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肛肠动力学与患者生活质量及情志因素相关性.方法:患者进行肛肠动力学指标观察分析,采用生命质量调查问卷、精神心理状态评定量表问卷调查,进行动力学指标和情志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组生活质量所有8个维度的评分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焦虑、抑郁积分与生活质量负相关;肛肠动力学和精神心理因素相关(P<0.05),肛管缩榨压及其持续时间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呈负相关;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觉阈值和最大耐受容量与SAS、SDS呈正相关.结论:便秘显著损害患者的生存质量,易合并有焦虑、抑郁等情志因素的异常.焦虑、抑郁和生存质量相关,肛肠动力学和精神心理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PDCA循环护理模式对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老年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伴有焦虑抑郁状态GERD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PDCA护理模式,观察2组生活质量评分、临床症状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及依从性.结果护理后2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护理前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护理前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明显提高(P0.05).结论应用PDCA护理模式能提高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GERD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和提高其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失眠和失眠相关精神因素对女性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症状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01/10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门诊的成年女性IBS患者245例,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一般人口学资料、症状问卷、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根据AIS评分将IBS患者分为失眠组和非失眠组,分别分析失眠对IBS典型症状、躯体症状、精神症状的影响及相关精神因素与IBS典型症状的关系.结果:(1)女性IBS患者中,失眠组典型症状的严重程度及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均高于非失眠组(P<0.05),而两组间的发作频率则无差异;(2)女性IBS患者失眠组躯体症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失眠组(P<0.01);(3)失眠组女性IBS患者的SAS、SDS以及剔除睡眠相关条目后的SAS’、SDS’评分均显著高于非失眠组(P<0.01);(4)女性IBS患者典型症状的严重程度、发作频率及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均与SAS、SD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失眠和失眠相关的焦虑、抑郁精神因素可加重女性IBS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舒眠胶囊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老年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老年IBS患者采用随机化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在服用匹维溴铵片的基础上联合服用舒眠胶囊,对照组仅服用匹维溴铵片,疗程均为6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各项IBS症状评分、IBS生活质量评价量表(IBS-quality of life,IBS-QOL)、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腹痛、腹胀、大便次数、大便性状的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BS-QOL烦躁不安、行为冲突、身体意象、健康忧虑4个维度的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DS和SAS的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服匹维溴铵治疗老年IBS的基础上,舒眠胶囊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结合心理干预治疗慢性肛门直肠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功能性慢性肛门直肠痛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生物反馈治疗,试验组在生物反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心理干预措施。记录治疗期间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肛肠动力学数据、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慢性肛门直肠痛患者SAS、SDS评分高于国内常模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试验组肛管静息压和精神心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高张力和心理因素与慢性肛门直肠痛的发病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生物反馈结合个性化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情况和盆底高张力状态,明显改善焦虑抑郁等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而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背景睡眠障碍可增加胃肠道症状发生率,而且长期睡眠质量的下降也是焦虑、抑郁形成的一个危险因素.本研究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睡眠障碍是否加重老年慢性便秘患者的临床表现,是否影响患者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目的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老年慢性便秘患者睡眠障碍与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03/2019-09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26例老年慢性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便秘评分系统,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问卷,睡眠质量评估,焦虑、抑郁量表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睡眠障碍组便秘评分系统(constipatipation scoring system,CSS)评分为19.63分±3.36分,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问卷(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 symptom,PAS-SYM)为1.59分±0.52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为58.92分±6.72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分为57.74分±6.38分,均高于睡眠正常组(P <0.05).睡眠障碍组患者社会功能评分为71.56分±3.38分、情绪评分为75.89分±2.95分、躯体角色评分为76.86分±2.92分、躯体健康评分为80.25分±3.35分、心理卫生评分为78.36分±3.65分、总健康评分为76.19分±2.56分,均低于睡眠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SS,PAC-SYM各维度评分以及总分均与SAS、SDS评分呈正相关(P <0.05);SF-36中6个维度的得分与SAS、SDS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脑-肠轴是沟通胃肠道与脑之间的桥梁,睡眠障碍和焦虑、抑郁可能是影响老年慢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的重要因素,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心理障碍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精神心理因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填量表评分对50例FD患者进行抑郁量表(SDS)与焦虑量表(SAS)测定.结果二种量表评分显示FD患者抑郁性心理障碍发生率为72%,焦虑性心理障碍发生率为80%.男女患者焦虑性心理障碍和抑郁性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女性伴有抑郁性心理障碍的FD患者与男性患者年龄比较,女性明显大于男性,年龄较大的女性FD患者容易伴发抑郁性心理障碍.结论FD的发病与心理因素有关,普遍存在抑郁和焦虑情绪对FD的治疗应包括解释、疏导和必要的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焦虑(SAS)和抑郁(SDS)自评量表进行86例CRF患者的评分.结果 50岁以上和透析时间超过6个月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男性出现焦虑症状的比例高于女性(P<0.05);50岁以上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0.05);透析6个月以上的患者抑郁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性别和年龄与SAS评分有相关性(P<0.05);年龄和透析时间与SDS评分有相关性(P<0.05).结论 CRF患者的性别、年龄和透析时间均在不同程度上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背景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和生活方式的快速变化,慢性便秘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睡眠障碍可增加胃肠道症状,也是焦虑、抑郁形成的一个危险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睡眠障碍对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为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新思路提供客观依据.目的旨在探讨睡眠障碍对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2017-03/2019-09在我院就诊的126例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有睡眠障碍分为睡眠障碍组和睡眠正常组.对所有患者进行便秘评分系统(constipatipation scoring system, CSS)、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问卷(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 symptom,PAS-SYM)、睡眠质量评估、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睡眠障碍组CSS评分为19.63分±3.36分, PAS-SYM评分为1.59分±0.52分,SAS评分为58.92分±6.72分, SDS评分为57.74分±6.38分,均高于睡眠正常组(P 0.05).睡眠障碍组患者社会功能评分为71.56分±3.38分、情绪评分为75.89分±2.95分、躯体角色评分为76.86分±2.92分、躯体健康评分为80.25分±3.35分、心理卫生评分为78.36分±3.65分、总健康评分为76.19分±2.56分,均低于睡眠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SS、PAC-SYM各维度评分以及总分均与SAS、SDS评分呈正相关(P0.05);生活质量量表中6个维度的得分与SAS、SDS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睡眠障碍和焦虑、抑郁可能是影响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的重要因素,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与健康人以及男、女IBS患者之间在焦虑、抑郁等方面的差异,探讨精神心理因素在IBS发病中的作用以及性别差异。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50例IBS患者及50例健康人进行评分。结果IBS患者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高于健康人组(53.31±13.77vs41.14±7.92;51.95±13.87vs42.29±8.15,P<0.001),而男性和女性IBS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51.88±13.92vs54.73±12.61;51.34±14.07vs52.56±13.69,P>0.05)。结论焦虑、抑郁在lBS患者中比健康人更多见,在IBS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男性和女性IBS患者在精神心理因素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患者焦虑抑郁障碍的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入选547例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进行测评。[结果]在547例受试者中,SAS得分高于正常值152例(占27.8%),其中112例(20.5%)为轻度焦虑,33例(6.0%)为中度焦虑,7例(1.3%)为重度焦虑;SDS得分高于正常值158例(占28.9%),其中113例(20.7%)为轻度抑郁,38例(7.0%)为中度抑郁,7(1.3%)例为重度抑郁。焦虑抑郁障碍患者性别、婚姻情况及教育程度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女性、离异或丧偶者、高学历人群处于高焦虑抑郁状态。[结论]在综合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患者中焦虑抑郁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女性、离异或丧偶者、高学历人群是影响焦虑与抑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评分与慢性便秘患者临床不同伴随症状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7年8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干部保健科就诊且符合慢性便秘诊断标准的患者(研究组)49例,男29例,女20例,同时选取34例无便秘患者作为对照组,男18例,女16例。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之间的差异。结果慢性便秘患者的SAS评分为43.03±7.19、SDS评分为45.38±9.56,高于无便秘患者的SAS评分38.39±6.56、SDS评分38.54±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SAS=2.571,PSAS=0.013;tSDS=3.005,PSDS=0.004);女性便秘患者SAS评分为47.21±7.31,高于男性便秘患者的SAS评分40.41±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2,P=0.003),而女性与男性便秘患者SDS积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8,P=0.465);对于慢性便秘患者临床不同伴随症状,伴有腹痛的慢性便秘患者SDS评分为48.60±8.98高于对照组38.94±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7,P=0.002),伴有腹痛的慢性便秘患者SA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59,P=0.105);伴或不伴有腹胀、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的慢性便秘患者SAS评分、SDS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便秘患者与无便秘患者相比,焦虑、抑郁评分较高,性别、腹痛与慢性便秘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中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分析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1-01/2013-12间的100例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组,并且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100名人员为对照组,采取问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的对象心理进行评估,了解心理状况.结果:研究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53.1分±5.4分、57.8分±4.3分;对照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32.7分±3.4分、33.5分±3.2分;研究组vs对照组,SAS评分和S D 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vs对照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干预后SAS、SDS评分较干预前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临床中应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老年患者的心理因素和人格特征。方法比较OLP老年患者58例(观察组)和随机选取年龄相近的正常健康的志愿者40例(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结果,并探讨观察组SAS、SDS评分与病程、病变类型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SAS得分(t=3.332,P0.01)、焦虑阳性率(χ2=8.556,P0.01)、SDS得分(t=3.713,P0.01)、抑郁阳性率(χ2=9.578,P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SAS评分(t=3.546,P0.01)、SDS评分(t=2.779,P0.01)均与病程相关;SAS评分(r=0.534,P=0.013)、SDS评分(r=0.464,P=0.015)均与病程呈正线性相关;观察组精神质(t=3.178,P0.01)、神经质(t=2.225,P=0.028)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OLP老年患者有抑郁和焦虑倾向,病程越长,程度越重,且有精神质和神经质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状况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为了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促进疾病的康复,探讨社区中高血压患者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调查2017年9月17日-2018年3月27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结果干预前,社区高血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整体上是以轻中度的焦虑和抑郁为主。干预后,患者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分值的下降。干预后男性SAS评分为(41.54±8.26)分,低于干预前(58.66±7.13)分,t=-0.543,P=0.588;干预后女性SAS评分为(45.89±11.65)分,低于干预前(59.39±7.68)分,t=-2.332,P=0.021;干预后男性SDS评分为(33.66±5.17)分,低于干预前(59.86±4.67)分,t=-2.372,P=0.019;干预后女性SDS评分为(40.00±3.06)分,低于干预前(62.15±5.86)分,t=-8.294,P0.001。结论应用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疾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乙型肝炎合并胆囊结石发作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11/2016-10住院的乙型肝炎合并胆囊结石发作患者70例.按照住院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2组均按医嘱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穴位按摩和耳穴贴压等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疼痛评分和满意率情况.结果与干预前比较,2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5、10 d后2组视觉模拟法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干预5、10 d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降低乙型肝炎合并胆囊结石发作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轻疼痛程度和提高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17.
朱丽红  黄敏  李铭  王梅 《传染病信息》2020,33(5):452-455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2—3月于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干预,2组均完成9 d护理干预,比较2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知信行水平、患者遵医用药依从性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AS、SDS评分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护理后知信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知信行水平评分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护理后遵医防护、遵医用药依从性、护理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能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知信行水平、遵医用药依从性及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8例冠心病并发焦虑抑郁障碍患者进行评分。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抗焦虑、抑郁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益心舒胶囊,8周后再次进行SAS、SDS评分。结果治疗组焦虑、抑郁障碍均有明显改善,SAS由56.83分±5.15分降至35.72分±5.46分(P0.05),SDS由57.69分±5.91分降至38.92分±6.45分(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心舒胶囊可有效减轻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针对肛肠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采用心理干预护理的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南阳市中心医院2012-01/2014-01接收治疗的108例肛肠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是否进行心理干预将10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有54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有54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焦虑和抑郁状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6.26%,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81.47%,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肛肠手术患者术前辅以心理干预护理是可行的,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情绪障碍状况以及导致情绪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抑郁、焦虑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SDS、SAS总平均分与我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有合并症组与无合并症组SDS、SAS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FEV1占50%以上COPD患者SDS、SAS的评分与FEV,占50%放下的COPD患者SDS、SAS的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PD患者女性的SDS、SAS评分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存在情绪障碍,心理辅导治疗应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