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与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糖尿病患者中,最后并发肾衰竭的很多,而肾胰岛细胞联合移植则是治疗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的理想方法。我院于2006年完成了4例胰岛细胞移植术、3例肾胰岛细胞联合移植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现将其手术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胰岛移植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新疗法。利用胎儿胰岛的增生繁殖快,外分泌腺体功能尚未发达,解决了自身消化问题,用来选作移植是最好的材料。胰岛组织移植到糖尿病患者体内,使胰岛成活发挥生  相似文献   

3.
线粒体功能障碍是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以往研究发现,一种新型抗氧化多肽(SS-31)作用靶点位于线粒体内膜,对神经元细胞及其他类型细胞具有抗氧化损伤的作用。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发现,SS-31可以穿透完整的小鼠胰岛细胞,减少胰岛细胞凋亡,促进胰岛细胞分裂.从而保护胰岛细胞移植术后的胰腺功能。研究者认为,对供体小鼠的胰腺进行SS-31预处理和在分离胰岛细胞时填加SS-31是胰岛分离的最佳方法。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在体外人胰岛细胞培养基上加入SS-31能减少胰岛细胞凋亡,增强胰岛细胞活性。研究人员对200只同源性糖尿病小鼠进行了胰岛细胞移植术(肾被膜下移植),SS-31组小鼠血糖浓度恢复正常,无SS-31组小鼠血糖浓度显著升高。因此认为,应用SS-31可以有效扩大胰岛细胞移植的供体范围,使胰岛分离更完善,降低1型糖尿病患者受体对胰岛的排斥。  相似文献   

4.
9月29日,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邓绍平、细胞移植中心主任黄孝伦亲自带队,为一名身患2型糖尿病7年的患者成功实施了西部首例同种异体胰岛细胞移植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目前已完全停用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艾丽  王月菊  何秀颖  张娜 《护理研究》2013,27(4):361-362
糖尿病肾病是引起终末期肾衰竭主要原因之一,胰肾联合移植是目前治疗1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或2型糖尿病发展为尿毒症期的有效途径[1],但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手术风险大,目前肾-胰岛细胞移植的开展已经逐步替代胰肾联合移植,使病人摆脱了胰岛素及透析治疗对心理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虽然很大程度改善了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紊乱及延迟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但存在低血糖、胰岛素抵抗以及需反复注射的缺点。胰岛细胞移植简单、安全、有效,免除了胰腺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等的发生,是治疗糖尿病最有前景的治疗方法。本文就近几年胰岛细胞移植的免疫耐爱诱导、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移植物微循环的建立等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我国首例成人胰岛细胞肝内移植术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成人胰岛细胞肝内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护理经验。方珐2003年间对一例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3次成人胰岛细胞肝内移植术,术后3年来连续观察移植前后的饮食、血糖、C肽、胰岛素用量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指标,应用各种护理方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各种并发症。结果移植后患者饮食不受限制,生长发育良好,胰岛素用量减少到移植前的25%,切口愈合良好,心理健康,掌握了术后自我管理的方法,总结出了个体化的护理经验。结论建立起了成人胰岛细胞肝内移植的一整套护理方法,取得了治疗1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脾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大鼠的疗效及可行性,建立稳定的胰岛移植新途径。方法:实验于2004-03/2005-03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实验分组:供受鼠均采用Wistar大鼠,供鼠40只,受鼠20只。受鼠随机分为移植组、糖尿病组,每组10只。并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组,进行对照。实验过程:①受鼠造模:移植前14d,采取链尿霉素化学灼伤法(2%链尿霉素,65mg/kg,腹腔注射)造成糖尿病大鼠模型(连续3d在非禁食情况下,血糖>16.8mmol/L为造模成功)。②供鼠胰岛分离纯化:采用明尼苏达大学改良方法,原位直接灌注消化分离大鼠胰岛。消化的胰腺组织离心,经80目不锈钢筛网过滤后,采用25%,23%,20.5%,11%Ficoll和Hank’s液梯度密度离心(4℃,3000r/min×10min),于23%,11%层交界间吸取胰岛细胞。经Hank’s液洗3次,备用。③经脾胰岛移植:移植组大鼠戊巴比妥麻醉后,经左侧肋缘下切口暴露脾脏。显微镜下手检600~800当量胰岛,以1mLCMRL1066培养液稀释,用10mL注射器直接经脾缓慢输注。糖尿病对照组大鼠注射生理盐水1mL。实验评估:①胰岛双硫腙染色与计数,计算纯化率。②体外葡萄糖刺激实验检测胰岛功能。③移植术后监测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于术后10d行静脉糖耐量实验。④术后14d切取受体大鼠肝脏和脾脏苏木精-伊红染色及Insulin-6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①每只供鼠可分离300~400当量胰岛,纯度达85%~90%。②体外葡萄糖刺激实验显示胰岛素刺激指数平均为5.59±0.62,功能良好。③受体糖尿病大鼠术后3-5d空腹血糖降至3.4~5.4mmol/L(平均4.8mmol/L)。胰岛素分泌亦达到正常水平。④移植组糖耐量曲线与正常大鼠相似,K值与正常非糖尿病大鼠差异无显著性(2.802,2.3,P>0.05)。⑤受体大鼠脾脏和肝脏内可见散在的移植胰岛。结论:①移植术后3-5d移植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可使空腹血糖达到正常水平。②经脾移植克服了门静脉直接移植引起的出血和门静脉高压的缺点,移植容量可达1mL,可用10mL注射器进行输注,避免反复离心、挤压,可减少胰岛体外损失,是胰岛移植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9.
郁新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11(23):2060-2060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脏器联合移植术日趋成熟,我院于2004年6月成功为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早期肝癌合并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施行了肝、胰岛细胞联合移植手术,开创了国内先河,手术获得满意效果,患者一个半月后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郁新 《现代护理》2005,11(23):2060-2060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脏器联合移植术日趋成熟,我院于2004年6月成功为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早期肝癌合并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施行了肝、胰岛细胞联合移植手术,开创了国内先河,手术获得满意效果,患者一个半月后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就分离克隆胰腺干细胞,并将其定向诱导分化为功能性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的研究作一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CBM和PubMed数据库1978-01/2006-12胰腺干细胞或胰岛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文章,检索词为"islet stem cell,pancreatic stem cell,diabetes mellitus,胰腺干细胞,胰岛干细胞,糖尿病"。资料选择:选择胰腺干细胞或胰岛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资料提炼:检索到CBM数据库中胰腺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文章19篇,胰岛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文章20篇;PubMed数据库中胰腺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文章305篇。共纳入41篇。资料综合: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胰岛素注射、胰腺器官移植和胰岛细胞移植。胰腺器官移植和胰岛移植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由于缺乏完全合适的供体,胰腺器官移植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与胰腺器官移植相比,胰岛细胞移植无需麻醉和剖腹,减小了对移植受体的损伤,降低了风险性。结论:体外分离、克隆人类胰腺干细胞,并定向诱导其分化为功能性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是解决胰岛供体短缺的有效途径,但是还没有人胰腺干细胞体外诱导胰岛移植治疗人类糖尿病的报道。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的进展,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血糖升高,诱发的氧化应激对胰岛功能进一步损伤,形成恶性循环,疾病恶化。氧化应激是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损伤的中心环节。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TRX)及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hioredoxin-interacting protein,TXNIP)与糖尿病患者胰岛的氧化应激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胰岛中TRX及TXNIP表达的变化对胰岛功能的改变起着重要作用,从而影响患者疾病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合并感染大鼠胰岛细胞凋亡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感染动物模型胰岛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 盲肠结扎穿刺术(CLP)建立感染的动物模型,模型是在键佐菌脲菌素(STZ)诱发血糖升高的基础上行盲肠结扎穿刺术(CLP)术,对大鼠的胰岛细胞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胰岛细胞凋亡,之后做胰岛细胞凋亡的定量分析。结果 正常组胰岛细胞DNA显基因组条带位于加样孔的附近,疾病组胰岛细胞DNA呈现为梯状条带。糖尿病合并感染组细胞凋亡率显著性升高(均P<0.05);糖尿病组的细胞凋亡率与感染组的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糖尿病和/或感染产生的复杂的诱导因子作用下发生胰岛细胞凋亡以及功能的改变,其中糖尿病合并感染的动物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我院于近4~5年来开展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证实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有一定的近期疗效。胰岛移植治疗的对象主要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这类患者糖尿病的发病年龄轻,每日要注射较大剂量的胰岛素,若停用胰岛素往往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胰岛移植前要尽力使患者的病情处于稳定,血糖接近正常,以便使移入患者体内的胰岛在稳定的环境中良好地生长增殖。胰岛的来源,国内是采用计划生育刚引产的胎儿,由于胎膜的外分泌组织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所以易于从中将能分泌胰岛素胰岛的组织分离出来。其次胎儿胰岛组织易于进行组织培养及低温保存。在无菌条件下取出胎儿的胰腺,即送实验室进行冷藏及处理,将胰  相似文献   

15.
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外科移植技术的发展和胰岛分离纯化技术的改进,胰岛移植已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比较理想的方法和手段。本文就目前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评价情况,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和胰岛移植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肝内移植猪胰岛细胞治疗Ⅰ型糖尿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内移植猪胰岛细胞治疗Ⅰ型糖尿病目前在我国尚属首创。我院放射科和内分泌科从1999年9月至2000年7月为3名患者成功地施行了猪胰岛细胞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的手术,取得较显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护理资料 1999年9月至2000年7月我院成功地为3名病人施行了猪胰岛细胞移植术。患者1,男,29岁;患者2,女,6岁;患者3,男,40岁,均被诊断为Ⅰ型糖尿病。术后经抗凝、抑制免疫、护肝、普通胰岛素和诺和胰岛素控制血糖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患者血糖逐渐下降,胰岛素用量逐渐减少。 1.2 操作方法 整个操作在放射科介入治疗室进行,患者取仰卧位,局麻下行右侧股动脉穿刺,穿刺成功后插入导管  相似文献   

17.
背景:胰岛细胞移植和胰腺干细胞移植是近年来糖尿病治疗的研究热点,也是治愈糖尿病最有希望的途径。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移植和胰腺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可行性、优势、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方法:收集胰岛细胞移植和胰腺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相关实验和临床研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两种细胞移植途径治疗糖尿病的影响因素,从细胞分子生物学水平认识胰岛细胞移植和胰腺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优势和缺点。结果与结论: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受供体不足的制约,胰腺干细胞移植解决了胰岛细胞供体短缺的有效途径,但胰腺干细胞移植的研究还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需要进行广泛的临床研究。首先要明确胰腺干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其次要掌握将相关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胰腺干细胞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我国它的发病率已接近11%,其中2型糖尿病〉97%。2型糖尿病的病因目前仍不清楚,人们普遍认为它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其病因复杂,目前尚无有效的措施进行完全根治。2型糖尿病的基本病理生理特征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60岁的老年人70%有胰岛素抵抗,但只有其中一部分会发生糖尿病,因此糖尿病的发生一定伴随着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在糖尿病的发病及病理进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下降,在糖尿病前期,如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或空腹血糖异常,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就已经存在,表现为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下降或消失,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其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50%,并随着病程延长胰岛β细胞功能会进行性下降,直至完全衰竭,并且目前一般的常规治疗并不能阻止胰岛β细胞的病理演变。  相似文献   

19.
血糖的稳定依赖胰岛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和α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的平衡.胰岛细胞数量的相对不足和功能紊乱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破坏,2型糖尿病则以胰岛素分泌受损伴随胰岛素抵抗为特点,而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亦存在胰岛β细胞数量和/或质量的改变.因此,深入了解β细胞可塑性的分子机制将为减少β细胞死亡、增加β细胞复制从而进行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方向[1-2].  相似文献   

20.
背景:胰岛移植到糖尿病小鼠不同部位影响胰岛移植成功率。目的:比较糖尿病小鼠小网膜、肾被膜和腋窝3个部位胰岛移植效果,探索一个更理想的移植部位。方法:应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纯化BALB/c小鼠胰岛;将胰岛移植到造模成功的糖尿病C57BL/6小鼠,按照不同的移植部位小网膜、肾被膜和腋窝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与结论:分离纯化后获得高纯度胰岛,每只供体可获得胰岛(102±4)个,并具有良好生物活性;胰岛移植到糖尿病小鼠小网膜、肾被膜和腋窝3个部位后,均能降低血糖至正常范围,移植到小网膜与肾被膜的血糖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均低于腋窝血糖值(P〈0.05)。移植后第7天,苏木精-伊红染色见小网膜部位移植胰岛形态基本完整,肾被膜部位移植胰岛形态不规则,腋窝部位移植物胰岛完全被破坏,伴炎症细胞浸润,小网膜和肾被膜降血糖效果优于腋窝。说明小网膜血供充足容量大,能够接纳较大体积的移植物,可能作为胰岛移植的理想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