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中医》2020,(10)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44例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44例给予中医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比2组护理后各时间点髋关节功能评分、绝对卧床时间、腰背痛消失时间、疼痛程度以及2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3、6个月Harri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2组的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绝对卧床时间、腰背痛消失时间、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康复,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中医联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1个月、3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满意度为60.00%,观察组满意度为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康复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秦俭 《湖南中医杂志》2017,(12):103-104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根据2组术后的髋关节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判断具体护理效果。结果:2组Harris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观察组为94.9%,对照组为7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非常显著,可以在今后的相关护理工作当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5,(8):1521-1523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的运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患者93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情况、Harris髋关节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术后2 d、30 d,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0 d、20 d,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Harris髋关节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Harris髋关节评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4.00%,对照组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81.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护理能够有效缓解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康复,且有助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吴秀芬  吴龙英  陈静 《新中医》2021,53(20):139-142
目的:观察情志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康复积极性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股骨颈骨折并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患者86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 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康复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情志护理干预。出院时对2 组干预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 评分、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前,2 组Harri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 组Harris 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Harris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2 组间躯体化、强迫、敌对、精神病性、偏执及其他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志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部分SCL-90 评分,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老年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疼痛及关节肿胀的护理过程中运用中医理论的护理效果。方法:探究对象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骨科治疗的10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均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比较两组疼痛(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住院时间、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10d、20d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d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1月、3月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疼痛及关节肿胀的护理中,采用中医辨证护理相对于常规护理在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促进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4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乙组(行中医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50例)和甲组(进行常规护理,50例)两组,观察干预结果。结果乙组患者护理满意评分明显高于甲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甲组,Harris优良率明显高于甲组,数据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作用确切,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提升患者髋关节功能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其中观察组50例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早期康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有很好的帮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吴喆 《新中医》2021,53(3):148-150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围术期护理,观察疗程均为4个月。比较2组护理不适率,并应用Harris评分量表评定2组护理后髋关节功能变化。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轻度不适率81.63%、重度不适率0;对照组分别为53.06%、20.4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2个月及4个月后,观察组髋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股骨颈骨折围术期患者实施舒适护理与中医情志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舒适度,促进关节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患者舒适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该院治疗的8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弃拐和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个月和3个月膝关节Harri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促进股骨颈骨折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加快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1.
以循证护理理论作理论平台,总结传统中医护理引入循证护理的必要性,论述循证护理对传统中医护理的积极促进作用。指出循证护理方法已成为中国临床护理实践由"传统中医护理模式"转化为"以实证为基础的新型护理模式"的重要方法。融合循证护理思想的现代中医护理理念是能够促使传统中医护理从以往的主观化、模糊化、宏观化转向更加科学化、专业化、实证化、标准化的有效良策。  相似文献   

12.
凌晨  温芸 《新疆中医药》2004,22(5):47-48
李燕杰说:“爱美,是人的天性,一个不爱美的人,很难说是奋发有为的人。一个不爱美的民族,就是自暴自弃的民族,也很难自立于世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查对制度联合中医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查对制度联合中医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纠纷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6%,低于对照组的22%(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低于对照组的20%(P<0.05);观察组的消毒灭菌、基础护理、护理差错、护理纠纷评分、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高于对照组的82%(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采用护理查对制度联合中医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以循证护理理论作理论平台,总结传统中医护理引入循证护理的必要性,论述循证护理对传统中医护理的积极促进作用。指出循证护理方法已成为中国临床护理实践由“传统中医护理模式”转化为“以实证为基础的新型护理模式”的重要方法。融合循证护理思想的现代中医护理理念是能够促使传统中医护理从以往的主观化、模糊化、宏观化转向更加科学化、专业化、实证化、标准化的有效良策。  相似文献   

15.
浅谈护士礼仪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人员的形象、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可能对病人的身心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护理效果。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护理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礼仪修养。护士是医院里人数最多、与病人接触最密切、接触时间最长的群体,护士礼仪在工作中尤为重要。护士职业礼仪,是指护士在护理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6.
整体护理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慧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2):104-104,F0003
通过开展系统化的、以护生为主体的整体护理的临床护理带教,将整体护理的观念贯穿于临床带教中,运用护理程序为教学手段,并结合实际进行带教,使护生树立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人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思想,同时调动了护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整体护理应用于临床带教中,有利于培养护生成为具有专业知识和技巧,又有独立性、能解决问题的现代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7.
郑琳君  俞巧琼 《新中医》2020,52(24):140-142
目的:观察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经过化疗后,对其进行中医护理和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 104 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对象以硬币投掷法为基准,分为对照组(52 例,只进行普通的中医护理)、观察组(52 例,在进行中医护理的前提下,同时予以患者优质护理)。对比 2 组患者的焦虑分数、生活质量量表(SF-36)、治疗依从性评分、并发症发生比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焦虑评分偏高,而 SF-36、治疗依从性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 11.54%,感染率为 23.08%,静脉炎发生率 17.3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28.85%、30.77%、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 组护理质量满意度相比较,观察组为 84.62%,高于对照组的 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医护理中加入优质护理,对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此期间出现的负面情绪的排解有着显著的疗效,增加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此外,它还大大降低了患者在化疗后呕吐恶心、感染、静脉炎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妇产科的应用及其与传统护理模式的效果比较。方法:将148对母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6对采取母婴床旁护理,对照组72对采取常规护理方式。比较2组母婴出院时的母乳喂养率、产妇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结果:母婴床旁护理组母乳喂养率、产妇健康知识知晓率与婴儿护理技术掌握情况、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传统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能促进产妇对母婴保健等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可提高产妇照顾婴儿的能力和技能,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提高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便秘是肛肠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我科对该病的护理措施如下: 1.使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每日多饮水(每日饮水2500-3000ml),摄入含有纤维素多和水分多的食物,适当食用粗糙多渣的杂粮,如标准粉、糙米、山芋、绿豆、凉粉、薯类、玉米、燕麦片等;多食各种新鲜瓜果和蔬菜,尤其是西瓜、香蕉、梨、  相似文献   

20.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达500ml以上者,大多发生产后2小时以内,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常见病因有宫缩乏力、产道裂伤、第三产程处理不当,胎盘剥离不全部分粘连或胎盘组织滞留等。护士如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精心护理、产后出血是可以避免和预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