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3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彩超引导下卵巢囊肿穿刺注入鸦胆子治疗的价值。方法:在彩超检测下对12例卵巢囊肿患者穿刺注入鸦胆子治疗并观察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穿刺治疗后患侧子宫动脉较术前血流信号减少、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减低、血管阻力指数增加。结论:彩超检测在穿刺前对卵巢囊肿可初步鉴别诊断,在穿刺过程中对穿刺点的选择、穿刺过程的监测及通过观察对比穿刺前后囊肿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初步判断疗效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癌放疗效果判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宫颈癌放疗效果判定中的作用.方法对64例宫颈癌患者在放疗前后进行CDFI检测,对比其放疗前后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肿瘤周边及内部血流的变化及肿瘤的变化.结果放疗导致子宫动脉血流速度降低、阻力指数(RI)增高,肿瘤周边及内部血流减少或消失,肿瘤逐渐缩小至消失.结论CDFI可随时观测到宫颈癌在放疗中子宫动脉血流变化情况,在对放疗效果的判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 ( CDFI)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32例阴道出血患者经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 ,观察子宫内膜声像图改变 ,并用 CDFI探测病变区峰值血流速度以及阻力指数。结果 二维超声将子宫内膜癌分三型 :弥漫型 ,局限型 ,息肉型。 CDFI表现为病变区丰富血流 ,阻力指数 <0 .4,彩超拟诊子宫内膜癌 2 7例 ,误诊 5例 ,与病理对照诊断符合率为84.37% ,结论  CDFI对子宫内膜癌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彩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微波凝固治疗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对48例肝癌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经皮肝穿刺微波凝固治疗(治疗组),与42例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对照组)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AFP值、累计生存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彩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微波凝固治疗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为一种肝癌治疗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门静脉癌栓穿刺活检术在门静脉癌栓的诊断和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25例患者接受肝动脉栓塞化疗和门静脉化疗,在治疗前后分别行彩色超声多普勒引导下门静脉癌栓细针自动活检术,对活检标本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穿刺取材成功率为100%,无明显并发症,均可作出满意的病理诊断。(2)治疗前癌栓内均有血流频谱,活检病理为增殖型,细胞呈条柱状排列。治疗后3周,4例(16.0%)患者癌栓内多普勒血流频谱消失,相应活检病理证实癌栓坏死,其中2例获二期切除;21例(84.0%)治疗后癌栓无明显改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门静脉癌栓穿刺活检安全准确,取材迅速可靠,对门静脉癌栓的诊断和指导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恶性滋养细胞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进一步探讨彩色多普勒(CDFI)及脉冲多普勒(PW)在恶性滋养细胞疾病(MTD)的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恶性滋养细胞疾病患者、25例良性葡萄胎及40例正常早孕者行CDFI及PW检查,记录病灶区及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并记录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结果21例MTD患者中子宫肌壁回声增粗或可见低回声结节,血流丰富,阻力指数<0.5,血β-hCG增高;化疗取得疗效后异常血流逐渐减少,RI呈逐渐升高趋势,血β-HCG逐渐恢复正常,两指标呈负相关。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病灶异常血流图像和脉冲多普勒检测RI低值是诊断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重要指标,对监测化疗效果、选择治疗方案均有十分重要的价值。CDFI及PW检测对鉴别良恶性质具有应用价值,与血β-hCG联合应用,既能提高符合率,又可作为评价化疗效果及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血流参数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与微血管密度参数(MVD)鉴别子宫内膜病变类型及评估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1月间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纳入子宫内膜癌组,纳入的126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纳入子宫内膜增生组。分别对各组患者采用阴道彩超测量其血流参数和组织切片微血管密度参数(MVD)值。结果子宫内膜癌组患者RI和PI水平低于子宫内膜增生组患者,MVD水平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子宫内膜癌Ⅰ、Ⅱ和Ⅲ期组患者的RI、PI和MV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子宫内膜癌Ⅰ组RI和PI均高于子宫内膜癌Ⅱ组和Ⅲ组,MVD低于子宫内膜癌Ⅱ组和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子宫内膜癌Ⅱ组RI和PI均高于子宫内膜癌Ⅲ组,MVD低于子宫内膜癌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预后良好子宫内膜患者RI、PI水平均高于预后不良子宫内膜患者,MVD水平低于预后不良子宫内膜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子宫内膜病变患者MVD与RI、PI值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I、RI、MVD联合对预测子宫内膜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显著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阴道彩超血流参数PI和RI及MVD水平变化与子宫内膜病变类型及预后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病变患者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可有效指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在体外对人大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质量浓度鸦胆子油乳(2.5、5.0、10、20、40、80μg/ml)处理NCI-H460细胞,24、48、72 h后收集细胞,MTT法检测鸦胆子油乳对NCI-H4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吉姆萨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NCI-H460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测定NCI-H460细胞凋亡率;caspase-3酶活性试剂盒检测NCI-H460细胞caspase-3酶活性.结果:鸦胆子油乳可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NCI-H460细胞的增殖,80μg/ml鸦胆子油乳作用72 h时的抑制率达(91.07±1.60)%.鸦胆子油乳作用后,NCI-H460细胞呈现典型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10、20和40 μg/ml鸦胆子油乳作用48 h后,NCI-H460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5.23±4.30)%、(54.14 +3.09)%和(61.57±7.28)%(P<0.01).鸦胆子油乳可剂量依赖性上调NCI-H460细胞caspase-3酶活性,40 μg/ml鸦胆子油乳时caspase-3酶活性为(1.07±0.07)μmol/μg,是对照组的4.97倍(P<0.01).结论:鸦胆子油乳可能通过活化caspase-3诱导NCI-H460细胞凋亡,抑制NCI-H460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
小肝癌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径≤3cm的小肝癌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及彩色血流情况,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TOSHIBAP6000彩超仪,探头频率3.5~4.5MHz.发现病灶后,仔细观察病灶的内部回声及彩色血流情况,必要时行穿刺细胞学检查,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小肝癌的二维声像图表现可分为低回声型,高回声型及混合回声型,低回声病灶发生肝癌的机率较高,且血流信号检出率明显高于强回声肿瘤,原发性肝癌(PHC)以瘤内星点状血流信号为主,而转移性肝癌(LMC)则以瘤周供血为其特点.结论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和超声引导下穿刺细胞学检查可以提高小肝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鸦胆子油乳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倒置显微镜及巴氏染色法,观察药物质量浓度分别为5、10 μg/ml作用下细胞形态的变化;用MTT法检测5个不同药物质量浓度(40、20、10、5、2.5 μg/ml)作用下药物对细胞的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质量浓度分别为10、20 μg/ml的实验组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鸦胆子油乳作用后,颈癌Hela细胞形态上都发生了改变,凋亡小体出现;鸦胆子油乳显著抑制了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作用48 h后各组中抑制率都已超过60%,72 h后抑制率都超过80%;鸦胆子油乳阻滞S期细胞进入G2~M期,并且有凋亡峰,10、20 μg/ml药物作用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9.9%、69.8%.结论:鸦胆子油乳可有效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和阻滞细胞于S期有关.  相似文献   

11.
鸦胆子油乳联合顺铂腔内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联合顺铂腔内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方法] 60例经细胞或/和病理学确诊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全部行腔内置管引流并随机分组,治疗组:鸦胆子油乳加顺铂腔内注入;对照组:单用顺铂腔内注入.两组均每剧用药2次.[结果]用药4周后根据胸水量评价疗效:治疗组缓解率86%,对照组缓解率51%;两组缓解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毒副作用较单用顺铂无明显增加.[结论]腔内置管引流应用鸦胆子油乳加顺铂腔内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用顺铂,且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PTBD)治疗肿瘤所致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及注意事项。方法:分析我院经彩超引导PTBD治疗168例肿瘤所致梗阻性黄疸的病例资料。结果:168例患者共行208次PTBD,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2.3%(192/208),16例二次穿刺全部成功。PTBD后两周内88%患者黄疸显著下降,肝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全身情况明显好转;97%治疗有效。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彩超引导PTBD治疗梗阻性黄疸操作简便、经济、安全,具有定位精确、疗效显著、严重并发症少等特点,是目前姑息性治疗肿瘤所致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30例卵巢囊肿患者,均行经阴道B超引导下穿刺抽吸囊液,并注入聚维酮碘液(povicloneiodinesolution,PI),疗效良好,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滨州市人民医院1999年9月1日~2001年5月1日收治经临床及B超诊断为卵巢囊肿的30例患者,年龄23~49岁,平均年龄36.2岁,中位年龄35岁。临床表现:痛经14例,腰酸、腹痛6例,继发不孕3例,月经紊乱4例,子宫切除术后3例。囊肿直径45~145mm,平均81.9mm。抽液量为30~250mL,抽出巧克力样液体14例,淡黄色液体16例。1.2穿刺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常规腹部消毒铺巾,经B超确定穿刺方向,在局麻下,用18号穿刺针…  相似文献   

14.
鸦胆子油乳治疗40例恶性胸腔积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剂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对4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胸腔穿刺或放置引流管排尽胸水后,胸腔内每次注入鸦胆子油乳剂50 ̄100ml,隔4日1次,最多4次为1个疗程。1个月后观察疗效和副作用。[结果]鸦胆子油乳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率为85%(34/40),不良反应为发热(<38℃)4例,轻度胸痛1例。[结论]鸦胆子油乳剂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副作用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病灶切除辅助药物治疗对子宫腺肌瘤的疗效.方法:对40例临床诊断为子宫腺肌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比分析经单纯药物治疗与病灶切除辅助药物治疗两种不同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前临床表现结合阴道彩超及CA-125与手术后病理检验对子宫腺肌瘤的诊断有很好的吻合性.病灶切除辅助物治疗组患者痛经及月经过多的改善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P<0.05),前者无病灶期明显长于后者(P<0.05).结论:临床结合阴道彩超及CA-125可以明显提高子宫腺肌瘤的术前诊断率.病灶切除辅助药物治疗能很好地缓解临床症状,避免单纯药物治疗停药后的病情返弹,延长无病灶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经阴道彩超引导下穿刺活检在CA125阴性的卵巢占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6例CA125阴性的卵巢占位患者经阴道彩超引导下穿刺活检,将活检病理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86例患者经阴道彩超引导下穿刺取材成功率 100.0%,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诊断灵敏度90.9% (50/55)、特异性 100.0%(31/31)、准确性94.2% (81/86),Kappa值为0.88,表示一致性好.[结论] 经阴道彩超引导下穿刺活检对明确 CA125 阴性的卵巢占位的诊断具有准确度高、并发症少的特点,是一种快速、微创、简便、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高频彩超对87例乳腺癌腋窝肿大淋巴结进行术前形态、大小、数目、内部回声、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结果 病理证实的68例转移性淋巴结形态改变,淋巴结长0.8~3.9 cm,长短径之比<2,内部为不均匀的低回声,淋巴结皮质不均匀增厚,淋巴结门部强回声消失或偏移,血流分布状态呈周边型或混合型.结论 转移性淋巴结在形态、大小、数目、内部回声、血流分布方面有较为特征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经直肠彩超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直肠指检阳性或经直肠彩超检查怀疑有占位性病变的35例患者行经直肠彩超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经直肠彩超引导下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4.2%、81.5%,与手术切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列腺癌病灶RI≥0.75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非前列腺癌结节者(P〈0.05)。结论经直肠彩超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操作简单、安全,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多极射频消融(RFA)治疗晚期肝脏恶性肿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 12例晚期肝脏恶性肿瘤进行治疗前检查、定位,治疗时引导穿刺,治疗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肿瘤缩小,肿瘤周边出现低回声带,肿瘤周边及瘤内血流信号减少,经随访姑息疗效较好.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具有不开刀、创伤小、准确、安全等优点,通过治疗前后声像图、血流变化情况,可为临床治疗和判定疗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对左锁骨上小淋巴结定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8例经超声发现左锁骨上长径〈1cm淋巴结的恶性肿瘤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细针吸取行病理细胞学检查。[结果]228例左锁骨上小淋巴结患者中,经超声引导下FNAC检查证实为转移性肿瘤84例,转移性肿瘤检出率为36.84%。淋巴结L/T比值〈2转移性肿瘤检出率约44.25%,L/T比值≥2转移性肿瘤检出率12.96%(χ^2=17.340,P=0.000)。有血流信号的结节穿刺肿瘤检出率高于无血流信号者(60.61%vs32.82%,P〈0.01)。[结论]彩超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对左锁骨上〈1cm淋巴结定性有一定鉴别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