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吉林省珲春市吸血蚊蠓虻的种类组成。方法采用人帐诱、诱虫灯诱、动物诱和网捕法采集吸血昆虫。结果在吉林省珲春市采获吸血昆虫21 326只,计3科11属65种,其中蚊科4属19种,蠓科2属15种,虻科5属31种。优势种群:刺扰伊蚊(88.64%);兴安库蠓(90.93%);短小瘤虻(23.29%),骚扰黄虻(17.92%),痣翅瘤虻(17.00%)。结论吉林省珲春市吸血昆虫的种类组成调查研究为深入开展吸血蚊蠓虻种类组成和生态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将乐县吸血虻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虻类是重要医学昆虫之一。1987和1998年,作者先后在闽北将乐县龙栖山自然保护区等地开展了吸血虻类调查。1 种类分布 于虻类吸血活动高峰季节4~10月份,用网捕或直接手捉正在攻击牛的吸血虻。所有捕获虻麻醉定种,以了解本地区吸血虻种类分布。将乐县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调查点周围环境多为原始森林,植被良好,昆虫滋生环境多样,吸血虻种类丰富,种群数量大。本项调查共查获虻科4属41种,其中斑虻属4种,黄虻属1种,麻虻属4种,虻属32种。近年报告采自福建省的新种如福建虻Tabanusfujianensis、福州虻T.fuzho…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流域重要吸血双翅目昆虫种类分布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黑龙江流域重要吸血双翅目昆虫蚊、蠓、虻的种类分布。方法采用人帐诱、诱虫灯诱、动物诱和网捕法采集吸血昆虫。结果在黑龙江流域5个市县采获吸血昆虫174842只,计3科9属84种,其中蚊科3属27种,蠓科1属22种,虻科5属35种。大兴安岭业区(2县)分布75种,其中蚊类25种,蠓类19种,虻类31种;长白山亚区(3县)分布72种,其中蚊类21种,蠓类19种,虻类32种。结论为黑龙江流域吸血蚊、蠓、虻的区系分布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了解陇南地震灾区重要吸血昆虫的本底情况,为快速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人帐诱法、畜诱法、灯诱法和网捕法。结果蠓科3属11种:库蠓属6种,细蠓属2种,蠛蠓属3种;虻科5属57种:斑虻属7种,黄虻属3种,麻虻属5种,瘤虻属18种,虻属24种;白蛉2属5种;白蛉属2种,司蛉属3种。结论初步掌握了陇南地震灾区重要吸血昆虫的本底情况,给蠓、虻和白蛉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重庆市吸血蠓蚋虻的种类及其地理分布。方法采用人诱法、畜诱法、网捕法采集上述吸血昆虫成虫及采集蚋幼虫或蛹进行分类鉴定;同时检索相关文献资料。结果发现重庆市有蚋科昆虫1属17种、蠓科昆虫4属19种、虻科昆虫3属18种,并对其地理分布进行了描述。结论初步掌握了重庆市蠓蚋虻的种类及其地理分布,为开展蠓蚋虻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但相关调查研究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乌苏里江流域吸血双翅目昆虫蚊、蠓、虻、蚋的种类分布。方法采用人帐诱、动物诱、诱虫灯诱和挥网法采集双翅目昆虫。结果在乌苏里江流域2市县采获吸血双翅目昆虫155 468只,计4科13属102种,其中蚊科4属23种,蠓科2属36种,虻科5属35种,蚋科2属8种。虎林市分布91种,饶河县分布86种。结论此次调查为黑龙江省乌苏里江流域吸血双翅目昆虫的区系分布和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某军事演习区域重要吸血双翅目昆虫蚊、蠓、虻的种类组成。方法采用CO2诱蚊灯、人帐诱、动物诱和网捕法定期采集各种吸血蚊、蠓、虻,并分类鉴定统计。结果在该军事演习区域共采获3类吸血昆虫6 474只,其中蚊类6属12种,优势种群依次为三带喙库蚊(35.04%)、致倦库蚊(25.91%)、中华按蚊(18.54%)、骚扰阿蚊(10.17%)、白纹伊蚊(7.11%);蠓类2属11种,优势种群依次为南方蠛蠓(40.62%)、荒川库蠓(27.27%)、端斑库蠓(19.41%)、尖喙库蠓(11.26%);虻类3属6种,华广虻最多,占59.19%,其次为骚扰黄虻,占21.25%。结论蚊、蠓、虻是某军事演习区域主要吸血双翅目昆虫,蚊虫威胁较大,吸血昆虫的防治必须要采取以蚊虫防治为主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福建山区虻类吸血活动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福建山区7-8月虻类吸血活动规律观察结果,计捕获吸血虻类4属36种,浙江虻为山区优势虻种。当地虻类吸血活动以傍晚16-19时为高峰,约占日刺叮率的49.6%,平均生头耕牛1天可受2379.6只吸血虻的攻击;重要虻种吸血量为66-448mg,以日刺叮率估算,山区1头耕牛因虻类刺叮1天大约失血1000g.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中国东北长白山区吸血虻的分布。方法采用动物诱和网捕法采集虻,收集相关研究文献。结果中国东北长白山区的吸血虻类现知有7属78种,其中石虻属1种,斑虻属14种,林虻属1种,麻虻属7种,瘤虻属26种,黄虻属9种,虻属20种。记述了长白山区已知虻种的县市区分布。结论为中国东北长白山区吸血虻的区系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吸血虻的种类分布。〔方法〕采用动物诱和网捕法采集虻,收集相关研究文献。〔结果〕大兴安岭地区的吸血虻类已知6属52种,其中石虻属1种;斑虻属9种;麻虻属4种;瘤虻属24种;黄虻属8种;虻属6种。记述了大兴安岭地区已知虻种的县市区分布。〔结论〕本研究为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吸血虻的区系分布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