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摘要 目的: 以羟基萘醌总色素得率为指标,优化玉红膏中紫草的油炸提取工艺。方法: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闷润溶剂的种类、闷润溶剂的浓度对羟基萘醌总色素的影响;采用均匀设计法安排试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羟基萘醌总色素含量,考察闷润溶剂的浓度、闷润溶剂的用量、油炸温度和油炸时间对提取提取工艺的影响,优选紫草的油炸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油炸提取工艺:采用68.87 %乙醇闷润,用量为紫草的3.20倍,油炸温度为160.15 ℃,提取1.96 min。结论: 采用均匀设计优化紫草的油炸提取工艺可行、稳定,可以为紫草的传统油炸提取工艺提供试验依据。 关键词:玉红膏;紫草;均匀设计;提取工艺;羟基萘醌总色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紫草三黄栓中紫草的提取工艺,并对其热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流速为因素进行考察内容,以羟基萘醌总色素含量和出膏率为评价指标,优选紫草三黄栓中紫草的提取工艺;考察温度对紫草提取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紫草三黄栓中紫草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紫草用10倍量95%乙醇渗漏提取,渗漏流速为1ml.min-1;紫草中羟基萘醌总色素遇热较稳定。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紫草中有效成分羟基萘醌总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通过L9(34)正交试验法,以药材中羟基萘醌总色素的质量分数为评价指标,考察提取温度、溶剂浓度及提取时间3个因素,每个因素选取3个水平进行试验。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95%乙醇,65℃水浴温浸4小时。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4.
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新疆紫草的醇提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新疆紫草中总萘醌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以总萘醌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溶剂用量、提取温度对总萘醌的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影响新疆紫草中总萘醌提取效果的因素顺序为溶剂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佳醇提工艺条件为10倍量95%乙醇提取2次,每次1h,提取温度55℃.结论:该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为总萘醌的后期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左旋紫草素、羟基萘醌总色素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对比闪式提取、回流提取、超声提取对紫草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效果,采用正交设计综合评分法对闪式提取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闪式提取法提取效率最高,优选的闪式提取最佳工艺为95%乙醇提取3次,每次90 s。在此工艺条件下左旋紫草素、羟基萘醌总色素提取率分别为93.16%,93.89%,出膏率为5.16%。闪式提取法适于紫草有效成分的提取,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的紫草闪式提取工艺稳定、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紫草中总萘醌的闪式提取工艺.方法:以紫草总萘醌和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转移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电压对闪式提取工艺的影响,并与渗漉法进行比较.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分别加14,8倍量95%乙醇于140 V电压下提取2次,每次2 min;总萘醌和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平均转移率分别为90.72%,70.68%.渗漉法中总萘醌和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平均转移率分别为79.03%,65.43%.结论:闪式提取法优于渗漉法,前者适用于紫草总萘醌的提取,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紫草乳膏中药材提取工艺的优选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羟基萘醌总色素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羟基红花黄素A含量,以此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优选药材提取工艺。结果:紫草、白芷的提取工艺为饮片粗粉加乙醇4倍量浸渍48 h后开始渗漉,溶剂用量为10倍;红花、当归的提取工艺为饮片用水浸泡0. 5 h后,70℃温浸2次,60 min/次,第1次用水12倍量,第2次用水10倍量。结论:紫草乳膏提取工艺合理可行,为紫草乳膏的成型工艺研究及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室温下紫草萘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萘醌提取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均匀设计考察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对紫草总萘醌浸渍工艺的影响。采用UV测定总萘醌含量,检测波长516 nm。结果:室温下紫草总萘醌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24 h,料液比1:10,提取数2次;总萘醌平均提取量0.052 g·g-1结论: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为紫草总萘醌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响应面法优选新疆紫草总萘醌的匀浆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磊  刘婷婷  卫蔚  王化  祖元刚 《中草药》2010,41(4):568-573
目的 研究适合以新疆紫草为原料提取萘醌类化合物的方法,并对其提取方法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方法 考察了匀浆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工艺优化.结果 得到提取过程优化的工艺条件:提取时间为3.99 min,料液比1:9.99,乙醇体积分数80.2%,紫草总萘醌的实际得率可达0.75%,质量分数为30.33%,提取次数为2次,回收率可达81%.结论 采用匀浆法从新疆紫草中提取萘醌类化合物,有效地避免了紫草素损失,并具有提取速度快、温度低、能耗低的特点,适合紫草素萘醌类化合物的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紫冬凝胶的提取工艺。方法:结合单因素试验,选择提取时间、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总萘醌含量及浸膏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最佳的提取工艺。结果:考虑节约时间及溶剂,优选的最佳提取工艺是选用乙醇超声法提取,以12倍量70%乙醇为溶剂,超声提取45min,提取1次。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操作简便,高效省时。  相似文献   

11.
苦参提取工艺优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选苦参提取工艺参数。方法:以苦参总生物碱和干膏率为考察指标,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溶媒、溶媒pH;采用正交试验法,选取溶媒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苦参总碱总量和固含物总量的总权重为考察指标,优选苦参提取工艺。结果:优选的提取工艺为加0.2%盐酸溶液提取3次,每次加6倍量溶媒,每次提取2 h。结论:该优选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苦参的工业化提取。  相似文献   

12.
正交设计法优化桦褐孔菌总三萜超声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桦褐孔菌总三萜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溶剂、超声温度、时间及料液比对桦褐孔菌总三萜得率的影响,优化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各因素的影响依次为超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异丙醇做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10,在50℃下,超声提取30 min。在此最佳条件下,总三萜得率为5.06%。结论:优化得到的桦褐孔菌总三萜超声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3.
指纹图谱技术优选甘草炙吴茱萸的炮制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甘草炙吴茱萸的炮制工艺.方法:采用吴茱萸脂溶性及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技术,单因素试验考察甘草用量、闷润时间、炒制温度、炒制时间4个因素对制吴茱萸炮制工艺的影响.结果: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对吴茱萸指纹图谱具有显著影响,最佳炮制工艺为药材-甘草100:6,闷润3h,180℃炒制10 min.结论:该优选工艺稳定可行,可为规范甘草炙吴茱萸炮制工艺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熵权法优选湖北海棠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采用熵权法优选湖北海棠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浸膏得率、总黄酮及根皮苷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溶剂用量及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应用熵权法确定各因素的客观权重,通过Matlab编程实现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优选。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熵权法可用于中药提取工艺优选,使用Matlab编程可减少正交试验计算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优选罗布麻叶中总鞣质的提取工艺。 方法: 以鞣质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方式、提取溶剂、料液比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以浸膏得量和总鞣质提取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及料液比对罗布麻叶中总鞣质提取工艺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 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A2B3C3,即加20倍量甲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 h。 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罗布麻叶的工业化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6.
制川乌白芍合煎微波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微波法提取制川乌配伍白芍中有效成分乌头总生物碱和芍药苷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设计法,优选出65%乙醇为提取溶媒,进一步考察了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及料液比4个因素,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乌头总生物碱,采用HPLC法测定芍药苷,并以其量及浸膏得率作为评价指标。结果以65%乙醇为提取溶媒,在微波功率800 W,微波辐射时间为0.5 h,固液比为1∶10时乌头总生物碱和芍药苷的提取量最高且浸膏得率最低。结论微波提取时间短,有效成分提取率高,此方法是一种有发展潜力的工艺。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联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蜘蛛香中总缬草三酯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积法优选蜘蛛香中总缬草三酯提取工艺,以乙醇体积分数、浸泡时间、超声时间为自变量,总缬草三酯含量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完全二次响应曲面的回归拟合,利用三维曲面图直观分析总缬草三酯的最佳提取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5%,液料比10:1,浸泡时间3h,室温超声2次,每次30 min.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简便、精度更高、重复性好、预测性强.  相似文献   

18.
阿里红中总三萜酸的提取工艺优选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化阿里红中总三萜酸的提取工艺,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三萜酸含量;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溶剂种类及浓度、料液比、温度、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总三萜酸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阿里红中总三萜酸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30倍量90%乙醇于60℃超声提取3次,每次30 min。在此条件下,阿里红中总三萜酸质量分数35.1%。各因素影响次序为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结论:阿里红中三萜酸含量很高,该优选工艺稳定可行,可推广于大生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川芎中总荧光物质的含量测定方法,优化总荧光物质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川芎中总荧光物质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料液比、超声时间、提取溶剂种类与浓度对总荧光物质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星点设计对总荧光物质超声提取工艺的参数进行优选,通过对自变量各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选用效应面法选取最佳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3%,液固比350∶1,超声53 min.川芎中总荧光物质提取率的预测值达3.444%,预测值与验证值偏差2.70%.二项式拟合R2=0.9532.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具有简便、精密度高、可预测性好的优点;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行,为川芎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