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喹硫平、奥氮平及氟哌啶醇治疗痴呆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效果和对心电图及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BPSD患者160例,根据治疗所采用的抗精神药物进行分组,A组55例患者给予奥氮平治疗,B组54例患者给予喹硫平治疗,C组51例患者给予氟哌啶醇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8周后的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比较3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血糖、心电图及临床疗效。结果 3组患者BEHAVE-AD评分及PANSS评分比较,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治疗2、4、8周后,A、B组患者的评分低于C组,治疗2、4周后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A、B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C组患者QTc间期值、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喹硫平与奥氮平治疗BPSD患者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但可引起患者血糖升高,氟哌啶醇虽对BPSD患者血糖无影响,但治疗后较易导致心电图...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联合喹硫平、喹硫平联合奥氮平、阿立哌唑联合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行为的疗效。方法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0例有激越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分层分组法分为阿立哌唑联合喹硫平组(I组)、阿立哌唑联合奥氮平组(Ⅱ组)和喹硫平联合奥氮平组(Ⅲ组)。治疗后,对三组患者进行PANSS—EC评分,并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PANSS—EC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其中治疗1d后PANSS—EC评分:I和Ⅲ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和Ⅲ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PANSS—EC评分:I和Ⅱ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和Ⅲ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治疗3d、5d、1周、2周后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Ⅱ组相比,I和Ⅲ组在震颤、失眠、肌强直等不良反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喹硫平或喹硫平联合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行为的控制效果明显.对后续治疗有积极作用.可以作为精神分裂症激越行为的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喹硫平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与2013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符合精神分裂症患者共6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喹硫平组和奥氮平组,每组各32例,给予喹硫平组患者喹硫平治疗,即喹硫平起始量50mg~100mg/d,2周内达治疗量400~800mg/d。给予奥氮平组患者奥氮平治疗,即奥氮平起始量2.5mg-5mg/d,2周内加至10-30mg/d。治疗期间不合并其他抗精神病药、抗抑郁剂,可酌情使用抗胆碱药。结果喹硫平组治疗有效率为84.37%,奥氮平组治疗有效率为87.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均0.0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头晕、口干、便秘、恶心呕吐、心动过速、肝功能异常,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喹硫平组直立性低血压8例,嗜睡16例,较奥氮平组2例和7例显著为多(P0.05);喹硫平组锥体外系反应1例,失眠2例,体重增加4例,月经紊乱8例,均以喹硫平组较奥氮平组显著为少(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血糖、肾功能、电解质及心电图无异常变化。结论喹硫平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较好的疗效。但两药不良反应各有特点,提示临床选用喹硫平或奥氮平时,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及精神症状等合理选用,以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疗效及不良反应的不同。方法以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喹硫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疗程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4、8周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估,并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对药物副作用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第8周末的PAN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ANSS评分比对照组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对老年精神分裂症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两者疗效相差不大,但喹硫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更高,更适合老年人使用。  相似文献   

5.
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树龙 《当代医学》2010,16(12):141-142
目的评价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1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奥氮平、氟哌啶醇、喹硫平治疗,疗程为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定疗效,使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奥氮平组有效率为91.11%;氟哌啶醇组有效率为88.10%、喹硫平组有效率为90.70%;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of〉0.05,Pok〉0.05)。治疗2周末各组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并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呈持续性下降。奥氮平组与氟哌啶醇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其差距逐渐缩小。奥氮平组与喹硫平组比较仅在2周末有显著差异,在4周和8周末时无显著差异。结论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起效时间短于氟哌啶醇和喹硫平,远期疗效与喹硫平相当,优于氟哌啶醇;且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6.
崔建新  刘罕隽 《黑龙江医学》2014,38(10):1143-1145
目的探讨奥氮平、利培酮和喹硫平3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31例)、利培酮组(36例)和喹硫平组(37例)。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测评。结果 3组治疗后PAN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3组间PANSS减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奥氮平组WCST正确反应数和完成分类数较治疗前显著增加(z=-3.404,P〈0.01;z=-3.171,P〈0.01),错误反应数和随机错误数较治疗前显著减少(z=-3.404,P〈0.01;z=-3.164,P〈0.01),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仅随机错误数较治疗前显著减少(z=-2.583,P〈0.05;z=-1.988,P〈0.05);3组间随机错误数奥氮平组显著优于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60,P〈0.05)。结论 3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但奥氮平对执行功能的改善优于利培酮和喹硫平。  相似文献   

7.
高帅  杨薇薇  陈立勇 《当代医学》2014,(16):130-131
目的比较喹硫平和利培酮在老年精神分裂症疾病上的疗效。方法将广东省民政局精神病院108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54)。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培酮(05mg/d,1~2周后调整剂量到4~6mg/g)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喹硫平(50mg/d,1~2周后调整剂量到400~600mg/d)治疗,2组治疗疗程均为8周。通过观察2组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PANSS)减分率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来评定治疗疗效。结果2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第8周末PAN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有效治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和利培酮均能有效地治疗精神分裂症,但喹硫平的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喹硫平对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伴急性谵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确诊为急性谵妄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治疗组患者合并使用喹硫平治疗,对照组患者合并使用奥氮平治疗。在治疗前,治疗1周、2周后分别使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谵妄评定量表(CAM-CR)、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和药物副作用量表(TESS)给予评分。结果:①喹硫平组和奥氮平组治疗后显效率分别为84.66%与85.37%,两组显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治疗前相比,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治疗1周后的CAM-CR和CGI量表评分均有改善(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改善更明显(P〈0.0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良反应总的发生率奥氮平组明显高于喹硫平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与奥氮平治疗谵妄疗效相当,喹硫平不良反应小,可以作为一线药物用于谵妄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利培酮与喹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37例(给予喹硫平治疗)和对照组36例(给予利培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尤其是锥体外系反应、心电图异常、肝功能异常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喹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显著,安全性比利培酮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奥氮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脑梗死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耐受性、安全性。方法:65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运用喹硫平和奥氮平治疗,疗程8周,在治疗前、治疗2、4、6周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疗效,并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均有明显下降,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6周末喹硫平组有效率为90.91%,奥氮平组有效率为:90.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不良反应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喹硫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脑梗死所致精神障碍具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而轻,患者依从性比较高,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损害较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喹硫平、奥氮平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心电图(QT dispersion,QTd)的影响。方法:100例老年精神病患者分为喹硫平组、奥氮平组,每组各5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行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查,测量并计算出QTd及校正QT离散度(corrected QT dispersion,QTcd)。结果:喹硫平组QTd治疗前27.68±8.47,治疗后38.28±9.96,QTcd治疗前31.81±10.01,治疗后43.60±11.66;奥氮平组QTd治疗前27.32±7.64,治疗后36.40±12.55,QTcd治疗前30.97±8.74,治疗后41.18±13.68,两组治疗前后QTd、QTc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治疗4周后QTd、QTcd比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喹硫平组总有效率98.3%,奥氮平组总有效率9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奥氮平对老年精神病患者疗效相当,对QTd、QTcd均有明显影响,临床应用时应定期复查心电图,观察药物对QTd的影响,防止心脏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老年精神障碍采用奥氮平与喹硫平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25)采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n=25)采用喹硫平治疗,对比疗效差异。结果对照组最终取得的治疗效率和观察组的临床疗效相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在6周后,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均得到改善,观察组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相较于奥氮平,喹硫平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奥氮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阿尔茨海默病伴发精神行为症状患者40例,随机分为喹硫平组和奥氮平组各20例。喹硫平组采用喹硫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奥氮平组采用奥氮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分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临床有效率喹硫平组为55.0%,奥氮平组为3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4)。BEHAVE-AD评分治疗前喹硫平组为19.4±4.58分,奥氮平组为19.05±5.15分,治疗后喹硫平组为10.95±4.30分,奥氮平组为10.05±3.47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04)。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喹硫平组为15.0%,奥氮平组为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锥体外系副反应较多。结论:喹硫平和奥氮平均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伴发的精神行为症状,两者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喹硫平不易出现锥体外系副反应,可能更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喹硫平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学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案将其分为喹硫平组(31例)和奥氮平组(32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8周、12周与治疗前TC、TG水平相比,均有所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奥氮平组治疗8周后的TG水平均高于喹硫平组(P<0.05);喹硫平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无明显改变(P>0.05);而奥氮平组治疗8周后血糖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喹硫平组不良反应率(9.68%)与奥氮平组(6.25%)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氮平和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代谢有不同程度影响,但奥氮平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显著、对血糖水平有较大影响,喹硫平对血糖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秦洁  陶晶 《当代医学》2016,(22):136-137
目的:探讨奥氮平、利培酮以及喹硫平三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在儿童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儿童分裂症患者94例,3组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奥氮平组(32例)、利培酮组(31例)以及喹硫平组(31例),使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测定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使用副反应量表(TESS)测定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奥氮平组患者治疗效果最好,利培酮组患者次之,喹硫平组患者治疗最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喹硫平组次之、奥氮平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等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儿童分裂症患者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患者不良反应仍然需要做好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喹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帕利哌酮缓释片组和喹硫平组,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 TESS)于治疗前、治疗1周、2周、4周和8周分别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评定。结果:帕利哌酮缓释片组显效率78.2%,喹硫平组显效率68.8%,2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帕利哌酮缓释片组起效快,治疗1周PANSS评分即显著下降,与喹硫平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8周后PANSS评分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利哌酮缓释片组不良反应轻微且低于喹硫平组。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肯定,起效快,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中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空腹血糖、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影响.方法:选择12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30例、利培酮组30例、齐拉西酮组32例、奥氮平组30例.入组患者均定时定量统一配餐,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末和8周末测量体重、空腹血糖、TC、TG.结果:奥氮平组治疗4周TC、TG、空腹血糖、体重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或P〈0.05);喹硫平组和利培酮组治疗8周后TC、TG、体重增加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空腹血糖无统计学异常(P〉0.05);齐拉西酮组治疗前后TC、TG、空腹血糖和体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影响较小.利培酮和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有不同程度影响,喹硫平对体重的影响显著,对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的影响无明显变化;利培酮对胆固醇、甘油三酯、体重的影响显著,而血糖无明显变化.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及体重的影响均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喹硫平和奥氮平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配接受喹硫平、奥氮平治疗。分别在入组时、12周、24周末测定PANSS、WCST、言语流畅性测验、成人言语学习测验、CPT、WMS、WAIS、连线试验测定、手指叩击试验。结果:喹硫平组患者在言语流畅性、CPT和执行功能方面优于奥氮平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认知功能的改善与PANSS量表总分、阴性症状的改善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r=-0.33,P<0.05)。结论:喹硫平、奥氮平均可不同程度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喹硫平在某些方面优于奥氮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利培酮与喹硫平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符合要求的2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给予奥氮平、利培酮与喹硫平治疗8周,各组治疗前及治疗4、8周末均检测肝功能。结果共197例患者完成随访,治疗后各组对肝功能的影响主要集中在4周内,治疗8周后总肝功能异常率:奥氮平组19.12%、利培酮组15.15%、喹硫平组12.70%,三组主诉及体征、肝功能恢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利培酮与喹硫平对肝功能均有影响,药物间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喹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9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98例)和舒必利组(93例),进行多中心对照研究,疗程8周.疗效指标为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不良反应指标为不良反应量表(TESS)、锥外反应量表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 2组在治疗结束时PANSS和BPRS总分较入组时均显著降低,喹硫平组PANSS、BPRS总分分别为(44.4±13.7)分和(25.9±7.5)分;舒必利组PANSS、BPRS总分分别为(50.4±13.0)分,(28.2±6.6)分(P<0.01),2组间比较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在治疗第4,6,8周差异有显著性,阳性症状分在第8周差异有显著性,喹硫平组分值低于舒必利组;临床总有效率喹硫平组为61.2%,舒必利组为46.2%,2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3143,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均较少,程度轻,但喹硫平组便秘、心电图异常及体重增加发生率少于舒必利组,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喹硫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较好改善,而且对阴性症状疗效更优于舒必利,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