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1 毫秒
1.
[目的] 总结国医大师周仲瑛从痰瘀热结复合病机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临证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临床学习、收集整理周老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医案,从病因病机、辨机论治、用药特色等方面阐述周老治疗该病的临床经验,并举医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 周老认为,系统性硬化症的病机关键为痰瘀热结,病理因素以“痰、瘀、热”为主导,三者转化相兼,复合为患,贯穿病程始终;根据病情进展及病理因素的演变,治疗多从痰瘀热结复合病机入手。痰瘀内生,胶结为患,治宜化痰祛瘀、逐邪蠲痹;痰热蕴结,热扰则发,治宜清化痰热、宣痹散结;瘀热相搏,血热鸱张,治宜凉血散瘀、寓透于清;伤阴耗气,虚热内生,治宜益气养阴、扶正祛邪。文中所附验案,周老辨为痰瘀热结、风湿痹阻、气阴两伤证,治以化痰祛瘀、透热蠲痹、益气养阴,方用白薇煎合秦艽鳖甲散加减。[结论] 国医大师周仲瑛倡导辨证宜首重病机,从痰瘀热结复合病机辨治系统性硬化症,复法合治,灵活遣方,疗效显著,其经验值得传承推广。  相似文献   

2.
痰瘀互结证常见于胸痹、症瘕、瘿瘤、中风、顽痹,不孕等许多疑难病症,临床治疗常感棘手。痰瘀同源,痰瘀互结,痰瘀同病,这就决定了痰瘀同治,以分消为法。而分化痰瘀当调畅气机,以治气为先,阳虚痰瘀治当顾及补阳,温化痰瘀;痰瘀胶结阻络,治宜宣通,化痰散结。并结合有关病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桥本甲状腺炎乃虚实夹杂之证,主要以脾气亏虚为本,气滞、痰凝、血瘀为标,病邪壅于颈前而发病,治以益气健脾、行气活血化痰为主,并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期论治。本病早期多属气郁痰阻、痰瘀互结之证,治宜标本兼治;甲状腺功能亢进期多属肝火旺盛或阴虚火旺之证,当以治标为主;甲状腺功能减退期多为脾肾两虚之虚证,当以治本为主。  相似文献   

4.
认为易虚、易痰、易瘀,为常见老年病的共同病基础,且虚为病之常同病痰,瘀为致病之变。指出应从虚痰瘀论治常见老年病。治虚以恢复脏腑取阴阳气血津液的功能,消除产生痰、瘀的要源;治痰治瘀以疏通为贵,应避免粘腻之品。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痰、瘀关系的深入探讨,促进相关治疗方案的优化。[方法] 通过查阅痰、瘀关系病机理论的中医学文献,剖析痰、瘀病机的共性特征以及在致病先后、致病部位与相兼致病上的区别,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治疗方案。[结果] 痰、瘀致病具有共性特征,“痰瘀交阻”乃痰、瘀病证之后的“久久之病”的病机,痰性胶固、瘀兼痰之性,痰未必兼瘀、瘀必兼痰,痰瘀病位不同、痰在瘀先。痰瘀交阻治以化痰祛瘀,治瘀必兼化痰,治痰则未必兼用化瘀,治痰在治瘀之先。[结论] 痰、瘀、痰瘀交阻是中医临床疑难杂证的重要病机,痰瘀并治、化痰祛瘀兼用具有盲目性与笼统性,对其治疗方案的优化——精准化、精细化,必将有效地提高痰、瘀病证临床治疗的针对性与疗效。  相似文献   

6.
通过阐述“痰瘀同源”的理论渊源,结合咳嗽的临证经验,认识到痰饮、瘀血为咳嗽的重要致病因素,痰瘀互结是咳嗽发病的重要病机。对于咳嗽辨治要以“痰瘀同源”理论为基础,重视痰瘀同病、互结、同治,从而提高中医药治疗咳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介绍王灿晖教授辨治肺结节的经验,认为肺结节发病以气虚为本,痰瘀为标,强调情志因素的重要作用,将病因总结为虚、郁、痰、瘀、毒,基本病机为肺气亏虚,痰瘀蕴结。治疗当益气清肺,活血散结,同时注重气机宣畅,善用经验药对,以达到扶正逐邪,消散结节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面神经炎始于外邪,成于痰瘀,本于正虚,乃三者相互兼夹而发病;其临床表现体现了多种发病因素同时并见的特点;其治疗宜分清主次,杂合以治。《内经》“杂合以治”理论对面神经炎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川崎病的中医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临床经验认为川崎病应属温病、为卫分证、气分证和热入营血,邪在卫气治宜疏风清热透邪解毒;气营两燔,痰瘀互现治宜清气凉营,豁疾化瘀;气阴两伤治宜益气养阴,清解余热。  相似文献   

10.
痰瘀互结证为冠心病中医临床辨证的重要证候之一,痰浊与瘀血是冠心病发病最主要的两大病理因素,两者相互胶结贯穿该病发生、发展的始终。冠心病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治疗多从痰瘀同治,并根据其发病标本虚实,以及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等不同情况,按气虚、气滞、气阴两虚、阳虚、寒邪、热邪、毒邪的轻重加以辨证施治。该文通过对冠心病痰瘀互结本证及其兼证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中医证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面神经炎始于外邪,成于痰瘀,本于正虚,乃三者相互兼夹而发病;其临床表现体现了多种发病因素同时并见的特点;其治疗宜分清主次,杂合以治。《内经》"杂合以治"理论对面神经炎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丁超  周素贞 《中医学报》2019,34(11):2358-2361
脏气虚损及痰瘀互结是导致多种慢性疾病的主要病机。脏腑气血、阴阳亏虚为发病之本,痰浊、瘀血积结为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李师临证治病以"虚损-痰瘀"统领机要,法随证立,治从法出,提出了扶正补虚、痰瘀同治的治疗策略。病初要痰瘀同治、分清主次;后期补虚为主、标本兼顾。同时,注重调气养神、安和五脏,体现了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以人为本等中医的特色诊疗思想。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报》2019,(11):2358-2361
脏气虚损及痰瘀互结是导致多种慢性疾病的主要病机。脏腑气血、阴阳亏虚为发病之本,痰浊、瘀血积结为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李师临证治病以"虚损-痰瘀"统领机要,法随证立,治从法出,提出了扶正补虚、痰瘀同治的治疗策略。病初要痰瘀同治、分清主次;后期补虚为主、标本兼顾。同时,注重调气养神、安和五脏,体现了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以人为本等中医的特色诊疗思想。  相似文献   

14.
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以气虚血瘀痰阻为主,辨证针对本病气阴两虚,兼有痰、瘀、热之邪的病机,治以益气养阴为主,兼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化痰定喘等法.  相似文献   

15.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进展迅速,若在早期得不到及时、恰当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将出现股骨头的塌陷,预后多不良。属骨科的疑难杂症之一。该文从痰瘀角度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病因病机,通过对痰瘀理论的探索,结合现代医学对痰瘀及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认为痰湿蕴结、脉络瘀阻是其发病的关键。在治疗上宜痰瘀同治,以化痰除湿、活血通络为主。  相似文献   

16.
化痰祛瘀法治疗小儿哮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痰、瘀的角度阐述小儿哮喘发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方法。认为宿痰为哮喘发病之夙根,瘀血是哮喘迁延不愈的重要因素,痰瘀互结可导致哮喘反复发作;小儿哮喘应从痰瘀论治,以化痰祛瘀为治则。  相似文献   

17.
"百病皆有痰作祟","怪病多痰"一直以来为医家治痰之准则,且一些疑难杂症通过治痰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通过一个案例,以"怪病多痰"为总纲,以善治痰热瘀阻的温胆汤为指导,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从痰热瘀阻舌脉为线索治疗口酸得到了良好的疗效,从而反证了"怪病多痰"、"百病皆因痰作祟"。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报》2019,(12):2504-2506
肺癌的形成起于气,成于血,终于痰瘀毒,肝肺两脏在生理病理上息息相关,临证治疗肺癌应注重调理肝肺。根据发病部位:中心型肺癌多气郁毒热,木火刑金,治之以佐金平木;周围型肺癌多气虚气郁,津停痰瘀,治之以疏肝理肺。从邪气因素之气血痰瘀毒角度分析,理气为治疗肺癌的根本,理气重在理肝肺之气,肝肺气机通利,则气行、痰化、瘀散、毒解。调肝理肺法为肺癌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贯穿肺癌的治疗始终,临证时应灵活掌握具体方法,辨清病因病机,明确相应证候,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扶正与祛邪兼顾。  相似文献   

19.
肺癌的形成起于气,成于血,终于痰瘀毒,肝肺两脏在生理病理上息息相关,临证治疗肺癌应注重调理肝肺。根据发病部位:中心型肺癌多气郁毒热,木火刑金,治之以佐金平木;周围型肺癌多气虚气郁,津停痰瘀,治之以疏肝理肺。从邪气因素之气血痰瘀毒角度分析,理气为治疗肺癌的根本,理气重在理肝肺之气,肝肺气机通利,则气行、痰化、瘀散、毒解。调肝理肺法为肺癌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贯穿肺癌的治疗始终,临证时应灵活掌握具体方法,辨清病因病机,明确相应证候,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扶正与祛邪兼顾。  相似文献   

20.
癫痫病机复杂,病理因素多以痰、瘀、风、火为主,而痰瘀既为病理产物又可为发病因素,痰瘀胶夹不解,蕴郁为毒,损伤脑神,致使痫病抽搐,反复迁延难愈。王净净教授在"痰瘀毒交夹"理论下,倡导用"化痰祛瘀,解毒止痉,开窍定痫"法治疗小儿癫痫,认为痰瘀祛,新血生,毒无所依,助以芳香开窍,引痰、瘀、毒邪出,邪去而毒解,则气血调畅,神明有主,休止期祛瘀补虚治其本,而风痫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