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王丽  杨茂兰 《职业与健康》2003,19(3):144-144
前列腺术后,因膀胱创伤、手术刺激、留置导管膀胱及尿道感染等。使膀胱敏感性增高,出现膀胱痉挛,另外,精神恐惧、焦虑,也可诱发膀胱痉挛。膀胱痉挛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而且易发生继发出血、漏尿、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笔者将160例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治疗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盆腔放射治疗后膀胱的并发症包括出血性膀胱炎、溃疡、膀胱挛缩、尿失禁或瘘[1]。非外伤性膀胱破裂又称为膀胱自发破裂,可有多种原因造成[2]。我们在此报道1例子宫颈癌术后放疗所致的膀胱自发破裂。患者女,65岁,因子宫颈癌术后排尿困难5个月,下腹部疼痛1个月,于2005年2月15日入院。患者5个月前因子宫颈癌于外院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术前无泌尿系统及神经系统病史,术中未发现膀胱有肿瘤侵犯,术后病理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FIGO分级Ⅱb。术后患者出现排尿困难及尿潴留,经留置导尿管等处理,无明显好转。1个月前于外院行放疗,方法为8 MV-X线全盆…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到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膀胱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经膀胱肿瘤切除术后行膀胱灌注,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宣教、护理态度、操作水平、应答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灌注实施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防止病情复发,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膀胱内气体爆炸临床表现、发生机理、治疗及预防。方法结合报道的病例,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1990-2010年的文献报道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总结膀胱内气体爆炸22例,其中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5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17例,爆炸后膀胱镜检查未发现膀胱破裂9例,膀胱全层破裂12例,11例行手术修补而愈,10例仅留置尿管而愈。结论膀胱内气体爆炸是经尿道切除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可产生膀胱破裂,可能需手术修补。术中应尽量减少空气进入膀胱和及时排出空气是预防膀胱爆炸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冲洗液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膀胱痉挛、出血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各组50例,采用4个温度段经行观察:A组冲洗液温度15℃~19℃、B组20℃~24℃、C组25℃~29℃、D组30℃~34℃,观察尿液红细胞计数、膀胱痉挛发生次数。结果C组25℃-29℃冲洗液中尿液红细胞计数、膀胱痉挛次数最少,C组与A组、B组、D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用25℃~29℃冲洗液可有效减少膀胱痉挛次数和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地膀胱冲洗方法。  相似文献   

6.
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是治疗此病的传统而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术后病人膀胱痉挛性疼痛的发生率为40%~100%p[1].我院2002年7月~2003年7月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病人共100例.通过对膀胱痉挛性疼痛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预防及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62岁的蔺老师早晨起床后,突然发现自己排出的尿里满是血,而自己却没有什么感觉。到医院泌尿科做膀胱镜检查,医生发现,她的膀胱里并无什么肿瘤、结核之类的病变,但膀胱黏膜菲薄、里面的血管网清晰显露,可清楚地看到两处毛细血管有活动性出血。经医生详细询问,发现她前一天晚上在小区活动站做过骑跨蹬腿器械锻炼,由此确诊她为剧烈运动后引起血尿。  相似文献   

8.
膀胱内灌注化疗在临床上是常用的预防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的方法,目前国内多采用术后1~2周开始膀胱内灌注化疗的常规方法。近来有文献报道,术后早期(6h内)开始膀胱内灌注化疗可能会取得更好的预防效果。为探讨早期膀胱内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科应用吡柔比星(pirarubicin)早期膀胱内灌注化疗治疗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95例,效果满意,复发率低于常规灌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入组开始-结束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对照组39例患者,研究组39例患者,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者,则接受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对比其观察指标:膀胱功能、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膀胱功能、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该研究结果证实了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张俭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7):1349-1350,1353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月于某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丝裂霉素组)36例和观察组(吡柔比星组)36例,分别采用丝裂霉素和吡柔比星进行膀胱内灌注治疗,后将两组患者复发率、平均复发时间、不良反应及灌注前后血清ICAM-1、VCAM-1、VEGF及HA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平均复发时间长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治疗后血清ICAM-1、VCAM-1、VEGF及H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治疗中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病人常自觉有明显的膀胱憋胀,急迫的排尿感,尿道和耻骨上区疼痛难忍,呈阵发性发作,严重时可见冲洗管一过性阻塞,冲洗液血色加深或混有小血块,有时因膀胱内压增高,可导致膀胱内液体返流至冲洗管或从尿道口溢出。引起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术前存在逼尿肌功能不稳定,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高;(2)前列腺窝内导尿的气囊牵引压迫膀胱颈,三角区以及后尿道创面水肿造成膀胱痉挛;(3)血凝块引起导尿管阻塞;(4)膀胱及尿道感染致膀胱敏感性增高;(5)病人精神紧张,焦虑诱发膀胱痉挛;(6)冲洗液温度不适宜。经尿道前列腺…  相似文献   

12.
双氯灭痛治疗下尿路术后膀胱收缩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治疗下尿路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简便、安全经济、有效的镇痛方法。方法对48例下尿路术后并发的膀胱痉挛性收缩疼痛患者按随机化顺序采用单盲交替给药法,分别用双氯灭痛栓直肠给药(A组)和传统镇痛药镇痛(B组)。结果A组在止痛效果和控制膀胱痉挛方面明显优于B组,膀胱冲洗时间较B组缩短。结论下尿路术后出现的膀胱痉挛性收缩痛应用双氯灭痛栓直肠给药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呋喃西林膀胱冲洗对直肠癌Miles术后排尿的影响。方法将160例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用呋喃西林膀胱冲洗后拔除尿管,对照组用传统方法拔除尿管。并观察两组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时间、有效和无效排尿、尿路感染以及排尿成功率。结果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早,排尿成功率显著提高,发生尿路感染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用呋喃西林膀胱冲洗能有效地促进直肠癌Miles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排尿成功率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THP)术后即刻膀胱灌注+短程维持膀胱灌注化疗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107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术后即刻膀胱灌注+短程维持膀胱灌注化疗组(A组,50例)和常规膀胱灌注化疗组(B组,57例).A组术后24h内完成THP膀胱灌注,维持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8次.B组术后1~2周开始进行THP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8次,再改为每个月1次,共10次.总疗程12个月.定期膀胱镜检查进行随访.结果 术后随访13~84个月,A组膀胱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26.00%( 13/50),全身症状发生率4.00%(2/50),膀胱肿瘤复发率16.00%(8/50).B组膀胱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22.81%( 13/57),全身症状发生率1.75%( 1/57),膀胱肿瘤复发率19.30%( 11/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P术后即刻膀胱灌注是安全有效的,但是对膀胱穿孔明显、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膀胱黏膜创面广泛的患者,术后不宜即刻膀胱灌注化疗药物.THP术后即刻膀胱灌注+短程维持膀胱灌注化疗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明确,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用尼尔雌醇补充治疗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激素缺乏所致的以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为主的尿道综合征,对缓解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效果。为探讨雌激素对膀胱粘膜的影响以及雌激素补充治疗绝经后妇女尿道综合征的机理,本文作者采用用药前后分别取膀胱粘膜进行活组织病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变膀胱冲洗速度对前列腺切除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两组均采用室温生理盐水冲洗。对照组采用传统膀胱冲洗速度冲洗,观察组采用瞬间急流快速膀胱冲洗。观察两组膀胱痉挛发生频率、间隔时间、引流管堵塞及膀胱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膀胱痉挛发生频率、间隔时间、引流管堵塞及膀胱出血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变膀胱冲洗速度能改善前列腺切除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发作,减少膀胱出血。  相似文献   

17.
膀胱损伤约占泌尿系损伤的15 %~3 0 %。外伤性膀胱破裂多合并其它脏器损伤或休克造成诊断困难。1994-0 1~2 0 0 2-0 9我院收治外伤性膀胱破裂2 5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2 5例。男2 0例,女5例。年龄10~68岁,平均2 8岁。伤后到入院时间15min~2 0h。损伤类型:腹膜外型10例,腹膜内型11例,混合型4例。2 0例合并其它部位的损伤,合并骨盆骨折16例,后尿道断裂12例,肠破裂6例,脑外伤2例,肝、肾、脾破裂各2例,四肢骨折3例,出现创伤性休克16例。12例膀胱注水试验阳性。9例行膀胱造影其中8例阳性,1例阴性。2例行亚甲蓝液灌洗…  相似文献   

18.
浅表性膀胱肿瘤(Ta或T1)术后约50%~70%复发,其中10%。20%的肿瘤复发后恶性程度(病理分级和分期)增加。所以患者手术后一般都采用膀胱灌注化疗[如:丝裂霉素(MMC),塞替哌(TSPa),吡柔比星(THP)等]或免疫疗法(如BCG)来预防肿瘤的复发和抑制复发肿瘤向恶性发展。为了观察膀胱肿瘤术后灌注化疗药物的耐受情况,作者对2000~2005年本院53例膀胱肿瘤(Ta~T1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汽化切除术或膀胱部切的患者采用化疗药物膀胱灌注,并进行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膀胱冲洗治疗膀胱内血块堵塞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0年5月门急诊及住院中因膀胱内血块堵塞导致尿潴留42例患者,采用膀胱冲洗或膀胱镜辅助冲洗清除膀胱内血块等处理。结果40例患者处理后顺利清除血块,尿潴留得到缓解,2例因全身情况差、出血严重而转至上级医院治疗。结论采用正确的膀胱冲洗方法辅以膀胱镜能有效清除膀胱内血块,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适宜在社区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1999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对17例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TVP)术后出现膀胱颈部梗阻(BNO)患者进行尿道膀胱颈部切开术(TUIN)、经尿道膀胱颈部电切术(TURN)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