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我国心肌致密化不全(NVM)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心脏彩色超声等检查确诊的NVM者31例.结果 31例中存在心功能不全表现的31例(100%);心电图正常者5例(16%),心电图异常者26例(84%);合并体循环栓塞者4例(13%).结论 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而心电图异常改变非常普遍,超声心动图具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DCG)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价值.方法 对15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DCG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检出中的意义.结果 152例患儿中动态心电图结果异常139例,常规心电图异常86例,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48.041,P<0.001).结论 动态心电图可提高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并可监测到普通心电图难以观察到的心电变化,可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高频心电图 (HFECG)对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对 80例心肌炎患者和32例正常人进行了HFECG研究。结果表明心肌炎患者的高频切迹数比正常人明显增多 (P <0 .0 5 ) ,对心肌炎的检出敏感性为 88.75 % ,特异性为 90 .6 3%。同时发现心肌炎患者的HFECG大多具有特殊图形 ,即QRS波群上出现连续明亮的亮点顿结 (Beading)或锯齿状的切迹 (Notching) ,以此图形来诊断心肌炎的符合率为 82 .5 %。结论 :HFECG的切迹计数和特殊图形的综合分析对心肌炎的准确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30例为观察对象,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对心电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30例患者中心电图异常124例,异常率为53.91%,其中ST-T改变占23.39%(29/230),窦性心动过速占20.16%(25/230),室性早搏占15.32%(19/230)。结论: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病变患者心电图异常检出率较高,临床应定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动态观察分析,对预防和早期治疗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 2 4小时脑电 /心电同步监测对癫性晕厥和心律失常性晕厥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 72例临床怀疑癫性晕厥和心律失常性晕厥患者进行 2 4小时动态脑电图 (AEEG) /心电图 (ECG)同步监测。结果 :①癫性晕厥 42例中 ,EEG总异常率 83 91%。样放电出现率71 2 4% ;心电图显著异常率 19% ;②心律失常性晕厥 2 1例中 ,EEG总异常率 2 4% ,样放电出现率 5 % ,心电图显著异常 91% ;③可疑癫性晕厥 4例中 ,AEEG样放电 1例 ;④可疑心律失常性晕厥 3例 ,ECG均为非显著异常 ;⑤晕厥原因不明 (癫与心律失常两种疾病并存 ) 2例 ,均检出样放电及显著心律失常。结论 :2 4小时EEG/ECG同步监测对癫性晕厥和心律失常性晕厥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200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心肌炎的儿童的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以窦性心律失常为高,其次为房性,传导阻滞,窦性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异常在各年龄组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95%以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均可出现各种心电图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对恶性肿瘤病人心电图变化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本文共记录262例心电图,其中132例为恶性肿瘤组,130例为正常人组,观察和比较两组心电图异常改变的例数和总体异常发生率。结果:恶性肿瘤组在窦速、T波改变、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肢导联低电压、电轴偏移等心电图异常事件发生的例数为44例,异常率为33%,正常人组心电图异常事件发生的例数11例,异常率为8%。结论:恶性肿瘤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正常人组明显增高,并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  相似文献   

8.
妊娠中、晚期心电图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妊娠期间全身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随着孕期的增长 ,可使正常妊娠期的血液动力学发生明显的变化。为了进一步了解妊娠期心电图表现及其异常出现率 ,提供临床参考 ,我们收集了本院心电图室 1996年至 1998年的在妊娠中晚期的心电图 ,共 2 2 36例 ,其中有异常心电图种类不同改变的786例。现将各种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分析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2 2 36例受检者均为妊娠 13周以上至分娩前符合生育条件的门诊、病房患者。年龄最大的 40岁 ,最小的 2 3岁 ,平均年龄 31 5岁。其中 2 3 2 9岁的 182 6例 ,心电图异常者5 18例 (2 7 82 % ) ,30 35岁的 34…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探讨该病的心电图变化。方法:对28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后1-6h内心电图的变化及治疗3w后心电图复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82例患者中,心电图异常202例,异常率71.63%;治疗后,179例痊愈、95例好转、8例死亡,274例存活患者中102例心电图异常,异常率37.23%;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ST-T改变、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Q-T间期延长、室性早搏、U波改变等。结论:急性脑血管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临床上加强心电图的监测对指导治疗和改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段心电图异常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体检者88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层次分为青中年组、老年组和高龄组。均接受心电图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青中年组心电图检查异常率为27.75%,老年组为44.91%,高龄组为8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电图异常率增加,临床应加强排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Lennox—Gastaut综合征(LGS)的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的作用。方法:对2002年10月-2007年10月经临床诊断和AEEG监测的28例LGS进行总结。结果:常规脑电图(REEG)正常8例(25.0%),异常20例(75.0%),临床发作4例。AEEG28例(100%)出现全导暴发高幅1.5—2.5Hz慢棘慢复合波,尖慢复合波,多棘慢复合波。清醒期2例(7.1%),睡眠期22例(78.6%),清醒期、睡眠期均有4例(14.3%)。临床发作16例(57.1%)。12例睡眠期出现双侧10~12Hz高幅快波节律。AEEG与REEG异常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作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AEEG清醒期与睡眠期异常率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LGS综合征具有特定的脑电图表现,是构成综合征诊断的必要条件之一,睡眠中有10—12Hz快波节律,通常提示该病。进行睡眠中脑电图描记是必要的。而AEEG延长了描记时间,弥补了REEG的不足。并通过自然睡眠诱发提高了癫痫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大面积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心电图变化及原因。方法武汉市第三医院暨武汉大学同仁医院烧伤科对收治的65例48h内入院的烧伤患者(烧伤面积50%~100%TBSA,深度Ⅱ度~Ⅲ度)每日台十二导联心电图直至伤后第5天,结合患者病情分析异常改变。结果65例患者均被检测到心电图异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51例(78.5%)、ST—T改变30例(46.2%)、低电压20例(30.8%)、电轴偏移15例(23.1%)、传导阻滞6例(9.2%)、心律失常1例(3.3%)。结论严重烧伤后血流动力学、神经内分泌等改变所致心功能不全是心电图发生改变的主因。化学物质、毒素、坏死组织代谢产物吸收,酸碱失衡,胃肠功能素乱及发热等可加重心电图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脑电图改变,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临床与脑电图改变的关系。方法:将在本院儿童神经专科确诊的116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脑电与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16例ADHD脑电图中正常24例(20%),正常范围29例(25%),异常63例(54.3%)异常脑电图均表现为枕区α波的频率慢于该年龄组正常标准2Hz以上。基本波不规则,间有大量多形性θ波或中高幅θ活动阵发性出现。结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脑电图检查显示脑电的非特异性改变。可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一定的辅助诊断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妊娠中期进行产前诊断的高危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了解此期异常核型出现的频率、类型及与各种产前诊断指标的关系。方法306例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3例为双胎妊娠),妊娠17-24w,在B超定位下行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细胞进行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发现异常核型16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5.23%(16/306)。常见核型为染色体平衡易位,占异常核型的43.75%(7/16),其中染色体相互易位6例,占异常核型的37.5%(6/16),罗伯逊易位1例,占6.25%(1/16);染色体三体及缺失各2例,均占12.5%(2/16);易位型21三体及倒位各1例,均占6.25%(1/16);染色体多态变异3例,占18.75%(3/16)。结论有各种产前诊断指征的高危孕妇中,胎儿染色体异常核型的发生率为5.23%(16/306),染色体易位、三体、缺失及倒位是孕中期的主要染色体异常核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常规和自然睡眠脑电图对癫癎诊断的差异与价值。方法:对165例临床诊断癫癎的儿童进行常规脑电图和习惯性白天睡眠及夜间睡眠脑电图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常规脑电图描记出现癫癎样放电36例(21.82%)中,在自然睡眠描记时全部出现异常,常规描记正常范围脑电图129例(78.18%)中,在自然睡眠时81例(62.79%)出现异常。结论:常规合并自然睡眠视频脑电图对儿童癫癎诊断,临床发作类型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抽动障碍的视频脑电图(V—EEG)异常率及痫样放电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88例抽动障碍患者进行V—EEG检查并分析其波形特征。结果:该组抽动障碍患儿V-EEG中,正常范围EEG575例,占97.8%,异常EEG(棘尖波发放)13例,占2.2%。结论:抽动障碍患儿的V-EEG异常率并不高,而其中明确与癫痫相关的痫样放电更是少数;抽动障碍患儿中的痫样放电很可能属于正常非癫痫人群中极少数人所具有的临床下放电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病毒性脑炎病人的脑地形图特点及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自2005年2月至2009年3月间对收治资料齐全以儿童为主的53例病毒性脑炎进行BEAM首次描记及追踪观察。结果:53例中轻度异常17例(32%)中度异常24例(45%),重度异常12例(23%)。发病3~5天内阳性率57%,6~8天阳性率88%。BEAM首次描记时间在一周后阳性率及异常程度最高。结论:病毒性脑炎BEAM改变总体表现以广泛不规则高功率θ频带为主,混有部分高功率δ及杂乱波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儿童与成人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表现特点,指导临床对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血清学证实的支原体肺炎患者的CT影像资料,根据支原体肺炎患者的年龄分为儿童组(20例)和成人组(16例),对其CT影像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儿童组的病变部位主要位于右肺下叶11例(55%)、右肺中叶6例(30%)和左肺上叶5例(25%),成人组的病变部位主要位于右肺下叶8例(50%)、左肺下叶5例(31%)和右肺中叶4例(25%),两组间病变位于左肺舌叶、左肺下叶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儿童组的CT影像表现以大片状实变影为主15例(75%),成人组CT影像表现以磨玻璃样变12例(75%)和小斑片状实变影8例(50%)为主,两组间CT影像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与成人支原体肺炎的病变部位和C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