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目前,介入及溶栓治疗被广泛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主要是通过使缺血脑组织获得血流灌注来减小对神经功能的损伤。但是,脑梗死患者在接受相应治疗时,脑组织已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缺血缺氧损害,出现了神经功能障碍~([1])。因此,在再灌注治疗后的康复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干预手段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康复训练是此期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主要为运动功能及语言思维功能锻炼,但其效果恢复较为缓慢~([2])。近年来用于缺血缺氧性疾病治疗的手段还有高压氧(HBO)治疗,是指在超过一个大气压环境呼吸纯氧气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式,通过增加脑组织内的氧分压改善患者脑缺氧、缺血及水肿的恶性状态,帮助恢复脑细胞生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高压氧对脑梗死后血清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脑梗死患者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和非高压氧治疗组,观察不同病期血清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含量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高压氧治疗组一氧化氮含量较非高压氧治疗组上升快,在治疗后15天恢复正常,但在一疗程高压氧治疗结束后,却又有所下降;一氧化氮合酶含量在治疗后均有上升,未能恢复到正常水平,两组之间无差异。结论 高压氧通过提高NO的含量,减轻缺血区脑组织的损伤,改善脑血循环;高压氧对NOS有一定影响,但作用不大;应适当延长高压氧疗程,尽可能缓解因NOS含量下降所造成的NO释放量不足。  相似文献   

3.
高压氧疗法是一种利用高气压环境吸入高浓度氧治疗疾病的方法.凡是缺氧、缺血性疾病或由于缺氧、缺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在除外禁忌证后均可做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的疾病遍及内科、外科、儿科、五官科、烧伤科以及运动医学等各个学科,与其他方法合用可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小儿疾病的高压氧舱治疗,分为空气加压舱和纯氧舱,目前大部分应用空气加压舱面罩吸氧,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4.
高压氧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晋凤  郭昆华 《云南医药》1995,16(5):401-403
高压氧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付晋凤,郭昆华,马克娴,魏迪南,王天元,江河烧伤治疗中创面的处理是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植皮或皮瓣转移后,如何提高成活率,促进上皮生长,减轻创面感染,缩短愈合时间,是我们寻求的目标。高压氧(HBO)治疗能改善全身和局部缺血、缺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对挤压伤后肢体肿胀和改善皮肤微循环的影响,探讨改善患肢肢体高度肿胀,缺血缺氧状况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对挤压伤后出现肢体肿胀,皮肤微循环障碍1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高压氧治疗。结果:经高压氧治疗后,11例单纯肢体肿胀患者全部痊愈,5例皮肤微循环障碍患者得到改善,既有肢体肿胀又伴有皮肤微循环障碍的2例患者中有1例在治疗3次后外科医生作了局部筋膜切开减压术后而停止治疗,伤口能按期愈合。结论:高压氧治疗有利于肢体肿胀消退和改善皮肤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6.
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脑梗死患者122例,随即分为治疗组82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按病情给予抗聚、抗凝、溶栓、改善循环、营养神经、康复训练等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在无高压氧禁忌症的情况下采用高压氧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有效。  相似文献   

7.
<正>高压氧疗法指将高气压环境充分利用起来,让患者将高浓度氧吸入。缺氧、缺血引发的一系列疾病及缺氧、缺血性疾病均可以接受高压氧治疗,除非患者有高压氧治疗禁忌证[1]。本研究探讨了应用空气加压氧舱治疗小儿疾病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新生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 :随机选择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及单纯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 3 8例 ,对不同时期的血液流变学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压氧治疗组治愈率及显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 (P<0 .0 1) ,高压氧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示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降低 (P<0 .0 1) ,而单纯药物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不明显。结论 :高压氧治疗可使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流变指标改善 ,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高压氧治疗是在超过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中呼吸纯氧气的治疗方式.通过提高血氧含量及血氧分压,使血液的氧含量和组织中的储备氧量增加,从而改善脑组织的局部缺血缺氧症状,减轻脑水肿,改变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促进觉醒,促进患者康复有效的治疗办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75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将75例HIE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治疗,对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早期症状,缩短治疗周期,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高压氧对脑梗死的作用。方法将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应用高压氧综合治疗脑梗死患者收治脑梗死60例,与同期单纯药物治疗6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压氧治疗组总有效率95%,单纯药物治疗组为80%,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压氧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受损脑组织血供及氧供,促进病变组织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高压氧加神经节苷脂(GM-1)对急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急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神经节苷脂组、高压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各组患者均经内科常规治疗,神经节苷脂组、高压氧组分别加用神经节苷脂、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内科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高压氧加神经节苷脂治疗。并于治疗前后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ADL)评分。结果治疗组MMSE评分及(ADL)评分改善和另外两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压氧加神经节苷脂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且效果优于单纯加用神经节苷脂或者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13.
脑梗塞是由于脑供血障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脑软化。由于急性脑缺血致神经系统功能严重障碍,甚至威胁生命,通常恢复较差。自60年代应用高压氧治疗取得较好疗效以来,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以下就我院高压氧加药物治疗脑梗塞39例及单纯药物治疗60例进行对照分析,以探讨高压氧在脑梗塞治疗中的作  相似文献   

14.
刘博 《中国实用医药》2013,(30):243-244
目的 高压氧联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行早期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NFD、MBI与MMSE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高压氧联合早期康复疗效显著,可大幅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促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能力大幅提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正>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当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患者脑动脉硬化进而导致出现血流变化、血管病变、血液成分变化,对血流流动造成严重阻碍,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或者坏死,严重患者可出现痴呆、精神错乱、偏瘫、失语等症状。对于急性脑梗死无论其病灶大小,必须要及早进行治疗,以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预后。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的关键是保护患者脑细胞,临床相关研究指出[1],自由基在缺血后脑损伤之中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清除自  相似文献   

16.
于虹  庞艳 《中国实用医药》2009,4(34):117-118
目的克林澳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优于血栓通注射液。研究显示,克林澳能有效降低TC、TG、LDL2C,升高HDL,降低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降低血液黏度,提高抗缺血缺氧能力,保护神经元,阻断缺血再损伤的病理环节,改善神经功能。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优于血栓通注射液,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严红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182-183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用脑活素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基础治疗上用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一种围产期新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围产期窒息、缺氧所导致的脑缺氧缺血损害,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据国内报道病死率6%~13.5%,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存活足月儿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病率为4.7%~30%,我国每年约25万婴儿可能会因缺氧缺血而伤残或成弱智儿童。近年来,采用高压氧配合临床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高压氧干预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6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2组常规治疗措施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纤、改善循环、改善脑代谢等,高压氧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高压氧治疗,10d为一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和2组之间NFD和MBI指数的评分差异。结果 2组治疗前后以及组间的NFD和MBI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组能够更加有效的改善进展性脑梗塞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少后遗症,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方法围生期有窒息史、头颅CT示脑缺氧缺血改变足月儿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行高压氧治疗1个疗程,对照组(25例)常规治疗。头颅CT检查作治疗前后的对比。结果治疗组25例病灶完全吸收24例,占95%,临床症状及体征也基本恢复正常。而对照组25例中仅有10例(40%)病灶完全吸收,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高压氧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