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活性维生素D治疗IgA肾病蛋白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某医院收治的128例lgA肾病蛋白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治疗组使用缬沙坦联合活性维生素D治疗,对照组单用活性维生素D,两组疗程均为两个月,观察记录治疗前后患者尿蛋白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24h蛋白尿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缬沙坦联合活性维生素D治疗lgA肾病疗效显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尿蛋白,且临床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比较福辛普利和硝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白蛋白尿及肾功能的疗效。方法 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福辛普利组(21例)和硝苯地平组(21例),疗程24周,治疗前后观察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两类药物能同等程度地降低患者的动脉压,但福辛普利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后白蛋白尿显著减少(P<0.01),而硝苯地平对白蛋白尿无明显影响,结论 福辛普利改善蛋白尿作用不依赖于动脉血压的有效降低,其可能机制是肾内血流量或肾小球通透性的改变所致。  相似文献   

3.
龚向芳  张熙洁 《职业与健康》2008,24(23):2614-2615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重度高血压的作用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原发性重度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2组,观察组口服福辛普利和氨氯地平,对照组口服氨氯地平,治疗12个月,随访时间为1a,以24h动态血压、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尿素氮、肌酐,24h尿蛋白定量检查结果,进行2组的对比。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有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下降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h尿蛋白定量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P〈0.05)。2组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尿素氮,肌酐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福辛普利联合氨氯地平降压效果优于单药应用氨氯地平,不增加肝。肾功能损伤程度,并可减少尿蛋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福辛普利联合缬沙坦ARB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1、对照组2,每组40例。对照组1单独采用缬沙坦治疗,对照组2单独采用福辛普利治疗,研究组则联合应用缬沙坦与福辛普利治疗。结果三组治疗前的SBP、DBP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5),治疗后研究组的SBP与DBP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5o%,高于对照组的725%与70.0%,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之间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KB与福辛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把87例符合人选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血压被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疗程为12周,治疗前后测定24h尿蛋白定量,同时测定肾功能、血糖、血钾。结果治疗12周后,三组治疗前后血压均显著下降(P〈0.05),三组24h尿蛋白定量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组尿蛋白下降程度明显优于贝那普利组与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贝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用药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疗效优于单一用药,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福辛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利尿剂、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的基础上随机分为:A组(72例)口服福辛普利10mg/d、B组(70例)口服福辛普利10mg/d加缬沙坦80mg/d、C组(70例)为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临床情况评估及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治疗6个月后B组有效率优于A组(p<0.05),且A、B两组均优于C组(p<0.05),A、B两组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显著改善(p<0.01),C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差异(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B组比A组略优(p<0.05),但两组较C组显著(p<0.01),三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缬沙坦联合福辛普利能有效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预后,缬沙坦与福辛普利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优于单用福辛普利。  相似文献   

7.
于华  李萍 《现代保健》2011,(13):65-66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8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0例)给予贝那普利(洛汀新,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10 mg+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辉瑞制药)2.5 mg,1次/d;对照组(48例)给予贝那普利10mg,1次/d.治疗4周后降压疗效判定为无效者,将剂量加倍,在8周观察期内不联用其它降压药.比较两组血压、生化指标、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周后,研究组收缩压(132.3±12.2) mm Hg显著低于对照组(137.1±10.8) mm Hg,研究组舒张压(86.12±9.3) mm Hg显著低于对照组(91.4±10.7) mm Hg,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5.0% vs 54.1%,P <0.01);治疗8周后,研究组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显著则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无因不良反应停药者.结论 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疗效优于单用贝那普利,不良反应未见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为IgA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48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治疗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收缩压、舒张压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联合治疗组患者蛋白尿临床缓解率为66.7%(16/24),明显高于对照组(37.5%,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血清白蛋白水平、eGFR、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尿蛋白定量[(0.73±0.54)g/24 h]明显低于对照组[(1.35±0.72)g/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葵胶囊联合厄贝沙坦可显著降低IgA肾病患者的蛋白尿,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抗凝、降压、降糖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含量、24h尿微白蛋白排泄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含量、24h尿微白蛋白排泄量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含量、24h尿微白蛋白排泄量均优于低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能够取得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宋长曌 《现代保健》2011,(29):36-37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与比索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安全性和远期I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等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福辛普利和比索洛尔,疗程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6min步行距离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1年的治疗后,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均有显著的改善(P〈0.01)。治疗组LVEF、6min步行距离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福辛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IgA肾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生活方式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07-2011年确诊IgA肾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为生活方式干预(运动锻炼、合理饮食、戒烟限酒)合并药物治疗组,对照组为单用药物治疗组6,个月后比较两组代谢综合征相关的参数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等。结果研究组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后,代谢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甘油三酯、高尿酸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肾功能明显好转,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IgA肾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应用活方式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槐杞黄对IgA肾病大鼠蛋白尿及肾组织nephrin及podocin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槐杞黄对IgA肾病(IgAnephropathy,IgAN)大鼠蛋白尿及肾组织nephrin及podocin的影响,探讨槐杞黄对IgA肾病大鼠蛋白尿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槐杞黄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槐杞黄组建立1gA肾病模型,槐杞黄组给予槐杞黄颗粒治疗。应用定量尿沉渣计数法检测尿红细胞个数,考马斯亮蓝法检测24h尿蛋白定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生化指标。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肾小球IgA沉积强度,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肾小球nephrin及podocin蛋白的表达及分布,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肾皮质nephrinmRNA和podocinmRNA的表达。结果①槐杞黄组大鼠的尿红细胞计数、尿蛋白,较模型组显著减少,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②槐杞黄组大鼠肾组织病变,较模型组减轻;③槐杞黄组大鼠肾小球nephrin表达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odocin表达量较模型组稍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槐杞黄组大鼠肾皮质nephrinmRNA及podocin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④槐杞黄组大鼠肾小球nephrin及podocin的不连续斑片状、团块状异常分布,较模型组改善。结论IgA肾病大鼠肾组织nephrin及podocin出现表达变化及分布异常,槐杞黄能降低IgAN大鼠尿蛋白,其作用可能与调节nephrin及podocin的表达及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13.
缬沙坦合并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娟 《现代保健》2013,(23):30-31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11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59例。治疗组使用缬沙坦合并吲达帕胺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缬沙坦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配合缬沙坦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研究组给予缬沙坦配合前列地尔.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血肌酐、尿蛋白定量、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等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改善的程度更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缬沙坦配合前列地尔治疗有利于改善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缬沙坦分散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本院诊治的9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予以缬沙坦分散片治疗,研究组45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分析两组患者血压变化、肾功能改善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24hUpro、尿红细胞、Scr、BU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情况。结论缬沙坦分散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促进肾功能改善,且药物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7年3月~2010年8月笔者所在科住院的126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予以缬沙坦(缬沙坦组)、依那普利(依那普利组)以及依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应用(联合组),治疗前后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UAE)、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钾、血压等.结果 三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12周后,SCr及BUN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E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用药组治疗后UAE水平明显低于依那普利组和缬沙坦组(P〈0.05).三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优于单一用药,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二甲双胍联用瑞格列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9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2例,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同时给予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Ⅰ组患者单独口服瑞格列奈片,Ⅱ组患者单独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Ⅲ组患者则选择联合治疗,即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疗程均为60d,比较治疗前后对各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观察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检测结果显示三组用药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治疗前(P〈0.05)。Ⅲ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I、Ⅱ组(P〈0.05),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Ⅱ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明显,无严重不良反应,适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杨艳华  张中华 《职业与健康》2013,(24):3366-3367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对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4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9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8)与干预组(n=58)。所有患者均给予营养支持、心理疏导及镇痛药物等常规治疗。干预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治疗。采用总的痛经评分(TDS)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药物疗效。同时测定患者黄体末期血清雌孕激素浓度,随访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96.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4.2%)(P〈0.05);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TDS评分和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干预组更为明显(P〈0.01);治疗后,相比对照组,干预组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而孕激素水平显著上升(P〈0.01)。结论黄葵胶囊对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且安全无毒,其作用可能与调节雌孕激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缬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老年1、2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11月—2013年9月选择110例老年1、2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54例、依那普利组56例,前者服用缬沙坦80~160 mg,1次/d,后者服用依那普利2.5~20 mg,2次/d,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采用成组设计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血压均明显降低[(140.5±8.3)/(84.9±7.0)mm Hg(1 mm Hg=0.133 kPa)vs(138.9±7.5)/(85.9±5.8)mm Hg],与治疗前[(154.8±10.4)/(96.0±5.9)mm Hg vs(152.9±11.2)/(96.6±5.6)mm 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总有效率缬沙坦组83.3%,依那普利组76.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缬沙坦组9.3%,明显低于依那普利组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老年1、2级高血压均有显著疗效,前者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和安全性好,更适合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