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教育干预对感染科护理专业实习学生手卫生知识及手卫生执行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名感染科护理专业实习学生为研究对象,施行教育干预措施,对干预前、后情况进行调查及评价。结果干预后实习学生手卫生知识知晓率由27.50%上升到87.75%(P〈0.01);六步洗手法操作考核合格率由24.67%上升到88.67%(P〈0.01);在实际工作中,学生洗手率由干预前的33.79%上升到干预后的68.26%(P〈0.01)。结论对感染科护理专业实习学生开展手卫生知识及手卫生执行行为教育.可有效提高学生手卫生知识及手卫生行为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儿童小食品中,膨化食品是主要餐外食品,由此而引起的争端娄见不鲜。本文报道了近三年(2004年~2006年)流入我市的外埠806份膨化儿童小食品微生物检验结果。检出不合格食品303份,合格率为62.4%,其中虾条类合格率为43.3%,饼干类合格率为96.4%。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152.85,P〈0.01)。提示今后对该类食品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应列为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的手卫生培训提高实习护生的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对82名实习护生进行知-信-行模式的手卫生培训,培训前和培训后分别进行手卫生知识考评,并观察日常工作实际手卫生执行情况,检测手卫生合格率。结果培训后实习护生手卫生概念、洗手指征的知晓率分别92.68%,97.56%,均高于培训前46.34%,6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6.03,25.04;P〈0.01);其他几项手卫生知识知晓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生手卫生依从率从50.92%提高到82.97%,检测合格率从58.54%提高到92.6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16.08,25.92;P〈0.01)。结论知一信一行模式应用于手卫生培训对提高实习护生的手卫生依从性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教育干预对护生手卫生知识及手卫生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卫生学校护理专业二年级12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施行教育干预的措施,对干预前、干预后情况进行调查、评价。结果干预后学生手卫生知识明显改善,正确6步洗手法合格率和手卫生监测合格率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对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学生开展手卫生行为教育早期干预,可以减少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及工作后,由于手卫生不良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在实习前进行手卫生知识规范培训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的干预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的最佳方法。方法在现场观察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的基础上,将其随机分为3组,组1采用综合干预,组2采用单一的大会培训,组3仅改善洗手环境和措施。8个月后再次现场观察评价手卫生执行率。结果干预前、综合干预组、单一培训组和对照组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率分别为60.3%、74.5%、63.3%和60.1%。综合干预组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最高,和干预前、单一大会培训组、对照组手卫生执行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一培训组和对照组的手卫生执行率效果较差,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形式多样、反复强化的培训,奖惩结合的管理以及手卫生用品的改善是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合理、有效的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兰州市危险化学品企业(简称危化企业)职工职业安全知识水平,为降低化学事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3年5月至10月随机抽取兰州市危化企业职工1111人,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法进行调查。结果1111人中,各项职业病基础知识及防护知识调查指标的知晓率分别为58.4%-87.7%、64.O%-92.3%;不同文化程度职工比较,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职业病基础知识和防护知识知晓率均较高(P〈0.01);不同工龄职工比较,20年及以上工龄者职业病基础知识知晓率较高(P均〈0.05)。结论兰州市危化企业职工职业安全知识水平总体较低,应以中专及以下文化水平和20年以下工龄者为重点人群强化职业安全知识认识。  相似文献   

7.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认知行为的作用。方法方便选取52例2型糖尿病足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认知行为进行结构性访谈评估,采取系统化护理干预方法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对糖尿病足相关知识的认知变化、健康行为变化、血糖变化。结果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干预前对糖尿病足相关知识认知明显缺乏占98.08%,不健康行为66.91%。干预后患者认知程度均有提高(P〈0.05),不健康行为发生改变(P〈0.05);出院3—6个月随访,84%患者已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血糖控制良好,无一例发生糖尿病足溃疡。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认知,改变不健康行为,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降低糖尿病足溃疡或截肢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教育干预对护生手卫生知识及手卫生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卫生学校护理专业二年级12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施行教育干预的措施,对干预前、干预后情况进行调查、评价。结果干预后学生手卫生知识明显改善,正确6步洗手法合格率和手卫生监测合格率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对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学生开展手卫生行为教育早期干预,可以减少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及工作后,由于手卫生不良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在实习前进行手卫生知识规范培训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方法,以降低医院感染.方法 采取手卫生知识培训、提供干手纸巾及速干手消毒剂、安装电子监控、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等多方式联合运用的手部卫生促进措施对283名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行为进行干预,将干预前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前后16个临床科室手卫生设备配置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283名医护人员洗手率及干手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干预后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由原来的(69.23±30.76)%提高到(89.56±1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多种方式联合的手部卫生促进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崔璀杨祖琼  李胜群 《护理研究》2007,21(11):2966-2967
[目的]提高癫痫患儿家长对疾病防护知识的认知程度,减轻患儿家长的精神症状。[方法]对42例癫痫患儿家长进行以认知为主的心理干预。用自行设计的疾病防护知识调查表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于病人入院时(干预前)、入院2周(干预后)进行调查。[结果]癫痫患儿家长缺乏疾病防护知识,干预后11项疾病防护知识了解率均达到100.0%。干预前除强迫症状、偏执外,SCL-90其余各因子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P〈0.01);干预后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5个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或P〈0.01),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癫痫患儿家长的精神症状,提高其对疾病防护知识的了解程度。  相似文献   

11.
护理人员掌握精神卫生知识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凤栖 《护理研究》2000,14(4):154-155
为了解目前综合医院临床护理人员掌握精神卫生知识情况,采取问卷方式对综合医院90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8.89%护理人员不具有或仅具有较少的精神卫生知识,只有11.11%护理人员掌握较多的精神卫生知识。92%的护理人员认为有必要掌握精神卫生知识。大专学历护士较中专学历护士掌握的精神卫生知识较多,中高级职称护士较初级职称护士了解的精神卫生知识较多(P〈0.05)。说明掌握精神卫生知识的重  相似文献   

12.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护理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80例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在正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为期1年的系统的健康教育,尤其是遵医行为的干预。结果经过干预,高血压判断标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33.75%上升至85%(P〈0.001)。其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低盐低脂饮食、戒酒)和遵医行为有显著改善(P〈0.001)。高血压患者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下降显著(P〈0.01),整体血压水平SBP下降21.6mmHg,DBP下降15.3mmHg,血压控制率从41.25%上升至71.25%。结论规范定期的护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变高血压患者的不良习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相似文献   

13.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行为干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焦虑、抑郁和病情的影响。方法在抗精神病药物常规系统治疗的同时,对137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辅以认知行为治疗(观察组),疗程3个月,采用Hanmilton抑郁量表、Hanmilton焦虑量表、住院患者护理观察量表于下预前后进行评定,并与单纯药物治疗的137洌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分别在干预前1周内、治疗结束后1周内进行暴力行为的计数。结果两组下预前后暴力行为计数及焦虑、抑郁、护理观察量表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干预后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01或P〈0.05)。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痘患者辅以认知行为干预,对于缓解其暴力行为的发生,缓解焦虑、抑郁及病情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冯波  邢娟  贺玲 《山西护理杂志》2012,(11):2953-2954
[目的]研究集束化干预措施对ICU医务人员常态下手部细菌检测结果的影响,从而寻找提高重症监护病房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合格率的最佳方法。[方法]在ICU实施一系列集束化干预措施包括反复培训、监督调查反馈、宣传、人人参与、营造氛围、改善手卫生条件等,干预前后随机选择医务人员各30人,比较干预前后常态下(非直接接触病人)手部细菌检测结果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干预前常态下手部细菌检测合格率为43.3%(13/30),干预后为70.0%(21/30),干预后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且集柬化干预措施为影响常态下手部细菌检测合格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采取集柬化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ICU医务人员手部常态下带菌状况,提高手卫生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陕西三县农村成年男子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方法,应用问卷调查1100例18岁-60岁陕西农村成年男子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结果]艾滋病知识的总正确率为47.1%;3条主要传播途径正确率为20.4%-81.8%;42.8%成年男子对艾滋病和艾滋病病人/感染者有较大的偏见和歧视;6.0%-7.0%有过高危性行为。知识得分与相关态度和行为之间呈显著性相关,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与知识得分呈正相关(P〈0.05),年龄和职业与态度得分呈正相关(P〈0.05)。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与高危性行为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陕西农村应针对普通人群,进一步开展关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知一信一行”模式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将100例高血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应用“知一信一行”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指导。采用调查问卷,分别于入院24h内和出院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遵医行为及血压控制达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得分为(67.4±4.3)分高于对照组的(51.2±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0,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情绪控制、合理饮食、遵医用药、定期复查的遵医行为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分别为5.828,5.482,7.294,4.320,6.139,6.775,24.731;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达标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422,P=0.001)。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用“知一信—行”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遵医行为,从而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疗卫生机构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效果。方法采用生物指示剂(嗜热脂肪杆菌芽孢片)对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结果2002~2005年共监测2240台压力蒸汽灭菌器,合格率为84.64%(1896/2240)。预真空式、下排气式、手提式灭菌器合格率分别为92.16%(235/255)、84.65%(1114/1316)、81.76%(547/669),差异有显著性(X^2=15.34,P〈0.01)。2002~2005年监测合格率分别为76.73%、82.01%、85.58%、88.86%,差异有显著性(X^2=32.62,P〈0.01)。结论压力蒸汽灭菌器监测合格率依顺序为预真空式〉下排气式〉手提式。只有加强人员培训,规范各项操作程序,才能使压力蒸汽灭菌合格率逐年增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社区精神分裂症照顾者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状况及生活质量状况,为社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129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照顾者采用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本组精神分裂症照料者对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为55.8%,精神卫生基本知识正确回答率为35.7%-65.6%,平均43.2%;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照料者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的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及环境领域评分显著高于不知晓者( P<0.05或0.01)。结论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状况较差,知晓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不知晓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西铅冶炼企业职工对职业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及对职业卫生的态度和行为,为制定职业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问卷答题的方式,对广西3家铅冶炼企业职工536人进行职业卫生知识的知晓情况、态度及行为的调查。[结果]广西3家铅冶炼企业职工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职业卫生正确态度认知率及合理行为认知率分别为61.06%、62.28%、68.28%,管理干部知晓率明显高于普通工人,不同工龄、文化程度的职工职业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广西铅冶炼企业职工职业卫生知识知晓水平不高,职业态度及行为在某些方面也存在问题。应进一步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注重提高青年工人职业卫生的知识水平,并对其职业卫生行为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培训对洗手的知识、程序的掌握及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查一所教学医院的160名实习护士,通过培训前后对照比较洗手知识、程序地掌握及实际效果。洗手知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洗手程序通过观察法,洗手效果采用细菌培养方法。结果 知晓脱手套后应洗手培训前只有71.88%,培训后为98.75%(P〈0.01)。洗手方法和程序的合格率也由23.13%提高到86.25%(P〈0.01)。手的细菌学监测结果也由接受培训前合格率33.75%,提高到培训后的86.25%(P〈0.01)。结论 培训能改善洗手知识、程序的掌握情况,提高洗手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