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肾上腺出血的临床特点、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07年6月至2012年7月有黄疸、窒息等临床表现的新生儿肾上腺出血患儿资料,分析新生儿肾上腺出血的临床特点及超声表现.结果 共30例新生儿肾上腺出血患儿,诊断日龄1h至27天,其中<7天23例,≥7天7例;男22例,女8例;右侧26例,左侧4例.超声表现特征为肾上腺区混合回声,实性或液性团块,彩色多普勒不能探及血流信号.临床表现87%有黄疸,13%有贫血、休克等表现,30例均治愈.结论 新生儿肾上腺出血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多表现为黄疸,保守治疗治愈率高;超声是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新生儿肾上腺出血的临床特点,探讨其病因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对武汉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2005~2010年收治的11例新生儿肾上腺出血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患儿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以黄疸为首发症状就诊6例.男性发病多于女性,9例为右侧,1例为左侧出血,1例为双侧.围生期有宫内窘迫、产时窒...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肾上腺出血的B超、CT诊断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比较B超、CT诊断新生儿肾上腺出血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证实的新生儿肾上腺出血病例,对比分析腹部B超及CT表现,男5例,女3例,发病时日龄1~14d.结果 8例均为右侧肾上腺出血,B超显示右肾上腺区三角形或类圆形病灶,边界清楚锐利可探及完整包膜;强回声2例,低回声2例,强弱混杂回声4例;4例复查体积较前均明显缩小,呈无回声区.CT平扫为单发圆形或卵圆形肿块影,均匀高密度3例;均匀低密度2例;呈环状中心高密度3例.3例复查肿块密度较前减低,体积较前缩小,1例内部小点状钙化灶.结论 应使用B超对新生儿进行肾上腺出血筛查,进一步的CT扫描可提供影像学分期.随访病例应注意残留囊性病变的观察,分析有无钙化灶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11例新生儿肾上腺出血尸检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上腺出血在新生儿期并不少见,可引起急性肾上腺功能不全,临床表现进展迅速,常致急性死亡。在新生儿死亡病例中肾上腺出血发生率为4.9%,占尸检新生儿6.6%。但活产新生儿的发病率尚不清楚。现将我院1982~1990年经尸检确诊的11例新生儿肾上腺出血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男9例,女2例。早产儿5例,足月儿6例。出生体重1000~3600g,其中>2500g者6例。入院时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肾上腺出血3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生儿肾上腺出血3例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小儿外科(510080)赖志鸿,李穗生新生儿肾上腺出血在国内报告不多,本文将1985~19595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肾上腺出血3例报告如下。例1,女,3天,3.5kg。足月人工助产。拒奶、面色苍白、腹胀1天,在当...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肾上腺出血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生儿肾上腺出血(neonatal adrenal hemorrhage),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文献报道用B超对8374例连续无选择分娩的活婴进行检查,结果新生儿肾上腺出血发生率为1.9‰,在新生儿死亡病例中发生率为4.9%-6.8%,尸解发现约1.7%-11.3%。  相似文献   

7.
肾上腺出血在新生儿期并不少见,可引起急性肾上腺功能不全,临床表现发生迅速,常致急性死亡。有人报道,在新生儿死亡病例中肾上腺出血发生率为4.9%,占尸检新生儿6.6%。但活产新生儿的发病率尚不清楚。现将我院自1982年到1989年经尸检确诊11例新生儿肾上腺出血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男9例,女2例。早产儿5例,足月儿6例。体重范围在1000~3600克,其中大于2500克6例。入院时间≤24小时6例,~7天3例,>7天2例。有产时窒息史3例,羊水早破和脐带晚扎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我院28例新生儿肾上腺肿块的临床资料,探讨新生儿肾上腺肿块的鉴别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28例新生儿肾上腺肿块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28例新生儿肾上腺肿块的患儿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2h至24 d,中位年龄3.5d.右侧23例,左侧肾上腺病变5例,产前B超检查发现肿块7例,占所有病例的25.0%.临床表现以黄疸、窒息、阴囊血肿及腹部包块为主.肾上腺出血22例,肿瘤患儿6例,包括成熟性畸胎瘤1例;神经母细胞瘤5例.肾上腺肿块B超及增强CT均可表现为囊性或实质性肿块,但肿瘤与出血病例相比,B超检查肿块内有血流信号(P=0.02)、增强CT后肿块内有强化(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VMA出血患儿均正常,肿瘤患儿部分升高(3例).所有出血患儿均保守治疗,失访3例,其余随访1~6个月后血肿消失.5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中,Ⅰ期2例,Ⅲ期1例,Ⅳs期2例,所有患儿完整切除肿瘤,除1例Ⅳs和Ⅲ期患儿化疗外,其余患儿仅单纯手术.除1例Ⅳs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带瘤存活外,其余肿瘤患儿均无瘤存活.结论 新生儿肾上腺肿块的诊断主要依靠产前产后B超、临床表现、尿VMA检测、CT等手段,并且CT和B超检查更具有鉴别诊断的价值,对于鉴别困难的肾上腺肿块可随访观察1个月,并不影响肿瘤患儿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以皮质醇为代表)、盐皮质激素(以醛固酮为代表)和性激素。当肾上腺皮质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分泌激素的功能急剧缺乏时,主要是前2种激素的分泌相对或绝对缺乏,临床即出现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病因一、肾上腺急性破坏或急性肾上腺出血。1.见于新生儿,由于不正常分娩或在抢救复苏过程中损伤了肾上腺,引起紧上腺创伤性出血。2.胸腹部外伤使肾上腺遭到破坏。3.重症感染,如败血症、流行性脑膜炎、细菌内毒素损伤毛细血管内皮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新生儿肾上腺血肿的临床特点、诊治过程及预后,提高对新生儿肾上腺血肿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新生儿中心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肾上腺血肿患儿,总结出生情况、发现血肿时间、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临床处理及预后。结果研究期间共诊断肾上腺血肿77例,其中自然分娩68例(88.3%),72例(93.5%)出血发生在右侧,3例并发阴囊血肿。54例(70.1%)以高胆红素血症为主要表现,1例腹部体检扪及确切包块。随访中3例出现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治疗后肾上腺功能皆恢复正常,1例确诊为成神经细胞瘤。结论肾上腺血肿出血量少的患儿可在新生儿期接受保守对症治疗,预后良好;中到大量出血需与肿瘤鉴别,并需监测肾上腺皮质功能。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肾上腺出血23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上腺出血在新生儿期较为常见 ,据文献报告[1] 其发病率为 1 9‰。其临床症状常缺乏特异性 ,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本文对 2 3例肾上腺出血者进行分析 ,目的在于研究肾上腺出血的发病情况、诊断及预防。  病例资料 :1997年 5月至 2 0 0 1年4月 ,我院 2 3例新生儿经B超诊断为肾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描述了新生儿肾上腺出血核磁共振(MR)的表现以及与超声波(US)的比较,研究新生儿肾上腺出血的价值是大家熟悉的,在此,我们指出肾上腺出血的常见情况的MR 表现。病例本文报告一例高胆红素血症的女婴,自然分娩,出生体重3200g,体检发现右上腹有一4cm 的肿物,胆红素408mmol/L,结合胆红素占5%,血红蛋白9.4mmol/L,红细胞压积0.46,母女血型为ORh~-,Coombs 反应(一),尿液广谱分析多巴代  相似文献   

13.
超声诊断新生儿肾上腺出血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儿肾上腺出血在新生儿中较罕见,国内近年报道过2次8例,我院1994年1月~1997年6月对住院新生儿722例行腹部超声检查,发现肾上腺出血20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临床资料 经超声诊断肾上腺出血20例中,男13例,女7例;年龄:≤24小时5例,1~3天5例,~7天4例,~14天3例,>14天3例。体重:<3000g 6例,4000g 1例,余均为3000~4000g,除1例过期产儿外均为足月儿。临床表现:20例中黄疸16例,占80%;有窒息史7例(5分钟Apgar评分≤6分),占35%;头吸助产或产钳助产5例,占25.0%;贫血5例,占25.0%;腹部肿块2例,占10.0%。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危重患儿发生肾上腺出血坏死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病理解剖案例中141例尸检病例,筛选出29例危重患儿合并肾上腺出血坏死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9例患儿有14例出现低血糖,9例存在低血钠,8例伴有高血钾.29例病例中有9例(31%)明确有细菌感染,10例(34.5%)检测到病毒抗体或抗原.尸检证实其中29例患儿肾上腺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质或髓质出血坏死,其中28例患儿肾上腺髓质存在出血,3例患儿同时存在肾上腺髓质和皮质的出血,且在尸检过程中发现每例患儿均伴有多器官损害表现,最少有3个器官损害,最多有9个器官损害.结论 危重患儿合并肾上腺出血坏死时,多合并有感染,易发生电解质平衡紊乱和多器官功能损害或衰竭,并且病程进展快.因此,当临床出现肾上腺危象的非特异性症状时,应积极行肾上腺相关检查,警惕肾上腺出血的发生,早期诊断,并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肾上腺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肾上腺易损伤出血,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贫血伴腹胀,结合B超及IVP检查即能建立诊断。经保守治疗出血多能自行停止,无需手术探查。本组4例,3例保守成功,1例剖腹探查死于出血性休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肾上腺出血(neonatal adrenal hemorrhage,NAH)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采用回顾式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诊断NAH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电话随访。以NAH患儿中表现为新生儿...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血腹     
新生儿血腹是新生儿严重急症之一,虽然临床较少见,但是,由于诊断困难,容易误诊,病死率高。复习文献,较少见到确切的新生儿生前临床发病率的报告。Potter报告新生儿腹部脏器损伤占新生儿尸检病例的1.4%。但亦有人综合报告,在分娩过程中发生新生儿腹部内脏损伤者约占3.5%。可导致新生儿血的腹腹部脏器损伤包括肝破裂、胃破裂、肾及肾上腺损伤、脾破裂及腹腔血管损伤出血等。文献认为在儿科临床工作中,必须充分认识新生儿血腹的特点与重要性,才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新生儿肾上腺、>2岁小儿肾上腺和神经母细胞瘤组织中经典Wnt信号通路中Wnt1、β-catenin和CyclinD1的表达,探讨Wnt1信号通路调控异常与神经母细胞瘤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新生儿肾上腺、>2岁小儿肾上腺及各期、各病理类型、化疗前后神经母细胞瘤组织中Wnt1信号通路中Wnt1、β-catenin和CycinD1的表达.结果术前未化疗的肿瘤Wnt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强于新生儿肾上腺组织,后者又明显强于>2岁小儿肾上腺(P=0.014),差别均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Ⅲ~Ⅳ期肿瘤的Wnt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较Ⅰ~Ⅱ期肿瘤高;Ⅲ~Ⅳ期肿瘤中术前未化疗的Wnt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术前化疗的肿瘤;组织预后不良型(UH)肿瘤Wnt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较组织预后良好型(FH)肿瘤高,差别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新生儿肾上腺及>2岁小儿肾上腺组织中CyclinD1染色均为阴性,而肿瘤组织中表达阳性,Ⅰ~Ⅱ期肿瘤与Ⅲ~Ⅳ期术前未化疗的肿瘤CyclinD1蛋白表达无差别;Ⅲ~Ⅳ期术前未化疗的肿瘤CyclinD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术前化疗的肿瘤,UH肿瘤的CyclinD1蛋白表达高于FH肿瘤.结论 Wnt1信号通路对肾上腺细胞分化成熟有一定的调控作用.Wnt1通路异常可能是参与神经母细胞瘤发生和侵袭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肾上腺肿瘤的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9年3月本院收治的6例儿童肾上腺肿瘤病例资料,均采取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其中采用经腹腔途径4例,经腹膜后途径2例.结果 全部病例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采取经腹腔途径者70~110 min,后腹腔途径者100~150 min;术中出血10~5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5 d;随访4~48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儿童肾上腺手术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由于高分辨实时超声仪的发展,使新生儿腹部超声更为容易,对腹部肿块的诊断更有价值。材料和方法(一)临床研究:92例新生儿为观察肾上腺行腹部超声检查。新生儿包括妊娠25周至出生3个月的婴儿,检查使用一种小型实时扫描仪,探头频率6~7.5MHz,常规以纵切、冠状侧切和横切扫描肾上腺,这种部位可避免肠气干扰。37例右肾上腺和27例左肾上腺以毫米记录或用电子角规测量。肾上腺长径是从上到下最大径,横径是垂直于一例肾上腺的最大径。(二)尸体研究:2例新近死去的足月婴儿(1例死产,1例产后3天死亡)进行冠状侧切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