 22)%vs.(40. 69±5. 79)%、(1. 72±0. 48)vs.(1. 53±0. 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联合组患儿随访期间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以及哮喘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3. 41±0. 57) vs.(4. 52±0. 66)、(1. 18±0. 31) vs.(2. 06±0. 43)、(3. 57±1. 13) vs.(6. 16±1. 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小儿哮喘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采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辅助雾化吸入可以通过改善患儿肺功能以及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引导护理干预应用于肿瘤患者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检查中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行PET-CT检查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思维导图引导护理干预。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的PET-CT图像质量、检查指导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图像优良率(96. 00%)高于对照组(80.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的护士指导态度、护士指导及时、护士指导正确评分及总分分别为(4. 72±0. 73)、(4. 92±0. 85)、(4. 79±0. 21)及(12. 89±1. 34)分,高于对照组的(3. 67±0. 78)、(4. 04±0. 59)、(4. 23±0. 62)及(12. 18±1. 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的躯体症状、心理情况、康复情况评分分别为(89. 62±7. 57)、(92. 35±6. 63)、(88. 82±6. 23)分,高于对照组的(79. 62±8. 92)、(82. 35±6. 64)、(85. 63±5. 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思维导图引导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肿瘤患者PET-CT检查图像质量,提高患者对护士指导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不同吻合方式对贲门癌患者胃肠功能及血清瘦素、铁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贲门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组各47例。两组均行胃癌根治术,A组患者采取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B组患者采取食管残胃后壁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肛门排气时间、拔胃管时间、进食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血清瘦素、铁蛋白水平,术后胃肠道症状评分(GSRS),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法(SGA)评分,胃癌患者生活质量问卷(QLQ-ST022)评分。结果 A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145. 61±25. 67) h、拔胃管时间(81. 27±10. 36) h、进食时间(98. 25±10. 17) h均短于B组的(160. 33±28. 74) h、(130. 52±11. 88) h、(119. 77±8. 44) h,并发症发生率(10. 64%)低于B组(27. 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 163、21. 420、2. 619,χ2=4. 398,P 0. 05)。术后3个月,A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196. 71±15. 58)μg/L]高于B组[(155. 35±14. 46)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 340,P 0. 05);血清瘦素水平[(4. 22±1. 78)μg/L]低于B组[(5. 81±1. 56)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 606,P 0. 05);两组患者的GS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3个月,A组患者的SGA评分(7. 04±2. 11)分低于B组的(10. 56±2. 8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 821,P 0. 05);两组患者的GS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个月,A组患者的胃部疼痛、饮食受限、身体外观评分分别为(4. 33±0. 56)分、(4. 59±0. 77)分、(1. 22±0. 39)分,低于B组的(6. 05±0. 81)分、(6. 11±0. 64)分、(2. 01±0. 5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 975、10. 408、8. 033,P 0. 05)。结论 与食管残胃后壁吻合术相比,胃癌根治术后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能促进贲门癌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现代临床护理》2004,3(4):F003-F003
一、单选题1.成人中心静脉压正常应维持在()a.8~12mmHgb.10~12mmHgc.10~16mmHgd.12~18mmHg2.新生儿注入奶液持续时间应()a.不少于5~10minb.不少于10~15minc.不少于15~20mind.不少于20~25min3.悬浮床夏天床温一般设置在()a.28~30℃b.30~32℃c.32~34℃d.34~36℃4.应用异丙醇复合物手消毒剂时应注意用足量,否则达不到消毒效果,一般用量不少于()a.1mlb.2mlc.3mld.4ml二、多选题1.老年高血压病人的饮食指导包括()a.进食低盐饮食b.进食低脂饮食c.进食低糖饮食d.进食富含维生素食物2.静脉输氧适应症包括()a.窒息、休克、中毒等急危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8年4月在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的PPROM患者400例(观察组),同时选取足月胎膜早破产妇45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产妇临床资料、新生儿资料,分析PPROM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分娩时空腹血糖为(6. 50±1. 01) 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5. 92±1. 03)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有生殖道感染、双胎妊娠、胎位异常、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人工流产史和组织绒毛膜羊膜炎比率分别为33. 00%、24. 50%、20. 25%、23. 25%、18. 22%、22. 25%和16. 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 33%、15. 56%、9. 33%、7. 56%、10. 22%、11. 33%、7. 11%、4. 22%、11. 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新生儿感染、新生儿窒息及胎儿窘迫发生比率分别为22. 25%、10. 25%和11. 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 22%、2. 89%、3. 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有不良妊娠结局者分娩时空腹血糖为(7. 10±1. 12) mmol/L,明显高于无不良妊娠结局者的(6. 23±1. 01) mmol/L(P 0. 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殖道感染、胎位异常、妊娠期糖尿病、人工流产史和组织绒毛膜羊膜炎是PPROM发生的危险因素(OR=3. 050、2. 061、1. 829、2. 128和1. 863,P 0. 05)。结论 PPROM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包括生殖道感染、胎位异常、妊娠期糖尿病、人工流产史和组织绒毛膜羊膜炎,PPROM产妇分娩时空腹血糖与妊娠结局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儿的心率加速力(AC)、心率减速力(DC)、心率变异性(HRV)改变以及甲状腺激素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6例甲亢患儿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的80例受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AC、DC、HRV以及HR指标,统计观察组患儿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儿的DC[(4. 09±1. 27) ms vs.(7. 11±1. 54) ms]、SDANN[(71. 03±22. 43) ms vs.(120. 31±38. 16) ms]、RMSSD[(19. 98±10. 13) ms vs.(47. 29±18. 44) ms]、SDNN[(70. 54±22. 21) ms vs.(121. 26±37. 19) ms]、LF[(244. 64±105. 53) ms~2vs.(792. 54±411. 38) ms~2]与HF[602(299,810) ms~2vs.(86. 98±18. 45) ms~2]均相比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AC[(-4. 32±1. 54) ms vs.(-7. 57±1. 63) ms]、HR[(117. 13±14. 54)分/min vs.(86. 98±18. 45)分/min]均相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甲亢患儿血清FT3、FT4均与HR与AC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 596~0. 798),而与DC、SDANN、SDNN、RMSSD、HF、LF(r=-0. 768~-0. 582)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甲亢患儿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相比健康儿童存在明显的障碍,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较高的患儿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20.
骨科病人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极易引起便秘,对原发疾病的恢复造成不利的影响.经过临床观察,骨科病人发生便秘的原因有:1.创伤疾病的初始原因或手术.2.长期卧床病人,肠蠕动减弱.3.营养缺乏,饮食结构不合理.4.忽视便意.5.精神因素.便秘的发生,给病人的进食、睡眠及康复带来不利的影响.为此,我院骨科对可能发生便秘的病人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