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进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治疗的效果。方法 12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及观察B组,每组40例。三组患者均进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待血糖稳定后再实施进一步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A组患者采用利拉鲁肽治疗,观察B组患者采用艾塞那肽治疗。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的FPG、2 h PBG、HbA1c分别为(8.2±2.0)mmol/L、(8.6±1.6)mmol/L、(7.9±1.1)%,观察A组治疗后的FPG、2 h PBG、HbA1c分别为(6.8±1.4)mmol/L、(7.0±1.5)mmol/L、(7.0±0.7)%,观察B组治疗后的FPG、2 h PBG、HbA1c分别为(7.4±1.2)mmol/L、(7.8±1.8)mmo...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及低血糖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将患者采用抽签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者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均于睡前皮下注射,比较治疗后3个月的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2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波动情况以及低血糖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BG、2h PB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 FBG、2h PBG、HbA1c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FBG、2h PB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血糖标准差及极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低血糖反应1例(3.3%),对照组低血糖反应7例(2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甘精胰岛素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效果好,胰岛素用量较少,低血糖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单纯予以胰岛素治疗,观察组予以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均规律治疗8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治疗中平均胰岛素用量,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BG,PBG,HbA1C,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后,观察组的FBG,PBG,HbA1C及胰岛素用量均低于对照组,BMI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迅速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降低胰岛素的用量,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增加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6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以糖尿病教育、控制饮食、运动疗法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注射甘精胰岛素和口服瑞格列奈,对照组注射预混胰岛素.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等变化,并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FBG、2 h PBG、HbA1c、Homa-IR、Homa-β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HbA1c、Homa-IR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轻微,未发生低血糖事件.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安全、有效,是临床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规范化胰岛素注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规范化胰岛素注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皮下注射法,试验组25例采用规范化胰岛素注射法。比较2种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即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试验组FBG、PBG和HbA1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期间共发生12次轻度低血糖事件。结论规范化胰岛素注射能有助于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李婉妮  李洁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12):3696-3699
目的观察降糖舒片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8月在宝鸡文理学院医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和治疗组(83例)。对照组患者餐前30min口服瑞格列奈片,初始剂量0.5 mg/次,3次/d,之后根据血糖水平调整用药剂量,最大剂量为4 mg/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降糖舒片,5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 PBG)、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8.0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3.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bA1c、2 h PBG和FBG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HbA1c、2 h PBG和FB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OMA-IR显著降低(P0.05),而GLP-1和FINS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胰岛素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糖舒片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利司那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于早餐前皮下注射利司那肽联合甘精胰岛素,对照组于早晚餐前皮下注射精蛋白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餐后2 hC肽(PCP)、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9.96±0.87)d短于对照组的(14.17±1.45)d,体质量指数(22.05±1.07)kg/m2小于对照组的(24.37±1.65)kg/m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BG(6.49±0.75)mmol/L、2 h PBG(8.53±1.28)mmol/L、HbA1c(5.89±0.42)%低于对照组的(...  相似文献   

8.
《抗感染药学》2018,(2):341-343
目的:评价格列喹酮与葛根素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格列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等血糖指标和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酯(TG)等血脂指标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BG、PBG、Hb A1c、TC、TG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患者FBG、PBG、Hb A1c、TC、TG水平测得值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为72.09%(P<0.05)。结论:采用格列喹酮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较为显著,有效改善了血糖及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血糖(FBG)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71.1%(P<0.05);且治疗后HbA1c、2hPG、FBG水平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患者依从性好,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能有效地控制血糖,是一种较为理想联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达格列净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4例)和观察组(10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磷酸西格列汀+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磷酸西格列汀+达格列净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监测值和肾功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FBG、2 h PBG、HbA1c、Scr、BUN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BG、2 h PBG、HbA1c、Scr、BUN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FBG(5.21±1.01)mmol/L、2 h PBG(7.80±1.71)mmol/L、HbA1c(6.22±1.59)%、Scr(332.18±111.71)μmol/L、BUN(17.22±1.59)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78±2.41)mmol/L、(8.89±2.29)mmol/L、(8.33±1.94)%、(555.43±173.29)μmol/L、(23....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盐酸二甲双胍两种剂型治疗2型糖尿病的经济学效果。方法:将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52例)服用盐酸二甲双胍普通片,B组患者(74例)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值(HbA1c),并运用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比较其成本-效果。结果:治疗12周后,A组患者有效率为70.21%,FBG下降17.44%,2 h PBG下降23.40%,HbA1c下降14.10%,平均治疗总费用为919.00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3.09、52.69、39.27和65.18。B组患者有效率为56.52%,FBG下降16.61%,2 h PBG下降18.40%,HbA1c下降10.53%,平均治疗总费用为511.80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9.06、30.81、27.82和48.60。以B组为参照,A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9.74、490.60、81.44和114.06。结论:两种剂型的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均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的FBG、2 h PBG、HbA1c,而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经济性和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西格列汀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肾功能与γ-谷氨酰转移酶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运动治疗,糖尿病饮食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磷酸西格列汀片,100 mg/次,1 次/d,所有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血生化指标、肾功能指标以及γ-GT.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GLU)、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LU、2 h PBG、HbA1c、TG、TC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的GLU、2 h PBG、HbA1c、TG、T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以及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格列汀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改善血脂水平,降低CysC、β2-MG、γ-GT水平,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停用降糖药,并进行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及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于餐前30 min注射诺和灵30R,观察组患者于每日睡前注射甘精胰岛素,并于餐前15 min口服瑞格列奈。疗程4个月,观察指标有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体质量指数(BMI),低血糖发生率等。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FBG、2 h PBG、Hb A1c指标有变化,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 A1c指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11.1%,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4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BG、2 h PBG指标变化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药实践》2016,(6):414-418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干预治疗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8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控制饮食、适量锻炼、胰岛素注射、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及计对症支持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干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分别测定患者体重(BW)、身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收缩压/舒张压(SBP/D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的BW,BMI,FBG,2 h PBG,Hb A1c,SBP/DBP,TC,TG,LDL-C,hs-CRP,IMT均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干预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CY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干预治疗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协同降低BM,BMI,FBG,2 h PBG,Hb A1c,SBP/DBP,hs-CRP的作用,同时又能降低TC,TG,LDL-C和升高HDL-C,对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起到了综合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比较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与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4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饮食治疗及健康教育。观察组餐前皮下注射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 ,对照组餐前皮下注射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FBG、PBG 、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2组间FBG、PB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血糖达标快,安全性高,优于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对糖尿病(DM)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136例DM患者均给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治疗,采用随机排列法将其分为研究1组和研究2组,各68例。研究1组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治疗方式,研究2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SII)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水平及日均胰岛素用量、血糖指标达标时间。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组间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1组FPG为(5.80±1.05)mmol/L、2 h PBG为(7.55±1.13)mmol/L、HbA1c为(6.52±0.84)%,研究2组FPG为(5.76±1.04)mmol/L、2 h PBG为(7.50±1.15)mmol/L、HbA1c为(6.49±0.83)%。两组FPG、2 h PBG及HbA1c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日均胰岛素用量(35.07±3.26)U少于研究1组的(43.85±3.82)U,血糖指标达标时间(5.56±1.2...  相似文献   

17.
周峰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0):317-318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与预混人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6例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二甲双胍和预混人胰岛素治疗,对照组单用预混人胰岛素治疗,6月后观察2组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2hPG、HbA1c达标率方面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预混人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使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治疗达标率高,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和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预混30R)在2型糖尿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现抽我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划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预混30R)治疗,以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2h)、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为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实验组在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方面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BG、PBG2h、Hb A1c两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的血糖控制优于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预混30R),患者依从性好,易于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注射液辅治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糖尿病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水平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变化.结果 2组FBG、HbA1c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TC、TG降低水平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EF值、E/A比值均有改善(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魏酸钠注射液辅治糖尿病心肌病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门诊健康知识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前瞻性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给予门诊健康知识教育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干预后的服药依从性及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用药依从性好的例数多于对照组。结论:门诊健康知识教育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血糖水平,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