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氧气湿化瓶消毒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临床常用氧气湿化瓶污染状况,比较两种消毒方法的灭菌效果。方法:分别采用含氯消毒剂(1%消佳净)浸泡,75%乙醇浸泡。结果:2种方法消毒后,1%消佳净无菌率为96%,75%乙醇无菌率为74%,1%消佳净灭菌效果优于75%乙醇,差异具有显著性(经χ2检验,χ2=7·84,P<0·05)。结论:氧气湿化瓶污染较为常见,1%消佳净是目前最理想的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远杰  刘家瑞  魏容 《四川医学》2004,25(11):1219-1220
目的 评价500mg/L洗必泰酒精、2%碱性戊二醛和“84”消毒液(有效氯200mg/L)对专用储血冰箱的消毒效果。方法 用三种消毒液分别对实验冰箱进行擦拭消毒,然后对冰箱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果 500mg/L洗必泰酒精因属低效消毒剂,对储血冰箱的消毒效果并不可靠;2%碱性戊二醛属高效灭菌剂,对储血冰箱的消毒符合要求;“84”消毒液具有广谱杀菌作用,用作储血冰箱的消毒效果最为明显。结论 2%碱性戊二醛和“84”消毒液能有效杀灭致病菌和抑制其它污染菌,是储血冰箱消毒的理想消毒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术后手术床污染致病菌的分布,探讨术后手术床的最佳消毒方法.方法 对术后手术床采样后送检验科细菌室分离鉴定致病菌.采用1 49消佳净和2%碱性戊二醛分别对术后的手术床进行消毒,并对消毒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300例手术床手术后消毒前有172例培养出致病菌,共分离出致病菌212株.150例使用含氯消毒剂方法 进行消毒的手术床,消毒合格床数138例,合格率92.0%;150例使用2%碱性戊二醛进行消毒的手术床,消毒合格床数150例,消毒合格率为100%.结论 手术后的手术床具有极高的污染率,致病菌以葡萄球菌属、肠杆菌科和非发酵菌为主.对术后手术床的消毒2%碱性戊二醛的消毒效果优于1 49消佳净.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两种消毒剂在口腔硅橡胶印模消毒中的效果。方法取上下颌75对(150个)样本随机选择25对样本作为阳性对照组,剩余的50对样本随机分为实验1组(采用2%戊二醛消毒剂浸泡消毒)和实验组2组(采用1%84消毒剂浸泡消毒)各25对(50个),比较两组的消毒效果,并于浸泡前后测量基牙的远近中径(MD)、颊舌径(BL)、骀龈距离(OC)三个面的尺寸以确定硅胶印模材的形变。结果实验1组消毒的样本50个,有菌群生长1个,合格率为98%,实验2组消毒的样本50个,有菌群生长9个,合格率为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浸泡后实验1组有2个模型的形变超过2%,实验2组有12个模型的形变超过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戊二醛消毒剂对口腔硅橡胶印模材料的消毒效果优于1%84消毒剂,且产生的形变更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消毒液调拌超硬石膏对沾染微生物石膏模型的消毒效果。[方法]将硅橡胶印模按所染菌种分为表皮葡萄球菌组,白色念珠菌组和绿脓杆菌组。并设立不染菌的阴性对照组。用2%戊二醛、0.5%84消毒液、0.5%碘伏和无菌蒸馏水调拌超硬石膏,于印模内灌注石膏模型,1 h后脱模。无菌蒸馏水调拌组为阳性对照组。将各石膏模型试件浸入稀释液中洗下余菌、接种、培养并进行CFU计数,计算各组的杀菌率。[结果]2%戊二醛、0.5%84消毒液、0.5%碘伏调拌超硬石膏对表皮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绿脓杆菌的杀菌率达100%。[结论]用2%戊二醛、0.5%84消毒液、0.5%碘伏调拌超硬石膏对沾染表皮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绿脓杆菌的石膏模型消毒合格。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试消毒液对凯迪康硅橡胶尺寸精度的影响。方法使用重、轻体成分的加成型硅橡胶采用两次法分别制取同一实验模具的印模,随机平均分为3组,每组15个。对照组:清水冲洗,实验组1:使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实验组2:使用84消毒液浸泡消毒。灌注石膏模型,用游标卡尺测量主模型及石膏模型上各标志点的距离,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χ2比较所取印模经过浸泡后对水晶牙模复制精度上的差异。结果两种消毒液浸泡的印模与对照组印模在对水晶牙模复制精度上效果相同,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线性变化率上比较,浸泡消毒液的印模的BC、DE值变化率均比对照组要大,但与原始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凯迪康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料使用2%戊二醛溶液和有效氯浓度为0.3%的84消毒液溶液浸泡消毒,不影响其印模精度。  相似文献   

7.
比较5种消毒剂及4种消毒法对牙科器械HBV的灭毒效果.结果表明,较可靠的消毒方法为高压蒸气消毒法,较有效的化学消毒剂为0.75%BC-98.2%戊二醛,2%洁消净和10%次氯酸钠.而甲醛熏蒸和甲醛加高锰酸钾熏蒸、紫外线照射及1‰新洁尔灭均无效.  相似文献   

8.
内镜消毒剂有:洗必泰、84液、食具净333、酸化电位水、戊二醛等。为了预防或防止经内镜传播医源性感染,使内镜及附件达到有效的消毒目的。我院自1996年起应用了戊二醛浸泡法消毒内镜。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细菌培养,我们认为戊二醛是目前消毒内镜较理想的消毒剂。它既能有效地杀灭结核菌、芽胞菌,又能杀灭乙肝病毒,现将应用戊二醛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中简单、快捷有效的印模消毒方法。方法:分别用0.1%洗必泰和蒸馏水调拌藻酸盐印模材料对模仿三单位固定桥的金属模具制取印模,用蒸馏水调拌的印模分别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消毒10min、20min、30min,与清水冲洗组(对照组)作对照,每组10个印模,然后灌制人造石模型,用测量显微镜测量并比较人造石模型指标线长度的差异,精度为0.001mm,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0.1%洗必泰调拌藻酸盐印模材料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蒸馏水调拌浸泡消毒组在浸泡20min以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泡30min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1%洗必泰直接调拌藻酸盐印模材进行印模消毒不影响印模复制精度,可用于口腔科印模消毒。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4种消毒剂调和法对3种口腔石膏模型表面硬度、压缩强度及抗弯强度的影响。方法 制作圆柱体金属模具,硅橡胶取模,分别用2%戊二醛、0.5%次氯酸钠、0.5% 84消毒液、0.5%三氯异氰尿酸4种消毒剂调和熟石膏、硬石膏和超硬石膏,以蒸馏水调和作为对照组,分别灌注石膏模型,测定其表面硬度、压缩强度及抗弯强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种消毒剂调和消毒后,3种石膏模型在表面硬度、压缩强度及抗弯强度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4种消毒剂调和法对口腔石膏模型的表面硬度、压缩强度及抗弯强度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卢林正 《华夏医学》2003,16(5):663-663
手术室术前运用消毒剂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也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当前用于术前洗手的消毒液品种繁多 ,理想的化学消毒剂应符合广谱、高效、快捷、杀菌、护肤、安全、经济方便、无毒、无不良反应的基本要求。为了更好地选择理想消毒剂 ,笔者监测观察了我院 1 997年 8月至 2 0 0 0年 1 2月用术必泰 (对照组 ) ,2 0 0 1年 1月至今用保康灵 (观察组 )的术前洗手消毒效果 ,并将对比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1术必泰消毒剂为北京市朝阳区北郊消毒用品厂生产。主要成份为醋酸氯乙啶 0 .8% W/ V和异噻唑啉酮 0 …  相似文献   

12.
洗必素消毒液是目前我国用于胃镜消毒的最常用消毒剂。为了了解洗必泰溶液的消毒效果及消毒后消毒液停放时间的关系,现将我院胃镜检查室从1986—1995年10年间共28500例次用2‰。洗必泰溶液消毒后的胃镜抽查进行细菌培养,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配制2‰的洗必泰消毒液5000—6000毫升,应用时暴露于空气中,用毕后用桶盖封闭。每例病人检查完毕后即将胃镜镜身先用清水擦洗4—5次,再用2‰。洗必素消毒液擦洗4—5次,然后再用清水冲洗。所配制洗必泰溶液连续应用2—3天即30—40人次后再重新配制;也有在病人较多,消毒液来不及重新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口腔消毒液影响下的口腔诊室空气质量以及物体表面消毒效果.方法 选取患者120,随机分为四个诊室三组,分别为碘伏组,洗必泰组以及双氧水组,使用口腔消毒液五天,分别于每日早8时、10时以及12时采集诊室空气样本,对不同诊室、不同时间以及不同口腔消毒液的空气菌落数量差别进行对比分析;并在高峰时间对患者漱口前后椅边痰盂表面细菌数量变动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同诊室、不同时间以及不同口腔消毒液的空气菌落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洗必泰、双氧水以及碘伏;三种口腔消毒液对痰盂表面细菌杀死率均高于90%;三者相比,碘伏及双氧水的灭菌效果好于洗必泰.结论 口腔消毒液对于口腔诊室空气质量以及物体表面污染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调合法消毒对超硬石膏模型的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人工染菌试验法,在用教学用标准石膏模型为母模翻制的印模内涂菌,对实验组分别采用2%戊二醛、0.1%碘伏、10%84消毒液和对照组采用灭菌注射用水代替自来水按各自的水粉比例调拌超硬石膏粉后杀灭石膏模型上细菌的效果进行了实验观察.结果 2%戊二醛和10%84消毒液可完全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杀菌率为100.00%,0.1%碘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率可达98.60%,对大肠杆菌的杀菌率可达95.19%,对白色念珠菌的杀菌率可达97.95%.结论 2%戊二醛和10%84消毒液调拌超硬石膏粉可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0.1%碘伏达不到理想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儿科听诊器的微生物污染情况,探寻有效的消毒措施。方法将儿科使用过的90个听诊器平均分成三组,分别用75%酒精、0.5%碘伏、2%消佳净消毒后进行微生物监测。结果随机抽样的90个听诊器消毒前微生物污染阳性率86.67%,并分离出6种微生物,消毒后污染阳性率降至13.33%,两者显著差异(P〈0.01)。结论听诊器污染严重,用75%酒精、0.5%碘伏、2%消佳净消毒听诊器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义齿的消毒大多采用微波照射和消毒液浸泡的方式,但尚无一种公认的最有效的消毒方法和消毒剂[1-4]。在国内,口腔修复体的消毒主要以消毒液浸泡为主[5]。作者选用体积比1:200“84”消毒液、质量分数为0.1%过氧乙酸和质量分数2%的戊二醛等3种临床常用消毒液对义齿浸泡消毒,测量消毒前后义齿表面细菌数量和种类,比较3种消毒液的杀菌效果。1材料与方法1.1消毒剂①体积比1:200“84”消毒液:北京联昌卫生消毒用品有限公司生产,卫消字2003第0031号,按体积比1:200加蒸馏水配剂。②质量分数为0.1%过氧乙酸溶液:新乡市华丰福利化工厂生产的过氧乙酸A、B2原液,卫消字2003第0098号,将A、B2原液混合得质量分数为18%~22%的过氧乙酸原液,按体积比1:200加蒸馏水得质量分数为0.1%的过氧乙酸液。③质量分数为2%的戊二醛溶液:北京联昌卫生消毒用品有限公司生产,卫消字2003第0185号。1.2实验分组及方法门诊牙列缺损或缺失患者30名,随机分成A、B、C3组,每组10名。常规进行丙烯酸树脂基托活动义齿制作,完成后将各组义齿分别用蘸有生理盐水的无菌棉签反复擦拭基托表面不同区域(每件义齿选4个区域,组...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75%乙醇、万福金安、“84”消毒液、戊二醛、过氧乙酸等消毒液对四株分支杆菌的抵抗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5种消毒液中,75%乙醇是一种最常用的消毒剂,杀菌作用快,作用结核茵5min可杀死;“84”消毒液属含氯的消毒剂,在医院的使用也较广泛,但对结核杆菌的作用不甚理想,对鸟分支杆菌、胞内分支杆菌无效。2%戊二醛作用40min后仍生长,过氧乙酸是浓度越高作用越好。上述情况表明各种分支杆菌对不同种类消毒剂抵抗力不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戊二醛、1︰10施康及75%乙醇的抗性情况。方法采用定量杀菌试验方法检测4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戊二醛、1︰10施康及75%乙醇的抗性情况,同时与ATCC25923标准菌株进行比较。结果4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戊二醛、1︰10施康及75%酒精的抗性率分别为15%、25%及30%。对上述3种消毒剂中1种以上具有抗性为50%,多重抗性率为20%。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抗消毒剂菌株,提示医院消毒工作要合理使用消毒剂,防止耐消毒剂菌株的流行。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HBV-DNA和HBsAg为指标对14种化学消毒剂进行了模拟消毒效果的评价,结果表明:酒精、新洁尔灭、来苏尔有HBV-DNA和HBsAg检出,氯化磷酸三钠、碘伏、碘酒偶有HBsAg或HBV-DNA检出,其余消毒剂均检测阴性。除碱性戊二醛、盐酸在敞口容器中存放1周后仍具良好消毒效果外,其余消毒液的消毒效果显著下降或失败。两所医院口腔器械和注射器械消毒前HBsAg和HBV-DNA混合样品阳性率均为3.0%左右,消毒后采样样品中仍有阳性检出。  相似文献   

20.
吴淑梅  陈小勇  王晓波  陈庭明  钱敏  吴清 《重庆医学》2011,40(36):3673-3674
目的探讨甘油乙醇免洗手消毒剂的临床实验效果,为产品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临床医务人员采用普通肥皂洗手和3种速干手消毒剂(甘油乙醇免洗手消毒剂、3M公司爱护佳免洗手消毒液、洗得宝牌手消毒凝胶)进行卫生手消毒,并比较4种方法的效果。结果采用普通肥皂洗手法及3种速干手消毒剂处理前、后手部细菌菌落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甘油乙醇免洗手消毒液的消毒效果优于其他3种方法,其余3种方法效果均能达到卫生部相应标准,其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油乙醇免洗手消毒剂杀菌效果好,价格低廉,有润肤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速干手消毒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