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90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全椎板切除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除引流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疼痛评分、ODI指数、Mac Nab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除引流管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疼痛评分、ODI指数、Mac Nab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且手术操作简单,出血少,引流时间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90例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Mast Quadrant可扩张通道微创系统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开放椎体间融合术(TLIF)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ODI评分、VAS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疼痛评分JOA评分、ODI评分、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JOA评分、ODI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S-TLIF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分别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和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疼痛创伤指标(VAS评分)、运动恢复指标(Nakai评定)、安全性指标(神经损伤、硬膜撕裂、感染等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 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 05)。运动恢复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95. 56%(43/45)、8. 89%(4/45),对照组为82. 22%(37/45)、24. 44%(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退变行腰椎管狭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经椎间孔椎间植骨融合术(MIS-TLIF)联合针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58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依据病历号单双数分为研究组(n=29)、对照组(n=29)。对照组采用MIS-TLIF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MIS-TLIF手术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椎功能评分(JOA)、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MIS-TLIF手术联合针刺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腰椎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22例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患者采用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椎管减压术。随访采用VAS评分和Mac-Nab疗效标准,判断患者的术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患者下肢放射痛、间歇性跛行均显著好转,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且患者下床时间早,出血极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高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椎间孔镜微创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BEIS(broad easy and immediate surgery)技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老年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施行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腰腿疼痛评分、ODI功能障碍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5%)较对照组(22.5%)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腰腿疼痛评分及ODI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腰腿疼痛评分及ODI功能障碍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腰腿疼痛评分及ODI功能障碍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显著,且较开放性手术时间短、术后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张凯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7):3084-3086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管狭窄症采取经皮椎间孔镜下的选择性减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本科室收治的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20例,以简单分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经皮椎间孔镜下的选择性减压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腰椎管狭窄症采取经皮椎间孔镜下的选择性减压治疗效果优良,有效改善锥功能,缓解患者疼痛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0例,采用经皮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技术行病变处"椎管扩大成形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神经根松解术",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3个月、6个月时采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JOA评估治疗分数,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体征变化。结果:根据Mac Nab疗效评定的标准,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差,随访6个月结果显示,优秀、良好、一般、差率依次为60.0%(24/40例),35%(14/40例),5.0%(2/40例),0.0%(0/40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时点VAS及JOA评分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同组治疗后3、6个月时VAS评分,JOA总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超鹏 《临床医学》2020,40(1):48-49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镜不同入路双侧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河南省立医院收治的60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行双侧减压治疗,观察组实施经皮椎间孔镜双侧入路行双侧减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前、术后1周、2个月、3个月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60例患者的手术全部顺利完成,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1周、2个月、3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00%(0/30),低于对照组[20.0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单、双向入路双侧减压治疗技术治疗均能够有效松解治疗椎管狭窄情况,但经皮椎间孔镜双向入路双侧减压治疗技术能够更好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经两种融入方式的单节段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经后方入路椎体间孔融合术(PLIF),观察组患者给予切除上下关节突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TLIF)。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手术前与手术后的VAS评分、ODI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LIF与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均具有显著疗效,其中TLIF的围手术情况良好,且术后并发症低,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Quadrant可扩张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近远期效果。方法以2015年12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84例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2)和试验组(n=42)。对照组实施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试验组实施Quadrant可扩张通道下MIS-TLIF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ODI、VAS评分均低于术前,JOA评分高于术前,且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21.43%(P<0.05)。结论Quadrant可扩张通道下MIS-TLIF术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单侧入路椎间孔镜双侧减压治疗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8例中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随机投掷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参照组实施全椎板切除双侧减压治疗,研究组实施单侧入路椎间孔镜双侧减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腰椎功能和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切口长度小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且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参照组(P<0.05)。参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9.41%,高于研究组的8.82%(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ODI、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单侧入路椎间孔镜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障碍、减少术后疼痛,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SF)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疗效及对腰椎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以2020年1月~2022年6月79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微创组(行MIS-TLIF联合PSF术治疗,41例)及开放组(开放TLIF术治疗,38例)。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手术相关指标、腰椎功能、疼痛程度及影像学指标。结果? 微创组、开放TLIF术组手术优良率、有效率分别为80.49%、97.56%vs76.32%、97.37%,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微创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切口长度短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于开放组(P<0.05);微创组术后JOA评分、ODI评分及术后1d、3d及术后7d的VAS评分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 MIS-TLIF联合PSF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较好,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并有助于其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脊柱内镜下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我院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5例1组,观察组给予全脊柱内镜下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24、48、72 h手术切口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3月、12月随访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12月随访融合率并观察术后并发症。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24、48、72 h 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3月、12月随访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 < 0.05)。两组患者术后3月或12月融合节段Cobb角变化、术后12月融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2/2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脊柱内镜下椎管减压、腰椎间融合、经皮椎弓根钉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分析不同麻醉下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所收治的110例LDH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患者均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研究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方案,对照组则给予气管插管全麻方案,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及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MoCA评分(28.25±3.94)分和MMSE评分(29.72±4.0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VAS评分(2.97±0.40)分和ODI指数(20.54±3.16)%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临床治疗效果达到优的比率66.07%(37/56),以及总的优良率94.64%(53/5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下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对LDH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疼痛症状的缓解和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均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利用关节镜进行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5月该院利用关节镜行UBE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并获得完全随访的患者16例。比较术前、术后1周及终末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用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价,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腰腿痛VAS和ODI均明显改善(P < 0.05);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7例,良8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3.8%,并发症有:硬膜囊损伤2例(包括硬膜囊撕裂1例)和术后短期复发1例。结论 利用关节镜进行UBE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特别适用于高龄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单节段LS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将患者分为A组(经皮椎间孔镜,22例)与B组[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21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透视次数多于B组,出血量少于B组(P<0.05)。术前、术后6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两组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A组的VAS、ODI评分低于B组(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LSS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康复快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改良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6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及自愿原则将其分为A组(35例)和B组(34例).A组给予改良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B组给予PTED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Quardrant通道下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的疗效,与改良PLIF手术进行比较。方法回顾分析85例腰椎管狭窄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A、B组,A组采用Quardrant通道下采用单侧减压融合(misTLIF)联合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B组采用行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改良PLIF)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JOA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 A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显著低于B组(P0.05)。2组患者术后半年时JOA评分改善率相似。术后2年随访时,A组的ODI评分和VA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 Quardrant通道下单侧减压椎间融合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椎板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的效果及对椎管微炎症因子水平、硬膜囊横截面积(DSCA)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7年3月至2020年4月收诊的112例LSS患者采用整群随机法分为试验组(56例,经皮内镜下椎板减压术)与对照组(56例,开放半椎板减压术)。比较两组手术前、手术后3个月的椎管微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α(IL-1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简明疼痛(McGill)评分及DSCA。结果手术后3个月,试验组MCP-1、IL-1α、TNF-α水平、ODI及McGil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DSCA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内镜下椎板减压术有助于减轻LSS患者的功能障碍与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椎管微炎症状态,扩大DSC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