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脑缺氧及颅内高压,能否改善这类患者的脑缺氧及颅内高压是关系患者预后的主要原因[1]。对于严重的脑缺氧,常压给氧往往不能纠正,高压氧治疗的禁忌使早期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受到限制[2]。作者采用GY-1型高氧医用液体治疗仪(西安高氧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超早期施以高氧液治疗,监测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探讨高氧液(静舒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治疗价值。方法:对36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进行高氧液治疗(观察组)与常规治疗(对照组)的对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提高,预后明显改善。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早期应用高氧液治疗能明显改善脑缺血缺氧,改善临床症状和预后,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氧为人体代谢所必需的物质,氧疗是治疗机体缺氧的重要方法,新研制的高氧医用液体治疗仪通过基液溶氧活化使液体中的物理溶解的氧含量增加,静脉输入高氧液可迅速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改善心脑缺氧症状[1],促进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项秀芹  马培花 《海南医学》2009,20(10):175-175,152
高氧液静脉给氧是一种用含有高浓度溶解氧(O2)且具有高氧分压(PO2=80-100 kPa)的液体静脉输注,从而达到向人体组织细胞直接供氧的治疗方法。该疗法对纠正脑缺氧、增加血氧含量、提高氧分压,迅速促进昏迷病人清醒,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疗程,减少后遗症有很大益处。同时,也解决了心脑血管病人不能移动和高压氧舱数量有限、不能及时给氧的问题。2003年2月至2007年5月我科应用高氧医用液体治疗仪静脉输注治疗脑卒中病人60例,  相似文献   

5.
高氧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作用方法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氧液含有高浓度溶解氧,它具有高氧分压(PaO2=80~100kPa),它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后,立即以溶解氧的方式直接向组织细胞供氧,使组织细胞由高氧代谢逆转为有氧代谢,并且高氧液中有一定浓度的活性氧,它也能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小板凝聚力,增加纤维蛋白溶解度有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示,因此高氧液治疗对纠正脑缺氧,增加血氧含量,提高氧分压,迅速促进昏迷病人清醒,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过程减少后遗症有很大疗效。我院自2004年7月应用高氧医用液体治疗仪静脉输注高氧液治疗脑梗死病人20例以来,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临床护理工作中吸氧的方法很多,比如鼻导管吸氧法、鼻塞法,面罩法、液体氧(又称高氧液)等.但各有利弊.为此,笔者对25列颅脑损伤引起的脑缺氧而致的低氧血症患者采用了4种不同的给氧方法,通过血氧饱和度的测定,以比较器纠正缺氧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颅脑损伤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增高而引起的脑缺血和脑缺氧,导致严重后果。舒氧灵(医用充气瓶)通过静脉给氧可直接提高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降低颅内压,从而迅速改善脑细胞供氧,提高颅脑损伤的治愈率,并降低致残率。我院自2004年1月应用舒氧灵临床治疗颅脑损伤患者165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氧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氧饱和度和意识状态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高氧液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高氧液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通过高氧液治疗与常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意识状态,并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高氧液治疗组患者接受高氧液治疗60分钟后,患者血氧饱和度迅速提高,未接受高氧液治疗的患者血饱和度无明显差异,高氧液治疗组患者经过10天治疗后,意识状态及肢体功能恢复明显,常规治疗组患者意识状态及肢体功能恢复不明显。结论高氧液治疗后可在短期内明显提升血氧饱和度,并可促进患者意识状态及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陈金兰  李瑞洪 《当代医学》2008,14(23):107-108
目的 观察高氧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氧饱和度和意识状态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高氧液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高氧液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通过高氧液治疗与常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意识状态,并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 高氧液治疗组患者接受高氧液治疗60分钟后.患者血氧饱和度迅速提高,未接受高氧液治疗的患者血饱和度无明显差异,高氧液治疗组患者经过10天治疗后.意识状态及肢体功能恢复明显,常规治疗组患者意识状态及肢体功能恢复不明显.结论 高氧液治疗后可在短期内明显提升血氧饱和庹,并可促进患者意识状态及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温兰 《右江医学》2012,40(2):261-265
<正>颅脑损伤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常因急性呼吸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1]。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为了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改善脑缺氧,减轻脑水肿,近几年,护理研究人员在机械通气治疗重型颅脑  相似文献   

11.
张太兴  张云 《吉林医学》2010,(33):6072-607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早期救治经验。方法:对137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低氧血症及低血压、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能显著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抢救的成功率和改善患者的预后。结论:早期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低氧血症及低血压和及时有效的手术是重型颅脑损伤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由于脑组织的损伤严重,再加上脑出血、脑缺氧、脑水肿等一系列继发性损伤导致的颅内压增高,其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Shiozaki等证实亚低温治疗可降低脑耗氧和脑代谢,从而降低颅脑损伤病人的高颅压,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故亚低温是近几年来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又一重要手段。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质量是影响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高氧液对重型颅损伤患者血氧饱和度和意识状态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高氧液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高氧液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通过高氧液治疗与常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意识状态,并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高氧液治疗组患者接受高氧液治疗60分钟后,患者血氧饱和度迅速提高,未接受高氧液治疗的患者血饱和度无明显差异,高氧液治疗组患者经过10天治疗后,意识状态及肢体功能恢复明显,常规治疗组患者意识状态及肢体功能恢复不明显。结论高氧液治疗后可在短期内明显提升血氧氧饱和度,并可促进患者意识状态及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不能进食,病情危重,营养状况差和并发症多,因而死亡率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早期处于高分解,高代谢状态。能量消耗明显增加,尤其是蛋白质高分解代谢,使患者处于负氮平衡,增加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的维护和利用肠道正常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早期开放气道在重型颅脑损伤抢救中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新  尚继越 《医学争鸣》2002,23(B12):23-24
目的 早期开放气道在重型颅脑损伤抢救中的作用。方法 本组总结2001-01/2002-01在急诊科抢救重型颅脑损伤128例(GCS评分均≤8分)对合并呼吸障碍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期气管切开97例(75.8%)。经观察气管插管32例后,改气管切开28例(占其中的87.5%)。结论 早期开放气道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抢救是非常重要的,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纠正脑缺氧,脑水肿状态及促进脑功能的早期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对预后有利。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作者对2004年8月~2005年10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一般疗法基础上采用静脉高氧液治疗,对其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进行观察。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4~82岁,平均42岁。GCS评分入院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早期机械通气对重症颅脑损伤致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06年对37例重型颅脑损伤致呼吸衰竭患者(其中发生ARDS 14例)进行早期机械通气治疗的结果。[结果]37例患者均早期行呼吸机辅助通气,26例呼吸功能恢复正常,11例死亡。抢救成功率70.3%。机械通气治疗后较治疗前PO2、PCO2、GCS评分、LIS评分及ALI等指数均有显著改变(P<0.05),ICP通气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生命体征亦有明显好转。[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呼吸功能衰竭发生率高;早期机械通气能较早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缺氧症状,能暂时降低颅内压,增加全身氧供,缓解重症颅脑损伤的继发性脑损害,为及时手术治疗争取了时间,并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唐银桂 《华夏医学》2007,20(5):989-990
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能有效地改善脑缺氧,有利于促进脑受伤组织功能恢复。同时能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1]。因此能有效地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2003~2006年我院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了高压氧治疗,在确保患者安全、减少不良反应、保证疗效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期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加肺泡灌洗对纠正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缺氧及防治肺部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比较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加肺泡灌洗50例和常规吸痰50例动脉血氧纠正情况,肺部感染发生率,肺部感染控制时间.结果 早期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加肺泡灌洗能明显迅速改善缺氧,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及肺部感染治愈时间显著低于非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组(P<0.01).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先考虑早期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加肺泡灌洗取代常规吸痰以通畅呼吸道,尤其是合并明显缺氧、肺部感染患者.  相似文献   

20.
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致残率均居创伤患者的首位,该类患者伤后若合并误吸,势必加重脑缺氧症状,则病情更加凶险.因而,如何正确、及时的处理此类患者,仍为目前神经外科领域的一个难题.现收集我院5年来治疗的3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误吸患者,分析误吸原因,总结早期救治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