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种植和野生甘西鼠尾草中丹参酮Ⅰ的测定方法并行含量比较.方法 借助高效液相法,通过摸索试验条件建立相关试验方法.结果 丹参酮Ⅰ进样量在(0.05~3.2)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8748.96x+ 116.71,r=0.9963.回收率为97.75%,种植甘西鼠尾草丹参酮Ⅰ含量...  相似文献   

2.
人血浆中丹参酮IIA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血浆中丹参酮IIA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的药物浓度,色谱柱为LichrospherC18(4.6×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乙酸-三乙胺(75∶25∶0.3∶0.3v/v)。结果在0.1~6mg.L-1范围内丹参酮IIA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5),最低检测限为0.01mg.L-1,绝对回收率为88.5%~97.9%,准确度为95.1%~106.3%,日内RSD为3.4%~6.9%,日间RSD为5.5%~10.3%。结论本测定方法灵敏、准确、简便,可作为丹参酮IIA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冠心丹参胶囊和冠心丹参滴丸中隐丹参酮、丹参酮I和丹参酮IIA的含量和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冠心丹参胶囊和冠心丹参滴丸中的脂溶性有效成分,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冠心丹参胶囊和冠心丹参滴丸中隐丹参酮、丹参酮I和丹参酮IIA的含量。采用DiamonsilTM(钻石)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270nm。结果隐丹参酮、丹参酮I和丹参酮IIA分别在1.456~10.190mg/L、2.160~15.120mg/L和3.152~22.060mg/L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1、0.9992和0.9996。平均回收率隐丹参酮为98.0%(RSD=1.30%,n=3)、丹参酮I为100.0%(RSD=0.96%,n=3),丹参酮IIA为99.3%(RSD=1.40%,n=3)。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冠心丹参胶囊和冠心丹参滴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HPLC法测定强脉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强脉胶囊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ypersilODSC18色谱柱(4.6nm×200n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检测波长为270nm,流速1mL/min。结果:丹参酮IIA的线性范围为0.036μg~0.216μg(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为1.91%(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强脉胶囊的质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复方丹参胶囊质量标准有关项目的改进和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修订复方丹参胶囊中丹参酮IIA的鉴别项目,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胶囊中丹酚酸B的含量。方法:①鉴别硅胶G薄层板;点样量:10μL;展开剂:环己烷-醋酸乙酯(17∶3);②含量测定:色谱柱:依利特Hypersil ODS色谱柱(5μm;250mm×4.6mm);柱温:25℃;流动相:乙腈-甲醇-(甲酸-水)[体积比1∶35∶64(1:59)];检测波长:286nm。结果:供试品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暗红色斑点,阴性无干扰;丹酚酸B在(0.122 9~0.737 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1.098 3X-1.421 1,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100.84%,RSD为1.88%。结论:此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丹参酮IIA的鉴别和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丹参中的丹参酮IIA的含量,比较辐照灭菌对丹参酮IIA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IIA含量。Accμrasil-C18(250m1×4.6mm,5μm)色谱柱;甲醇一水(1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nm。结果:辐照灭菌后丹参酮IIA含量有显著性变化。结论:以丹参酮IIA为指标表明丹参不适宜应用辐照灭菌法灭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野生和栽培藏药独一味中木犀草素成分进行高效液相色谱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色谱柱WelchromTM Kromasil C1(8250mm×4.6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水溶液=55:45,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350nm,柱温为25℃。结果:木犀草素的线性范围0.8~32.2μg/g(r=0.9994);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1.29%。结论:野生和栽培独一味的木犀草素的含量分别为10.08μg/g和30.8μg/g,栽培的独一味中木犀草素含量已经超过野生种的水平,可初步代替野生药材人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HPLC法测定布依药老燕讲中丹参酮I、丹参酮IIA和丹参新酮的含量。方法:采用C18反相硅胶柱,以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nm,流速为1.0m L·min-1。结果:丹参酮I在0.0217~0.4344g·L~(-1)(r=0.9991)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64%,RSD2.65%;丹参酮IIA在0.0155~0.3100g·L~(-1)(r=0.9994)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31%,RSD2.73%;丹参新酮在0.0172~0.3440g·L~(-1)(r=0.9995)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92%,RSD2.29%。结论:本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布依药老燕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栽培玉竹以及野生玉竹进行了玉竹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 :应用分光光度法。结果 :以湖南玉竹基地新邵 3年生 10月上旬产的玉竹多糖含量最高 ,达 8 0 5 % ;其野生品含量明显高于栽培品。结论 :3年生 10月上旬为栽培玉竹的最佳采收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及丹酚酸B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Venusil XBP C18(L)(4.6mm×250mm,5μm),丹酚酸B的流动相为:乙腈∶甲醇∶甲酸∶水(10∶30∶1∶59),检测波长为286nm;丹参酮IIA的流动相为:甲醇∶水(85∶15),检测波长为270nm。以外标法进行定量计算。结果丹参酮IIA和丹酚酸B分别在0.036 8~0.736μg和0.06~1.20μg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和RSD分别为98.41%、1.28%(n=9);98.29%、1.21%(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无干扰,可用于复方丹参片的质量评价及丹参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