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支持疗法联合责任制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不良心理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心理支持疗法联合责任制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两组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不良心理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存质量量表(SF-36)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SPBS评分、SAS、SDS评分、SF-36评分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干预前相较,干预后两组SPBS评分(F观察组=346.636,F对照组=126.058;P0.05)、SAS(t=-8.782,P0.05)、SDS(t=-4.868,P0.05)评分明显降低,SF-36评分(F观察组=37.774,F对照组=33.807;P0.05)明显升高;干预后1、3、5个月观察组SPB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低,SF-36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高(t=-2.043,-12.053,-14.496,4.277,2.440,2.159;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低(t=-8.782,-4.868;P0.05)。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低(χ~2=4.910,P0.05)。结论:心理支持干预联合责任制干预应用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可有效减轻其自我感受负担、不良心理情绪、明显提高其生存质量,同时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背景:移植肾功能丧失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常见原因之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期有明显的改善。 目的:测量和评估肾移植前后实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6 例,同时选取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100例未接受任何透析治疗为对照。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成人)为测量工具,采用自评方式,对比两组评分,且将两组得分与常模比较。 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在SCL-90 量表各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人际关系敏感性、抑郁、焦虑、睡眠、饮食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在躯体化方面,对照组的因子分比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因子分高 (P < 0.01);两组患者SDS和SAS量表得分(标准分)显著高于常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SDS和SAS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在人格量表中E 和N 量表的分值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偏高(P < 0.01)。提示终末期肾病患者在开始规律透析治疗后仍存在着躯体和精神方面的问题,尤其在人际关系敏感性、抑郁、焦虑、睡眠等方面较透析前加重,而且透析患者情绪不太稳定,因此在充分透析基础上,应该增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及精神方面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集体心理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疲乏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某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5)和观察组(n=65),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心理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集体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疲乏状况[疲劳量表-14(Fatigue scale-14,FS-14)]、希望水平[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Herth hope index, HHI)]及生活质量[肾脏疾病生活质量简表(Kidney Disease Quality of Life short Form, KDQOL-SFTM)]。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03,6.232;P0.05);观察组FS-14各维度评分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29,5.095,6.263;P0.05);观察组HH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97,2.836,6.348,6.706;P0.05);观察组KDQOL-SFT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85,P0.05)。结论:与常规心理治疗相比,集体心理治疗能更显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疲乏程度,提高患者希望水平,从而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自我管理干预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根据干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的不同。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45,-3.688;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hort form 36questionnaire,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22,P0.05)。结论:加强患者自我管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同时有效提高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影响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血液透析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80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措施。分析干预前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改善情况,自制问卷评估两组干预后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中生理机能、精神健康得分均比对照组、得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758,4.137;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693,-6.723;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067,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情绪状态、满意度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7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干预组87例,对照组8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并比较。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SCL-90各项因子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03,12.382,9.415,10.363,10.119,8.906,8.804,9.388,5.746;P0.05);干预组SF-36各个角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61,9.453,13.329,10.721,11.190,14.020,9.585,14.071;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层管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某院就诊的慢性肾脏病伴MHD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透析期间接受常规管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进行分层管理干预,均干预6个月,采用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MSH)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变化;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观察两组患者透析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希望水平。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伙伴关系维度、执行自我管理维度、问题解决维度、情绪管理维度和SMSH量表得分上显著高于对照组(t=17.642,14.120,15.995,10.586,28.073;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SDS,SAS得分上显著低于对照组(t=-11.188,-6.615;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的内瘘感染、内瘘狭窄、高血压、少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779,4.348,4.711,16.817;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维度、采取积极的行动维度、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维度和HIH得分上显著高于对照组(t=5.556,9.267,7.307,11.160;P0.05)。结论:分层式管理模式能提高MHD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焦虑和抑郁情绪,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积极心理干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15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75)和观察组(n=75),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积极心理干预;对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干预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4.767,-5.345;P0.01)。观察组出院6个月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Z=11.320,P0.01)。干预后,观察组SF-36量表中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6个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11.762,7.748,13.917,13.917,6.146,5.302;P0.01)。观察组干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Z=9.950,P0.01)。结论:积极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服药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ABC合理情绪疗法对食管癌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及不良心理状态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某院120例食管癌患者的家属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ABC合理情绪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Mishel制定的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量表(SDS)]、主观幸福感[幸福感量表(MUNSH)]及生活质量[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IEF)]。结果:干预后,观察组MUIS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4.24,-3.60,-3.05,-5.05,-8.12;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5.33,-4.45;P0.05);干预后,观察组正性因子、MUNSH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3.16,5.45;P0.05),负性因子明显低于对照组(t=-4.73,P0.05);干预后,观察组WHOQOL-BRIEF各维度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3.71,4.90,4.93,3.37,7.60;P0.05)。结论:与常规干预相比,ABC合理情绪疗法可降低食管癌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缓解不良情绪,增加主观幸福感,提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配合个性化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28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40)和对照组(n=140),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联合个性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医学应对问卷(MCMQ)及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4,-4.592;P0.05);干预后观察组MCMQ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89,-5.300,-7.246;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81,6.806,4.675,7.083,7.208,6.498;P0.05)。结论:血液透析配合个性化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尿毒症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以积极正面心态面对疾病,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患沟通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自我感受负担的干预效应.方法 研究对象80例,在完善常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系统性护患沟通干预,包括:交际性沟通、评估性沟通、治疗性沟通、延伸性沟通.并且在干预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系统沟通干预后6个月,再次采用上述3种量表对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测评数据利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结果 ①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干预前与国内成人常模比较(t=9.374,8.910;P <0.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提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较重的焦虑和抑郁症状;自身干预前后比较(t =6.020,7.502;P <0.001),也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提示系统沟通干预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明显缓解或减轻;②系统性护患沟通干预前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得分结果比较(t=5.047,P<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提示系统性护患沟通干预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明显减轻.结论 对终末期肾衰竭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系统性护患沟通可满足患者需要,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崔秀莉 《医学信息》2019,(24):182-183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对肾移植失功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肾移植失功血液透析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加用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的负性情绪水平,使用简化的生活质量测定量表(SF-36)评价两组干预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1.78±6.59)分、(40.75±6.0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6.16±7.02)分、(45.37±6.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肾移植失功血液透析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山西省某县艾滋病比较集中的村落的HIV感染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况,为艾滋病的干预和决策提供相关参考。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AS).对H1V感染者、HIV感染者的家属、未感染者(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①经血传播HIV感染者及其家属的主观最大压力来源是经济问题;②在焦虑、抑郁、生活质量以及支持总分上,感染组、家属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提高当地人群的知识文化水平、发展当地经济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艾滋病感染及相关心理问题的发生;②经血传播HIV感染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况较差,有必要对他们实施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抑郁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效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36名抑郁症患者家属进行调查,与国内常模相比较,并对其进行为期6周的心理干预。结果抑郁症患者家属的SCL-90各因子、SAS和SDS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2.10~2.48,P<0.05),心理干预后,患者家属的SCL-90各因子、SAS和SDS的评分较干预前有显著性降低(t=2.11~2.52,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心理问题状况较为严重,而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The aim of the paper was to asses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QLQ-C30 questionnaire in studying the quality of life in dialysed patients, and then to compare the life quality in patients on hemodialysis (HD),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CAPD) and healthy controls. The present study included 65 HD patients, 22 CAPD patients and a group of 76 healthy volunteers. METHOD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QLQ-C30),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HADS), Cantrill ladder. RESULTS: The EORTC QLQ-C30 questionnaire appeared to be a reliable and valid tool for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life in dialysis patients. HD patients had significantly poorer quality of life in the areas of physical, social,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functioning in comparisons to the controls. CAPD patient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life quality-wise from controls, except for their social and professional life.  相似文献   

16.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症状与血液透析稳定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研究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抑郁症状与血透过程中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我院 19例老年血透患者、 3 2例中青年血透患者及 3 1例健康人员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血透患者总体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两组比较P <0 0 1。老年组透析中高血压、低血压、头痛、胃肠反应、室性早搏及房性早搏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 ;SDS标准分 >60的老年患者低血压、头痛、胃肠反应、室性早搏及房性早搏的发生率显著高于SDS标准分小于 5 9的老年患者 ;SDS标准分大于 60的老年患者低血压及室性、房性早搏发生率明显高于SDS标准分小于 60的中青年患者 ;而后者胃肠反应显著高于SDS标准分大于 60的老年患者。SDS标准分大于 60的中青年患者高血压、头痛、胃肠反应及房性早搏发生率显著高于SDS标准分小于 5 9的中青年患者。结论 :老年血透患者合并抑郁症状时 ,在血液透析中并发症发生率增多  相似文献   

17.
背景: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改进,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亦不断上升,如何提高其生存质量,已经引起患者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也逐渐成为综合评价透析效果的可靠指标。 目的:探讨个体化干预与集体化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择透析时间大于3个月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血液透析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预先制定的周计划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为期6周;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按预先制定的周计划进行集体化护理干预,为期6周。干预前后,均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和终末期肾脏疾病透析患者调查简表(kidney disease quality of life short form,KDQOL-SFTM)评价2组患者生存质量变化。 结果与结论:干预后2组患者SF-36及KQQOL-SF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 < 0.01);试验组患者SF-36体能影响、整体健康、情感状态、情感影响、社会功能、精力等6个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后水平(P < 0.01);试验组患者KQQOL-SF社交质量、睡眠、社会支持、患者满意度4个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 < 0.01)。提示个体化干预及在个体化干预基础上进行集体化干预均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后者能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更好的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对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医学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60名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干预组(n=3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五周的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干预开始前和结束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评定被试情绪及医学应对方式。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抑郁和焦虑水平较同期对照组显著降低。在医学应对方面,干预后,干预组的面对水平较同期对照组显著提升;屈服水平较同期对照组显著下降。结论: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能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其医学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9.
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调查住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住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来本院体检的正常人以及肝炎专科门诊的慢性HBV感染者各76名均使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调查。住院患者同时使用心理控制源量表、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量表、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进行调查。结果除生理机能领域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其它领域均低于正常人群(P〈0.05),多数领域亦明显低于门诊患者;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各领域均有明显负相关,自现及幻想、陷瞒等应对方式及机遇性心理控制源与患者生活质量的精神健康领域有明显负相关。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对生活质量的各领域均有影响;心理社会因素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