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陈刚  何爱萍 《免疫学杂志》2020,36(7):592-598
目的研究异丙酚对脂多糖诱导的肺泡巨噬细胞的免疫应答影响及相关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分离大鼠原代肺泡巨噬细胞(AMs),并将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组:常规培养AMs),脂多糖组(LPS组:加入终质量浓度为1 000 ng/L脂多糖),异丙酚组(P组:加入终浓度为25μmol/L异丙酚),脂多糖+异丙酚组(LPS+P组:加终质量浓度为1 000 ng/L的LPS和25μmol/L异丙酚)。4组细胞常规培养24 h后,应用ELISA检测4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IL-10、TNF-α的含量;细胞流式实验检测4组细胞表面F4/80、CD16/32、CD206分子表型所占比例;免疫磁珠分选F4/80+细胞,并利用RT-PCR检测细胞中iNOS、CD206的mRNA表达变化;最后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实验检测4组细胞中NLRP3/IL-1β信号通路中NLRP3、IL-1β及Caspase-1的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ELISA实验显示,异丙酚能够明显抑制LPS所诱导的AMs对促炎因子IL-1β、TNF-α的分泌,且促进细胞对抑炎因子IL-10的分泌;细胞流式及RT-PCR实验结果显示,异丙酚能够明显抑制LPS所诱导的AMs向M1型巨噬细胞分化,并促进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分化;RT-PCR及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异丙酚能够明显抑制LPS所诱导的AMs中NLRP3/IL-1β信号通路中NLRP3、IL-1β及Caspase-1的m RNA及蛋白表达。结论异丙酚能够通过下调NLRP3/IL-1β信号通路抑制LPS所诱导的AMs向M1表型的分化,并促进细胞向M2表型的分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调控微小RNA21(miR-21)表达对脂多糖(LPS)刺激下RAW264.7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及含pyrin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家族蛋白3(NLRP3)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RAW264.7细胞给予100 ng/mL LPS刺激24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1表达水平;转染miR-21抑制物或模拟物调节RAW264.7细胞miR-21的表达水平,并给予LPS刺激,实时定量PCR检测其对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IL-1β的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对NF-κB、 NLRP3蛋白及NF-κB抑制分子锌指蛋白A20表达的影响。结果 LPS刺激RAW264.7细胞后,miR-21表达明显升高。上调miR-21表达后,IL-6、 TNF-α、 IL-1β、 NF-κB、 NLRP3表达均上升,下调miR-21表达后,IL-6、 TNF-α、 IL-1β、 NF-κB、 NLRP3表达均下调。miR-21靶向抑制A20表达。结论 miR-21促进RAW264.7细胞NF-κB、 NLRP3表达,其机制可能与靶向抑制A20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BTK抑制剂GDC-0853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对小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d ureteral obstruction,UUO)肾损伤的缓解作用并揭示其相关的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BTK抑制剂GDC-0853(20、50、100μmol/L)干预LPS+IFNγ诱导RAW264.7小鼠M0型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M1型标记物CD86与M2型标记物CD206的表达频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3(IL-23)、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CD86、iNOS蛋白表达以及TLR4/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UUO组、UUO+BTK抑制剂GDC-0853(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以生理盐水和20 mg/kg、50 mg/kg、100 mg/kg GDC-0853灌胃预处理3 d,UUO术后再处理7 d后取小鼠肾组织,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iNOS阳性表达。结果与LPS+IFNγ组比较,不同浓度BTK抑制剂GDC-0853干预后,M1型巨噬细胞标记物CD86百分比下降而M2型巨噬细胞标记物CD206百分比上升,TNF-α、IL-6、IL-23、iNOS mRNA表达水平以及CD86、iNOS、TLR4、p-IκBα、p-P65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TK抑制剂GDC-0853处理的小鼠肾组织病理损伤较UUO组呈剂量依赖性地减轻,同时,iNOS阳性表达较UUO组也呈剂量依赖性地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TK抑制剂GDC-0853可改善小鼠UUO的肾损伤,可能是通过介导TLR4/NF-κB信号通路调控巨噬细胞M1的极化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汉黄芩素对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设正常对照组,LPS和ATP联合刺激组(LPS刺激4 h后加ATP刺激30 min),汉黄芩素干预组(刺激的同时加入汉黄芩素)。利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各组细胞NF-κB的核定位,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IL-1β、IL-18、IL-6、TNF-α、NLRP3及Caspase-1的mRNA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活性氧(ROS)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胞外IL-6和TNF-α水平。结果:与LPS和ATP刺激组相比,汉黄芩素干预组细胞胞内NF-κB核定位明显减少,胞内IL-1β、IL-18、IL-6、TNF-α、NLRP3和Caspase-1的mRNA,胞内ROS及胞外IL-6和TNF-α水平都显著降低(P0. 01)。结论:汉黄芩素可能通过减少巨噬细胞ROS的产生,降低NF-κB的核定位,进而弱化NF-κB调控的炎症相关分子的基因转录来干预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四妙勇安汤含药血清对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信号通路及TNF-α、IL-6等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中、小剂量四妙勇安汤水煎剂灌胃干预清洁级SD大鼠,制备含药血清;经MTT法观察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后,选择剂量浓度为20%的含药血清干预体外培养的经LPS活化的巨噬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及IL-6含量;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TLR4、MyD88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用LPS刺激细胞后,引起TLR4、MyD88、TNF-α及IL-6的高表达,与正常血清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用四妙勇安汤含药血清干预后,能显著抑制各项指标的高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四妙勇安汤含药血清能够有效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LR4/MyD88信号转导通路有关,这可能是该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免疫炎症性疾病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没食子酸对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巨噬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LPS组、LPS联合没食子酸组、LPS联合NF-κB抑制剂吡咯二硫代甲酸(PDTC)组和LPS联合地塞米松(DM)组。处理后的细胞培养24 h,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6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TLR4、NF-κB mNR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65、p-p65、TLR4、磷酸化的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后TNF-α、IL-1、IL-6水平升高,没食子酸可降低LPS诱导引起的TNF-α、IL-1和IL-6表达水平升高。LPS刺激后TLR4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NF-κB活化,没食子酸可拮抗以上作用,阻止NF-κB活化。结论没食子酸可通过TLR4/NF-κB通路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百棒醇提物(TAAE)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极化趋向以及其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用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检测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和IL-10)的水平;Griess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的分泌情况;荧光染色双标法观察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F-κB定位及表达;Transwell检测TAAE对RAW264.7细胞迁移和趋化性的影响;RT-qPCR检测TNF-α、IL-1β、IL-6、IL-10、Arg-1、NF-κB和TLR4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iNOS、COX-2、TLR4、NF-κB、p-NF-κB、IκBα和p-IκBα蛋白水平。使用TLR4通路抑制剂TAK-242进一步验证TAAE对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TAAE降低LPS诱导的炎症模型RAW264.7细胞中M1型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及NO水平,促使M2型抑炎因子(IL-10和Arg-1)分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1632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和M1型极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RAW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经LPS(10 ng/ml)和IFN-γ(20 ng/ml)处理24 h,诱导M1型极化后,分为对照组(DMSO 0.1%)、M1型巨噬细胞组(LPS和IFN-γ处理)、M1型巨噬细胞+C1632组(C1632质量浓度10μg/ml、25μg/ml和50μg/ml)。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1632对M1型巨噬细胞活性和凋亡的影响。显微观察巨噬细胞极化形态。定量PCR检测炎性分子(IL-1β、IL-6、TNF-α、CXCL10、iNOS)和Lin28以及let7家族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D80、CD86和MHC2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38和NF-κB的磷酸化水平。LPS腹腔注射构建脓毒症小鼠模型。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的M1型巨噬细胞,C1632处理后能明显抑制其活性和形态学改变,并且显著下调IL-1β、IL-6、TNF-α、iNOS和CXCL10等促炎因子的转录水平,抑制CD80、CD86和MHC2的蛋白水平。小鼠巨噬细胞中低表达或不表达Lin28,且C1632处理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FXR激动剂GW4064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因子TNF-α、MCP-1和NO的分泌及IL-1β、TNF-α的表达,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流式高通量多因子检测技术和Griess法检测炎症因子TNF-α、MCP-1和NO分泌的影响;采用qPCR技术检测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iNOS的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iNOS及NF-κB蛋白的表达的水平。结果:GW4064能抑制LPS诱导的细胞促炎因子IL-1β、TNF-α和iNOS的mRNA的表达(P0.05),同时能不同程度的抑制细胞上清中TNF-α,MCP-1中的分泌量(P0.05);并且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NO的释放(P0.05);除此之外,GW4064(10、20μmol/L)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iNOS蛋白的产生(P0.01),经过GW4064处理后,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NF-κB的活性也显著下调(P0.01)。结论:FXR激动剂GW4064在巨噬细胞中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抑制iNOS的表达及下调NF-κB的活性是其发挥抗炎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大黄酚(Chrysophanol,CP)对脓毒症模型大鼠肺损伤、巨噬细胞极化以及对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通路的影响,为治疗脓毒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CP组。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损伤情况并进行肺损伤评分。称取大鼠右肺湿质量、干质量,计算湿/干(W/D)比值。其次,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裂解型半胱天冬酶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的表达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分选大鼠外周血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CD16/32+M1型和CD206+、CD10+M2型巨噬细胞。通过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大鼠肺巨噬细胞中iNOS和CD10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肺组织中NF-κB p65、ERK1/2通路磷酸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泡结构破坏严重,而在低、中、高剂量CP组中,随CP剂量增加肺脏损伤程度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损伤评分和W/D比值升高(P0.05),且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表达量升高(P0.05),外周血中iNOS+、CD16/32+M1型巨噬细胞数增多(P0.05),肺巨噬细胞中iNOS表达量增多(P0.05),CD10表达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高剂量CP组大鼠肺损伤评分和W/D比值降低(P0.05),且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表达量降低(P0.05),CD206+、CD10+M2型巨噬细胞数增多(P0.05),iNOS表达量降低(P0.05),CD10表达量增多(P0.05)。最后,模型组中NF-κB p65、ERK1/2磷酸化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中、高剂量CP组中NF-κB p65、ERK1/2磷酸化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黄酚可促进模型大鼠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进而缓解脓毒症大鼠模型肺损伤,下调大鼠肺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表达量,抑制NF-κB p65、ERK1/2通路活性,有望成为脓毒症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甘草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LPS+甘草素3.75 mg/kg组、LPS+甘草素7.5 mg/kg组、LPS+甘草素15 mg/kg组和LPS+地塞米松组,每组8只。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酐和血清尿素氮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肾组织中IL-6、IL-1β和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IκBα和NF-κBp65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和Toll样受体4(TLR4)、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小鼠肾组织中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IL-6、IL-1β、TNF-α水平及p-IκBα/IκBα、p-NF-κBp65/NF-κBp65、TLR4、NLRP3、Caspase-1、IL-1β均显著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在LPS+甘草素7.5 mg/kg组、LPS+甘草素15 mg/kg组和LP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β-胡萝卜素对脂多糖(LPS)刺激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5μg/ml的LPS刺激巨噬细胞24 h后用不同浓度的β-胡萝卜素(20、40、80、160μmol/L)处理细胞3 h,MTT法测细胞活性,荧光定量PCR测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mRNA相对表达量,ELISA测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的分泌量,Western blot测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5μg/ml的LPS和不同浓度的NF-κB抑制剂PDTC(1、5、10μg/ml)共同处理巨噬细胞24 h,Western blot测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荧光定量PCR、ELISA测炎症因子的表达和分泌。比较LPS+PDTC组和LPS+PDTC+β-胡萝卜素组炎症因子和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的变化。结果:与LPS组相比,不同浓度的β-胡萝卜素对LPS刺激的巨噬细胞的细胞活性有提升作用,对炎症因子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有抑制作用;抑制NF-κB蛋白的表达可以抑制LPS刺激的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分泌;LPS+PDTC+β-胡萝卜素组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比LPS+PDTC组明显,且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对NF-κB p65蛋白的表达不明显。结论:β-胡萝卜素可以通过抑制NF-κB通路中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抑制LPS刺激的巨噬细胞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的分泌,且此通路不是唯一相关的通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抗炎作用与调节巨噬细胞一氧化氮(NO)的产生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的关系,并从调控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的途径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预先用不同浓度的TGP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共同孵育,然后加入脂多糖(LPS)刺激细胞,检测细胞培养液中NO的产生,Westernblot方法检测iNOS的表达和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的含量,同时检测NF-κB与DNA的结合活性。结果:TGP显著抑制了LPS诱导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表达i-NOS,同时也显著增加了细胞内IκBα蛋白的含量和抑制了NF-κB与DNA的结合活性。结论:TGP的抗炎作用与其通过抑制巨噬细胞NF-κB的活性,从而降低巨噬细胞iNOS的表达、减少NO产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木香烃内酯(Co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原代巨噬细胞炎性小体激活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提取并培养小鼠腹腔原代巨噬细胞,用不同浓度Cos预处理巨噬细胞1 h后,1 mg/L LPS处理,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单用LPS)、不同浓度(5、10和20μmol/L) Cos+LPS组; 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上清中TNF-α/IL-6的含量,q PCR法检测TNF-α/IL-6 mRNA表达;为明确Cos对LPS诱发的炎症反应的保护机制,增加NLRP3抑制剂MCC950组(10μmol/L),LPS刺激4h、6 h,Western blot检测NLRP3、ERK及IκB的激活,细胞免疫荧光实验观察NLRP3的蛋白水平。结果:与LPS组比较,LPS+Cos组TNF-α/IL-6的mRNA表达及细胞培养液上清TNF-α/IL-6分泌均显著降低(P 0. 05); 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表明,与LPS组比较,LPS+Cos组的NLRP3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其抑制效果与NLRP3抑制剂MCC950相当(P 0. 05); 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LPS组比较,LPS+MCC950组和LPS+Cos组的ERK及IκB的激活均显著降低(P 0. 01)。结论:Cos能有效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性小体和NF-κB的激活而缓解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鹿血晶(DBC)对小鼠巨噬细胞系RAW 264.7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法检测巨噬细胞对大肠杆菌的吞噬能力;qRT-PCR法检测炎症因子iNOS、IL-1β、IL-6的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培养基上清中iNOS、IL-1β、IL-6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鹿血晶能够提高LPS刺激下的RAW 264.7细胞活力(P0.05);鹿血晶能抑制LPS刺激下RAW 264.7细胞的炎症因子表达和释放(P0.05);鹿血晶能够抑制LPS刺激下RAW 264.7细胞内磷酸化IKK-α/β和磷酸化P65蛋白的表达;鹿血晶促进RAW 264.7细胞对大肠杆菌的吞噬能力(P0.05)。结论:鹿血晶能够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大肠杆菌的能力,并且在不影响细胞活力的同时作用于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状态下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与释放。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甘草酸(GA)对脂多糖(LPS)诱导肠上皮细胞IEC-6发生炎症应激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炎症调控的作用机制。方法:以IEC-6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实验分Control组、LPS模型组、LPS+GA组、GA组,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CD14、MyD88、IκBα、p-IκBα、NF-κB p65表达变化; 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下游炎症基因的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LPS诱导后IEC-6细胞中TLR4、CD14、MyD88的蛋白表达水平上调,IκBα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及NF-κB p65的核转位增加(P0. 05),同时上调ICAM-1、COX-2、i NOS和IL-6炎症相关基因表达,并减少IL-10表达(P0. 05),甘草酸干预后可显著逆转上述改变,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甘草酸能抑制LPS活化的TLR4/NF-κB信号通路,进而下调LPS诱导的促炎基因表达,减轻肠上皮细胞的炎症性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穿山龙总皂苷含药血清对IL-17和TNF-α联合诱导的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 NF-κB p65活性、STAT3表达及VEGF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穿山龙总皂苷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穿山龙总皂苷和雷公藤(阳性对照)含药血清;取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经IL-17(10μg/L)和TNF-α(10μg/L)、穿山龙总皂苷含药血清、雷公藤多甙片含药血清单独或联合应用孵育,孵育24 h,提取各组细胞核蛋白用于TransAMTMNF-κB p65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NF-κB p65的DNA结合活性;提取各组细胞总蛋白后应用Western blot方法观察STAT3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VEGF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IL-17+TNF-α诱导的细胞模型组中NF-κB p65的DNA结合活性、STAT3蛋白表达及VEGF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P<0.01,P<0.05);与细胞模型组相比,雷公藤含药血清组、穿山龙总皂苷含药血清组的NF-κB p65 DNA结合活性、STAT3蛋白表达及VEGF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P<0.01,P<0.05),且2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证实穿山龙总皂苷含药血清可以抑制NF-κB p65的DNA结合活性及STAT3蛋白的表达,考虑穿山龙总皂苷通过上述信号转导途径来调控血管新生关键因子VEGF的产生,进而抑制RA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用cAMP激动剂forskolin和PKA抑制剂H-89,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抑制LPS作用下大鼠肺间质巨噬细胞(PIMs)核因子-κB (NF-κB)活性的cAMP-PKA信号通路机制。 方法: 分离纯化大鼠PIMs。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法检测大鼠PIMs中NF-κB活性,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IκB-α蛋白水平。 结果: 正常对照组大鼠PIMs核内未检测到与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相结合的NF-κB,LPS组细胞内NF-κB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胞浆中IκB-α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CK组和Fsk组细胞内NF-κB活性和胞浆中IκB-α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CCK+LPS组和Fsk+LPS组,细胞内NF-κB活性均低于LPS组(P<0.05),IκB-α含量均高于LPS组(P<0.01)。LPS+CCK+H-89组NF-κB活性高于CCK+LPS组(P<0.01),而IκB-α蛋白水平低于CCK+LPS组(P<0.01)。 结论: cAMP-PKA信号通路的活化可抑制LPS诱导的大鼠PIMs细胞内NF-κB活性升高和IκB-α蛋白水平的降低,CCK-8的抗炎作用是通过激活cAMP-PKA信号通路进而抑制NF-κB活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巨噬细胞中含bromodomain蛋白3(Brd3)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白细胞介素6(IL-6)产生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筛选出Brd3敲除的细胞,以Brd3敲除细胞为实验组,正常表达Brd3的细胞为对照组。100 ng/m L LPS刺激后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6的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和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表达活化情况;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检测IL6基因启动子区乙酰基转移酶CREB结合蛋白(CBP)的募集和组蛋白H3乙酰化修饰水平。结果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Brd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LPS刺激后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Brd3敲除细胞中LPS诱导产生的IL-6水平显著降低。NF-κB和MAPK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无差异;Brd3敲除细胞IL6启动子区乙酰基转移酶CBP的募集显著下降,组蛋白H3的乙酰化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Brd3通过促进IL6启动子区乙酰基转移酶CBP的结合和组蛋白H3的乙酰化修饰,促进巨噬细胞中LPS触发的IL-6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巨噬细胞中含bromodomain蛋白3(Brd3)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白细胞介素6(IL-6)产生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筛选出Brd3敲除的细胞,以Brd3敲除细胞为实验组,正常表达Brd3的细胞为对照组。100 ng/m L LPS刺激后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6的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和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表达活化情况;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检测IL6基因启动子区乙酰基转移酶CREB结合蛋白(CBP)的募集和组蛋白H3乙酰化修饰水平。结果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Brd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LPS刺激后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Brd3敲除细胞中LPS诱导产生的IL-6水平显著降低。NF-κB和MAPK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无差异;Brd3敲除细胞IL6启动子区乙酰基转移酶CBP的募集显著下降,组蛋白H3的乙酰化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Brd3通过促进IL6启动子区乙酰基转移酶CBP的结合和组蛋白H3的乙酰化修饰,促进巨噬细胞中LPS触发的IL-6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