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梅尼埃病属中医眩晕范畴,以突然发作性眩晕,视物旋转,不能睁眼,并伴恶心,甚则呕吐、心慌、心悸、耳鸣、汗出等症状.笔者于1995年月-1997年12月采用渗湿降浊活血法治疗梅尼埃病23例,取效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梅尼埃病是由于内淋巴水肿所致的发作性眩晕性内耳疾患[1],中医称为"耳眩晕"。笔者2002年10月~2007年5月收治28例梅尼埃病病人,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3.
梅尼埃病是膜迷路积水、循环障碍导致的以眩晕为特征的一种内耳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性眩晕、耳鸣、耳聋或眼球震颤,眩晕有明显的发作期和间歇期。多数为单侧耳鸣及耳聋,少数双侧同时存在。发作时患者常伴有不敢睁眼、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甚至腹泻、血压偏低等一系列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头痛,一般患者意识清醒。梅尼埃病自1861年被发现以来,至今仍是一种难以治愈、  相似文献   

4.
眩晕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征,主要由前庭系统病变引起,梅尼埃病(旧称美尼尔氏病) 是引起眩晕的最常见原因。梅尼埃病的主要组织病理学特征是内耳膜迷路积水、膨胀及压力增高,故又称为膜迷路积水,其临床表现有眩晕、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甘油是一种高渗性药物,具有明显的脱水作用,甘油试验后  相似文献   

5.
选择11例确诊为难治性梅尼埃病患者,采用针刺眩晕穴和内关治疗,评估治疗前后眩晕症状改善情况。随访时间为6个月~2年。11例患者中5例临床痊愈,3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0.9%。针刺眩晕穴和内关能有效控制梅尼埃病眩晕症状,对于常规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无效的梅尼埃病患者,选择针刺眩晕穴和内关治疗是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148例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眩晕症的病因,探讨其正确诊断。方法148例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病人,根据病史、主诉、主要症状、伴随症状、体征并结合影像学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分析其病因。结果148例眩晕病例中,脑血管疾病94例(63.5%),其中椎基动脉供血不足占32%,梅尼埃病17例(11.5%);药物中毒11例(7.5%);功能性眩晕9例(6%);偏头痛5例(3.4%);其它12例(8.1%)。结论眩晕为主要症状的病因中,以脑血管病为最常见,主要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药物中毒也较为常见,应引起注意。只有对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合理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是一种以反复发作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和耳鸣为主要表现的耳科常见病,梅尼埃病顽固性眩晕的治疗较为困难。我科自1989年11月至1992年11月间施行半规管开窗冷冻术治疗梅尼埃病顽固性眩晕7例,术后随访1年5个月至2年6个月,疗效良好。作者总结了对上述7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体会,认为:术前应彻底清洁外耳道,准备好液氮、显微镜和显微器械;术后注意观察有无颅内感染、周围性面瘫的发生;对所有患者出现的迷路反应性眩晕应重点观察,并将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眩晕宁片配合西药治疗梅尼埃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尼埃病是以发作性眩晕、耳聋、耳鸣和耳胀满感为临床特征的特发性内耳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反复发作,较难根治。笔者自2005年5月至2007年11月期间,采用眩晕宁片配合西药治疗梅尼埃病,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梅尼埃病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主要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1-2],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眩晕、耳聋、耳鸣、耳内闷胀感等[3]。目前,现代医学[4]对梅尼埃病的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包括改善内耳微循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减轻迷路积水及手术治疗等。中医学认为梅尼埃病多为本虚标实,可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手法综合治疗。本研究采用挑治法治疗32例梅尼埃病患者,取得了理想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单侧梅尼埃病引起的顽固性眩晕仍保留有听力的 34例病人 ,每周给予中耳鼓室内注射庆大霉素直至出现单侧前庭功能减退。选择病人的条件 按照 1 995年美国耳鼻咽喉 -头颈外科学会制定的标准 ,确诊为梅尼埃病 ,经常规治疗未获改善仍有顽固性眩晕 ;其对侧耳无梅尼埃病症状 ,仍有听力。治疗方法 庆大霉素稀释液注入中耳每周一次 ,庆大霉素 40 mg/ml用 Na HCO3 稀释至 p H6.4,溶液浓度为每 ml含庆大霉素2 6.7mg。每次注 0 .3~ 0 .6ml直至出现自发性眼震、摇头性眼震或头偏转征 ,表明患耳前庭功能减退时为止。评定结果 应用 1 995年美…  相似文献   

11.
梅尼埃病,又称梅尼埃氏病,为内耳膜迷路积水[1],其临床表现以眩晕为主,可伴恶心呕吐、耳鸣、耳聋、多次反复发作的一种病症,是临床常见病之一.近几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梅尼埃病5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鼓室注射庆大霉素混合液治疗难治性梅尼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单侧梅尼埃病患者行患侧鼓室内注射庆大霉素混合液(40g/L的庆大霉素1ml,加0.6mol/L的碳酸氢钠缓冲液0.5ml,制成30g/L浓度的庆大霉素)每5d1次,共2次,随访2年以上。采用1996年上海会议制定的梅尼埃病诊断依据及疗效分级标准诊断及判定疗效。结果25例中,治疗后22例眩晕达到有效控制,其中3例患者经1次注射后眩晕就得到控制;14例患者2次注射后眩晕达到控制,有6例患者经3次注射后眩晕得到控制;另外2例注射了2次后因出现前庭中毒征兆而停药。结论鼓室注射庆大霉素的方法治疗梅尼埃病疗效显著,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病人痛苦小,不良反应小,值得在基层医院进一步探讨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梅尼埃病又称耳源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1998年3月-1999年10月,笔者运用自拟眩晕汤治疗梅尼埃病120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梅尼埃病为常见病,以药物治疗为主。目前尚无对梅尼埃病患者各个阶段的统一的治疗方法,多为经验治疗。鼓室内注射疗法已用于治疗梅尼病顽固性眩晕取得很好效果。本文报告21例单侧致残性梅尼埃病鼓室内注射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临床分析,可供同道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丁咯地尔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梅尼埃病性眩晕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梅尼埃病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择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利多卡因静滴,治疗组加用丁咯地尔静滴,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年龄、眩晕程度等具有可比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4%,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丁咯地尔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梅尼埃病性眩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梅尼埃病是以膜迷路积水为基本病理改变所致的特发性内耳疾病,其临床特征为发作性运动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耳内胀满感.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和预防方法[1].多数患者因眩晕而多方求治无效,部分患者因剧烈眩晕、恶心、呕吐和平衡失调而急诊入院[2].我科自2000年3月至2003年9月共收治梅尼埃病患者73例,年龄19~45岁,通过系统护理,取得一定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难治性梅尼埃病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珏 《上海护理》2007,7(4):48-49
梅尼埃病又称膜迷路积水,是由于内耳膜迷路水肿而致发作性眩晕、波动性耳聋和耳鸣为主要表现的内耳疾病。眩晕可数周、数月或数年发作1次,亦有频频发作或长期不得彻底缓解者,其中保守治疗无效的难治性梅尼埃病可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旨在彻底消除一侧前庭器官或病变部位前庭器官的病理信息传入,通过对侧代偿而使双侧重新恢复平衡,达到控制眩晕的目的[1-3]。我科从2003年1月—2005年1月,共为12例保守治疗失败的难治性梅尼埃病患者施行手术治疗,达到满意效果。将临床观察与护理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22~58岁,其中2…  相似文献   

18.
梅尼埃病是由膜迷路积水引起以旋转性眩晕、耳鸣、耳聋,与局部胀满感为主要症状的内科疾病。临床上同时还伴有胃肠道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一系列症状。2009年2月—2011年11月,本人联合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和倍他司汀治疗梅尼埃病29例,取得了良好疗效。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梅尼埃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勃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118-121
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MD)是特发性内耳病。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旋转性眩晕。波动性感音神经性耳聋,伴耳鸣、耳闷感,间歇期无眩晕,可持续耳鸣。有关梅尼埃病病因和发病机制众说纷纭,在过去的100多年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但目前仍不清楚.尚无一种权威性理论。研究主要基于内淋巴循环的纵流和幅流学说上进行研究,即内淋巴液由耳蜗血管纹及前庭暗细胞产生.  相似文献   

20.
秦浩  胡彩霞 《临床医学》2001,21(9):44-44
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它是机体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或平衡感觉障碍,是一种运动幻觉。我们通过使用苯海拉明注射液静脉点滴,以观察其对眩晕急性发作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治疗组90例,男51例,女39例;年龄23~75岁,平均52岁;病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3例,梅尼埃病33例,前庭动脉炎14例。对照组75例,男35例,女54例;年龄28~70岁,平均48岁;病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7例,梅尼埃病25例,前庭神经炎12例。 1.2 临床表现:病人眩晕发作时伴有不同程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