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皮肤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规律,我们初步观察了20例银屑病,9例荨麻疹患者的八项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球压积、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浆还原粘度、红细胞电泳、纤维蛋白原、血沉、血沉K值),并与30例健康献血员各项指标作对照.结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对100例门诊与住院病人(男40例.女60例;年龄40-60岁)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发现:冠心病组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最为明显,除血沉外其它几项(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等)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性差异(P<0.05,P<0.01)。提示冠心病时的血液流变学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室标准之一。冠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观察@杨建梅$遂平县人民医院!463100 @杨天信$遂平县人民医院!463100 @丁玲$遂平县人民医院!463100  相似文献   

3.
心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与血脂关系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75例心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观察.并将其分为高血脂组和血脂正常组。观察结果显示:高血脂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比血脂正常组有明显的增高.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意义(P<0.01);而血沉、血球压积则无明显变化,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意义(P>0.05)。作者认为,血液流变学指标对心脑血管病的诊断、预测、疗效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心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与血脂关系的观察@杨翔云$湖北省钟祥市人民医院!431900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临床上通到一例血液流变学严重异常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患者朱某某.男性,59岁,河南籍干部.因腰椎(L4)压缩性骨折住院,后出现嗜睡、大 小便失禁和脑膜刺激症状。血液流变学检查:红细胞压积11%.全血比粘度4.46,还原粘度31.4. 血浆比粘度3.46,血沉87mm/小时。 (注:该患者后死于循环与呼吸衰竭)。血液流变学严重异常结果一例报告@秦世风$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453000 @李尚贵$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453000 @李领义$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453000 @冯毓卿$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453000…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1988年12月~1992年4月我院门诊或住院、临床确诊的28例扩张型心肌病人的血液流变学结果.发现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升高(P0.05);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P<0.01);而血球压积、血沉及血沉方程K值无明显变化(P>0.05);血液粘度与血浆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P<0.05),血流变学异常与病人心功能状态及是否存在房颤无关。作者认为,纤维蛋白原升高是血粘度升高的主要决定因素.扩张型心肌病血流变学异常与左室血栓形成、组织器官灌注减低有关;主张在扩张型心肌病人常规进行降粘、抗凝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其…  相似文献   

6.
红细胞沉降率(ESR)和血球压积(HCT)的测定方法很多。笔者用毛细管微量法测定了100例健康人的ESR和HCT.并同时与温氏法进行了比较。笔者认为,用毛细管微量法测定ESR和HCT能够使得测定值更加准确,速度更快,而且用血量更少。 ESR和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HCT等因素有关,在血液流变学检测中常作为红细胞聚集、红细胞表面电荷、红细胞电泳的通用指标。HCT是影响血液粘度的决定因素之一。因此,测定HCT和ESR对临床血流变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微量法和温氏法测定ESR与HCT的比较@田力$天津市河东医院!300170 @孔祥玲$天津市河东医院…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意义,我们对62例患者与76例健康人作对照观察六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表明:除全血还原粘度外.其它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随肝功减退,全血粘度和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P<0.05)。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和血沉方程K值明显降低;并发肝癌者的全血粘度和红细胞压积较无并发者有明显增高(P<0.05)。作者由此认为,血液流变学检查可作为肝硬化病情特定的检测指标.并为肝硬化的某些治疗提供依据。62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观察@王婉梅$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524001 @陈垦$广东医学院附属…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30例急性肾炎患儿应用丹参和V-E治疗.并用BRC-51型流变仪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显示:本组患儿主要有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栓形成系数的增高和微循环滞留时间延长,而RBC压积与血沉呈负相关。笔者认为.急性肾炎也需使用纠正血液粘滞度的药物治疗.但其疗程和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检测.对小儿急性肾炎同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小儿急性肾炎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观察@詹斌如$钦州地区人民医院!535000 @梁琛$钦州地区人民医院!535000 @廖丽$钦州地区人民医院!535000…  相似文献   

9.
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在脑梗塞(CI)中的变化规律及其致病机理。方法 测定15 8例CI患者血液流变学6项指标[全血低切和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HCT)、血沉(ESR)和纤维蛋白原],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CI患者两性全血低切和高切粘度、血浆粘度以及纤维蛋白原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 5 ,P <0 .0 0 1) ;两性HC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结论 血液流变学异常是CI的病理机制之一;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是造成CI患者血液粘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了探讨肿瘤病人的血流变化 ,减少肿瘤病人并发症 ,以便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我们观察 90例癌症病人 ,82例健康人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用D— 39XW型血液黏度计测定高、低切变率、血沉、K值、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及红细胞比积 ,并进行分析。结果 :癌症病人的血浆黏度、血沉、K值同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全血黏度 (高切 )和血球压积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癌症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主要表现为血浆黏度升高、血球压积下降、血沉加快。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73例脑血栓患者(男54例.女19例、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按血液粘滞性分为高粘组52例(男39例,女13例)和低粘组21例(男15例.女6例)。观察结果显示:高粘组除血沉外.其血液流变学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P<0.01);而低粘组仅全血粘度和血球压积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项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73例脑血栓病人的血液流变学观察@杨士元$滕州市东沙河医院!277511 @聂运水$滕州市东沙河医院!277511  相似文献   

12.
蝮蛇抗栓酶对冠心病、血栓病的疗效观察已分别有文献报道,本文对40例(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8岁)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作进一步观察。其中冠心病20例、血栓病20例.采用蝮蛇抗栓酶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表明;经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下降,统计学处理红细胞压积、血浆比粘度有显著意义(P<0.05).全血比粘度、纤维蛋白原、体外血栓等指标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蝮蛇抗栓酶对冠心病血栓病的疗效观察@王玉明$湖北省汉阳县医院!430100 @李凤云$湖北省汉阳县医院!430100 @韩国卷…  相似文献   

13.
通过2121例血液流变学的临床分析,发现50-59岁,60-69岁两组血液流变学变化较大,发病率较高,且男多于女.并发现老年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还原粘度、血球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沉等项目均增高,进一步分析了增高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老年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性的改变。方法 对2 0 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进行全血粘度(高切、低切)和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纤维蛋白原等有关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老年脑梗塞患者除血沉以外,其它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明显增高。结论 提示血液呈高度的浓、聚、粘状态造成血液流变异常,是诱发脑梗塞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目前临床较常用的血液流变学实验指标间的相关性,即 全血粘度和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血沉和红细胞聚集性进行了实验 观察.  相似文献   

16.
张敏  刘华  孙华明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1):42-43,46
[目的]探讨老年脂肪肝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异常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老年脂肪肝患者72例和正常对照63例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沉、血沉K值、压积和纤维蛋白原及甘油三脂,胆固醇等指标,计算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脂肪肝患者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及血脂指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01).血沉和血沉K值较正常对照组低( P <0.01;0.02).[结论]脂肪肝患者血液流变性及血脂明显异常,高血脂及血液粘度增加可能促使脂肪肝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本文观察了我院41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其中肾病综合征9例.慢性肾炎17例.尿毒症15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表明:肾病综合征组的红细胞变形能力减低、红细胞聚集性增加、全血粘度增高;尿毒症组的血液粘度降低。统计资料的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血液粘度与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沉呈正相关,与血沉呈负相关。作者认为,早期应用降粘药物可能成为肾病综合症的治疗方法之一。从慢性肾炎组和尿毒症组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来看.血液粘度随着肾功能减退而降低,这可能成为尿毒症预后判断的一个指标。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彭保$深圳市…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经临床确诊住院的肺心病患者55例.肺气肿15例.慢支70例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检测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肺心病患者的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还原粘度、血浆粘度、运动粘度、相对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和电泳率.纤维蛋白原、血沉及K值.红细胞刚性指数和屈服应力等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显增高.并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因此,对肺心病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监测和进行血液流变学治疗具有实用价值。慢支和肺气肿患者红细胞压积不会超过60%,一旦超过此值,应与肺心病相鉴别,特别对老年慢支病人。肺部疾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结果分析@王亚章$湛江市…  相似文献   

19.
有关白血病时血液流变学改变的文章所见不多。笔者就临床确诊的26例白血病患者(男14例,女12例;年龄14-71岁)进行了血液流变学的观察,并以42名健康人为对照组。观察结 果表明:白血病组的全血粘度、血球压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中2例CML无明显变化-(P>0.05);白血病组的血浆粘度与对照组比无明显变化(P>0.05)。 提示白血病患者除CML外,其低粘血症的变化以全血粘度和血球压积的降低为主,且病情 越重,与对照组的差异越大。26例白血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观察@陈兆干$江苏省丰县人民医院!22170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糖尿病,NIDM)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细胞流变学改变。方法:对380例Ⅱ糖尿病患者进行全血粘度(高切、低切)和血浆粘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变形指数和聚集指数等有关血液流变和细胞流变指标进行测定。结果:NIDM患者全血粘度(高切、低切)和血浆粘度增高,血沉增快,红细胞压积增高,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红细胞聚集增强。结论:NIDM患者存在有明显的血液流变和细胞流变的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