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皂刺为豆科植物皂刺GleditsiasinensisLam .的棘刺。具有搜风、拔毒、消肿、排脓的作用 ,为常用中药。最近的中药市场上发现两种皂刺的伪品 ,分别为日本皂刺和酸枣树的带刺的枝条加工而成 ,现鉴别如下。皂刺 :完整的棘刺呈圆柱形 ,有分枝 ,主刺长 5~15cm ,基部粗 0 6~ 1cm ,  相似文献   

2.
从凉血解毒惯用生地炭、银花炭;善用鲜荷叶捣汁调散剂外敷治疮疖;小便不利下肢浮肿用茵陈;脱朽骨加服象牙面;治疗疮疡重视脾胃;脓疡喜用生山甲、生皂刺,溃疡用山甲炭、皂刺炭;湿疹糜烂渗出严重者用马齿苋、紫花地丁水煎湿敷;对湿邪辨证另解、治斑秃用天麻;疮痈久不敛合者以赤石脂研末外用等,论述当代名医赵炳南外科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3.
秦东风 《河北中医》2003,25(9):684-685
药物配伍 ,各尽其妙 ,笔者汲取前贤经验 ,结合个人多年的临床实践 ,总结出一些疗效良好的治疗肺系病症的对药 ,现选介如下。1 黄芪配皂刺黄芪益气补肺、内托排脓、消肿生肌 ,为疮家要药 ;皂刺攻毒拔毒、排脓消肿。黄芪以补为主 ,逐五脏间恶血 ;皂刺以消为要 ,软坚散结化痰。黄芪可助皂刺攻毒散邪之力 ,皂刺能增黄芪托毒外出之功。两药相合 ,一补一消 ,一托一散 ,补气托毒 ,散结治癌 ,祛邪毒而不伤正 ,扶正气而不恋邪。主用于中晚期肺癌正虚邪实患者 ,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所致的咳喘属正虚邪实者 ,也可辨证应用。曾治一…  相似文献   

4.
半年多来,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脓疡14例,其中细菌性肝脓疡13例,阿米巴肝脓疡1例;非手术疗法7例,切开排脓加双管冲洗-引流术者7例。全部治愈,无1例死亡。现将14例的治疗方法及临床资料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河北中医》1980,(4):53-55
肺脓疡并非小儿和成人少见之病,过去尽管广泛应用抗菌素,对急性肺脓疡提高了疗效,但由于肺脓疡周围形成脓性膜,妨碍抗菌素进入脓腔,使病情迁延不愈,有的造成死亡,有的不得不手术治疗。例如六五年儿科杂志报道,四十六例小儿肺脓疡中治愈率只占21.7%,好转71.8%,死亡占6.5%。  相似文献   

6.
小儿肝脓疡1例治验陈乐丰汪西荣程寿康(江西省星子县中医院星子332800)关键词肝脓疡中医药疗法验案左某,男,9岁,1995年3月10日入院。患儿1个月前突发右胁刺痛,夜尤甚,发烧,体温38℃~40℃,纳差,恶心,尿黄,便秘。B超提示肝脓疡。在外院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通腑消痈蚀脓汤治愈肝痈(肝脓肿)疗效。[方法]对1例CT诊断:右肝脓肿(7.2×6.4cm)通腑消痈蚀脓汤(生大黄后下20g,蒲公英15g,连翘12g,青黛6g,败酱草15g,乳没各制8g,山甲炮6g,皂刺4g,北柴胡6g,生地15g,甘草4g),1剂/d,水煎600mL,早晚口服;结合B超、血常规等相关检查观察治疗情况。[结果]3剂则热退痛减,6剂肿消痛失,脓区缩小,7.2cm×6.4cm之肝脓肿,经50余天治疗痊愈。[结论]通腑消痈蚀脓汤治疗肝痈疗效治疗确切,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特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保守治疗盆腔囊性包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以红藤败酱皂刺汤为主方,采用内外合治方法,观察妇科体征及B超检查包块变化。结果:盆腔囊性包块消失者45例,缩小者67例,包块缩小不明显者11例,总有效率91.0%。结论:红藤败酱皂刺汤治疗盆腔囊性包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陈曙光 《新中医》2000,32(11):54-54
包裹性肺脓疡由于病位局限,全身症状不典型而极易误诊,且常规治疗方法亦难取效.笔者运用溃脓攻下法治疗包裹性肺脓疡1例取得满意疗效,兹介绍如下.陈某,男,7岁.1992年8月25日入院,住院号3614.因发热、咳嗽1周,入院诊断为:支气管肺炎.经X线摄片示:右肺3、4、5前肋内中带可见直径约5cm类圆形透光区,其中可见液平.予以柴胡注射  相似文献   

10.
<正> 黄××,男,49岁,社员。于1976年9月8日入院。主诉:怕冷发热,右上腹伴胸胁疼痛1个多月。体检:肝绝对浊音界右锁中线第6肋间,右锁中线肋缘下8厘米,剑突下13厘米,质软,有明显触痛及叩击痛。经X线透视、同位素扫描、超声波检查及脓液培养等,诊断为:右叶单发性阿米巴性肝脓疡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先按“药敏”给予氯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高、中度敏感的抗菌素,并用氯化奎宁、灭滴灵等抗阿米巴药,定期穿刺抽脓等治疗。第一个月,症状好转较快,体温及白细胞等逐步恢复正常,肝脏回缩至右锁中线肋缘下3.5厘米,剑突下8厘米。但是第二个月继续用以上药物治疗,病情未见进一步好转。至12月4日超声波检查,肝脓疡仍在4~5肋间。脓液非常浓稠,穿刺时难以吸出。外科会诊,劝其手术治疗,患者拒绝接受。12月  相似文献   

11.
肺脓疡在祖国医学中称为肺痈。由风热病邪阻郁于肺,蕴结而成。在西医内科治疗满三个月而脓疡仍存在者为慢性,应做外科手术治疗。笔者用中药治愈一例慢性肺脓疡,病程长达一年余,现报告如下: 患者田××,男,52岁,干部。住本市机电局宿舍。1984年10月27日初诊:自诉本年2月患高热后咳脓性痰,间歇发作8月余。曾在某医学院附院住院。摄胸片(片号89102)拟诊:左上肺脓疡。经治疗症状改善出院。近四天来,咳嗽吐脓性痰,每天约100毫升,胸痛伴发热,纳谷不香,口干不多欲。体检:体温38℃,慢性病容,面色萎黄,消瘦、锁骨上淋巴结无肿大,心率104次/分,律整、左上肺可闻及细湿啰音,左下肺呼吸音低。摄胸片(片  相似文献   

12.
作者自1978年以来,以肝脓疡汤(配合抽脓)为主治疗阿米巴及细菌性肝脓疡15例,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复发。肝脓疡汤以膈下逐瘀汤加减而成,药物如下:白花蛇舌草50克,丹参、白头翁各30克,早莲草20克,五灵脂、桃仁、赤芍、当归、银花、鳖甲、生地、黄芩各15克,大黄10~15克,甘草5~10克。贫血气虚者,加党参、  相似文献   

13.
<正> 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个别儿童注射局部发生无菌性脓疡,若处理不当,将给患儿增加痛苦,使患儿家长焦虑不安,必将影响正常免疫程序进行。我科于1986年—1992年在临床工作中,对15例患儿发生的无菌性脓疡,进行引流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治愈率100%,现将具体治疗方法和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针麻肺切除(附52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院按统一穴位、操作方法及评级标准进行了52例针麻肺切除手术。现根据临床资料分析讨论如下: (一)一般资料本组52例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13例。年龄:23~30岁14例,31~40岁17例,41~50岁13例、51~60岁7例,61岁以上1例。23~50岁者占84.6%。病种:肺结核19例,支气管扩张10例,肺肿瘤10例,肺脓疡6例,肺炎性假瘤3例,其它4例。肺切除部位:右上肺叶18例,右中肺  相似文献   

15.
降痈活命饮由生北芪、当归、银花、甘草组成,首见于王洪绪《验方新编》,主治一切无名肿毒,无论阴症阳症。初起能益气活血、解毒托里,破后能排脓去腐生肌,为疮科始终之圣药。今举病例三则。案一、某患女性48岁住院号:89823。因右上腹痛放射至右肩部,伴发热(T39.2℃)、恶寒、恶心,于1988年1月13日住入本院,经有关化验检查诊断为肝脓疡。曾先后用红、氯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灭滴灵等静滴,住院期间先后4次肝穿抽脓,同时用灭滴灵冲洗脓腔和庆大霉素注入脓腔,未获痊愈。于1988年3月3日入我科治疗,B超提示:右肝脓疡大小约3.3×3.4×2.5cm,边缘模糊,初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疗效不著,于1988年3月26日请余诊治。刻诊:右上腹同前,全身乏力  相似文献   

16.
<正> 笔者从1986至1988年,内外合治乳疽3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33例均为单侧发病。年龄最大36岁,最小10岁,平均23岁。发病后就诊时间最长31天,最短8天。其中硬结期8例,酿脓期24例,溃脓期1例。治疗方法内治:硬结期治以舒肝清热,和营通络,复元通气散加味:青皮、陈皮各12克,瓜蒌、银花、连翘各9克,炮甲珠6克,甘草3克。酿脓期透脓托毒,上方加皂刺、黄芪。溃后当补益气血兼清余邪,八珍汤加银花、陈皮。传囊乳疽治法同酿脓期;若见内  相似文献   

17.
肺痈(肺脓疡)二例例一:李××,男,25岁,农民。简易病历:1969年9月10日初诊。患者发烧汗出,寒战月余,近二周来,咳嗽喘促,胸闷作痛,转侧不利,不能平卧,咳嗽吐痰脓如米粥,痰中带血,其气腥臭,口咽干燥,不欲饮水,头晕作痛,纳呆,四肢乏力,二便如常。检查:体温38.5℃。叩诊右上肺浊音,语颤音增强;听诊右肺散在性湿性罗音;X线透视片状阴影;诊断为“肺脓疡”。舌质红,苔薄微黄,脉象滑数。  相似文献   

18.
<正> 李××,男,22岁,工人。住院号:10349。入院初诊:1969年3月8日。病史及体征:寒战高热(体温39.5℃),右胁肋及右腰背灼热疼痛,胀满拒按,尤以肋缘下为剧,手不可近。面色青滞,恶心欲吐,不思饮食,大便稠粘秽臭,小便黄少。舌红苔黄,根部厚腻,脉弦数。血检:白细胞15000/mm~3,中性85%。并经超声波证实为早期肝脓疡。经用抗菌素治疗,未见好转而入院。辨证与治疗:西医确诊为肝脓疡,证以寒  相似文献   

19.
正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皮肤科住院治疗的90例脓性头癣患者用克比热提片、克比热提软膏和硫磺皂等克比热提制剂为主治疗,其他相关药物治疗为副的方法治疗脓性头癣,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0例中3~6岁者38例,其中女童12例,男童26例,占42.2%,6~10岁者32例,其中女童12  相似文献   

20.
仙方活命饮出自宋·陈自明撰《妇人良方》现临床习用薛立斋的校注本之方药,方由穿山甲、白芷、贝母、防风、赤芍、归尾、甘草节、皂刺、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等组成。有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之效,主治疮疡肿毒初起,脉数有力等阳证而体实者。罗东逸谓:“此疡门开手攻毒之第一方也。”笔者临床用来治疗局部气血痰湿郁滞,或邪入脏腑,气血壅结郁而化热,肉腐成脓所引致诸病,疗效满意。今举验案数则,望同道教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