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长玲 《系统医学》2024,(1):161-164
目的 分析异位妊娠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对患者血清性激素和抗穆勒管激素水平(Anti-Müllerian Hormone, AMH)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平邑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行异位妊娠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对照组行输卵管开窗术。比较两组相关手术指标及术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和AMH水平。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5.39±1.63)d、手术时间为(45.65±10.23)min,均短于对照组的(7.54±1.76)d、(52.96±11.65)min,差异有统计意义(t=4.481、2.357,P均<0.05);两组术后1个月AMH水平及术后3个月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AMH水平及术后6个月促滤泡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LH、雌二醇(17β-estradiol,E2)、AM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FSH、LH、E...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输卵管切除治疗排卵功能正常的单侧输卵管积水所致不孕症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治疗排卵功能正常的单侧输卵管积水患者97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56),其中观察组采用输卵管段切除治疗,对照组采用输卵管远端造口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前后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总窦卵泡数(AFC)和卵巢体积(OVVOL).[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0.24±6.41)min和(20.12±3.11)mL,明显低于对照组[(70.05±8.10)min和(40.51±5.09)mL],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住院时间及手术前后FSH、LH、E2、AFC和OVVO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切除治疗输卵管积水不孕症患者,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但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8):3361-3362
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治疗和腹腔镜保留患侧输卵管的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对患者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35例,按照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5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保留患侧输卵管的保守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卵巢体积、性激素水平、窦卵泡数量、排卵率及生育结局。结果观察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雌二醇(E2)、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卵巢体积及窦卵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异位妊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输卵管切除术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生殖潜能产生影响,但可有效减少再次异位妊娠的发生。因此是否对输卵管妊娠的患者是采用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进行治疗,需根据输卵管的病变情况及患者的生育要求来作最终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术同时切除双侧输卵管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是否同时切除双侧输卵管,分为观察组(切除双侧输卵管)50例与对照组(保留双侧输卵管)50例。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对比手术前后患者的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激素水平,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卵巢舒张末期最小血流速度(Vmin)、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Vmax)、搏动指数(PI)、阻力值(RI)等。结果与术前对比,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LH及FSH水平均显著上升,E2水平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LH、FSH及E2水平变化更显著(P0.05);与手术前对比,手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Vmin及Vmax明显降低,PI及RI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术前及术后各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输卵管病变及盆腔包块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全子宫清除术同时切除双侧输卵管对卵巢功能会产生不良影响,但可以降低术后患者盆腔包块及输卵管病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不同术式对双侧输卵管积水致不孕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双侧输卵管积水致不孕患者11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58例。对照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近端离断远端造口术。对比2组手术前后内分泌指标[促卵泡生成素(FSH)及雌二醇(E2)]变化,术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及Gn用量、使用时间,获卵数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术后1、3个月FSH、E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Gn用量、用药时间、HCG水平、获卵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IVF-ET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与输卵管近端离断远端造口术均能优化患者内分泌指标及激素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输卵管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新野县人民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双侧输卵管切除不孕患者56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双侧输卵管堵塞但未采取切除治疗的不孕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内分泌测定、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观察输卵管切除术对患者的基础内分泌、促性腺激素用量以及超促排卵周期中获卵情况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基础内分泌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低于2年的患者和手术时间高于5年的患者基础内分泌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促性腺激素用量和用药天数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获卵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在短时期内基础内分泌无明显的改变,但双侧卵巢反应性有明显变化。临床建议,行输卵管妊娠手术的患者如果想保留生育功能,则最好保留输卵管,但病情进展要求输卵管切除的患者则应最大程度地降低对输卵管系膜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双输卵管近端阻断远端造口术和双输卵管切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因双侧输卵管积水行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近端阻断远端造口术的不孕患者55例为研究组,以同期相同原因行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切除术的不孕患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第一个和第三个月经周期基础内分泌变化以及超促排卵周期中促性腺激素(Gn)用量和时间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结果 研究组术后第一个月经周期、第三个月经周期血促卵泡生成素(FSH)和雌二醇(E2)水平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01、-1.66、1.02、-0.28,P均>0.05);对照组术后第一个月经周期、第三个月经周期FSH和E2水平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09、-0.67、-0.50、0.20,P均>0.05).两组间术前、术后第一个、第三个月经周期FSH和E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73、0.28、0.82、-0.84、-2.12、-0.72,P均>0.05);两组Gn用量、用药时间、获卵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37、0.03、1.10、0.21,P均>0.05);两组间受精率、卵裂率、优质卵泡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0.01、0.46、0.14、0.08、3.51、0.15,P均>0.05),两组间优质胚胎数和移植胚胎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48、1.11,P均>0.05).结论 腹腔镜下双输卵管近端阻断远端造口术和双输卵管切除术后卵巢储备功能及IVF-ET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两者均可作为输卵管积水患者行IVF-ET前手术预处理的主要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子宫肌瘤的患者根据腹腔镜下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子宫肌瘤剔除组、全子宫切除组、全子宫切除及输卵管切除组,各40例。比较术前、术后三组的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水平及窦状卵泡数(AFC),通过Kupperman问卷调查表评估更年期症状判定患者的卵巢功能。结果术后,全子宫切除组、全子宫切除及输卵管切除组AMH、E2水平均降低,全子宫切除及输卵管切除组的FSH水平升高(P<0.05);术后,全子宫切除组FSH、E2水平低于子宫肌瘤剔除组(P<0.05);全子宫切除及输卵管切除组FSH水平高于子宫肌瘤剔除组和全子宫切除组,E2水平低于子宫肌瘤剔除组和全子宫切除组(P<0.05);术后3个月,全子宫切除组、全子宫切除及输卵管切除组AFC均减少(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潮热等更年期相关症状。结论本研究中,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对卵巢功能无影响,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及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对卵巢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腹腔镜输卵管造口术或输卵管切除术治疗输卵管积水术后的妊娠结局。方法 77例经该中心子宫输卵管造影或B超诊断为输卵管积水,除外其他不孕因素的不孕患者,经腹腔镜探查证实诊断后,行单侧、双侧输卵管造口术或单侧、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后随访1~4年。结果 77例因输卵管积水导致不孕患者,经腹腔镜相应手术治疗后,39例妊娠,妊娠率50.65%。其中13例(16.88%)自然受孕,26例(33.77%)经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分娩,已分娩35例,妊娠状态3例,早期流产1例。结论腹腔镜手术是输卵管积水导致不孕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后IVF-ET较自然受孕妊娠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输卵管处理方案选择对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妇产科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良性子宫病变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保留双侧输卵管,实验组患者术中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激素水平、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相近(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的抗苗勒管激素、雌二醇AMH、E2水平较术前降低,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较术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同时间点血清激素水平相近(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的Kupperman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同时间点的Kupperman评分相近,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MPS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盆腔炎性疾病2例(5.13%),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盆腔炎性疾病8例(20.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卵巢良性肿瘤和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会降低患者的卵巢功能,加重围绝经期症状,单纯施行全子宫切除术和术中联合双侧输卵管切除术的手术相关指标相近,对卵巢功能和围绝经期症状的影响相似,但术中联合双侧输卵管切除术降低了患者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病率,建议预防性切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联合宫角缝扎对输卵管妊娠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符合条件的10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50例患者行腹腔镜下保留输卵管妊娠病灶清除手术,观察组50例患者行腹腔镜下输卵管抽芯切除术+宫角缝扎治疗,评估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情况、宫内受孕情况、再次宫外孕、卵巢功能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 0. 05),对照组出血量显著多于观察组(P 0. 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β-HCG水平下降更显著(P 0. 05);治疗1、3、6个月后,2组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抗缪勒管激素(AMH)和雌二醇(E2)水平无显著差异(P 0. 05);随访18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异位妊娠发生率4. 00%低于对照组的12. 00%,而2组间宫内受孕率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抽芯切除术联合宫角缝扎术应用于输卵管妊娠能有效降低再次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且并未对卵巢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6):996-997
目的探究为输卵管妊娠患者行不同形式的腹腔镜手术,对其卵巢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择取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75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A组行输卵管切开取胚术;B组行输卵管浆膜下部分切除术;C组行输卵管切除术,每组25例患者。对比三组患者术前、术后1月、术后6月的卵巢基质内动脉血流参数以及患者卵巢截面积;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后1月、术后6月的雌二醇、睾酮、黄体酮、黄体生成素以及卵泡刺激素等指标。结果术后1月、术后6月时A、B、C组患者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睾酮以及黄体酮数据差异显著,其中以C组最优,其次为B组,最后为A组,但是在雌二醇、睾酮、黄体酮数据中,C组最优,其次为B组,最后A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术后6月时,三组PSV、EDV、RI以及卵巢截面积数据均存在差异,其中C组最优,其次为B组,最后A组,而RI数据中C组最优,其次为B组,最后A组,组间数据差异在统计学中有意义(P0.05)。结论为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手术会对患者卵巢功能造成影响,因此可选择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或输卵管浆膜下部分切除术以确保卵巢功能的正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促卵泡生成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和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检测对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患者卵巢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共选取2016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苏州市立医院行腹腔镜下巧克力囊肿剥除术的50例患者,记为观察组,年龄20~40岁,根据囊肿部位分为单侧组(n=29)与双侧组(n=21),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检测血清AMH和内分泌激素FSH,LH和E2水平,评估手术前后卵巢功能变化。结果: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且术后至少随访6个月。与术前比较,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AMH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术后1个月FSH水平有显著升高(P0.01)。术后3个月、6个月FSH水平和术后各时点LH,E2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术后1个月、3个月血清AMH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术后各时点血清AMH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或P0.01)。单侧组和双侧手术前后各时点血清FSH,LH和E2水平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双侧组术后3个月、6个月血清AMH水平显著低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腹腔镜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易导致患者卵巢功能下降,且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术后卵巢功能下降更为明显,常规检测FSH,LH,E2的同时重点加强血清AMH检测对临床准确评估术后卵巢功能变化具有显著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对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输卵管妊娠且要求保留输卵管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垂体后叶素组(n=55)在术中于患侧输卵管系膜内注射垂体后叶素进行预处理后冉行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对照组(n=47)不做预处理,比较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卵管切除率、持续性异位妊娠率和输卵管通畅率等的差异.结果 垂体后叶素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垂体后叶素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垂体后叶素组输卵管切除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持续性异位妊娠率和输卵管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中预先应用垂体后叶素止血效果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有利于保护患者的生育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和输卵管切除术对输卵管妊娠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201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12例)和对照组(8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于术后第1、3、6个月患者月经第3天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双侧卵巢窦卵泡数、卵巢体积,并于术后6个月检测排卵情况。术后1年观察两组患者宫内妊娠情况。结果术后1、3、6个月两组患者健侧窦卵泡数、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患者患侧窦卵泡数分别为(7.71±3.12)、(7.86±2.03)、(7.65±1.89)个,对照组分别为(4.06±1.05)、(3.91±1.14)、(4.89±2.03)个。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内=0.573,P>0.05,F组间=634.306,P<0.01,F交互=463.257,P<0.01)。术后1、3、6个月观察组患者患侧卵巢体积分别为(8.49±1.67)、(9.01±3.07)、(8.51±2.67)cm^3,对照组分别为(5.70±2.58)、(4.81±2.10)、(6.03±1.96)cm^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内=0.671,P>0.05,F组间=449.106,P<0.01,F交互=261.017,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排卵率(82.1%,92/112)及术后1年宫内妊娠率(71.8%,79/110)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6.2%,50/89)、(31.0%,27/8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601、28.753,P均<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术后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优于输卵管切除术,术后排卵率及宫内妊娠率也优于输卵管切除术,表明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术保护了患者的卵巢贮备功能和生殖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缝合术与腹腔镜下输卵管部分切除术对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96例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缝合术,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部分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血清性激素水平、卵巢储备功能和术后2年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两组的FSH和LH水平均升高,E2和AMH水平均下降,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患侧AFC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年内宫内妊娠患者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卵管切开取胚缝合术对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影响更小,可降低医源性卵巢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术时同时切除输卵管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因子宫肌瘤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的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同时行输卵管切除术)与对照组(输卵管保留组)。于术后3个月、1年门诊随访,详细询问有无围绝经期症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卵巢动脉血流状况;并行性激素的检测。以探讨子宫全切术同时行输卵管切除术的可行性。结果 (1)两组患者术前促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无明显差异。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E2均较术前降低,研究组较明显,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术后1年,两组患者E2均较术后3个月时有所升高,但仍低于术前水平,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FSH均较术前升高,研究组较明显,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术后1年,两组患者FSH均较术后3个月时有所降低,但仍高于术前水平,两组差异无显著性。(2)术前两组的卵巢PSV、RI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PSV均较术前降低,研究组较明显,两组差异显著。术后1年,两组患者PSV均较术后3个月时升高,但仍低于术前水平。两组差异显著。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RI均较术前升高,研究组较明显,两组差异显著。术后1年,两组患者RI均较术后3个月时降低,但仍高于术前水平。两组差异显著。(3)术后3个月时患者围绝经期症状出现情况两组差异不明显,术后1年时研究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子宫全切时是否同时切除输卵管要视具体情况,切除输卵管有可能影响卵巢血供,进而影响卵巢功能,加重围绝经期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输卵管积水的影像学表现及介入栓塞术治疗输卵管积水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1月—2013年6月行输卵管介入栓塞术的396例输卵管积水患者,其中单侧输卵管积水250例,双侧输卵管积水146例,共计542条积水输卵管。根据积水输卵管形态分为轻型组(n=496)和重型组(n=46)。应用微导管将铂金微弹簧圈送至输卵管间质部及峡部,对积水的输卵管进行栓塞,比较2组的栓塞效果。结果:轻型组总有效率为100%,重型组总有效率为97.8%。结论:输卵管介入栓塞术作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前输卵管积水预处理的较好方法,总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小、无麻醉风险;手术难度与输卵管形态有关,在术者的手术操作能力较强的情况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不同术式切除子宫、卵巢对内分泌改变及绝经综合症的影响.方法:对135例45岁以下非绝经期妇女因妇科良性疾病而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手术范围的不同分为三组进行研究,其中A组(n=38)行全子宫加一侧附件切除,B组(n=67)仅行全子宫切除而保留双侧附件,C组(n=30)仅行单侧附件切除,分别在术前一个月内,术后六个月测定血促卵泡激素(FSH)、泌乳素(LH)、雌二醇(E2)、孕激素(P)水平,并在术后6~12个月进行绝经综合症的随访.比较三组间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全子宫加一侧附件切除组术后FSH、LH较术前显著升高,E2较术前显著下降,P均<0.01,绝经期症状较单侧附件切除组严重,P<0.05;保留二侧附件而作子宫切除组术后:FSH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E2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绝经期症状较单侧附件切除组严重,P<0.05:保留子宫仅作一侧附件切除组术后体内激素水平无明显改变,绝经综合症出现率明显低于全子宫加一侧附件切除组和子宫切除组,P均<0.05.结论:不同术式切除子宫、卵巢可影响其内分泌及绝经综合症,卵巢的功能与卵巢血液供应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输卵管开窗术对重度输卵管积水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及妊娠状况的影响。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将 2018 年 1~12 月接受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治疗的 40 例重度输卵管积水患者纳入对照组, 将同期接受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治疗的 45 例重度输卵管积水患者纳入观察组。 对比两组术后卵巢储备功能,待机体恢复后,两组均进行体外受精 - 胚胎移植,并观察妊娠情 况。 结果:腹腔镜术后 1 个月,两组促卵泡生成素、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观察组基础窦状 卵泡数、成熟卵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体外受精 - 胚胎移植后,两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与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均可应用于重度输卵管积水患者,两组 妊娠状况无明显差异,但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在维护患者卵巢功能方面效果更佳,易于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