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究基于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的营养支持应用于ICU危重症老年患者对肠道功能和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07~2020-10收治的121例ICU危重症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61例基于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给予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水平;肠道功能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水平;ICU住院时间,耐受性及不良反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ALB、TRF、PA、耐受率均高于对照组,D-乳酸、DAO、ICU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的营养支持对ICU危重症老年患者干预,可改善肠道功能、营养状态,缩短ICU住院时间,提高肠内营养耐受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ICU住院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行早期EN治疗,即在进入ICU后的24~48 h开始实施EN;对照组行常规EN治疗,即在进入ICU后的48 h后开始实施EN,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第7天的Alb和P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GLU和A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达标所需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EN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和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徐玉英  陈倩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4):2145-2146
目的 比较危重症患者肠内与肠外营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88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68例和肠外营养组20例,两组危重症患者在接受相应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胃肠内营养支持(EN)和肠外营养支持(PN)治疗,观察比较两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B)及转铁蛋白(TRF)等.结果 EN组与PN组相比,其患者ALB、TB、TRF等营养指标均显著增高,分别可以达到(36.01±5.74)g/L、(67.96±7.52)g/L以及(2.88±0.85)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9、4.13、3.93,均P<0.05);EN组并发高血糖、二重感染、肝功能损伤及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明显低于PN组(x2=7.82、8.41、9.02、9.47,均P<0.05).结论 对于危重症患者而言,选择适当的营养支持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机体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N)用于ICU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6例ICU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治疗组采用早期EN,对照组采用传统胃肠营养.治疗2周后比较2组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体质量指数和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营养支持前2组ALB、Hb及体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2周后,2组ALB、Hb及体质量指数均高于营养支持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肠道呕吐、腹胀、腹泻、便秘和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危重症患者早期给予EN可更好地改善全身营养状况,降低胃肠道并发症及出血等发生率,从而明显改善预后,且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ICU中肠内营养支持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ICU中进行肠内营养(EN)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及病情复杂的危重症患者应用EN支持,时间为8~17 d,EN支持结束时患者平均体质量、血浆蛋白与EN支持开始时比较。结果 EN支持结束时患者平均体质量、血浆蛋白均较开始时显著增加,各项营养指标改善随EN支持时间延长而明显。结论在ICU中对危重症患者行EN支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在重症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重症脑卒中患者24例,治疗早期分别采用肠内营养(A组)和肠外营养(B组)的方式进行营养补给,监测患者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A组出现死亡病例2例,占总病例的16.7%,其中死于多脏器衰竭的1例,死于急进性感染的病例1例。B组出现死亡病例4例,占总病例的33.3%。A组患者平均ICU住院时间(4.2±1.3)d,平均费用为(12587±4425)元;B组患者平均ICU住院时间为(5.9±1.5)d,平均费用为(16874±3987)元。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方法疗效优于早期肠外营养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对机械通气COPD呼吸衰竭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54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各27例。两组患者均在营养支持前及营养支持10d后,观察体质量变化百分比(IBW%)、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TLC)、IgG、IgM、IgA、CD_3、CD_4、CD_8、CD_4/CD_8;治疗前后PaO_2与PaCO_2变化、感染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治疗时间。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IBW%、TSF、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增高,EN组IBW%、TSF优于PN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TLC、CD_3、CD_4、CD_4/CD_8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治疗后EN组TLC、CD_4、CD_4/CD_8高于PN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PaO_2、PaCO_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EN组优于TPN组,机械通气10d内EN组感染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低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均能改善机械通气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肠内营养在临床疗效上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联合序贯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营养指标以及安全性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2022年2月18日—2023年2月18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收治的机械通气92例患者,按肠内营养方式不同,将实施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治疗的46例作为对照组,将实施联合序贯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46例作为联合组(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联合短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等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1)治疗前两组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上臂肌围(MAMC)及肱二头肌的皮皱厚度(TSF)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升高,联合组Hb、ALB、MAMC及TSF水平分别为(122.30±6.11)g/L、(38.99±3.31)g/L、(22.42±2.61)mm和(9.98±1.98)mm,均高于对照组(P<0.05)。(2)联合组治疗后营养达标率和IgG水平为95.65%及(14.13±2.39)mg/mL,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7.49±2.40)d]少于对照组(P<0.05)。(3)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联合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EG与NGT肠内喂养在颅脑损伤后昏迷伴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18日~2017年9月17日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颅脑损伤后昏迷伴吞咽困难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NGT肠内喂养;观察组20例,采用PEG肠内喂养,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7d、术后30d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与血红蛋白指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7d,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均比术前有了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30d,观察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为(9.77±0.72)mm、血清白蛋白(37.28±1.82)g/L、血清总蛋白(65.42±1.89)g/L、血红蛋白(127.53±10.13)g/L;对照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为(9.32±0.54)mm、血清白蛋白(33.13±1.45)g/L、血清总蛋白(61.32±1.75)g/L、血红蛋白(113.26±8.16)g/L(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后昏迷伴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PEG肠内喂养的临床效果要明显优于NGT肠内喂养,可将前者作为首选肠内喂养方式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0.
周瑞祥 《医药导报》2013,32(7):885-889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肠外营养组(PN组)、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内营养+谷氨酰胺组(EN+Gln组)。3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5和10 d分别取血测定血清中的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B)、转铁蛋白(TF)、CD3、CD4、CD8、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Gln、内毒素(ET)的水平,并统计3组患者感染率、死亡率、转手术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结果①营养治疗后,3组患者CD3、CD4、CD8、CD4/CD8逐渐升高;治疗后10 d,EN组高于PN组,EN+Gln组高于EN组(P<0.05)。②营养治疗后,3组患者CRP、IL-6、TNF-α逐渐降低;治疗后10 d,EN组低于PN组,EN+Gln组低于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营养治疗后10 d,3组患者血清Gln水平均升高,EN+Gln组明显高于PN组和EN组(P<0.05)。④PN组患者ET逐渐升高,而EN组和EN+Gln组患者ET逐渐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Gln组较EN组下降更明显(P<0.05)。⑤在感染率、MODS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方面,EN组低于PN组,EN+Gln组低于EN组(P<0.05)。结论 Gln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代谢和免疫功能,促进消化道功能的恢复,阻止细菌和内毒素的移位,减少炎性反应,其作用要优于单纯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种营养支持策略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AECOPD)行机械通气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AECOPD行机械通气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20例,对照组20例,在治疗原发病和生命支持的同时,研究组给予肠外营养(PN)+肠内营养(EN),对照组单纯予以EN。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代谢、免疫指标的变化、带机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前自蛋白、转铁蛋白、尿素氮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研究组平均带机时间为6.2d,住院时间为21d;对照组平均带机时间为8.8d,住院时间为27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ECOPD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应积极给予营养支持,肠内加肠外营养有利于快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利于患者恢复,应首先选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ICU)的铜绿假单孢菌(PA)肺炎的死亡率及风险因素,分析影响无效经验性治疗(ⅡAT)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3月ICU的101例PA肺炎患者的临床信息,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和ⅡAT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细菌培养111株PA中有45.0%为多药耐药PA(MDRPA);101例患者中37例患者接受ⅡAT治疗,37例患者死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PA肺炎死亡的独立因素有住院天数、CPIS评分、APACHEU评分和ⅡAT。MDRPA是ⅡAT的独立风险因素(OR,34.5;95%CI,9.8-112.0;P〈0.001)。结论ⅡAT是影响ICUPA肺炎死亡率的主要独立风险因素,MDRPA是ⅡAT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口腔清洁措施对于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300例ICU患者纳入研究,其中150例行0.02%洗必泰溶液口腔清洁为实验组,150例行生理盐水口腔清洁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病人疾病转归、口腔炎症发生率以及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经过不同的口腔清洁措施后,实验组口腔炎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共13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8.67%,机械通气时间(5.3±1.5)d,住ICU时间(6.1±1.8)d,无死亡患者;对照组共39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6.00%,机械通气时间(6.5±1.9)d,住ICU时间(8.7±1.9)d,死亡14例,死亡率9.33%,其余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改良的口腔清洁措施法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的住院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提高其治愈率,具有较好的经济学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营养疗法对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160例内科收治的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PN),观察组患者采用EN。结果经过营养支持,除TF外,观察组Hb、PA、ALB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营养后PA、ALB显著高于营养前,观察组并发症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支持对重症患者至关重要,EN有更好的代谢效应和营养效果,降低了营养支持的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减低了医疗费用,患者容易接受,是重症患者首选的营养支持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患者中心静脉导管(CVC)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5月在本院ICU住院并且行CVC治疗的400例老年患者,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400例ICU老年患者CVC发生院内感染46例,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11.50%.多因素结果筛选出ICU老年患者CVC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有患糖尿病(OR=4.864,95%CI:0.526~6.643),其他部位感染(OR=3.453,95%CI:0.368~5.334),住ICU时间>10 d(OR=2.137,95%CI:0.441~3.422),留置管时间>5 d (OR=2.456,95%CI:0.793~3.467).结论 ICU老年CVC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情况较为严重,患有糖尿病、其他部位感染、住ICU时间>10 d、留置管时间>5 d是ICU老年患者CVC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全胃切除胃癌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70例全胃切除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EN)组和肠内、肠外联合营养(EN+PN)组各35例。比较2组术后早期恢复情况及实验室指标:血红蛋白(HB)、血白蛋白(ALB)、血前白蛋白(PA)、血淋巴细胞数(LYM)及血淋巴细胞百分比(LYM%),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结果营养治疗后(术后第8天)EEN组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EN+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与(EN+PN)组相比,EEN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可行的,其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减少对肝、肾功能的影响,促进肠道功能的快速恢复,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 COPD 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 )的疗效。方法31例COPD脱机困难患者随机分为rhGH治疗组( rhGH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生素、祛痰解痉药及糖皮质激素、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予以rhGH皮下注射9 u/d,连续7~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尿素氮、肌酐、谷草转氨酶、每日平均血糖值及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hGH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分别为(60.3±12.8)g/L比(55.6±10.7)g/L、(38.5±5.4)g/L比(34.6±3.6)g/L、(2.3±0.2)g/L比(2.0±0.1)g/L、(1.15±0.17)×109/L比(1.02±0.18)×109/L,C反应蛋白明显降低(8.4±3.7)mg/L比(12.5±2.4)mg/L(P<0.05),血糖值轻度升高(6.9±1.1)mmol/L比(6.5±0.8)mmol/L (P<0.05),机械通气时间缩短(13.2±3.2)d比(16.8±3.7)d、入住ICU时间缩短(17.2±2.5)d比(21.8±2.7)d。结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进行机械通气患者应用rhGH治疗可缩短机械通气及入住ICU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科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的时机。方法将110例内科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24h内EN组(A组)和24~48hEN组(B组),每组各5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经EN达标率、EN相关并发症。结果治疗后,A组的血清IgG、IgA、Alb、Hb、TLC明显低于B组(P〈0.05);A组的达标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内科机械通气的患者24~48h内给予EN,可提高肠内营养成功率,减少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加强ICU工作人员手卫生对控制ICU院内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住我院ICU 3 d以上并且作了院内感染相关检查的患者1374例定为A组。工作人员为患者进行各项操作,按照惯例进行洗手、擦手和手消毒。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住我院ICU 3 d以上并且作了院内感染相关检查的患者1591例定为B组。工作人员为患者进行各项操作,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洗手和手消毒,并监督落实,科室备好消毒擦手巾和床旁快速手消毒剂。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疾病种类和侵入性操作等多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对两组患者进行院内感染发生数、院内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B组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A组的12.6%;B组院内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为7种,明显少于A组的15种;B组患者在ICU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两组三者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加强ICU工作人员手卫生,能显著减少ICU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减少病原菌种类,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2009年7月至2010年8月入院ICU行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70例,对发生V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0例机械通气患者中有26例发生VAP,占37.1%。26例VAP患者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6.01±1.95)d,未发生VAP的患者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3.11±1.07)d,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出病原菌10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0株,占66.1%;革兰阳性菌29株,占27.4%;真菌7株,占6.6%。结论 ICU患者VAP的发生与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滥用抗生素等因素有关。针对这些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处理及预防措施.可有效切断VAP感染途径并有效减少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