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邢动  宋飞  燕磊  方鑫  夏克  王海峰 《安徽医学》2018,39(2):248-248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6岁,因"骑车撞伤左小腿致左足踝背伸活动受限7个月"入院.患者于7个月前骑电动车急刹车时,左小腿后侧被脚踏板撞伤,伤后见左小腿后侧青紫,未到医院就诊,在家休养.次日见左小腿后侧及左足内侧肿胀伴皮下淤血,左足踝背伸活动受限.经休养1月余,左小腿后侧及足内侧肿胀青紫消退,左足踝背伸活动受限无明显改善,遂至当地医院就诊.X线片提示:左胫腓骨及左足未见明显骨折.MRI提示:左外踝骨质内异常信号,考虑骨挫伤;左踝关节少量积液.左下肢肌电图提示:左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正常,左股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的潜伏期正常.肌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后(具体剂量不详),症状未见改善,遂来我院诊治.入院查体:体温36.2℃,脉搏7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7/71 mmHg.发育正常,神志清楚,跛行步态.双下肢等长,周径相等,皮肤感觉无异常,足趾末端血运良好.双侧膝关节屈伸活动正常.左小腿后侧可触及硬结,压痛(+).左踝关节活动背伸0°,跖屈30°.左踝关节背伸时第1~3足趾屈曲畸形且随背伸幅度增大畸形越明显,以拇趾为最明显,而跖屈时上述畸形消失.详见图1.被动伸直屈曲足趾时伴有小腿后侧肌腹疼痛.跖屈踝关节各足趾背伸活动正常.站立位左足各趾屈曲,背伸不能,以1~3趾较为严重,左足末端血运良好,皮肤感觉正常.入院诊断:左足第1 ~3足趾屈肌腱挛缩.遂行拇长屈肌松解术治疗.患者仰卧位,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后,于内踝后上方5 cm处向近端作长约12 cm纵行切口.牵开术口,探察小腿后侧诸肌,见术口近侧端,即原创伤处,拇长屈肌肌腹中下段与胫骨后侧骨膜及周围组织粘连,并伴有挛缩.术中将拇长屈肌与胫骨后侧骨膜及周围粘连组织锐性分离,松解后背伸踝关节见患足1~3趾畸形消失,手指探查原粘连处可触及肌肉及肌腱组织随踝关节屈伸活动而移动,粘连解除,均匀涂抹防粘连液,逐层缝合术口,并留置引流管.24 h后拔管.未予石膏固定.术后回病房疼痛缓解后进行功能锻炼.随访2个月,踝关节背伸时1~3趾无屈曲畸形,患肢功能恢复,详见图2.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尚元疏筋通络洗剂外洗结合功能锻炼对Denis-Weber B型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Denis-Weber B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尚元疏筋通络洗剂外洗结合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单纯给予功能锻炼。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度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根据AOFA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1)术后第1天,2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0天,2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较术后第1天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VAS评分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术后2组患者踝关节主动活动度明显降低,术后第1天,2组患者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60天,2组患者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度均较术后第1天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对关节活动度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术后第90天,观察组的AOF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根据AOFAS评分表评定疗效,观察组优良率为82.1%,对照组为53.6%;观察组的优良率和总体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均未出现皮肤过敏、药疹等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尚元疏筋通络洗剂外洗结合功能锻炼治疗Denis-Weber B型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其疗效优于单纯功能锻炼,能有效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屈伸活动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时机和方法。方法3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按照预定的康复计划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从麻醉未消失开始进行踝关节背曲被动运动;到逐渐进行踝关节主动伸曲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髋膝关节被动活动、髋膝关节主动练习至完全康复期。结果30例中术后两周平均活动度达80%以上,切口一期愈合,无其它并发症,按照要求进行功能锻炼,术后3个月至1年随访,手术优良率达85%。结论术后早期功能锻练,安全可行,可使关节功能早期恢复,并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郑义君  杨绿频 《广西医学》2007,29(5):709-710
目的 观察持续被动运动器对关节功能康复效果.方法 156例膝部骨折在术后第1天开始使用下肢持续被动运动器,2次/d,1~2 h/次.膝关节活动度由0~30°开始,逐日增加至90~110°,同时进行主动股四头肌收缩和膝关节活动训练.结果 依据AKSS膝关节评分标准,达到183~200分142例,达到173~183分12例,达到140~150分2例.结论 膝部骨折手术后早期使用持续被动运动器进行康复锻炼,对防止膝关节粘连、恢复膝关节功能具有明显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实施自我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损伤 ,并以女性较多。我科收治该病人 2 8例 ,均进行自我功能锻炼护理 ,无 1例并发症发生 ,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我们的护理指导及宣教方法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自 1999年 1月至 10月 ,共收治股骨颈骨折病人 2 8例 ,男 10例 ,女 18例 ,其中 5 0岁以上女性 13例 ,均有外伤史。采取手术治疗 15例 ,非手术治疗 13例 ,住院时间 17~99d ,平均 2 7d。2 自我功能锻炼的方法患者肌力锻炼和关节活动 :内容包括股四头肌舒缩 ,踝关节背伸和跖屈及足趾活动 ,同时辅以髌骨被动活动。要根据患肢肿胀程度每日 3~ 6…  相似文献   

6.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康复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信昌  郑秋坚 《广东医学》2002,23(6):607-608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进行早期功能康复的方法。方法 应用骨水泥型全膝人工关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共 18例 (2 8个膝 ) ,将所积累的早期康复的经验进行总结。术后关节内的渗血采用一次性血回输装置给予回输 ,并在术后 12h内开始行膝关节的被动性锻炼 (由 3 0~ 12 0 °逐增 ) ,采用CPM康复仪和主动性股四头肌收缩锻炼及踝关节的伸屈运动。结果 术后 2周膝关节的活动度平均达 90 °,HSS评分平均 71分。结论 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安全可行 ,可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 ,并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我院 1990年 6月~ 1998年 10月对 12例股四头肌成形术后使用以持续被动活动 (CPM)为主的关节功能锻炼 ,经随访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采用股四头肌成形术治疗膝关节僵直 2 4例。僵直原因为股骨髁上或下段骨折整复后伸膝结构粘连挛缩 ,轻度关节内粘连。术后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12例 ,使用CPM,其中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2 2~ 5 0岁 ,平均 38.1岁 ,僵直程度 :30~ 5 5°,平均 39.2°。对照组 12例 ,借用带副架的Thomas架进行主、被动功能锻炼。其中男 8例 ,女 4例 ,年龄2 4~ 5 6岁 ,平均 37.4岁 ;僵直程度 :…  相似文献   

8.
2000~2005年,我院共做人工股骨置换术20例,护理体会如下。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入院后热情接待,主动介绍医院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消除陌生感,密切护患关系。为手术成功创造先决条件。(2)术前锻炼:术前指导患者做屈跖、背伸踝关节和足趾关节活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髋骨被动活动,预防静脉血栓形成,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指导患者学会床上做扩胸运动,深呼吸,有效嗽,以增进肺活量,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3)术前检查准备:术前做好全面生化检查,术中备血600~800ml。术前晚保障充足睡眠,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按骨科常规备皮,常规应用抗…  相似文献   

9.
王士冲  赵定亮  化龙昂  黄莹 《西部医学》2023,35(8):1142-1146+1157
探讨机械动力牵拉法结合递进式目标康复锻炼对旋前外旋型(PER)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21年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94例PER Ⅲ度或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术后康复锻炼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术后予以递进式目标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机械动力牵拉。比较两组VAS评分、踝关节背伸与跖屈角度、踝关节肿胀、AOFAS踝 后足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3、6月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1月、3月、6月踝关节背伸与跖屈角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周、1月、3月、6月踝关节骨折患者踝关节肿胀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AOFAS踝-后足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0.9% vs 70.0%,2=6.345,P=0.012)。观察组AOFAS踝 后足评分中异常步态、前后活动(屈/伸)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物质、心理、社会、躯体等生活质量的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动力牵拉法结合递进式目标康复锻炼应用于PER Ⅲ度或Ⅳ度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可减轻疼痛程度,改善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工"字型防足下垂护具的制作方法,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使用"工"字型防足下垂护具在预防足下垂方面的临床效果,以及降低脑卒中患者足下垂发生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6—11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20例为对照组,平均年龄(52.00±4.34)岁,肌力≤2级,对照组使用足底垫软枕配合肢体康复训练;选取该院神经内科2013年5—9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20例为试验组,平均年龄(54.00±3.22)岁,肌力≤2级,试验组入院第1天即佩戴该款"工"字型防足下垂护具配合肢体康复训练。2周后比较2组患者足下垂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20例患者,2周后有4例出现伸肌痉挛,3例出现踝关节足趾屈,5例无背屈功能,有2例出现背屈功能减弱;对照组20例患者,2周后有14例出现伸肌痉挛,12例出现踝关节足趾屈,17例无背屈功能,有16例出现背屈功能减弱;对照组出现伸肌痉挛、踝关节足趾屈、无背屈功能及背屈功能减弱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采用该款"工"字型防足下垂护具配合肢体康复训练可降低足下垂的发生率。该护具具有保护患肢的功能位的功能,可有效地预防足下垂的发生并促进患肢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评价血浆D-二聚体检测下,低分子肝素钙应用加自主功能锻炼预防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血栓形成。方法:38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第1天起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100U于腹壁前外侧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续使用21d。用药期间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含量,并行双下肢自主股四头肌收缩锻炼及踝关节背伸锻炼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结果:38例患者中仅有1例,人院D-二聚体数值异常增高,经治疗达正常值后,手术治疗骨折。其余37例患者术后给予D-二聚体检测,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自主功能锻炼预防治疗。38例患者住院期间无一例血栓形成。结论:D-二聚体检测下,低分子肝素钙应用加自主功能锻炼能有效预防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2.
报告1985 ~1997 年收治并得到随访的255 例踝部骨折,其中54 例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骨折按 Lauge - Hansen 法进行分类。11 例闭合复位石膏固定,40 例手术内固定,3 例跟骨牵引治疗。详细分析了术后踝关节功能障碍的原因:骨折复位不良影响踝关节的背伸跖屈,腓骨及外踝复位不良导致创伤性关节炎,下胫腓韧带联合分离固定不当以及外固定时间和角度不当均是影响功能的因素。强调解剖复位,恢复踝穴的有效宽度,早期功能锻炼,辅以康复治疗,是踝关节功能最佳恢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踝关节是人体负重最大的关节 ,其正常的背伸跖屈功能在日常生活中起重要作用。踝关节骨折是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 ,约占全身骨折的3 92 % [1] 。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Ⅳ度骨折 ,其受伤机制复杂 ,治疗较为困难 ,如果处理不当 ,将形成创伤性关节炎 ,致使伤踝僵硬疼痛 ,行走困难 ,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自 1986年 6月~ 2 0 0 0年 6月 ,我院采用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Ⅳ度骨折 4 1例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男 2 6例 ,女 15例。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71岁 ,平均 4 1 6岁。左踝 14例 ,右踝 2 7例。车祸…  相似文献   

14.
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及距骨构成,天围附以坚强的韧带,故踝关节坚强而稳定,这是与髋关节不同的,炎症虽然严重,但不易脱位.正常踝关节可容6-10ml液体,关节外形不受影响.感染之后,常波及跟距关节.正常人,踝关节背伸达20-30度,跖屈40-70度,大约有90度的活动范围.踝关节骨性融合后,患足仍有5-20度背伸,跖屈活动.踝关节是重要的负重关节,且解剖复杂,天围肌肉少,一旦感染,后果严重;小腿及踝关节又极易受伤,外伤后引起的感染近年来越来越多;血源性感染的不少见.  相似文献   

15.
悬吊牵引治疗闭合性三踝骨折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踝关节是屈戌关节,其关节面较髋、膝关节小而承受的体重却大于髋、膝关节,作用于踝关节的承重应力难以得到缓冲。若遭受内、外翻暴力、旋转及挤压暴力而引起踝关节骨折及脱位。依Lauqe -Hansen分类Ⅱ°~Ⅲ°以上骨折脱位日渐增多,踝关节的稳定性与完整性遭到破坏。内踝、外踝及后踝骨折,常伴有下胫腓关节分离,特别是后踝骨折占2 5 %~30 % ,累及胫骨下关节易造成踝关节背伸时距骨向后移位。本院自1 995~2 0 0 0年收治闭合性三踝骨折脱位2 0例,Ⅱ°~Ⅲ°后踝骨折累及关节面超1 /3以上,经过手法整复,袜套重力牵引,彬树皮夹板超关节固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非骨水泥型踝关节置换术治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手术策略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18例(19踝)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非骨水泥型踝关节置换术,平均随访时间为18.5(8-45)个月.对手术前后关节疼痛、活动度、关节功能改善进行对比研究,术后关节功能根据Kofoed评分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及踝关节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背伸活动度由术前平均8.8°,改善为术后平均18.6°;跖屈活动度由术前平均12.5°,改善为术后平均28.3°; Kofoed评分由术前平均42.2分,改善为术后平均80.7分.X线片分析未见假体松动及感染表现.结论 非骨水泥型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术前让患者进行患肢髋关节的屈伸、旋转活动,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股四头肌锻炼,以提高患肢肌力,增强术后关节稳定性,术后早期恢复功能锻炼,术后72 h内膝关节屈曲不小于90°,能够伸直或过伸.结果 86例患者平均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75°提高到术后的115°,平均KSS评分由44分提高到87分,术后功能恢复到接近正常,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围术期治疗是保证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确切疗效的重要环节,对其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management preoperation and postoperation for the outcome of the TKR.Methods Prevent complication and persist in function exercise by recover program.Results No complication occurred.Average joint activity degree increased from 75° to 115°, average KSS appraise increased from 44 to 87 point.And function recover after operation approach normal.Conclusions The management preoperation and postoperation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outcome of the TKR,and continuous function exercise after operation is essential way in recovering of the patients.  相似文献   

18.
孙平  候伟光  丁小川  戈武扬 《四川医学》2009,30(9):1444-1445
目的探讨空心钉加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术后早期应用主动及被动锻炼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对35例行空心钉加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应用CPM康复的持续被动运动锻炼并进行主动性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和主动踝关节的屈伸锻炼。结果35例患者均达到预期效果,无1例切口裂开,其中优27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7%患者能够脱离拐杖行走及上下楼梯,生活完全自理。结论空心钉加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固定牢固,不需外固定,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安全可行。通过加强康复锻炼有利于患者的手术成功和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踝关节前外侧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9月-2010年7月,对27例踝关节前外侧软组织撞击综合征患者,行关节镜下等离子射频刀清理术.结果:术后得到随访26例,失访1例.平均随访1.5年,24例随访患者踝关节疼痛肿胀消失、背伸跖屈活动度正常、功能恢复到伤前水平,3例踝关节背伸活...  相似文献   

20.
患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人 ,因股骨头部缺血呈囊性改变 ,就像蜜蜂的蜂房一样。如果在站立位或行走锻炼 ,身体对股骨头部的压力就可致股骨头变形或塌陷 ,给治疗增加了困难 ,预后也是不良的。所以必须在床上做功能锻炼。在不负重的状态下锻炼就可避免上述问题。肌肉收缩法 :患者由于患肢疼痛 ,不敢活动 ,日久致股四头肌肉废用性萎缩。所以要加强股四头肌的锻炼。即在仰卧伸膝位练习股四头肌收缩或足背伸跖屈活动 ,都可使股四头肌肉得到锻炼 ,以防止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法 :在仰卧位使膝关节处于完全伸直位 ,逐渐将伸直的下肢抬高到最高点 ,然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