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耳鼻咽喉临床教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0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耳鼻咽喉科见习教学经验。方法: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调整教学计划,增加见习课时,实行分散见习,强调记录见习笔记,将笔记和见习后的讨论相结合。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临床能力,而且学习兴趣明显提高。结论:耳鼻咽喉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明显提高了耳鼻咽喉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耳鼻咽喉科学技能培训基地与医学生临床实习方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耳鼻咽喉科学临床实习教学改革在培养高素质、有实践能力的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 建立了耳鼻咽喉科学临床技能培训基地,制定了临床医学专业耳鼻咽喉科学临床实习方案及临床医学专业耳鼻咽喉科学临床技能考核方案。结果在四届五年制及二届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耳鼻咽喉科学临床教学中实施。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及本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明显提高。结论 建立系统的临床技能培训基地并实施科学合理的临床实践技能培养方案及临床技能考核方案,不仅是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亦是解决当前临床实践教学矛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高等医学院校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中的难点及矛盾,探讨系统的教学体系改革。方法建立了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耳鼻咽喉教学体系改革方案,并在97、99级两届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进行了实施。结果耳鼻咽喉教学体系改革方案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成绩及能力有明显提高,教学督导组及管理干部评价极高。结论新的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体系较好地解决了耳鼻咽喉科学中的教学矛盾与困难,对临床医学教学改革以及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体系安排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颅底疾病为主的案例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 CBL)在耳鼻咽喉科学留学生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耳鼻咽喉科见习的首都医科大学2007级~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37名本科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参加见习。对照组(18名)采用传统授课方法,结合使用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例进行教学;实验组(19名)采用CBL法,使用颅底疾病病例教学。通过分析两组留学生的见习考核成绩及留学生对课程反馈的调查结果,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留学生见习考核成绩为(87.68±4.45)分,而对照组为(83.33±5.0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77,P<0.05);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组留学生学习满意度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耳鼻咽喉科学的留学生见习教学中,采用以颅底疾病为主的CBL法有利于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耳鼻咽喉科学教学过程中运用病例引导结合主题式教学,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临床思维和医患沟通能力,有利于提高耳鼻咽喉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内镜影像系统在耳鼻咽喉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0名见习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在传统教学基础上采用内镜影像系统辅助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统计理论考试成绩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的理解力及学习效率等各方面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运用内镜影像系统辅助耳鼻咽喉科见习教学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手段,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耳鼻咽喉科学五年制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为解决高等医学院校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中的难点及矛盾,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研究。方法:建立了耳鼻咽喉教学体系改革方案,并在1997~2000级四届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本科生中进行了实施。结果:耳鼻咽喉教学体系改革方案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成绩及能力有明显提高,教学督导组及管理干部评价极高。结论:新的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体系较好地解决了耳鼻咽喉科学中的教学矛盾与困难,对临床医学教学改革亦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等医学院校耳鼻咽喉科学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在培养“宽口径‘通才型’医学人才”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对本院临床医学专业耳鼻咽喉科学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在三届五年制及二届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耳鼻咽喉科学临床教学中实施。结果:医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及对耳鼻咽喉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明显增强。结论:本院耳鼻咽喉科学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的指导原则对“通才型”医学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耳鼻咽喉科是一门具有显著专科特点的临床学科,其解剖结构位置深在隐蔽,临床教学难度较大.我校积极探索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team-based learning,TBL)模式结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进行耳鼻喉科见习教学的实施径路,在教学、实践操作等多方面发挥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采用操作技能考核及课后调查问卷评分对TBL结合CBL模式见习教学进行评价,证明新型教学模式有利于强化学生理论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加深学生对耳鼻咽喉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团队协作意识,进而提高学生临床能力,值得加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自2020年开始国内各大医学院校陆续利用各类网课平台及直播软件开展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线上教学活动。耳鼻咽喉科学是专业性较强的一门临床医学课程,如何完善课程的线上教学资源,建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会对医学生培养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回顾了耳鼻咽喉科学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网络教育现状和混合式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并以此为背景对耳鼻咽喉科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时代的医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微课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耳鼻咽喉科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特选取在本科室实习的2014级医学临床医学专业方向的72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行对比分析,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即为翻转课堂组,每组36人。对比学习后两组学生的理论和技能考试,综合能力评分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技能成绩(90.60±3.64)分高于对照组(86.74±6.85)分,观察组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及自学能力方面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耳鼻咽喉科的临床实习教学中,使用微课结合翻转课堂模式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锻炼和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智能手机应用程序(application, APP)应用软件在医学生耳鼻咽喉科手术操作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全日制临床专业2016级本科生40人, 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每组20人。对照组采用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case-based learning, CBL), 试验组采用手机Touch Surgery APP结合CBL教学。两组学生的基础课程学习内容一致, 在耳鼻咽喉科培训时间均为4个月, 结束后进行出科考试, 将成绩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理论考试与操作考试成绩。结果试验组学生手术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其操作的熟练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试验组的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ouch Surgery APP结合CBL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自信心和耳鼻咽喉科手术动手能力、缩短培训学习时间、提高耳鼻咽喉科手术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学科教学工作中,尝试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教学,利用其全景性和发散性特点,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整体思维能力和临床发散思维能力,丰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对耳鼻咽喉科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效果。方法 以62名见习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组和传统见习教学组。采用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分别对学生进行教学前及教学后评价。结果 见习前,两组学生在寻找真理、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及总分等方面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见习后,循证医学见习教学组学生的寻找真理、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及总分等方面得分均优于传统见习教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鼻咽喉科实施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对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科研与临床并重的教学理念已经逐渐被国内各大教学型医院接受并推广,在耳鼻咽喉科学研究生教学中探讨科研与临床并重的教学培养模式,让学生在临床学习中培养科研思维,提升科研能力,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并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学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一般问题     
20030001多媒体在耳鼻咽喉科教学应用中的体会/王承龙…//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一2002,8(2)一144 以耳鼻咽喉科学(第五版)新编教材作为蓝本,以本科学生为主要授课对象,根据耳鼻咽喉科疾病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的特点,编写耳鼻咽喉科学授课提纲,根据教学要求有选择性制备教学多媒体片。多媒体组合教学能把大量的感性材料展现出来,通过生动的视觉形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联想。参2(本 刊)20030002临床试验设计方法在耳鼻咽喉科专业研究的应用/熊国强…//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一2002,8(2)一114一116 目的:分析中国耳鼻咽喉…  相似文献   

17.
耳鼻咽喉科学不等于头颈肿瘤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耳鼻咽喉科学不等于头颈肿瘤学,这一提法和耳鼻咽喉科学不等于耳科学、鼻科学一样,是一个专业建设与亚学科如何发展的命题。在城市医院内,一个耳鼻咽喉科通才的全科医师(二级专业,属于一级学科临床医学下)已经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只有努力钻研本专业的三级学科业务,如耳科学(耳神  相似文献   

18.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作为医学科学的二级学科,在临床理论课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中均占有相当数量的学时;在基础教育和继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如何根据不同医学教育阶段,不同的学生类型,设计不同的教学侧重点,激发学生对耳鼻咽喉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9.
耳鼻咽喉科是研究耳鼻、咽喉、气管、食管各器官疾病的发生、治疗和预防的专门医学科学,是临床医学一个分支,临床实习课是对学生联系实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手段,理论与实习是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就我们在耳鼻咽喉科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归纳如下,并探讨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媒体技术结合PBL教学模式在耳鼻咽喉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在临床实习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以临床典型病案为基础提出问题,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分组讨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实习医师临床技能及思维能力。结果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可以明显提高耳鼻咽喉科实习医师的临床技能水平及思维能力。结论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有助于耳鼻咽喉科实习医师临床思维和技能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