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因治疗转移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因治疗已经广泛应用于遗传病、肿瘤等疾病治疗临床试验,基因转移方法是基因治疗研究的基础和关键,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是物理化学方法中的最佳选择;反转录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系统较为成熟.临床运用最广泛;腺病毒,腺病毒相关病毒基因转移系统也已进入临床试验,单纯疤疹病毒、痘苗病毒、细小病毒以及哺乳动物细胞人工染色体的基因转移系统也在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2.
基因治疗转移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基因治疗已经广泛应用于遗传病、肿瘤等疾病治疗临床试验,基因转移方法是基因治疗研究的基础和关键,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是物理化学方法中的最佳选择;反转录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系统较为成熟,临床运用最广泛;腺病毒,腺病毒相关病毒基因转移系统也已进入临床试验,单纯疱疹病毒、痘菌病毒、细小病毒以及哺乳动物细胞人工染色体的基因转移系统也在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3.
理想的基因转移系统是成功实现基因治疗的关键因素。噬菌体фC31位点特异性整合酶体系集有效性和安全性于一体,通过介导特异性识别位点间的同源重组反应,将外源基因整合到基因组中,使转基因的表达达到持续、高效的目的,为非病毒载体转移系统在遗传病基因治疗上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DNA-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不需病毒载体,对人类安全可靠。另外,脂质与细胞膜融合将重组基因导入细胞后被降解。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因此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方法成为被RAC批准应用于临床基因治疗的第一方案。本文作者检查了DNA-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腺病毒载体(AV),腺病毒相关病毒载体(AAV)已经成为继反转录病毒载体(RV)以来最重要的病毒载体。与反转录病毒载体相比较,AV有其独特的优点,构建带有目的基因的腺病毒载体通过293辅助细胞产生重组腺病毒颗粒,用于活体基因转移及靶细胞感染。目前已利用AV研究了neo,lacZ,HBsAg及CFTR等基因在不用组织中的表达,其中人们已利用CFTR基因通过AV介导对囊性纤维化进行基因治疗临床  相似文献   

6.
理想的基因转移系统是成功实现基因治疗的关键因素。噬菌体φC31位点特异性整合酶体系集有效性和安全性于一体,通过介导特异性识别位点间的同源重组反应,将外源基因整合到基因组中,使转基因的表达达到持续、高效的目的,为非病毒载体转移系统在遗传病基因治疗上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腺相关病毒(AAV)是一种有复制缺陷的非致病人类细小病毒。AAV载体利用病毒对细胞的感染能力,将携带的外源基因转移到细胞中,对长期基因矫正和基因治疗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因此成为传导目的基因的理想载体。因其宿主广泛、安全性强、介导外源基因持续表达等优点,现已用于多种肿瘤性疾病的基因治疗研究中。  相似文献   

8.
采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治疗人类遗传性疾病已显示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逆转录病毒本身的一些生物学特性使人们对于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产生顾虑。本文以Moloney病毒构建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为例,介绍当前国外对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基因治疗的安全性问题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并讨论几种可以采取的预防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采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治疗人类遗传疾病已显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逆转录病毒本身的一些生物学特性使人们对于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产生的顾虑。本文以Moloney病毒构建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为例,介绍当前国外对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基因治疗的安全性问题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并讨论几种可以采取的预防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非病毒型载体介导基因转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载体是制约基因转移技术发展的关键。近年来,非病毒载体由于其安全、低毒、低免疫原性等特点而备受青睐。文章以脂质体和聚乙烯亚胺为代表,介绍了非病毒载体的性质、介导转染的机制。随着人们对细胞转染机制了解的深入以及生物材料科学的迅速发展,非病毒型载体将有望实现高效、低毒、靶向特异等特点,从而成为基因治疗中的理想载体。  相似文献   

11.
非病毒型纳米载体在基因治疗中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10年来,新型非病毒载体在基因治疗中日益受到欢迎。其主要代表为纳米载体,具有无毒性及免疫原性的优势,已作为高效阳离子载体用于基因转移。体外基因转移实验表明,纳米载体的基因转移率高于普通脂质体及其它阳离子多聚体,如多聚氮丙及聚赖氨酸。本对纳米载体的结构特点,性能,基因转移机制进行综述,并将其在体内外基因转移效率与其它非病毒载体作以比较。  相似文献   

12.
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转基因治疗造血系统疾病的研究中,如何提高病毒转染造血干细胞的效率,是基因转移技术的关键。本文对影响转染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不同的转染方法和条件下,逆转录病毒转染造血干细胞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增强造血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表型,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效率及耐药基因的特性和在造血细胞保护性基因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应用RT-PCR从人肝组织中获得编码六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cDNA,将其克隆于pGEM-T质粒载体并构建了逆转录病毒载体G1Na-MGMT,应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基因转移法将后者导入GP+E86和PA317病毒包装细胞,以BCNU加压筛选后的阳性克隆上清经乒乓效应后继而感染K562细胞和人造血细胞.应用PCR,Southernblot,RT-PCR,Westernblot及MTT法检测人MGMT基因在细胞中的转移和表达.结果酶切鉴定及DNA测序证实其MGMTcDNA克隆的正确性,脂质体介导方法成功将其导入病毒包装细胞,BCNU加压筛选和乒乓感染法使病毒效价达8.6×106CFU/ml,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MGMT基因在K562细胞及人造血细胞中获得有效转移和表达.结论MGMT耐药基因的成功克隆并导入骨髓造血细胞且获高效表达对开展肿瘤基因治疗的临床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不同的基因输送策略也被应用到骨组织工程中以修复破坏的骨组织,作为最有效率的基因转运载体,病毒载体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方兴未艾。 目的:系统回顾和讨论目前基因强化骨组织工程中常用的病毒载体相关应用。 方法:利用PubMed数据库对2002年1月至2015年1月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检索,检索的文章主要聚焦在病毒载体基因转导方法和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对腺病毒、反转录病毒、腺相关病毒和嵌合病毒在骨组织工程的相关应用及不足进行了讨论。总共24篇相关文献被纳入此篇综述。 结果与结论:总结了近年来病毒载体联合基因治疗促进骨组织再生的研究工作。讨论了包括装载目的基因的病毒载体联合种子细胞例如间充质干细胞植入支架材料修复骨缺损。研究表明,基因强化的骨组织工程比传统组织工程具有更多的优点;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效率比普通载体更高;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强化骨组织工程用于人体的安全性仍需要漫长的临床观察研究。病毒载体系统仍然是最有效的将外源基因转入种子细胞的手段之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5.
纳米基因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使用病毒载体难以避免机体对病毒微粒的免疫反应和由病毒介导的随机整合或野生型病毒重整等潜在危害,因此应用纳米技术进行新型非病毒基因载体的研究发展迅速。本就纳米微粒应用于基因载体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腺病毒载体(AV),腺病毒相关病毒载体(AAV)已经成为继反转录病毒载体(RV)以来最重要的病毒载体。与反转录病毒载体相比较,AV有其独特的优点,构建带有目的基因的腺病毒载体通过293辅助细胞产生重组腺病毒颗粒,用于活体基因转移及靶细胞感染。目前已利用AV研究了neo,lacZ,HBsAg及CFTR等基因在不用组织中的表达,其中人们已利用CFTR基因通过AV介导对囊性纤维化进行基因治疗临床试验。AAV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将外源基因特异性整合在人19号染色体上,AAV与RV有许多相似之处。目前人们已经利用AAV研究了neo,DHFR,β-球蛋白,IL-2基因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与病毒载体相比,许多天然与合成的阳离子类脂以脂质体的形式用于基因转移,具有无免疫原性、易生产、质粒免受核酸酶降解和无致瘤性等优点,并且作为病毒载体的有效替代物,阳离子脂质体能用于细胞的体内和体外转染。 目的:介绍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机制研究进展。 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87/2010)和PubMed (1987/2010)数据库,检索词分别为“基因治疗、阳离子脂质体、基因转移、机制”和“gene therapy, cationic liposome, gene transfer, mechanism”,语言分别设定为中文和英文。从阳离子脂质体基因转染和基因转移机制进行总结,综述了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机制。 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108篇,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20篇文章。综述了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机制,包括阳离子脂质体/DNA复合物的形成、细胞吸收、内含体释放和复合物解体以及细胞核摄入等方面的研究内容。结果提示,对类脂构效关系和基因转移机制的研究,是提高阳离子脂质体转染效率和优化基因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VSV-G假型反转录病毒载体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VSV- G假型反转录病毒是一种新型的基因转移载体 ,具有滴度高 ,宿主范围广 ,抗补体灭活等优点。离体及活体基因转移研究表明 ,VSV- G假型病毒能够有效地将外源基因转移到多种靶细胞中 ,并获得稳定的转基因表达。本文就近年来 ,VSV- G假型病毒在造血细胞 ,免疫细胞 ,肝细胞 ,以及神经元细胞介导的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作简要综述 ,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VSV—G假型反转录病毒载体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VSV-G假型反转录病毒是一种新型的基因转移载体,具有滴度高,宿主范围广,抗补体灭活等优点。离体及活体基因转移研究表明,VSV-GT假型病毒能够有效地将外源基因转移到多种靶细胞中,并获得稳定的转基因表达。本就近年来,VSV-G假型病毒在造血细胞,免疫细胞,肝细胞,以及神经元细胞介导的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作简要综述,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基因载体是指将基因或其它核酸物质运载到细胞中的工具.其化学本质可以是蛋白质或多肽、核酸、脂类、糖类、其它有机分子或它们的复合物.基因传递系统是基因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基因治疗的瓶颈.现有的基因载体包括两类.即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病毒载体转染效率高,但由于其转染具有免疫原性和致突变性限制了它的应用;非病毒载体系统具有低毒、低免疫原性和相对靶向性等优点,是新兴发展起来的基因转移系统.就各种载体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