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省为国内流行性出血热(EHF)重发病区之一,在省内实验室条件下自行分离 EHF病毒,是深入调查研究该病在我省的流行规律,进而拟订有效预防措施所必不可少的手段。我们参考外地资料,应用 Vero E6细胞从出血热患者急性期血液和鼠肺分离EHF 病毒,于1985年获得成功。现报告于后。材料和方法一.标本来源:采自绥阳等四县,其中患者早期血液4份,鼠肺标本9份。二.分离方法:参考文献。三.病毒鉴定方法:参考文献。四.试验用 EHF 病毒 A_(16)株(分自黑线姬鼠)细胞抗原片及免疫血清、A_9株单克隆抗体25—1荧光血清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研所  相似文献   

2.
在近几年乙脑流行季节,从福州地区部分医院采集到67例临床脑炎患者的血清(双份血清20对,单份血清47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血凝抑制试验分别检测出Colti病毒和乙脑病毒抗体。用上述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有四种血清抗体反应类型,第一种是仅查到Colti病毒抗体,占4.45%(3/67);第二种是仅查到乙脑病毒抗体,占20.9%(14/67);第三种是既查到Colti病毒抗体,又查到乙脑病毒抗体,占23.9%(16/67);第四种是既未查到Colti病毒抗体,又未查到乙脑病毒抗体,占50.7%(34/67)。67例血清中查出Colti病毒抗体阳性(ELISA滴度≥1∶100)有19例,阳性率占28.4%(19/67),其中20对双份血清中有2对恢复期血清较急性期血清Colti病毒抗体有4倍以上升高,此2例患者的血象检查结果与Colti病毒引起的疾病的血象相符。以上试验为我省首次检测到Colti病毒抗体,这说明我省不仅存在Colti病毒引起的感染,而且也存在Colti病毒引起的脑炎患者。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病毒性脑炎病原谱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南省病毒性脑炎的病原种类及其分布。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2005年我省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患者的急性期血清和脑脊液标本检测病毒特异性IgM抗体。结果209例患者中的193例(92.3%)检测出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构成顺序依次为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腮腺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乙脑病毒、EB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结论肠道病毒、腮腺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乙脑病毒是我省病毒性脑炎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4.
我省首次从脑炎患者中检测出Colti病毒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的几年乙脑流行季节,从福州地区部分医院采集2到67例临床脑炎患者的血清(双份血清20对,单份血清47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血凝抑制试验分别检测出Colti病毒和乙脑病毒抗体,用上述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有上血清抗体反应类型,第一仅查到Colti病毒抗体,占4.45%);第二种是仅查到乙脑病毒抗体,占20.9%;第三种是查到Colti病毒抗体,又查到乙脑病毒抗体,占23.9%;第四  相似文献   

5.
由于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病死率高,后遗症多,解决早期诊断即时予以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的重要关键,而应用IgM抗体测定作乙脑快速诊断又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实用价值。因此,我们在1979年乙脑流行季节,收集了71份乙脑患者血清,进行IgM抗体测定企图解决临床的早期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老年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病毒病因,我们从1972到1974年在南京地区采老年慢性气管炎、成年人感冒和幼婴儿急性呼吸道感染535例的咽洗液用人胚肾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结果如下: 老年慢性气管炎缓介期110例病毒分离全部阴性。老年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期78例中28例病毒分离阳性,阳性率为35.9%,这些毒株中已鉴定者有甲型流感病毒3株、乙型流感病毒4株、副流感病毒2株、鼻病毒8株、肠道病毒6株、腺病毒2株、泡疹病毒1株及未鉴定毒株2株。成年人感冒191例中79例病毒分离阳性,阳性率为40%,这些毒株中已鉴定者有甲型流感病毒17株、乙型流感病毒10株、鼻病毒18株、肠道病毒15株、腺病毒3株、泡疹病毒1株、及尚未鉴定的15株。幼婴儿急性呼吸道感染156例中63例病毒分离阳性,阳性率为40%,这些毒株中已鉴定者有甲型流感病毒9株、副流感8株、鼻病毒2株、肠道病毒4株、腺病毒21株、疱疹病毒5株及尚未鉴定的14株。老年慢性气管炎的急性发作和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引起老年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病毒谱和成年人感冒的病毒谱基本上是一致的。为了观察老年慢性气管炎病人呼吸道局部抗体产生能力,任选病毒分离阳性的慢性气管炎12例和成年人感冒13例采恢复期血清、鼻咽洗液,部分病例同时采痰,用细胞培养中和法滴定抗体,结果如下:慢性气管炎组和成年感冒组的血清抗体滴度和局部抗体滴度没有明显差异。硫乙醇处理血清后,抗体滴度不变,硫乙醇处理鼻咽洗液后,抗体滴度平均下降4倍。据此,估计鼻咽洗液中抗体大部分为IgA,血清抗体大部为IgG。为了弄清慢性气管炎和感冒的病毒病因,从1972年到1974年共采集呼吸道感染535例咽洗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这些病例包括老年慢性气管炎缓介期110份、老年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期78份、成年人感冒191份、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156例。共分离出病毒169株,这些毒株绝大部分已作了鉴定。老年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和成年人感冒分离出病毒的27例作了恢复期血清和鼻洗液中和抗体的测定,现将实验观察的内容和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贾利芳 《临床医药实践》2009,18(12):893-895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不同季节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及血清中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率的差异及其诊断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1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脑脊液及血清进行病毒检测,包括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风疹病毒、乙脑病毒、巨细胞病毒、肠道病毒。结果:脑脊液特异性IgM抗体阳性者55例(47.4%),其中乙脑病毒11例(20%),单纯疱疹病毒(HSV)10例(18.2%),巨细胞病毒(CMV)5例(9.1%),EB病毒(EBV)9例(16.4%),风疹病毒(RV)未检出,肠道病毒(EV)20例(36.4%)。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者70例(60.3%),其中乙脑病毒13例(18.6%),HSV12例(17.1%),CMV7例(10%),EBV11例(15.7%),RV1例(1.4%),EV26例(37.1%)。结论:EV为病毒性脑炎主要病原,病毒性脑炎发病主要集中在7-12月份;检测血清IgM与脑脊液IgM两者有相同检验价值。  相似文献   

8.
1998~2000年广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咽拭子和部分血清进行病毒分离、红细胞凝集试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和免疫酶标固相吸附试验进行研究。结果4298例咽拭子中分出流感病毒200例,其中上呼吸道流感病毒172例阳性,占流感病毒阳性率的86%;分出呼吸道合胞病毒150例,下呼吸道合胞病毒139例阳性,占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92.7%;及分出单疱病毒20例;单疱病毒阳性率0.5%。462例肺炎和支炎血清检测巨细胞病毒IgM82例阳性,CMV-IgM阳性率17.7%。40份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检测流感病毒有6份血清阳性。结论流感病毒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呼吸道合胞病毒、巨细胞病毒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流感病毒流行有2个高峰,1个在每年的3~4月,另1个在7~8月份。1998年流感病毒主要流行的是A3型;1999年流感病毒主要流行是B型,同年广州市出现有1例H9N2禽流感病毒;2000年出现A1型流感病毒。单疱病毒在上下呼吸道感染中为发病例。  相似文献   

9.
我院近日收治1 5例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经积极综合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5例均为住院患儿.男10例,女5例,年龄10个月-12岁.1 5例病例均符合乙脑诊断标准[1]:①均发生在乙脑流行季节;②有发热、头痛、呕吐、惊厥、意识障碍及脑膜刺激征等临床表现;③脑脊液呈病毒性感染改变.有10例作了反向间接被动血凝抑制试验:抗乙脑病毒抗体IgM(ELIsA)均为阳性.15例均为重型乙脑且均未接种乙脑疫苗.  相似文献   

10.
用间接荧光抗体法和2-ME处理法,对117例临床和血清学确诊的乙脑病人血清,进行特异性IgM抗体的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急性期阳性检出率荧光抗体法88.88%,2-ME处理法47.00%,二者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根据发病天数前法1~5天的阳性率已高达88.0%,6~32天均维持在90.24~93.55%,而后法的阳性率发病6~10天仅达58.54%,11天以后渐趋下降。37名正常人和29例非乙脑患者,两法均呈阴性。荧光抗体抗核抗体法强阳性患者15例中,有4例出现非特异性反应,但采用正常细胞对照即可排除。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用二颈基乙醇(2-ME)检测乙脑病人急性期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结果如下: 材料和方法一、乙脑血凝素: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供给,血凝效价1:128,试验用8个血凝单位。二、0.2M 2-ME:国产,临用时吸0.1ml2-ME,加6.3mlpH7.5磷酸缓冲液即成。三、血清处理:0.1ml待试血清加0.9ml,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2004-2006年上海市麻疹暴发、流行的野毒株进行基因特征分析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为提出更好的免疫策略,实现麻疹消除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的血清用ELISA法检测麻疹病毒IgM抗体;用Vero/SLAM细胞对采集的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分离到的麻疹病毒株用RT-PCR方法扩增其核蛋白基因C端的部分序列,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以C端456个核苷酸为目的 片段进行基因亲缘性关系分析.结果 2004-2006年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148例疑似麻疹病人的血清进行麻疹IgM抗体检测,132份血清阳性,148份咽拭子中分离到66株麻疹野病毒,阳性率分别为89.2%和44.6%.病毒分离阳性标本的对应血清麻疹IgM抗体检测均为阳性.分离到的66株麻疹野毒株均为H1基因型,除Shanghai04-5为H1b基因亚型外,其余均为H1a基因亚型.所有分离毒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5.8%~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5.8%~100%.所有毒株与中国疫苗株S191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1.2%~93.2%,氨基酸同源性为86.8%~90.1%;与疫苗株Changchun-47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2.5%~93.4%,氨基酸同源性为88.2%~91.4%.结论 引起2004-2006年上海市麻疹暴发、流行的野毒株为HI基因型,并以H1a为绝对优势亚型.上海市2005年和2006年可能都有一个主传播链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血清学诊断,过去常用补体结合试验。近年来,又有用血凝抑制试验(HI),测定患者血清中抗体水平,作为乙脑血清学的特异性诊断。我院于1982~1983年,曾采用本法对169例乙脑住院患者,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总结于下。材料、方法与判断标准一.材料 (一)观察组血清标本:采集于169例乙脑患者,具有本病临床症状,脑脊液改变,经临床确诊,并发病于1982、1983年夏秋季。另采集肝炎54例、伤寒11例、菌痢1例、发热待查2例及健康者2例,共计70例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 (二)检测主要试剂:乙脑病毒高株血凝  相似文献   

14.
1984年8月至1985年1月,芬兰发生了一次小型脊髓灰质炎爆发流行。9例麻痹病人均由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700份健康人粪便标本中有100份分离到Ⅲ型病毒。芬兰通过接种死疫苗来预防脊髓灰质炎,接种率达97%以上。这次爆发流行前的最后1例病人发生于1961年,自1964年以来从未在人群中分离到脊髓灰质炎病毒。在预防接种工作做得这样好的人群中发生脊髓灰质炎爆发流行,其原因值得研究。对从麻痹病人粪便标本中分离的7株病毒和从健康接触者粪便中分离的3株病毒作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血清学诊断,过去主要用补体结合(简称CF)试验、血凝抑制(简称HI)试验或中和试验,不能满足临床对早期诊断的要求。近年采用特异性IgM抗体测定,有助于早期诊断,如结合常规HI及CF试验,可使乙脑的血清学诊断率大幅度提高。1977年我们对所收集到的临床乙脑病人血清用HI试验、CF试验及本法作血清学诊断,对IgM抗体四种测定方法做了比较,并探讨其对乙脑早期诊断的实用价值。一、材料及方法 (一) 血清的收集与保存:1977年乙脑流行季节,于秦皇岛、唐山、保定、石家庄、邯郸、沧州及抚宁等地,对临床诊断为乙脑的病人(诊断及分型标准按“河北省防治乙型脑炎试行方案”进行),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477例小儿肺炎患儿作了咽拭子病毒分离,并采集双份血清239份进行相应的抗体检测。结果共分离出225株病毒,阳性率为47.17%,其中,腺病毒74株,血球吸附病毒144株,呼吸道合胞病毒3株,,肠道病毒4株。76份双份血清有≥4倍抗体升高,占31.80%,其中,腺病毒28份,呼吸道合胞病毒1份,流感病毒47份。南京地区小儿肺炎的病毒病原中,1980~1981年以腺病毒11型、7型为主,1982年则以流感病毒甲_1、甲_3型为主。  相似文献   

17.
1)本次对太原市1963午8~9月份发生的乙脑患者与疑似患者补体结合试验进行了分析共采血清79例38例用乙脑病毒抗原作补体结合试验,呈现阳性反应(1:4)以上24例,阳性为63.16%乙脑抗体的出现时间最早为发病后第四天,最迟为59天。 2)本文对受检次数,发病距采血日期和阳性率的关系作了初步讨论,随着患病日数的延长和送检次数的增加,阳性也随之增加30—40天的阳性分别为71.43—87.95%。 3)依据本次补体结合试验的阳性结果,对临床诊断上作了简短的讨论进一步证明1963年太原市发现的脑炎确属于流行性乙型脑炎,在流行病学上也提供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明了狂犬病疫苗腹腔免疫小鼠后,体液中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应答对保护作用的重要性。作者用7~9周龄的雌性ICR和Balb/C小鼠,按NIH试验要求进行免疫和攻击。狂犬病疫苗(SVR-TC)系Pasteur株在BHK组织培养中增殖所得。颅内攻击毒株为鼠脑悬液中的CVS-11,稀释到10~50半数致死量(LD_(50))。小鼠眼眶采血分离血清,用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FFIT)测定病毒中和抗体(VNA)滴度,血清IgM中和抗体滴度经2-巯基乙醇变性后测定。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流行病防治研究所病毒室用BALB/C小鼠骨髓瘤细胞(SP_2/O)与经基孔肯尼雅(CHIK)病毒免疫后的BALB/C小鼠的B淋巴细胞进行融合,共获得11株能分泌抗CHIK病毒MCAb杂交瘤细胞系。融合率为80.6%;阳性率为 29.7%。经微量中和试验证明11株MCAb均具有抗CHIK原型及从棕果蝠与人体分离到的地方株CHIK病毒的中和抗体。血凝抑制试验及免疫荧光均为阳性,MCAb培养上清效价前者为1:32—1:64,后者为1:40—1:80,MCAb腹水效价前者 1:2560—1:5120,后者1:2560—1:10240。和甲组虫媒病毒的马亚罗(MAY)及黄病毒中的乙脑(JE)、登革(DEN)、墨累山谷(MVE)、柯隆努尔森病毒(KFD)、兰加特(LGT)等均不发生交叉反应。11株MCAb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研究所鉴定为IgG2b亚类。  相似文献   

20.
1名27岁免疫功能正常的男子在其3月龄儿子接种首剂三价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后5周出现四肢麻痹和窒息。脊髓核磁共振图象显示颈前角呈局限性和对称性高信号异常。脊髓灰质炎病毒中和抗体试验表明患者血清2型和3型病毒的抗体效价均升高(分别为>1:1024和1:287),未测出1型病毒抗体。从脑脊液中分离出3型病毒并经核酸杂交法证实该病毒株与疫苗相关。人类免疫缺陷症病毒血清学试验阴性。定量测定IgG、IgA、IgM和IgE均正常。该患者曾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