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托伐他汀联合百令胶囊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百令胶囊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肾病综合征(NS)患者随机分为A、B二组,其中A组40例,给予基础治疗及阿托伐他汀片(10mg/d);B组45例,除基础治疗及阿托伐他汀片治疗外,加用百令胶囊(1.0g/次,3次/日)治疗。比较二组在治疗12周后24h尿蛋白定量(UTP/24h)、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酶)、肾功能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与A组相比,B组治疗后UTP/24h、NAG酶明显降低。治疗前、后肾功能无明显改变。A、B组治疗后血脂(TG、TC、LDL-C)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A组相比,B组治疗后更为有效改善脂质代谢紊乱。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百令胶囊治疗肾病综合征能显著改善患者脂质代谢紊乱,有效降低NS患者蛋白尿。  相似文献   

2.
氟伐他汀对蛋白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3-甲基-3-羟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氟伐他汀对蛋白尿的影响。方法:选择非糖尿病肾病的蛋白尿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苯那普利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10mg,1次/d;氟伐他汀组:给予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氟伐他汀40mg,每晚1次;联合用药组:给予苯那普利(10mg,1次/d)及氟伐他汀(40mg,每晚1次)联合用药。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6个月检测患者24h尿蛋白定量(UPr)、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白蛋白(Alb)、肾小球滤过率(GF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压等。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各组蛋白尿均有下降,其中联合用药组蛋白尿下降最明显(P〈0.05)。氟伐他汀组、联合用药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下降;苯那普利组无明显改变。结论:氟伐他汀除有降脂作用外,还可以减少蛋白尿,发挥非依赖降脂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黄葵胶囊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2011年12月)、MEDLINE(1996年~2011年12月)、PubMed、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黄葵胶囊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全面收集有关黄葵胶囊治疗肾病综合征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试验,共558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黄葵胶囊能降低NS患者24h尿蛋白[WMD=-0.58,95%CI(-0.79,-0.36)];升高血清白蛋白[WMD=4.10,95%CI(2.85,5.36)];降低血胆固醇[WMD=-1.24,95%CI(-1.55,-0.93)]和三酰甘油[WMD=-0.57,95%CI(-0.85,-0.28)];在降低血肌酐[WMD=1.42,95%CI(-1.11,3.94)]和血尿素氮方面与对照组相比[WMD=-0.25,95%CI(-1.32,0.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葵胶囊在降低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4h尿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升高血清白蛋白上优于常规治疗组,对于降低尿素及肌酐上无证据显示较常规治疗更为有效。由于纳入的文献其研究方法学质量不高,需要进一步高质量的研究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阿魏酸钠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魏酸钠(sodiumferulate,SF)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川芎、当归等中药中的非肽类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其化学结构式为3-甲氧基-4-羟基-苯丙烯酸钠。它可拮抗内皮素引起的增殖及收缩血管效应,增加NO合成,松弛血管平滑肌;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血、改善血液流变学特征;可以抑制胆固醇合成、降低血糖、清除自由基、防止脂过氧化损伤及减轻血管内皮损伤;影响补体、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肾病患儿免疫细胞对肾小球上皮细胞合成基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明确免疫细胞对肾小球上皮细胞(glomerularepithelialcelGEC)合成功能的直接作用。方法应用肾小球细胞体外培养,同位素掺入及放射免疫技术,以总胶原,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及Ⅳ型胶原的合成为观察指标,动态研究了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PBMC)对GEC生物功能的影响。结果(1)肾病极期未经激素治疗组(未治组)PBMC上清明显促进了GEC合成层粘连蛋白;(2)未治PBMC上清抑制了GEC合成总胶原;(3)未治组PBMC上清促进了Ⅲ型前胶原的合成,而对Ⅳ型胶原的合成无明显影响;(4)肾病患儿PBMC的上述作用与是否足量激素治疗有关,而与尿蛋白能否阴转、肾组织病理类型、肾病临床类型等无直线相关关系。结论原发性肾病患儿循环免疫细胞可影响GEC合成细胞外基质的功能。免疫细胞的这种活性可被激素治疗改变。  相似文献   

6.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简称激素 )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简称肾综 )的最主要的药物。现就其临床应用某些方面作一概述。   1 激素的临床药理学1.1 抑制炎症作用  (1)抑制炎症细胞在炎症区的浸润 ;(2 )减低血管通透性 ;(3)抑制炎症反应介质 ;(4 )抑制炎症晚期的毛细血管以及成纤维细胞的增生。1.2 抑制免疫作用  (1)使血循环内T淋巴细胞和单核 -巨噬细胞减少 ;(2 )干扰单核 -巨噬细胞 ,阻碍T辅助细胞的活化 ,致T、B淋巴细胞增殖障碍 ;(3)使免疫球蛋白合成下降而分解增多 ;(4 )降低补体水平。1.3 抑制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作用  (1…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脂血症妇女血脂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66例老年高脂血症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2),观察组予阿托伐他汀10mgQ.N,对照组予非诺贝特100mgbid,共观察治疗40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脂全套和骨密度(腰椎2-4、股骨颈和大粗隆和Wards区)和骨代谢指标血钙、磷、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均有降低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升高(P〈0.05),但观察组对TC、HDL、LDL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腰椎2-4、股骨颈和大粗隆的骨密度参数值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5)。骨代谢各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和非诺贝特对老年高脂血症妇女均有良好的调脂作用,阿托伐他汀调脂作用优于非诺贝特;阿托伐他汀可增加老年高脂血症妇女的骨密度。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肾内科常见疾病,是指由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和高脂血症组成的一类临床综合征。病理类型不同,其疗效各异。由于其发病机制与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所以目前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类药为主要的治疗药物。对其高脂血症这方面既往我们一般用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治疗。近期我们对21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高脂血症采用蒲参胶囊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是一组常见临床综合征。糖皮质激素(GC)和(或)细胞毒药物是主要治疗药物,但其毒副作用大、治疗依赖、不敏感、反复复发,是广大肾脏病工作者普遍感到头痛的难题。然而近几年来,随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以及血管紧张素-II(AT-II)受体拮抗剂(ARB)在肾脏病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循证医学证据表明:ACEI、ARB在延缓残余肾功能进展以及降低蛋白尿方面有确切疗效。本文结合本地实际,研究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联合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旨在观察蛋白尿、血脂、炎症因子等方面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他汀类药物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他汀类药物(statins)属于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在体内具有显著的多靶器官效应型:①通过抑制胆固醇代谢路径的关键限速酶—HMG-COA来遏制甲醛戊酸的产生,降低LDL-C,治疗高脂血症;②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或心肌缺血等;③亦有拮抗炎症、抗增殖、抗血栓形成及免疫抑制等诸多对机体有益的作用。目前,临床应用的他汀类药物主要有: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西力伐他汀,前三种为天然药物,后三种为人工合成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慢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历程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在我国十分常见,治疗方案较多,但复发率较高,如治疗不彻底,多数病人最后发生不可逆性肾衰竭(K/DOQI-5期)。因此,必须早期积极治疗,应从K/DQI-2期~3期抓起。从肾功能储备降低期开始积极治疗,这是上策,这也是我治疗原发性慢性肾病综合征52年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难治性肾病(refractory nephrotic syndrome,RNS)是指激素治疗无效,或激素依赖,或反复发作,因不能耐受激素的副作用而难以继续用药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约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30%-50%左右,是目前临床慢性。肾病中治疗最为棘手,预后较差的疾病。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是目前治疗肾病综合征(nephroic syndrome,NS)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3.
作为内皮功能障碍的标志物,蛋白尿一直被认为是终末期肾病进展的危险因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蛋白尿也是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除了ACEI以及ARB药物外,几乎没有能够影响蛋白尿进程的治疗方法。但是人们注意到他汀类药物降低心血管发病及病死率不仅仅是影响了LDL胆固醇,可能对内皮细胞的功能也产生作用。通过系统回顾相关的文献,拟探讨他汀类药物是否影响蛋白尿的排泄以及影响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是甲基黄嘌呤衍生物,是一种非选择性的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从上个世纪的70年代起,作为血管扩张剂用于治疗间歇性跛行,后推广于动脉硬化、血栓形成、血管栓塞、糖尿病。肾病变等血管疾病。PTX可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增加周围微循环和组织带氧能力,其作用基础是由于PTX可以提高红细胞内ATP和其他环苷酸类物质,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阻止细胞聚集。同时,还能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和血栓烷合成,抑制前列腺素、血栓素合成而产生扩张血管及降低通透性的作用、抑制中性粒细胞黏附激活能力,从而改善重要脏器的血液循环。这些特性使它可能具有降低肾小球内压力的作用,在人及动物研究中,已显示其具有抗炎、抗纤维化、降低肾脏病患者尿蛋白的作用,但是这些均是小规模的研究,本文旨在荟萃分析PTX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IgA肾病患者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将62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应用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32例,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蛋白(U-pro)、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TC、LDL-C、L卜Pro等指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2组治疗前、后比较,TG、HDL-C、ALT、AST、CK、CK-MB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能有效降低IgA肾病患者的TC、LDL-C、U-pro水平。  相似文献   

16.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肾病综合征的诊断 肾病综合征(NS)系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大量蛋白尿(〉3.5g/d),低白蛋白血症(〈30g/L),水肿和(或)高脂血症的临床综合征,是肾脏疾病中十分常见的、治疗有时非常棘手的临床综合征。肾病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疾病3大类(有学者将遗传性归入继发性中),可由多种不同病理类型的肾小球疾病导致。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之一,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糖尿病肾病中炎症反应标志物含量明显增高,提示炎症反应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ARB类药物具有阻断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本实验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观察氯沙坦干预对炎症因子血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uor necrosisfactor—α,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是否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而延缓糖尿病肾病损伤,为其临床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自洛伐他汀作为第一款他汀类药物在1987年获准上市以来[1],他汀类药物一直以其良好的降脂效果备受关注。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减少循环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的浓度[2]。同时,他汀类药物还能抑制胆固醇生成途径中类异戊二烯的合成,提高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 NOS)的表达,减少IL-6、IL-8等促炎细胞因子和活性氧的产生[3],从而起到多方位的血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剂量他汀治疗对尿毒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尿毒症患者55例,随机分为他汀治疗组(氟伐他汀胶囊,20mg/d)和对照观察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和PBMC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另选择2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尿毒症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IL-1、IL-6、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PBMC分泌上述炎症细胞因子的能力也显著增强(P〈0.05)。与尿毒症患者对照组比较,他汀治疗组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下降(P〈0.05),PBMC基础分泌和血管紧张素Ⅱ刺激分泌炎症细胞因子的能力被显著抑制(P〈0.05)。小剂量他汀治疗对血糖、血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无影响。结论:小剂量他汀治疗可显著抑制尿毒症患者外周血PBMC的活化。  相似文献   

20.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指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具备下列任何一项者:(1)肾病综合征患者按正规激素治疗缓解后半年内复发2次或1年内复发3次以上;(2)经激素治疗获得缓解,但在激素撤减过程中或停用激素后14d内复发者;(3)规范化激素治疗无效的肾病综合征[1]。是目前临床治疗最为棘手、预后较差的肾病。其中以膜性肾病为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