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锌原卟啉(ZPP)作为一项铅接触敏感的生化指标已被卫生部列为我国新的铅中毒诊断标准之一。鉴于本地尚无ZPP正常值,为能较好地评价ZPP的测定结果,我们测定了川北地区不接触铅的581名正常人的ZPP值,以探讨ZPP正常值上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锌原卟啉(ZPP)作为铅接触的生化指标之一引起人们的重视,且已被新修订的铅中毒诊断标准作为诊断指标之一。由于其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有必要建立地方性 ZPP 正常值以作参考。为此,我们对襄樊市成人 ZPP 正常值进行了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红细胞内锌原卟啉(ZPP)是人体受铅毒作用后的异常代谢产物。ZPP浓度是一个可靠、敏感的铅中毒早期诊断指标。为探讨本地区锌原卟啉正常值,特对本市243名无职业性铅接触的健康成人做了ZPP测定,现将测定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红细胞内锌原卟啉(ZPP)是机体受铅毒作用后的异常代谢产物。ZPP的浓度可代表铅对造血系统代谢的影响,是一个可靠、敏感的铅中毒早期诊断指标。为探讨本地区锌原卟啉正常值,对本市243名无职业性铅接触的健康成人作了ZPP测定。  相似文献   

5.
1989年卫生部新批准的铅中毒诊断标准,已将锌原卟啉(ZPP)列为诊断指标之一。为了能较好地评价ZPP的测定结果,我们测定了广东地区447名正常成人的ZPP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国产锌原卟啉(ZPP)测定仪问世以来,国内使用部门逐渐增多,一些地区的ZPP正常值亦陆续有所报道。我院自1981年10月应用美国ZPP测定仪,对西安地区锌原卟啉正常值测定作了探讨,随后我们又用国产ZPP测定仪对陕北延安地区锌原卟啉正常值作了测定,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测定对象:对陕北延安地区某林业局林业工人  相似文献   

7.
深圳市生产工人中接触铅的人数居接触毒物人数的首位。为确定本地区锌原卟啉(ZPP)的正常值,提供职业诊断的科学依据,特对本市不接触铅的580名正常人进行了ZPP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锌原卟啉(ZPP)为人体生化物质,系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与锌的整合物。目前,ZPP测定作为铅接触生物监测指标和早期慢性铅中毒陕速筛选指标已推广应用。1979年W.H.O已正式将ZPP测定列为铅中毒诊断指标之一。ZPP特异度高于血铅,灵敏变高于尿铅,且与血铅、屎铅呈显著的正相关。我国新公布的铅中毒诊断标准,已将该项指标列入。但我国目前尚无统一的ZPP正常值。虽有些报道,均系采用进口仪器测定。笔者使用国产仪器及国产盖玻片,测定了1290例,除参与正常值探讨外并对作为缺铁性贫血筛选指标提出浅见。  相似文献   

9.
血锌原卟啉(ZPP)含量与血铅、屎铅呈显著相关。作为铅中毒早期诊断指标,国内已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各地区人群生活习惯,生活水平及环境铅污染的程度不同,正常人ZPP含量也可能存在差异。本文报告长沙市郊区427名农机驾驶员ZPP含量测定结果,为建立我国健康人ZPP正常值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0.
血液锌原卟啉(ZPP)是铅中毒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之一。而ZPP的正常值,由于各地区环境条件、测定对象、测定方法不同,差异较大,为此我们对唐山地区ZPP正常值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测定对象选择在唐山地区居住2年以上,工作生活环境无铅接触史,血色素>100g/L的机关工作人员、医护人员、大学生和农民共383人,其中男229人,女154人,年龄19~62岁,221人居住在市区,162人居住在郊区和农村。1.2测定仪器与方法采用国产XY—A型ZPP测定仪,美国进口25X25mm专用盖玻片,用XY—ZPP标准片验证仪器后备用,读…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本地区锌原卟啉正常值,提供铅中毒的诊断依据,特对本市660名无职业性铅接触的健康成人作了ZPP测定。对象与方法660名受检者均无职业性铅接触史,经全面健康检查未发现特殊疾病。用氰化高铁比色法测定血红蛋白均在100g/L以上(男性144.3±1.27g/L,女性  相似文献   

12.
锌原卟啉(ZPP)作为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较高的指标列入铅中毒诊断标准。但ZPP的正常值范围国内各地尚未统一。本文以化工区热电一厂和橡胶厂工人210名为调查对象,均已排除铅接触史及有关病史。同时测定调查对象作业环境含铅量很低,属本底含铅量;血铅、尿铅含量均在正常值范围。正  相似文献   

13.
自我国新修订的铅中毒诊断标准(1989)中提出,血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或红细胞锌原卟啉作(ZPP)为诊断指标后,由于测定仪器的国产化,使此项指标能较普遍地得以应用。近年来国内不少作者,先后进行了各地区ZPP正常值研究。综观各地作者的报告,如上海、云南个旧、  相似文献   

14.
济南市274名健康成人锌原卟啉正常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细胞内锌原卟啉(ZPP)是机体受铅毒作用后的异常代谢产物。ZPP的浓度可代表铅对造血系统代谢的影响,是一个可靠、敏感的铅中毒早期诊断指标。我们于1990年对济南市274名健康成人做了ZPP测定,其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红细胞锌原卟啉(简称ZPP)与血红蛋白(简称为Hb)积值以其结果稳定、精确及仪器操作简捷等优点成为诊断慢性铅中毒的主要指标之一。但由于地区之间的差异,参考其他地区ZPP·Hb值95%上限标准与我市实际情况有一定差距。为了能够准确反映我市的本底情况,为今后对我市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与血液有关的各类疾病的诊断及铅作业工人的筛选提供科学的参考,我们以包头地区非接触铅的健康成人进行调查研究,具体如下。1 对象选择 选择包头地区无铅接触史、非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等有关血液方面疾病、无肝、肾疾患以及近期未服用影响卟啉代谢药物的  相似文献   

16.
铅中毒的诊断和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1980年以来有关铅中毒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虽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但认识有所深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关于诊断方面 1.铅中毒时游离原卟啉在红细胞内并非“游离”的,而是与锌离子结合成锌原卟啉(ZPP),干扰原卟啉与铁结合。用萤光法测定ZPP目前已成为诊断铅生毒的有力手段之一,它是根据ZPP具有特定的荧光谱,在一定波长的荧光下显示出特有的荧光峰,与固定的荧光片比较,通过电脑系统显示出ZPP的含量。正常值在100μg/100ml血以下,与血铅呈平行关系,国内薛氏提出用ZPP诊断铅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37名智力障碍儿童和反复流产成人的红细胞锌原卟啉(ZPP)的浓度测定,其结果显示他们的ZPP浓度的平均水平和异常率高于正常人群。其中智力障碍儿童的ZPP浓度的异常率高于正常对照组77.54%,反复流产成人组的ZPP浓度的异常率高于正常组的55.44%。从而提示在智力障碍儿童和反复流产成人中,其慢性铅中毒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同时本文也揭示了采用血液荧光计测定ZPP具有快速、简便、经济、可靠的优点,便于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18.
用国产XY—ZPP荧光测定仪对成渝地区220名不接触铅的健康成人(男120人,女100人)进行了红细胞锌原卟啉(ZPP)测定,发现男女间ZPP无显著性差异,且频数分布均不呈正态分布,经统计分析男女ZPP正常值以μg/g Hb表示:95%上限值为2.70μg/gHg,99%上限值为3.42μg/gHb;以μg/dL表示:95%上限值为33.3μg/dL,99%上限值为42μg/dL。建议以3μg/gHb或40μg/dL作为该地区正常上限值。  相似文献   

19.
血液锌原卟啉(ZPP)测定技术自70年代末开展以来,现已广泛应用于缺铁性贫血和铅中毒的筛选工作。世界卫生组织在1979年将ZPP测定列为铅中毒诊断指标之一。我国也已将其作为铅中毒筛选指标及铅作业前体检,铅作业工人每年定期体检项目之一L‘j。近年来,国内已有ZPP测定的正常值调查报道,但是由于很多因素如健康对象选择,操作规范,测定方法和仪器性能等都可能会影响测定结果,为此本文在调查参考值同时对部份影响因素作一些探讨。1.对象与方法1.l测定对象选择上海地区经健康检查均无急慢性疾患者,Hb在1059/L以上者为参考人群。…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37名智力障碍儿童和反复流产成人的红细胞锌原卟啉(ZPP)的浓度测定,其结果显示他们的ZPP浓度的平均水平和异常率高于正常人群。其中智力障碍儿童的ZPP浓度的异常率高于正常对照组77.54%,反复流产成人组的ZPP浓度的异常率高于正常组的55.44%。从而提示在智力障碍儿童和反复流产成人中,其慢性铅中毒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同时本文也揭示了采用血液荧光计测定ZPP具有快速、简便、经济、可靠的优点,便于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