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梁瑞伟 《现代保健》2011,(16):141-142
目的 探讨中西药结合加穴位按揉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10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6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治疗组用中西药结合加穴位按揉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61.8%,有效率为32.3%,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显效率为27.3%,有效率为39.4%,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加穴位按揉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经济、方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崔红利  李伟 《工企医刊》2012,25(2):72-73
目的 观察中药辨证施治和弥可保片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治疗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纳入临床观察范围的糖尿病伴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三组,即对照组、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对照组予以弥可保片500μg,3次/d,口服;中药组中药日一剂两次分服;中西医结合组为弥可保片与中药同时口服.连续服药1个月为1个疗程,均观察1个疗程.观察三组治疗1个疗程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变化(以治疗后积分减少为优)和神经传导速度变化,以及三组临床疗效有否差异.结果 (1)中西医结合组和中药组积分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1,P<0.05);(2)中西医结合组和中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5%和78.0%)亦明显优于对照组(46.2%)(分别为P<0.01,P<0.05);(3)中西医结合组积分变化和总有效率虽优于中药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较好,尤其是中药辨证施治在其治疗中的作用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a-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使用a-硫辛酸和甲钴胺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整体疗效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整体疗效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显效率59.5%,无效率14.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显效率30.0%,无效率40.0%。结论 a-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整体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吴维颖  沈铀 《现代医院》2007,7(7):71-7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47例门诊和住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100mg肌注,每日1次;维生素B12500μg,肌注,1次/日。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刺五加注射液250ml,每日1次,配合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8%。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56%。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120例糖尿病并伴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2组治疗45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6.7%,对照组总有效率53.3%,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CSS评分均有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治疗组TCS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状态的影响程度。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9月期间上海市浦东新区宣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的82例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西医治疗,观察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周和4周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和4周,观察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且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状态,因此,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果胶铋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脾和胃,活血化瘀的中药进行治疗。治疗后行胃镜和病理检查,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7例,显效率84.38%,有效4例,无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显效21例,治愈率65.63%,显效3例,总有效率75%,无效8例。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15例。治疗组予常规西医治疗加中药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两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9例,显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3.7%;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结石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9.
李树欣  李佩瑞 《现代保健》2012,(14):146-146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方法:将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中药加西药治疗,对照组仅西药治疗,15d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西药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针灸中药与甲钴胺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中选取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6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应用甲钴胺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应用甲钻胺与针灸中药进行治疗,经过45d的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的止痛有效率为90.43%,治疗总有效率为88.37%,TCSS评分由(8.31±2.20)降低至(3.59±1.56)。对照组的止痛有效率为69.77%,治疗总有效率为32.56%,TCSS评分由(8.40±2.18)降低至(5.46±1.89)。观察组在治疗总有效率、TCSS评分降低幅度、止痛疗效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联合应用针灸中药与甲钴胺。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维生素B1、甲钴胺、神经妥乐平等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麦味地黄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的西药治疗相比,加用麦味地黄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李燕 《现代保健》2011,(2):33-34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与弥可保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40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70例,试验组70例。对照组给予弥可保50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试验组给予长春西汀20mg溶于250ml0.9%氯化钠溶液中静滴,每日1次及弥可保500μg肌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4d,观察其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结果治疗14d后,患者主观症状和体征有较明显改善。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传导速度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与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显著疗效,联合用药明显优于单用神经营养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疗效。方法将84例青春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对照组42例,单纯采用西医疗法治疗,3个月为1疗程,停药3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71.1%、总有效率为92.2%,对照组痊愈率47.6%、总有效率为6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功血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陈刚 《社区医学杂志》2007,5(10S):15-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0例)和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38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血糖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5%,对照组总有效率5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疗效,有明显降低尿蛋白的排泄和恢复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我科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对观察组20例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感觉障碍、肌力实验及反射指标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6.
鞠连英 《现代保健》2013,(16):26-2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2例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止血同时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胃止血汤,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观察组Hp转阴率为78.1%,总有效率为82.9%,对照组Hp转阴率为48.7%,总有效率为51.2%,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观察组溃疡复发率为14.3%,对照组溃疡复发率为26.3%,两组溃疡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宋乐芹  吴丽萍 《现代保健》2014,(10):152-154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硫辛酸与前列地尔联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抽取本院2010—2012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采用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为8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等改善情况较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硫辛酸与前列地尔联合进行临床治疗,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KT-90A神经损伤治疗仪联合普鲁卡因静脉滴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将92例2型糖尿病合并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在降糖基础上用KT-90A神经损伤治疗仪常规治疗,治疗组6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鲁卡因静脉滴注治疗,7天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7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KT-90A型神经损伤治疗仪联合普鲁卡因静脉滴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阴虚阳亢型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高血压病阴虚阳亢型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天麻钩藤饮,并随症加减。20d一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血压、中医症候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及治疗组所有96例患者血压均降至正常范围内,均为显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显效37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显效率77.1%,总有效率97.9%;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14例,显效率37.5%,总有效率70.8%,治疗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阴虚阳亢型,在降低血压、消除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27例(87.1%)、有效3例(9.7%)、无效1例(3.2%),总有效率96.8%;对照组显效17例(54.8%)、有效2例(6.5%)、无效12例(38.7%),总有效率61.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症状,改善肾功能,延缓肾衰竭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