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发性前纵隔肿瘤73例C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循成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10):1673-1676
目的 探讨原发性前纵隔肿瘤的CT特征性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经病理证实的常见前纵隔肿瘤(37例胸腺瘤,17例生殖细胞肿瘤,19例淋巴瘤)的患者CT表现,包括肿瘤有无脂肪密度、囊变、钙化、强化、纵隔侵犯和淋巴结肿大.结果 58.8% (10/17)的生殖细胞瘤发现脂肪密度,出现率显著高于其他前纵隔肿瘤(P<0.001).73.7%(14/19)淋巴瘤发现纵隔肿大淋巴结,显著高于其他前纵隔肿瘤(P<0.001).其他CT征像在这些前纵隔肿瘤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前纵隔肿瘤CT扫描发现脂肪密度和纵隔淋巴结肿大为特异性征像,脂肪密度的出现高度提示生殖细胞肿瘤,而前纵隔肿瘤伴有淋巴结肿大高度提示淋巴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前纵隔滑膜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治方法和预后特点。方法报告1例前纵隔滑膜肉瘤病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及治疗效果,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例患者为男性,48岁,因"右侧胸痛4d"入院。胸部CT示右侧前中纵隔旁肿块,考虑侵袭性胸腺瘤。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取活检行病理示:镜下瘤细胞为短梭形细胞形成的巢状结构,倾向胸腺瘤,肿瘤分型待免疫组化检查。诊断胸腺瘤,行胸腺瘤切除+前纵隔脂肪结缔组织清扫术。术中见前纵隔约15cm×15cm×10cm巨大肿块,质脆易出血。肿块病理示:单相性滑膜肉瘤;免疫组化结果:Bcl-2(),EMA(),CK(pan)(-),S100(-)。病理诊断:原发前纵隔滑膜肉瘤。患者于术后4个月复发并发生肺转移,予异环磷酰胺+表柔比星+顺铂化疗2个周期,术后6个月死亡。结论原发性前纵隔滑膜肉瘤是一种罕见、高度恶性的肿瘤,预后不良,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检测。根治性切除辅以综合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纵隔胰腺异位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 ,2 4岁。胸闷、气短、胸痛 6个月余 ,疼痛向右侧胸部及右前臂部放射。无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实验室检查无异常。胸部正位X线片 :右侧中下肺野中内带见一类圆形肿块 ,外缘清楚 ,内缘以宽基底与纵隔不能分开。X线诊断 :右侧中下纵隔占位 (图 1)。CT平扫 (纵隔窗 )所见 :右前中下纵隔见一囊实性肿块 ,其大小约为 9 9cm× 7 7cm ,密度不均匀 ,CT值 0 0 5~6 0 5HU ,推移压迫纵隔 ,与心脏、大血管界面不清楚 ,并伴右侧胸腔后部少量胸腔积液。CT诊断 :右前中下纵隔肿瘤 ,畸胎瘤可能性大 ,与胸膜、心血管有粘连 ,右侧少量…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的CT检查在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食管癌的CT检查在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1995年10月至1999年10月96例食管癌CT检查病人,其中42例行增强扫描显示纵隔淋巴结增大和周围脏器紧密相连使脂肪间隙消失,扫描部位包括锁骨上及全纵隔。结果96例中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4例;纵隔淋巴结转移31例,24例肿块侵犯降主动脉、肺动脉、左右支气管及心包,其中手术证实10例,因侵犯以上主要脏器而只能做探查。结论食管癌的CT检查,不仅是胃肠钡餐造影检查的重要补充手段,而且对肿瘤周围组织器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在确定肿瘤位置和长度方面也优于X线钡餐检查;对确定临床治疗方案可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男,21岁.体检时发现纵隔肿块,但无明显症状,未经治疗.半年来自觉胸痛、胸闷、气喘,吞咽困难而来我院诊治.查体: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血沉68mm/h.X 线检查,后前位胸片示肿块位于右侧纵隔,大小为9cm×17cm,密度均匀,轮廓规则光整(图1),肿瘤上达胸骨柄下缘,下突出右心隔角,食管中下段受压向左移位,直径约13cm。胸部右侧位  相似文献   

6.
姚永军 《西南国防医药》2012,22(1):F0004-F0004
病例男,54岁,主因感冒来院就诊行胸部X线检查发现纵隔肿块.患者无胸痛、背痛,无发热、咳嗽、咳痰.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等病史,无过敏史,无输血史.入院查体:体温36.5 ℃,脉搏8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0/80 mmHg,查体无阳性体征.胸部CT示肿瘤成分叶状,上纵隔内可见脂肪密度影堆积,内可见分隔,于病灶右后部可见一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大小约8.9 cm×7.7 cm;增强后肺动脉期CT值约26 HU,静脉期CT值约29 HU,边缘光滑,边界清晰锐利,肿块向右侧生长,压迫右肺上叶向下移位.考虑为:纵隔畸胎瘤.术中见:胸膜腔粘连严重,无积液,右中后纵隔可见大小约10 cm×7 cm×8 cm大小肿块,与上腔静脉、奇静脉等组织紧密粘连,肿块呈类圆形,质硬,表面光滑,包膜尚完整,右侧膈神经被肿块包绕,手术顺利.术后病理回报:纵隔粘液性脂肪肉瘤,血管丰富.  相似文献   

7.
以往肺及纵隔肿瘤的诊断主要是依靠X线、CT和支气管镜检查。近年来用超声研究肺及纵隔肿瘤的报道渐多。本研究用经胸和经食管超声对比观察肺及纵隔肿瘤对心血管粘连浸润压迫的程度及其临床意义。1 材料与方法材料来源于我院和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199410~199710临床初诊为肺及纵隔肿瘤患者。共68例,男46例,女22例,年龄18~67岁,平均425岁。入院后行经胸和食管超声等检查,于检查确诊后1周内行手术治疗。其中肺肿瘤43例,纵隔肿瘤25例。经胸超声检查仪器使用美国Acuson128×P10型和HP2500型彩色多普勒声像仪,探头频率20~35MH…  相似文献   

8.
纵隔神经纤维癌绝大多数发生于后纵隔,发生于前纵隔较少见。我们遇到一例,报告如下:患儿,男8岁。四年前无意中发现左前胸壁稍隆起。无其它临床症状。经当地医院检查未能明确诊断。近一年左右,胸壁隆起明显,仍无任何不适。曾在本市中医院拍片,诊断仍不明确。后经沈阳某医院检查,考虑为纵隔肿瘤而来我院,要求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7岁。主诉:右侧胸痛、气短、伴有低热3个月。体格检查:右肺呼吸音略低,余未发现异常。X线检查:纵隔向右肺野突出一80cm大小块影,肿瘤划线呈肺外型,无肺门消失症,边缘规则、密度均匀,境界清楚,有分叶征象。侧位见肿瘤位于前上纵隔。CT平扫见...  相似文献   

10.
<正> 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检查手段的发展,CT检查对纵隔肿瘤的发现越来越容易。一般来说,对原发性纵隔肿瘤的定位比定性重要,而CT对肿瘤的定位有明显的优势。笔者就近年来搜集的上纵隔占位性病变的CT表现分析及鉴别诊断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搜集我院2007年3月~  相似文献   

11.
胸内异位肾合并胸内异位甲状腺,甚为罕见,我院收治一例,误诊为纵隔肿瘤而剖胸手术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原发于纵隔内胚窦瘤 (Endodermal Sinus Tu-mors简称 EST)极为少见 ,本院于 2 0 0 1年收治一例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2 5岁 ,于 2 0 0 1 - 0 2 - 0 7入院 ,因胸痛伴活动后气喘一周 ,检查胸部 X线片发现右上纵隔有约 1 5 cm× 1 0 cm大小的肿块影 ,边缘清楚 ,肿块突入右侧胸腔 ,诊断 :纵隔肿瘤。于 2 0 0 1 - 0 2 - 1 4在全麻下经胸骨正中切口行纵隔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右前纵隔 ,约 1 8cm× 1 5 cm× 1 0 cm大小 ,与上腔静脉、心包、主动脉弓及无名静脉粘连紧密 ,无胸膜腔积液。游离肿瘤上极过程中 ,肿瘤破溃 ,溢出大…  相似文献   

13.
纵隔脂肪瘤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男 ,38岁。胸闷不适 2年余 ,自觉症状渐有加重并稍有气短 ,以活动时症状明显。因外院拟诊为“纵隔肿瘤”而转入我院诊治。查体 :一般情况尚好 ,表浅淋巴结无肿大 ,右肺呼吸音略低 ,未闻及罗音。心律齐 ,无杂音。腹部肝脾无肿大。实验室检查正常。图 1 横轴位 :右前下纵隔肿块 ,近似皮下脂肪信号  X线所见 :右侧前下纵隔 ,有一边缘清楚光滑的肿块 ,密度淡而均匀。心影无明显增大及偏移。MRI所见 :前中下纵隔偏右侧见一大小约 5 .0cm×7.0cm× 9.0cm的肿块 ,边缘光滑 ,境界清晰 ,信号均匀 ,T1WI呈高信号 ,T2 WI为较…  相似文献   

14.
纵隔肿瘤的X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隔肿瘤并不少见,约占住院病人的1/3400。国内有不少报导,其诊断目前仍主要靠X 线检查。本文报告我院经临床、X 线和病理证实的纵隔肿瘤71例,着重其X线分析.  相似文献   

15.
纵隔囊性畸胎瘤为包含外胚层、中胚层及内胚层衍化物的肿瘤。胸片上显示为前纵隔圆形或卵圆形肿块影,不易与其它肿块鉴别。作者报道1例,男性,34岁,患慢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前位及侧位胸片显示前纵隔肿块并缓慢生长。侧位观察肿块内有一由脂肪/液平构成的平面。胸部 CT 打描显示为一个具有脂肪/液平的前纵隔肿块。在水平面的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纵隔肿瘤超声诊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将怀疑纵隔肿瘤的 3 8例患者的声像图与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纵隔肿瘤 2 9例 ,漏、误诊 9例 ,诊断符合率为 76 4%。结论 :超声检查能直接观察纵隔肿瘤的内部结构 ,鉴别其属实质性或囊性 ,探查其与血管的关系。超声检查纵隔肿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纵隔脂肪沉积症为临床罕见病例,国内尚无报导。我院遇到一例,误诊为纵隔胸膜腔积液,纵隔囊肿,纵隔脂肪瘤,肺不张等。后经CT扫描确诊,报告如下,供临床参考。 患者,女,50岁。一月前患右侧胸部带状疱疹,因胸  相似文献   

18.
纵隔肿瘤是心胸外科较常见的疾病,病变侵犯至胸骨旁或胸骨上窝后超声能够显影.本文收集我院呼吸科及胸外科经影像学检查发现的48例纵隔占位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纵隔穿刺并进行组织学及细胞学检查,分析该穿刺技术的要点、安全性、阳性率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纵隔解剖"三分区”在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纵隔解剖“三分区”在占位性病变定位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观察7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占位患者的CT图像,按照纵隔“三分区”,统计不同性质占位病变在纵隔各区内分布的情况。结果 病变分布的情况如下:前上纵隔病变依次为淋巴结肿大、胸腺肿瘤、畸胎类肿瘤、胸内甲状腺肿和其他少见肿瘤;前下纵隔病变依次为心脏心包肿瘤、畸胎类肿瘤、脂肪肿瘤及其他少见病变;后纵隔病变依次为淋巴结肿大、神经源性肿瘤、食管肿瘤、动脉瘤(包括夹层动脉瘤)、膈疝及其他少见病。结论 纵隔“三分区”不仅简便易记,可用于各种影像学手段,而且根据器官组织在不同纵隔内分布的规律,可对病变作出更精确的定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20.
患者 男 ,5 3岁。因胸闷、气短 1年余 ,运动后加重 ,伴呼吸困难 1周就诊。查体 :气管向左移位 ,右侧胸廓饱满。呼吸动度减弱 ,语颤增强 ,右上肺叩浊 ,呼吸音减低。余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胸部正位 X线片示 :右前中纵隔肿物 (图 1)。CT检查 :右前中纵隔有一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块影 ,其中央密度较低 ,与邻近组织分界不清 ,纵隔向左移位 (图 2 )。 CT诊断 :纵隔恶性肿瘤。手术及病理 :肿物位于前上中纵隔 ,向右侧胸腔突入 ,大小约 5 0 cm× 40 cm× 30 cm ,表面凹凸不平 ,局部组织有液化坏死 ,其内出血、囊性变。肿瘤表面无包膜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