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男性较女性多,近年来本病在我国逐渐增多,成为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增强MR.A(CE—MR.A)对糖尿病腹部至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GE3.0T磁共振。对36例拟诊有腹部至下肢动脉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行CE—MKA和DSA检查,并将其分为腹主动脉、髂总动脉、髂外动脉、髂内动脉、股浅动脉、股深动脉、胭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10段进行分析。结果:36例CE—MKA与DSA比较,CE—MKA显示髂总动脉、髂外动脉、股浅动脉、胭动脉、腓动脉病变检出率无差异(P〉0.05),动脉粥样斑块、动脉狭窄及动脉闭塞3种血管病变显示无差异(P〉0.05)。CE—MRA显示腹主动脉粥样斑块病变多于DSA(X^2=5.94 P=0.02),髂内动脉、股深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病变检出率高于DSA(P〈0.05),以DSA为标准,CE—MKA存在高估。结论:CE-MRA是一种有效评价糖尿病并发腹部至下肢动脉病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温玉强 《中国保健营养》2013,(11):6247-6248
目的:进一步研究高血压患者其左室舒张功能与动脉僵硬度之间的关联性。方法收集了2011年3月---2012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并设置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100例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动脉僵硬度检查以及心电图检查。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管硬化度、压力应变弹性系数、内膜中层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顺应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组患者E、A、Em、Am、E/A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Em/Am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026,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其左室舒张功能与动脉僵硬度之间联系密切,动脉僵硬程度升高,对舒张功能损害就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郑虹  于小平  陈炜  杨双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9):1193-119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肝移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肝移植术的10例肝癌和22例肝硬化患者为病例组,在移植前后分别行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并于肝动脉期和门脉期进行血管3D成像,重建方法包括MPR、MIP、VR,于MIP图像上分别测量腹腔动脉、胃左动脉、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及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的管径。结果肝动脉期血管成像可清晰显示腹腔干、胃十二指肠动脉,肝固有动脉、肝左、右动脉及其分支;门静脉期血管成像能清晰显示门静脉系统情况;利用MIP能准确测量腹腔大动脉血管管径及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的管径;CTA显示对照组与肝硬化组及肝癌组动脉管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门脉高压患者门静脉主干、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管径[(16.7±2.4)mm、(13.1±1.9)mm及(10.8±2.1)mm]均高于对照组[(13.8±1.6)mm、(8.9±1.1)mm及(8.2±1.7)mm,P〈0.05]。结论肝脏MSCTA是了解肝脏供血动脉和门静脉系统情况的无创性检查方法。联合应用MIP及VR准确显示血管解剖、变异及病变情况,为手术方式及制订术中血管吻合方案提供客观依据,并可监测术后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经颅多普勒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80例住院和门诊高血压患者。排除合并中风、糖尿病及其他皮内疾病.用经皮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皮内动脉狭窄情况。结果39例患者有皮内动脉狭窄.患病卑为21.66%。检查动脉血管1640条,狭窄动脉92条,总的动脉狭窄率为5.60%。大脑中动脉狭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颅内动脉虹吸段。经内动脉狭窄率占总狭窄率的80%。明显高于椎一基动脉。老年高血压患者总狭窄率及单一狭窄高于非老年病人。狭窄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水平显明高于非狭窄病组。结论 高血压颅内动脉狭窄最常登生于大脑中动脉及颅内动脉虹吸段,年龄、脂代谢紊乱是高血厦病人发生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刘蒙  熊江 《大众医学》2009,(9):25-25
下肢动脉闭塞症(简称ASO)是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慢性动脉闭塞.是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主要侵犯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股动脉、胭动脉等大、中型动脉,可造成严重缺血的临床表现,如行走时疼痛、患肢苍白发凉、动脉搏动消失.患肢远端若发生缺血性坏死,常不得不截肢。据统计,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截肢率为3%~5%,合并糖尿病时,截肢率可高达20%。  相似文献   

7.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常见有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层钙化和小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最常见的一种,它也是心肌梗死、脑梗死的主要病因,包括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动脉硬化、颈动脉硬化、肾动脉硬化等.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且全身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程度是一致的,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临床与影像的关系。方法对150例TIA患者的DSA资料进行分析,计算颅内外动脉狭窄率,并对不同年龄组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其与临床关系。结果150例患者中,134例发现动脉狭窄,颅内动脉与颅外动脉狭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56.0%,59.3%),在〈50岁组中,单纯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为47.6%,高于单纯颅外动脉、颅内-颅外动脉多发性狭窄或闭塞(26.9%,19.1%),侧枝循环建立53.9%,而≥50岁组中,单纯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22.9%,颅内.外狭窄或闭塞31.0%,单纯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32.2%),侧枝循环建立8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病因与颅内血管的侧枝循环有关。结论DSA检查是TIA的重要病因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在子宫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在经过药物治疗后,子宫以及卵巢动脉的血流变化大小,并分析阴道彩色多普勒在不孕症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样本院近1年来接受药物治疗的PCOS(子宫卵巢综合征)患者20例,对患者采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诊断,并对患者的子宫卵巢动脉进行检测。结果,患有子宫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在月经的不同时期,其卵巢动脉在不同时期的收缩期峰值速度以及阻力指数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经过hMG治疗后,患者的卵巢动脉回复了周期性变化,其子宫膜增厚,优势侧卵巢动脉PSV、RI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通过检测,卵巢动脉的血流阻力出现了动态性变化,通过此可以判断,采用药物治疗手段可以有效的实现对患有子宫卵巢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在治疗与诊断过程中将子宫动脉血流阻力作为子宫内膜接受性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胭动脉逆行内膜下成形术治疗长段股浅动脉闭塞的临床经验。方法2006年2月-2007年5月,经胭动脉逆行内膜下成形术治疗长段股浅动脉闭塞5例。结果5例病人下肢动脉均完全开通,技术成功率为100.0%,无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术后6个月、1年累计开通率分别为80.0%和60.0%,所有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胭动脉逆行内膜下成形术是治疗下肢动脉长段硬化闭塞所致慢性严重肢体缺血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动脉硬化是十分常见的一组血管病.其特点是动脉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变细,这在我们触摸动脉时即可感觉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intractablepostpartumhemorrhage,IPPH)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IPPH产妇给予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4例栓塞双侧骼内动脉前支,6例选择性栓塞双侧子宫动脉,评价止血效果。结果:骼内动脉造影见8例造影剂出血弥漫性溢出、聚集,2例子宫动脉增粗,止血成功率100%,未见再出血;栓塞时间32--62min、平均(48.9±9.2)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4d、平均(3.1±1.1)d,住院时间5-11d、平均(8.5±2.0)d,3例轻度发热、1例高热,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臀部、会阴疼痛。结论:导管动脉栓塞术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IPPH方法,所需时间短、并发症少、止血成功率高,但对医师技术水平、医院设备条件有一定要求。  相似文献   

13.
卫生部心脑血管专家洪昭光教授 指出心脑血管病最根本的原因是动脉硬化.它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指血管的淤积狭窄和堵塞。人体全身的每一个器官、组织、细胞的存活都离不开血液的供应.血液带来营养,带走废物。输送血液的管道就是动脉。一旦动脉发生病变.从头到脚全身所有的器官都可能受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对50例经颅脑MRA或DSA确诊的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MCASC)患者进行研究,依据其头部弥散加权成像(DWI)和T2W的改变对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分型并依据分型判断其发病机制。结果50例患者共发现57条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未发现病灶的有6(占12.0%)个大脑半球,多发性脑梗死和单发脑梗死分别见于13(占22.8%)个和38(占66.7%)个大脑半球。脑分水岭梗死、流域性脑梗死、纹状体内囊梗死、半卵圆区脑梗死、多发性散在点状脑梗死(MSSI)、腔隙性脑梗死分别见于18(占31.6%)个、12(占21.1%)个、12(占21.1%)个、6(占10.5%)个、2(3.5%)个和1(1.8%)个大脑半球。结论MCASC可引起各种类型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脑分水岭梗死约占1/3,其主要发病机制为大动脉狭窄导致低灌注和动脉-动脉栓塞;流域性脑梗死约占1/5,其主要发病机制为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继发原位血栓形成;纹状体内囊梗死约占1/5,其主要发病机制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覆盖多条豆纹动脉开口;半卵圆区梗死、MSSI、腔隙性梗死等也可见到但较少见。半卵圆区梗死主要发病机制为动脉狭窄导致低灌注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覆盖豆纹动脉开口,动脉-动脉栓塞是MSSI的主要发病机制,高血压豆纹动脉透明变性是腔隙性梗死的主要发病机制。以上梗死类型可单发或混杂多发,多发脑梗死的主要发病机制为大动脉狭窄导致低灌注、原位血栓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覆盖豆纹动脉开口、动脉-动脉栓塞等多因素同时存在并混杂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和血脂异常都是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可加重对动脉壁的压力.使脂质容易进人动脉壁,叉因血管张力增加.使动脉内膜过度伸张.弹性纤维破裂.引起动脉内膜损伤,促使形成动脉粥样硬化。长期血脂异常,脂质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斑块.使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如累及冠状动脉.那么,就会使冠状动脉管腔变窄缩小.从而可导致心肌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16.
项晓俊 《现代保健》2011,(14):112-113
目的分析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中后循环动脉病变特征,评价CTA对后循环缺血(PCI)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42例头颈部血管CTA图像资料,显示后循环动脉病变特征,分析后循环动脉各段病变的发病率。结果42例CTA资料中,29例发现明显的后循环动脉病变。发生于椎动脉者25例(86.2%),基底动脉3例(10.3%),大脑后动脉1例(3.5%)。其中颅外段病变17例(58.6%),颅内段病变12例(41.4%)。结论头颈部CTA能完整、清晰地显示后循环动脉全貌、变异与病变,在l}缶床后循环缺血的诊断及防止PCI诊断泛化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尤其是在基层医院,CTA发挥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17.
一、斑块形成因素 医学专家提醒人们,呵护心脑血管健康,要从青年开始。 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聚集都是形成动脉粥样斑块的条件。血液中含有过多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它的颗粒细小.很容易透过血管内膜沉积在动脉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加肝动脉置泵化疗对肝癌的治疗价值。方法:对54例肝癌患者行肝癌切除(或姑息切除)加肝动脉置泵或单纯行肝动脉置泵,药盒均置于皮下,术后经泵反复给药化疗。结果54例病例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肿瘤均不同程度缩小,生活质量得到改善,Ⅱ期手术切除9例。生存期:所有肝癌完全切除(或姑息切除)加置泵47例,1、3、5、5年以上生存率分别2.12、34.04、44.68、19.15;单纯肝动脉置泵7例,1、3、5以上生存率分别为14.29、28.57、57.14。结论:肝癌切除加肝动脉置泵化疗在治疗肝癌尤其是小肝癌效果尤佳,适用范围广。肝动脉置泵操作较简单,并发症及手术风险较少。术后给药方便,减少了病人全身化疗的痛苦。有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MSCT)行肝脏多期增强扫描,探讨原发性肝癌(PHC)在多期增强扫描中的强化表现,比较各期的检出率。将动脉早、中及晚期相互组合,优化出诊断PHC的最佳扫捕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为PHC的患者92例,共140个PHC病灶;其中男75例,女17例,年龄28~77岁。采用飞利浦螺旋Brilliancel6扫描机行增强后多期扫描,增强扫描采用3~4期(动脉早期、中期、晚期及门静脉期),动脉早期为22s,动脉中期为29s,动脉晚期为37s,门脉期为75s,延迟期为5min,每个全肝扫描周期为8.2s;扫描结束后在工作站对图像进行处理,统计各期的病灶检出数,并对肝脏与肿瘤实性部分的CT密度值分别进行测量并计算其差值行统计学分析。将动脉早、中、晚期组合成4种方案,计算其各自对病灶的检出率。结果本组140个病灶中,瘤径在增强后的动脉早期、动脉中期、动脉晚期及门静脉期,肿瘤与肝脏密度差值各期间差异有显著性差异(H=55.268,P=0.000〈0.01)。动脉早期检出率最低为35.71%,动脉晚期检出率最高为78.57%,动脉早、中、晚期及门静脉期对于病灶的检出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33.985,P=0.000);动脉早期+晚期(80.00%)与多动脉期(80.00%)联合扫描的检出率一致且最高,同时与单纯动脉早、中或晚期扫捕相比,动脉早期+晚期扫描及多动脉期联合扫描的检出率最高。结论采用MSCT行肝脏多期增强扫描,优化了动脉期的扫描方案,将全肝扫描落在真正的动脉期内,使显示富血供肿瘤强化的机会增加,同时较薄层面的扫捕也提高了PHC病灶检出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胎儿心脏,观测胎儿时期卵圆孔的各项测量指标以预测其产后情况,并明确产后的重点随访对象,提高胎儿或新生儿继发孔型房缺的早期诊断。方法:选取胎儿期心脏结构、功能基本正常的病例,根据其产后房间隔闭合时间分为〈3个月闭合组、3~6个月闭合组、〉6个月尚未闭合等3组,比较各组产前的卵圆孔直径、卵圆孔流速、动脉导管流速、肺动脉内径、肺动脉流速。结果:随着房间隔闭合时间的延迟,胎儿时期的卵圆孔直径、动脉导管流速、肺动脉内径、肺动脉流速有增大趋势,卵圆孔流速有减慢趋势,对在6个月内闭合与未闭合的病例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卵圆孔是胎儿心脏的重要血流通道.通过彩超对以上各项参数进行监测.能够对产后卵圆孔闭合的情况进行初步估测,从而对继发孔型房缺作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