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综合心理干预对新兵心理和细胞免疫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新兵训炼前后心理和细胞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380名二炮新兵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新兵训练期3个月中,对心理干预组200名新兵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测量表(SAS)、抑郁自测量表(SDS),在新训开始和结束时,进行心理状态测定;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新兵新训前后T、B、NK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训练结束时心理干预组新兵在SCL一90中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等项的分值,SAS和SDS中的总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干预组新兵CD3+、CD3+CD4+、淋巴细胞和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3+CD8+和CD3-CD5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适当的综合心理干预对提高新兵心理健康和免疫功能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郑福萍 《中外医疗》2013,(34):35-36
目的 研究HFMD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6例HFMD和53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3+T、CD4+T、CD8+T、CD16+56+NK、CD19+B细胞的百分率;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IgG、IgA及IgM含量.结果 HFM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4+/CD8+比值、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19+B淋巴细胞百分率均明显增高(P 〈0.05);血清IgG水平升高(P〈0.001);CD15+56+NK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2);CD3+T、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及血清IgM、Ig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FMD体内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监测HFMD体内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对于HFMD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90例实体肿瘤患者(肿瘤组)和30例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CD3+)及其亚群(CD3+CD4+、CD3+CD8+)和NK细胞,并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CD3+、CD3+CD4+、NK16+56+百分率下降,CD3+CD8+百分率升高,CD3+CD4+/CD3+CD8+比值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临床上应对肿瘤患者提供积极的免疫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4.
周国忠  杨明霞  钱颖 《浙江医学》2020,42(21):2347-2350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自然杀伤性T细胞(NKT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检测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至2月绍兴市人民医院确诊26例COVID-19患者,其中普通型14例,重型12例,分析比较普通型和重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B淋巴细胞(CD19)、NK细胞和NKT细胞浓度。结果重型组治疗后T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NK细胞百分率和浓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普通型组治疗后T细胞百分率及浓度、CD8细胞浓度和CD19浓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5),NK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与普通型组治疗前比较,重型组治疗前T细胞百分率及浓度、CD8细胞百分率及浓度、CD4细胞浓度、NKT细胞百分率和NKT细胞浓度均明显下降(均P<0.05),重型组治疗前NKT细胞百分率和CD19百分率均明显上升(均P<0.05);与普通型组治疗后比较,重型组治疗后T细胞百分率及浓度、CD4细胞浓度、CD8细胞浓度和NKT细胞浓度均明显下降(均P<0.05),重型组治疗后NK细胞浓度明显下降(P<0.05)。结论NK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淋巴细胞可作为COVID-19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状况的重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陈芒  蔡康荣 《广西医学》2005,27(11):1781-1783
目的本文探讨不同负荷运动训练对排球运动员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影响。方法分别收集36名排球运动员集训前、后的外周血样本,然后进行免疫荧光抗体标记。应用流式细胞仪(EPCS-XL)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百分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B组、实验C组CD4^+细胞数明显减少,CD8^+细胞数明显增多,CD4^+/CD8^+比值下降(P〈0.05)。实验A组与对照组比较,CD3^+、CD4^+、CD8^+和CD56^+细胞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负荷的运动训练对机体免疫功能变化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金晓秋  赵雪松 《中国医疗前沿》2012,(10):53+64-53,64
目的研究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细胞与体液免疫的状态,为临床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检测42例临床确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CD4+、CD8+、CD4+/CD8+比值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并与正常健康儿童对照组比较。结果 RRI患儿的总T淋巴细胞、CD4+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P〈0.01、P〈0.01),CD8+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1);血清IgA、IgG明显减低(P〈0.05、P〈0.05)。结论 RRI患儿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紊乱均明显,对临床免疫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及亚群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亚群进行检测计数。结果200例肿瘤患者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NK细胞的数量以及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健康人群。其中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细胞转移组CD3、CD4、CD4/CD8及NK细胞数量较无淋巴细胞转移组明显下降,CD8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2个周期后。外周血CD3、CD4、NK细胞含量以及CD4/CD8比值化疗后较化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CD8均值变化不大(P〉0.05)。结论肿瘤患者机体的免疫状态与病情发展、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化疗可明显抑制肿瘤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探讨其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手足口病患儿73例,根据病情分为普通组49例、重症组24例。以8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3例手足口病患儿外周抗凝全血的淋巴细胞细胞亚群: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CD19+细胞、CD16+56+细胞的相对计数。结果手足口病患儿重症重型组外周血CD3+细胞、CD4+细胞(Th)的百分率较对照组及普通组显著降低(P〈0.01),CD8+细胞(Ts)的百分率亦低于普通组(P〈0.05),而两组间Th/Ts细胞比值的变化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CD19+细胞、CD16+56+细胞的百分率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淋巴细胞的变化以CD3+细胞、CD4+细胞为主,其在抗病毒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参与了手足口病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研究艾迪注射液对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NK细胞和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乳腺癌患者75例与正常人对照组46例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乳腺癌组治疗前NK细胞百分比与NK细胞活性降低(P〈0.05),CD3+、CD4+及CD4+/CD8+减少较为明显(P〈0.05或P〈0.01),CD8+百分比明显增加(P〈0.05)。使用艾迪注射液后,乳腺癌组CD8+百分比明显减少(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结论艾迪注射液能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及其高危人群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25^+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水平。结果:鼻咽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占T淋巴细胞的(2.96±1.34)%,高于EBV-VCA-IgA抗体阳性健康携带者及健康者(P〈0.05),但与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EBV-VCA-IgA阳性组与正常对照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PC患者外周血CD3^+、CD4^+细胞明显降低,NK细胞水平高于EBV-VCA-IgA抗体阳性健康携带者及健康者(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CD3^+、CD4^+细胞明显降低,CD4^+CD25^+T淋巴细胞水平升高,提示鼻咽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在二期梅毒患者中的改变,探讨这些免疫细胞在梅毒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Ⅱ期梅毒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CD8^+、CD56^+、CD19^+的淋巴细胞,并与20例正常人对照组比较。结果梅毒患者CD3^+、CD4^+、CD56^+、CD4^+/CD8^+比值均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或P〈0.001),CD8^+与CD19^+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二期梅毒患者存在着明显的细胞免疫押制,且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和NK细胞减少与梅毒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李蓓  陆军  李志敏 《广州医药》2010,41(2):22-25
目的建立健康儿童淋巴细胞亚群正常值的参考范围。方法采用双色流式细胞术分析健康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各亚群的百分率和绝对数量。结果总淋巴细胞、CD3+T淋巴细胞、辅助/诱导性T细胞(CD3+CD4+淋巴细胞)、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CD3+CD8+淋巴细胞)、CD19+B淋巴细胞、CD3-CD56+NK细胞百分率的中位值分别为44.00%、57.91%、27.65%、24.37%、17.44%、14.90%;总淋巴细胞、CD3+T淋巴细胞、CD3+CD4+T淋巴细胞、CD3+CD8+T淋巴细胞、CDl9+B淋巴细胞、CD3一CD56+NK细胞绝对数的中位值分别3042个/斗l、1653个/μ、762个/μl、740个/μl、553个/μl、509个/μl。男女性别间CD3+T淋巴细胞、CD3+CD4+T淋巴细胞和CD3-CD56+NK细胞的百分率和绝对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淋巴细胞、CD3+CD8+T细胞、CDl9+B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和绝对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比值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CD3+细胞、CD3+CD4+细胞的绝对值和百分率均高于男性,CD3-CD56+NK细胞的绝对值和百分率均低于男性。结论在相同地域、相同种族,建立健康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正常参考值是必要的。疾病诊断和疗效评价时应考虑性别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药膳饮食对严重烧伤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药膳饮食对严重烫伤大鼠免疫功能紊乱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健康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成烧伤药膳喂养组(药膳组,n=30)、烧伤肉汤喂养组(肉汤组,n=30)、烧伤常规喂养组(常规组,n=30)和正常对照组(对照组,n=10)。药膳组、肉汤组、常规组制作30%TBSAⅢ度烫伤模型,于伤后第3、7、14天各取10只,在无菌条件下取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的变化。结果药膳组、肉汤组、常规组伤后第3、7、14天的CD3+、CD4+、CD4+/CD8+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CD8+T淋巴细胞明显增高,NK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与肉汤组、常规组比较,药膳组伤后第7、14天的CD3+、CD4+、CD4+/CD8+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NK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严重烫伤大鼠免疫状况发生了明显改变,药膳饮食可以改变烫伤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提高NK细胞活性,从而改善严重烧伤后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在食管癌患者手术及化疗前后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进行多时间点检测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9例食管癌患者在手术及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百分率,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食管癌患者T淋巴细胞不同的亚群及NK细胞水平与正常人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手术后T淋巴细胞各亚群及NK细胞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 < 0.05),且在术后第3天为最低值,随后逐渐升高,但CD4+/CD8+未见明显变化;患者化疗后CD3+、CD4+比例及CD4+/CD8+有所升高,而CD8+比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化疗后3周各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与化疗前相似,化疗前后NK细胞水平虽表现出与CD3+、CD4+类似的变化趋势,但是并不显著。  结论  食管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处于受抑制的状态,手术后免疫功能更是出现一过性降低,化疗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这种状态,但长期来看,化疗对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的影响可能很小,这可能支持化疗与T细胞依赖性免疫治疗在同步或序贯方案中有效结合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卡介苗多糖核酸辅助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90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比较卡介苗多糖核酸辅助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54%VS 27.5%,P〈0.05);治疗前白癜风患者外周血CD3、CD4及CD4/CD8较正常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CD3、CD4及CD4/CD8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癜风患者存在T细胞免疫功能异常,采用卡介苗多糖核酸辅助治疗能提高患者的CD4+T细胞亚群比例,临床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李俊龙  阎家骏  陈炜 《浙江医学》2011,33(3):312-315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URS-PL)对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61例,ESWL组31例,URS-PL组30例.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1d、术毕30min、术后1d以及术后4d抽取肘静脉血,分析比较其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T细胞亚群及其增殖活性、NK细胞含量以及杀伤活性.结果 URS-PL组患者术后1d CD3、CD4、CD4/CD8较之术前1d及ESWL组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术毕30min及术后1d NK细胞比例及杀伤活性较之术前1d及ESWL组明显下降(P<0.05或0.01),术毕30min及术后1、4d 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肿瘤红细胞花环率较之术前1d及ESWL组亦明显下降(P<0.05或0.01).结论 相对于URS-PL,ESWL对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抑制更细微.免疫因素对于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治疗选择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从而了解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收集26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病例资料,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肌酐、血尿素氮等;流式细胞分析测定外周血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表达百分率;按简化MDRD方程计算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按eGFR将患者分为2组,Ⅰ组eGFR〈90mL·(min·1.73m^2)^-1,Ⅱ组eGFR≥90·(min·1.73m^2)^-1。结果I组外周血中CD4^+、CD4^+及CD4^+/CD8^+,与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及Ⅱ组CD4^+T淋巴细胞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存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提示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影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发生发展,可作为辅助检查之一。  相似文献   

18.
刘凌云  孟洁  何沙  吕一  卢永刚 《海南医学》2013,24(24):3605-3607
目的观察联合使用胸腺肽α1和康艾注射液对肝细胞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科住院的肝细胞癌行TACE治疗患者51例,分为A、B两组,A组26例术后第1天开始联合使用胸腺肽α1及康艾注射液进行一个疗程治疗,B组25例除不使用胸腺肽α1外,其他治疗同A组,C组42例为健康体检者。分别在TACE术后第一天胸腺肽α1及康艾注射液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结果肝细胞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较正常人显著降低,A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CD8+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B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联合使用胸腺肽α1与康艾注射液可提高肝细胞癌患者TACE术后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和血清瘦素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UA患者112例,其中合并代谢综合征组(观察组)患者59例和无代谢综合征组(对照组)患者53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4+、CD_8+、CD_8+、CD_4+、CD_4+/CD_8+/CD_8+)及NK细胞的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瘦素(LEP)水平。比较2组患者的主要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和病死率,分析代谢综合征对UA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CD_3+)及NK细胞的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瘦素(LEP)水平。比较2组患者的主要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和病死率,分析代谢综合征对UA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CD_3+、CD_4+、CD_4+、CD_8+、CD_8+及NK细胞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CD_4+及NK细胞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CD_4+/CD_8+/CD_8+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LE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再发心绞痛比例高于对照组(33.9%vs.17.0%,P<0.05),心源性病死率亦高于对照组(27.1%vs.11.3%,P<0.05)。结论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免疫调节功能受损较重,血清瘦素水平较高,这可能是导致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心源性病死率升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