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建立近红外通用性模型,对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及其水分进行无损、快速定量分析。方法以不同企业生产的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为分析对象,用光纤测定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并通过聚类分析方法确定校正集和预测集,考察不同预处理方法、谱段的影响,选择建立最佳的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及其水分的定量模型。结果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定量分析模型由36个校正集样品建立校正模型,17个样品用于外部验证,验证集相关系数为96.33%,校正集均方差为1.19%,验证集均方差为1.66%。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水分定量分析模型由34个样品校正集样品建立校正模型,19个样品用于外部验证,验证集相关系数为96.39%,校正集均方差为0.22%,验证集均方差为0.26%。结论 2个模型结合可以对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含量和水分进行快速测定,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适合大量重复性样品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技术和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对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进行无损、快速定量分析。方法采集26批实验室自制样品和40批不同企业市售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通过聚类分析确定校正集和验证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定量分析模型。结果 3个定量模型中阿莫西林浓度范围为21.28%~75.57%,克拉维酸浓度范围为2.67%~15.85%,水分范围为0.46%~15.7%。阿莫西林定量模型的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1.42%和1.54%;克拉维酸定量模型的RMSECV和RMSEP分别为0.56%和0.71%;水分定量模型的RMSECV和RMSEP分别为0.11%和0.14%。结论建立的3个非破坏性快速定量分析模型用于不同厂家生产的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样品测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可用于现场快速筛查、监督药品质量的三磷酸腺苷二钠(ATP-2Na)注射液的快速定量分析模型。方法:收集全国16家生产企业共73批ATP-2Na注射液样品,采集近红外光谱图,利用化学计量学偏最小二乘法(PLS)将光谱信息与含量数据关联,建立通用型定量分析模型,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全部样品经聚类分析分为Ⅰ类、Ⅱ类,分开建立两组均质样本定量模型。建立的模型(Ⅰ)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为1.73%,相关系数为0.951 2;模型(Ⅱ)RMSECV为1.55%,相关系数为0.943 1。模型验证试验中,经配对t检验,两种模型分别对18批和14批样品的预测值与真实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建立的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预测不同生产企业ATP-2Na注射液中ATP-2Na的含量,并能对不合格样品进行预测,达到现场监督快速测定样品含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AOTF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仪,建立茯苓中水分的快速定量分析方法。方法:以空气为背景,采用漫反射方式、SNAP光谱采集软件,采集近红外光谱,光谱数据为比率模式下采集,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交叉-验证法(cross-validation)及Unscrambler定量分析软件创建定量校正模型。结果:定量模型的外部验证相关系数和内部验证相关系数均能达到0.9950,通过模型外部验证,验证集相对偏差RSEP值为2.7%,验证集预测误差均方根RMSEP值为0.49,预测值和化验值的平均相对偏差为1.3%。结论:AOTF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仪可达到对茯苓药材中水分含量快速准确测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吡嗪酰胺片近红外定量分析通用性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建立近红外通用性模型,能对不同厂家吡嗪酰胺片的含量进行快速、无损地测定,有效监控其质量。方法采集9个浓度梯度的各3批自制样品及来源于20个不同厂家46批次的真实样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并通过聚类分析方法确定校正集和预测集,考察不同预处理方法、谱段和光滑点数的影响,选择建立了最佳的吡嗪酰胺片的定量模型。结果 46个校正集样品经交叉验证建立校正模型,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775,相关系数为99.4%;27个预测集真实样品的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962,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相关系数为99.8%。预测值的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1.26%)。方法精密度RSD为0.84%(n=6),方法稳定性RSD为0.5%(n=5)。对6个厂家6批真实样品含量测定,相对误差均小于1.53%。结论所建立的定量模型能够对不同厂家不同规格的样品作出准确、快速的含量分析。  相似文献   

6.
钟晓娇  刘丽娜  王磊  肖婷婷  黄静 《贵州医药》2022,(5):688-691+841
目的 测定自制羧甲司坦缓释片的释放度,并与市售羧甲司坦片释放度比较,为处方优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测定羧甲司坦缓释片释放度,检测波长为567 nm。采用桨法,以pH=6.6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作为释放介质,转速为100 r/min进行药物释放度测定,取样时间点为1 h、2 h、4 h、6 h、8 h、12 h。结果 羧甲司坦缓释片在1.6~14.4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回归方程为:A=0.0695c-0.0898,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05%,RSD为1.8%,重现性良好(RSD=0.35%)。羧甲司坦缓释片2 h时累积释放接近30%,8 h时接近90%,0~12 h释药曲线符合一级释药模型。羧甲司坦普通片在1 h时累积释放超过95%。与市售普通片相比,自制羧甲司坦缓释片缓释效果明显。结论 本课题所建立的释放度及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单,方便,稳定,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羧甲司坦缓释片释放度测定。自制羧甲司坦缓释片释放速度明显低于市售羧甲司坦片,缓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近红外(NIR)光谱法,建立定量模型,实现五味子提取过程中关键指标的快速检测。方法:在线采集五味子提取液的近红外光谱,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差重法获取参照,采用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分别建立五味子醇甲、果糖、葡萄糖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定量模型。结果:定量模型的校正集相关系数R、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五味子醇甲0.99792、1.41、8.76,果糖0.99246、0.0919、0.333,葡萄糖0.99371、0.0954、0.448,可溶性固形物0.98723、3.07、11.2。结论:该方法快速、便捷,结果准确,适用于五味子提取过程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建立片姜黄近红外定量检测模型,快速测定片姜黄中挥发油的含量。方法: 以中国药典中蒸馏法测定片姜黄中挥发油的含量,然后采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优化模型,采用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r)、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内部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CECV)和预测模型相关系数(r)、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对校正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选择谱段为7 189~4 227 cm-1、8 813~7 478 cm-1,以二阶导数+MSC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建立定量分析模型;所建立的片姜黄挥发油定量校正模型中的r为0.976 9;RMSEC为0.090 7;RMCECV为0.377 3;片姜黄挥发油预测模型的r值为0.905 3;RMSEP为0.196 0。结论: 建立的近红外定量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用于片姜黄挥发油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9.
近红外透射光谱法快速测定布洛芬缓释胶囊释放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近红外透射光谱分析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布洛芬缓释胶囊释放度进行快速定量分析。方法:以30批布洛芬缓释胶囊为分析对象,首先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法采集不同时间段释放液的近红外透射光谱,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最后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释放度定量测定模型。结果:30批布洛芬缓释胶囊释放度实验得到101个样品数据,采用外部验证建立模型。根据自动分离原理,从101个样品数据中选择了61个数据作为校正集样本,含量范围为4.97%~30.89%;剩余40个数据作为验证集样本,含量范围为5.07%~30.34%;建模谱段为8937~7487 cm-1及6102~5446 cm-1;预处理方法为一阶导加多元散射校正;维数为6;内部验证及外部验证的相关系数分别为95.04%和94.37%;内部交叉验证及外部验证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96%和2.04%。结论:所建立的释放度快速分析定量模型可对布洛芬制剂进行准确、快速定量分析,方法快速简便,可用于药品的快速分析和检验。  相似文献   

10.
《中南药学》2015,(6):634-637
目的建立罗布麻叶中总黄酮含量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快速测定罗布麻叶中总黄酮含量。方法采集并用多种预处理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罗布麻叶中总黄酮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并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优化。结果优化后定量模型的校正集预测值与测定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C为0.979 6,校正集标准差(SEC)为0.21,验证集标准差(SEP)为0.13、交互检验验证集标准差(SECV)为0.27。结论该定量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果,建立的方法可快速定量分析罗布麻叶中总黄酮含量。  相似文献   

11.
盐酸环丙沙星片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蝉  李玮 《安徽医药》2013,17(12):2042-2044
目的 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建立盐酸环丙沙星片含量快速测定方法.方法 采集盐酸环丙沙星片的近红外(NIR)光谱,建立近红外定量模型.结果 盐酸环丙沙星片定量模型经内部交叉验证建立预测模型,浓度范围为54.51%~77.72%(mg/mg ),决定系数(R2) 为97.49%,内部交叉验证预测均方根误差( RMSECV)为0.74.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2)为97.2%,外部验证预测均方根误差( RMSEP) 为0.813.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无损,结果准确,适用于药品的现场快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测定羧甲司坦片、口服溶液和颗粒剂含量测定的RP-HPLC法。方法:以0.1%三氟乙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35℃,经RP-C18色谱柱洗脱,240nm波长处测定,通过外标法计算样品的含量。结果:在本文建立的实验条件下,羧甲司坦浓度(c)在0.1018~2.0350mg?mL-1范围与峰面积(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A = 523.12c 3.2222,r=0.9999),羧甲司坦的定量限为1.0×10-5 mg。羧甲司坦片剂的重复性为0.5%,回收率为100.9%(RSD=0.5%,n=3×3);口服溶液剂的重复性为0.2%,回收率为101.4%(RSD=0.6%,n=3×3);颗粒剂的重复性为1.0%,回收率为100.2%(RSD=0.4%,n=3×3)。结论:本实验建立的HPLC法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测定不同的羧甲司坦制剂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山茱萸饮片中5-羟甲基糠醛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并用于快速判别山茱萸饮片的炮制程度。方法 以54个样本作为校正集,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定量校正模型并进行优化。以9个样本作为验证集,进行含量预测。结果 校正模型决定系数为0.925 6,相对分析误差为5.06,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为0.022 0,外部验证均方差为0.019 3,光谱预测值与真值之间的相关性较好。结论 该法可直接用于中药山茱萸中5-羟甲基糠醛含量的快速预测,为快速判断山茱萸炮制程度提供可能。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无损、准确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红霉素肠溶片中红霉素A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近红外漫反射技术和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对红霉素肠溶片中的红霉素 A 进行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数学模型,对预测集进行预测,并对实际样品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40个校正集样品经内部交叉验证建立校正模型,内部交叉验证确定系数 R~2=99.86,内部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50。对10个预测集样品进行外部验证,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493,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相关系数达0.9995。预测值的平均回收率为100.11%(RSD=0.96%,n=10),方法精密度 RSD 为0.78%(n=8)。方法稳定性 RSD 为0.95%(n=7)。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药品快速检查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借助近红外漫反射光谱(NIRS)分析技术和支持向量机(SVM)结合粒子群算法(PSO)建立鲨肝醇片快速定量分析方法。方法:以3个厂家生产的143批鲨肝醇片为分析对象,首先采集样品的NIRS,同时以硫代硫酸钠滴定的方法测定样品含量,然后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PSO-SVM算法建立鲨肝醇片定量模型。结果:主成分分析方法结果显示,选取前20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95.43%。采用外部验证方法建立定量模型,120批样品用来建立模型,建模谱段为9 000~4 250 cm-1,预处理方法为一阶导加矢量归一化,最终优化得到的核函数径宽σ和惩罚因子c分别为0.15和2.25。23批样品作为验证集,预测结果与真值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85 4,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578 8,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很好吻合,其平均偏差为0.10%,最大偏差为0.99%;平均相对偏差为0.42%,最大相对偏差为4.88%。结论:所建立的快速分析定量模型可对鲨肝醇片进行准确、快速的定量分析,可用于药品快速分析和检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建立盐酸环丙沙星片快速检定方法。方法:采集盐酸环丙沙星片的近红外(NIR)光谱,建立一致性检验模型和定量模型。结果:盐酸环丙沙星片定量模型经内部交叉验证建立预测模型,浓度范围为54.51%~77.72%(mg/mg),决定系数(Rz)为98.42%,内部交叉验证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609。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2)为96.95%,外部验证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705。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无损,结果准确,适用于药品的现场快检。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测定异福片中利福平和异烟肼含量的方法。方法:将光谱分别进行卷积平滑、一阶导数、二阶导数预处理,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定量分析模型,以校正集的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及相关系数(r)为优化参数,选择最佳预处理方法和波长范围。通过留一交互验证法,以预测残差平方和(PRESS)为优化参数,选择最适主因子数。结果:校正集样品利福平和异烟肼的 r 分别为0.9940和0.9910,RMSECV 分别为0.00764和0.00445。对预测集样品利福平和异烟肼的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00397和0.0038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88%和100.87%;重复性试验 RSD 分别为0.672%和1.08%。结论: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精度高,且具有方便快捷、非破坏、无污染、可在线检测、重复性好等优点,可作为异福片原位质量检测和在线质量监控的方法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8.
采用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法对不同厂家的盐酸氨溴索片进行快速识别.用固体光纤采集了13个生产厂家的345批盐酸氨溴索片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随机选择各厂家的共20批次的40个样本作为待测样组成验证集,用于评价模型预测效果,其余662个样本作为校正集,建立定性识别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用于盐酸氨溴索片的快速识别分析.  相似文献   

19.
曾檀  吴群  龚士学 《中国药业》2008,17(6):27-27
目的应用近红外漫反射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测定注射用炎琥宁的含量。方法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数学模型,对预测集样品进行预测,并对实际样品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34个校正集样品经内部交叉验证建立校正模型,内部交叉验证确定系数R^2=97.98,内部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1.53。对10个预测集样品进行外部验证,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2.26,确定系数R^2=2.26。结论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药品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建立快速测定盐酸吡格列酮片含量的方法。方法:用HPLC法测定100批盐酸吡格列酮片样品含量并采集各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从中随机抽取80批样品组成校正集,另20批样品组成测试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定量模型,并预测测试集样品的盐酸吡格列酮含量。结果:所建立定量模型的交叉验证测定系数r^2为0.9903,交叉验证均方差(RMSPCV)为0.394;测试集样品的测定系数r^2为0.9875,预测均方差(RMSEP)为0.259,平均预测偏差0.18%。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环保,可用于盐酸吡格列酮片的快速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