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的学习曲线和技术要点、术中出血处理要点、安全性和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2月治疗的16例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共收集了16例患者,16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重建和吻合,手术时间(430.81±139.05)min,术中出血量100.00(50.00,100.00)mL偏态分布,术后无肝功能衰竭、无术后出血和非计划再手术。术后有胆瘘、胰瘘、乳糜漏各1例。术后住院时间为17.50(13.50,20.00)d。结论:LPD经过严格培训学习,技术储备达到后手术安全可行,术中出血可有效安全处理,短期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评价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将96例直肠癌患者分为2组,腹腔镜组36例行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术,开腹手术组行传统开腹肿瘤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直肠功能、术后VAS评分、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指标.结果 腹腔镜手术时间较开腹手术组显著延长(P<0.05).2组患者术后VAS、术后直肠功能、并发症等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2组患者在清扫淋巴结数目、复发转移情况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在近期疗效方面有明显优势,安全性高,且术后并发症少,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1例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根治切除手术,并与同期38例直肠癌患者传统手术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腹腔镜组有2例中转开腹,占5.3%;腹腔镜组术中的失血量、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比传统手术组延长,两组手术时间、局部复发率、转移率及术后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安全有效,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脾与切脾联合胰腺体尾部切除术(以下简称为胰尾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例实施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胰腺体尾部切除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13例行腹腔镜下脾胰腺体尾联合切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结果、术中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且恢复良好。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均未出现胰漏、脾梗死、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相对于切脾手术,对胰体尾部肿瘤行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能更好地保留患者的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减少患者的生理改变,且并未增加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因子宫肌瘤需要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分为LAVH组和经腹子宫切除术(TAH)组,每组30例,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 LAVH组手术时间与TAH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与TAH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LAVH是较为理想的子宫切除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王屏  高缨 《北京中医药》2007,26(7):431-432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219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治疗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方面差异不显著,术中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是否使用止痛药、住院天数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输卵管妊娠患者选用腹腔镜手术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LH)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其与传统开腹肝切除术(OH)相比较的优越性,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0例肝部分切除术病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各15例,2组年龄、性别、体质量、肿块直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切口长度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0);2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676);开腹组的术中出血量比腹腔镜组多(P=0.027);开腹组术后进食时间比腹腔镜组长(P=0.000);开腹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腹腔镜组长(P=0.000);2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441)。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具有微创、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结肠癌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腔镜组与开腹组各57例。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辅助结肠手术,开腹组选择传统开腹手术进行结肠癌切除术。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指数、肠管(开始)蠕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采用腹腔灌洗离心细胞学检查确定手术前后腹腔脱落癌细胞,比较2组术后腹腔脱落癌细胞阳性率。术后随访36个月,结肠镜检查患者局部复发情况以及腹部超声与X射线检查确定患者远处转移情况。比较2组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比率及3年生存率。结果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指数、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组(P均<0.05),而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多于开腹组(P均<0.05)。2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脱落癌细胞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年局部肿瘤复发率、远处脏器转移比率、术后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与开腹结肠肿瘤切除术比较,可以减少结肠癌患者术中出血量,减小手术创伤,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且未增加转移风险,临床预后与开腹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应用前景。方法将64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n=32)和开腹组(n=32),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术后止痛药应用、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在临床实践中的效果和优点。方法:对本院在2007年2月—2010年3月接受的82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与同期的84例经腹子宫切除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阴式组均成功经阴道完成子宫切除术,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体温峰值、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符合微创手术原则,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剖宫产同期行子宫肌瘤切除术与择期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妊娠伴子宫肌瘤患者104例,根据接收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行剖宫产择期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组行剖宫产同期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出血、住院时间、恶露干净时间、产褥病率、切口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恶露干净时间等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术后的产褥病率、切口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剖宫产同期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并不增加患者的手术风险,同时可以避免患者的二次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甲状腺结扎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新县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95例,其中46例行常规甲状腺切除术为对照组,另49例行甲状腺结扎切除术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美容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12 %低于对照组的23.9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美容满意度为91.84 %高于对照组的69.5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状腺结扎切除术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失血量少,用于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可促进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美容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患者64例,根据手术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32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修补术治疗,开腹组采用开腹单纯胃十二指肠修补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2组手术时间相当(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组(P均〈0.05)。腹腔镜组术后有2例患者需要镇痛,开腹组17例,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开腹组2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术后疼痛轻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在有条件的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四孔法胆囊切除术的近期疗效。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四孔法胆囊切除术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min)、术中失血量(mL)、肛门排气时间(h)、术后住院时间(d)、切口长度(cm)和切口感染率(%),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于术后6,12及24 h进行疼痛评分观察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切口感染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是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但是对照组患者术后12 h及24 h疼痛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均〈0.05)。结论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具有切口长度短、术后疼痛轻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治疗中实施宫腔镜下电刀切除术与冷刀切除术方案对于术后并发症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高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行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的50例患者为冷刀组,实施宫腔镜下电刀切除术的50例患者为电刀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炎症指标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冷刀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电刀组,术后出血时间长于电刀组,术中失血量多于电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 d,冷刀组患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电刀组,IL–10水平低于电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电刀切除术相比,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在切除后子宫内膜厚度、术后并发症发生上并无明显差异,但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更短,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不过手术中出血量更多,术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腹部消化道肿瘤的效果.方法 选取拟行腹腔镜手术结肠癌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00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100例行常规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清扫淋巴结数量和术中、术后并发症如伤口感染、肠穿孔、术中大出血等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清扫淋巴结数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对照组(t =15.319,P<0.01),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t=11.413,P<0.01).2组患者在术中或术后的肠穿孔、大出血和术后伤口感染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9%,对照组9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8.526,P=0.014).结论 单孔腹腔镜进行结肠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不仅可保证美观,而且术后患者恢复较快;但手术需要较高的技术和经验,且长期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八珍汤治疗老年患者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术后短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经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7例,采用非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分为治疗组44例及对照组43例。2组入院后常规予患肢胫骨结节牵引,控制高血压、糖尿病,抗炎镇痛,低分子肝素常规抗凝。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入院即予八珍汤,每日1剂,至出院前1 d。观察2组围手术期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情况、住院时长、短期并发症,检测血红蛋白(Hb)含量。结果 2组围手术期总出血量、隐性失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输血,对照组输血2例、总输血量9个单位,2组总输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2 h比较,Hb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2~24 h及术后5 d比较,治疗组Hb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短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珍汤可提高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患者Hb水平,降低隐性失血量及总失血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20例采用腹腔镜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2组术后平均体温及淋巴结切除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促进术后康复进程,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精细化理念下的护理干预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围手术期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精细化理念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疼痛评分、不良心理状态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导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生理疼痛评分(VA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精细化理念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对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生理及心理状况、提升生活质量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胃癌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腹腔灌洗结果。方法:选取胃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研究组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切口长度、手术用时、淋巴结清扫数量、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腹腔冲洗液细胞学(PLC)、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失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PLC阳性率均高于术前(P<0.05),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效果、安全性与开腹手术相当,但前者创伤更小、恢复更快且术后发生微转移率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